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孩子不喜欢父母讲道理时 可以巧用“具象思维” 让孩子更能接受

孩子不喜欢父母讲道理时 可以巧用“具象思维” 让孩子更能接受

时间:2023-02-28 09:58:50

相关推荐

孩子不喜欢父母讲道理时 可以巧用“具象思维” 让孩子更能接受

本文为糖果妈妈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教育孩子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许多家庭的难题。

有一些电视节目是以孩子的教育为主题来进行的。

在许多节目中,我们会发现有许多家长是以说教为主要的教育方式,父母很会讲大道理,尤其是父亲的角色,讲大道理的能力更强。

但是我们可以对这些家庭进行观察,就会发现对于父母像念经一样讲道理的行为,孩子是很少能够听进去的,有一些孩子是很排斥父母这种行为的。

为什么孩子会排斥父母讲大道理的行为呢?

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来看一看这个问题。

从心理学的研究中,我们得知: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认知发展是有一定区别的。

在7岁之前还是思维上的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个年龄阶段,孩子更能接受一些具体形象,而不是接受一些逻辑语言。当孩子在7岁之后处于7~12岁阶段时,就进入了具体运算阶段,也就是皮亚杰所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三阶段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逐渐的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因此孩子在年龄小的时候,是无法形成严谨的语言逻辑的抽象思维的。

所以我们看到孩子小的时候排斥父母讲大道理是很正常的现象。

7岁以下的孩子对问题的处理方式是怎样的?

我们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可以看一下孩子的问题处理方式究竟是怎样的。

李先生在辅导孩子功课的时候,发现直接问孩子“10-5=?”的时候,孩子是回答不出来的。但是当李先生问孩子:妈妈今天一共买了10个香蕉,被你吃掉了5根之后还有几根香蕉是剩余的。这个问题孩子一下子就可以回答出来是5根。

这说明孩子对逻辑并没有形成系统,但是对具体的形象却形成了系统。

孩子处理问题的时候,需要借助外部的具体形象来进行解决。

所以小学的教育课程中会有一些情景运算。

我们经常会在小学课本中看到以出游人数为例的各类数学题。但是在中学课本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题目,大多数都是比较抽象化的。这就是利用了孩子不同时期不同的思维发展程度来进行教学设计的。

在家中,家长也可以利用孩子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教育。

家长如何具体运用具体形象呢?

1)利用孩子喜欢的动画片

孩子小的时候会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而这些事物中动画片占有很大的比例。

爱看动画片成为了小孩子的天性,但是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天性,是动画片中的许多场景,成为你教育的场景。

例如当孩子不爱刷牙的时候,你就可以从网上找一些比较直观的动画片,让孩子看到较为直接的画面,从直观的画面中了解牙齿长了蛀牙之后的样子。

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需要刷牙这个事实。

2)让孩子做选择

如果孩子不爱刷牙,那么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不喜欢刷牙的工具。

此时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些选择的空间。

例如什么样子的牙刷或者是选择什么样子的牙刷杯,颜色以及图案都可以留给孩子选择。

还是用自己选择的具体的东西,才更容易让他们去行动。

3)借助‘外力’进行监督

所谓的借助外力进行监督,就是利用‘蝙蝠侠效应’,当孩子喜欢上一个虚拟人物时,你可以利用虚拟人物进行监督。

例如女孩子喜欢白雪公主,你就可以和孩子说白雪公主喜欢什么样的孩子。

男孩子喜欢蝙蝠侠或者是钢铁侠,你就可以和孩子说,你看蝙蝠侠和钢铁侠喜欢什么样的孩子。借助孩子崇拜的对象,对孩子进行一定的监督。

这样可以让孩子的行动能力更强,而且孩子更容易接受。

【糖果妈妈心里话】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特点是不同的,你应该采取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教育方式。

当孩子的具体思维在发育过程中占主要地位时,就要利用孩子的具体思维进行教育。

当孩子的逻辑思维成为孩子发展的主要部分,就要利用孩子的逻辑思维进行教育,站在孩子的思维角度。

【互动话题】

你家宝宝能听进去你讲道理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