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清平乐》背后的大宋生活 东京热闹繁华的节日市场 百姓的日常

《清平乐》背后的大宋生活 东京热闹繁华的节日市场 百姓的日常

时间:2022-07-14 13:15:06

相关推荐

《清平乐》背后的大宋生活 东京热闹繁华的节日市场 百姓的日常

《清平乐》第44集中,官家经不住徽柔公主的软磨硬泡终于带她和苗娘子出游,几个人身着便服在中秋节当日巡幸了汴京的节日市场。可气的是,吝啬的导演只借公主的视角走马观花地欣赏了曹评的射箭技巧,还没来得及感受大宋都城节日期间的繁华与热闹,镜头就被硬切走了。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今天就带大家充分感受一下这座古代超级都市的节日气氛吧。

(一)好吃听得见,畅游大宋特色食品市场

白羽作为一个标准的吃货,不先填饱了肚子哪有力气逛街。我们首先要逛的便是食品市场。

根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宣德门卖鹌鹑骨蚀、圆子、馆拍、白肠、水晶绘、科头细粉、旋炒栗子、银杏、盐鼓汤、鸡段诸般市合,团团密摆。

小商贩们以青伞、小红灯笼装饰自己的货摊,以有节奏的鼓声来吸引顾客。这可比现代人拿高音喇叭临街叫卖强多了。顾客吃得舒心,听得开心。

《岁时广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凡卖(dui)必鸣鼓、谓之鼓,每以竹架子出青伞,缀装梅红缕金小灯毯儿,竹架前后亦设灯笼,敲鼓立拍,团团转走,谓之打旋,罗列街巷,处处有之。

看到没,到底是古代最繁华的地段,食物实在是太丰富了。处处皆有,买卖十分兴旺。根本不用走到宣德门那么远。不同地段的销售方式也有区别,在热闹的市中心,靠近开封府衙的地段热闹非常。这里的商贩

"皆用钱输装花盘架车儿,筷插飞峨,红灯彩叠,歌叫喧闹"

白羽估计是开封府的城管们管理严格,这里的小贩们少了有节拍的鼓声,取而代之的是如流行歌曲一般地叫卖声。这里的商贩更加注重了对货摊的装饰,并且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参与着节日气氛的营造。

"天下惟是都城,将棕捧成楼阁、亭子、车儿诸般巧样。开铺货卖,多作劝酒,名为巧棕"

我们不得不佩服皇城根下,这帮宋代商人们的审美水平及对消费者购物心理的把控。官府规定他们既不用鼓、萧等乐器来吸引顾客,也不能用常见的吆喝来吸引顾客。(怕惊扰后宫清净)他们就用节日食品本身,通过自己的审美观和一双巧手,摆出"诸般巧样,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从粽子摆成"楼阁"、"亭台""车儿"这些形状的经营行为本身不难发现,市场上货源充足,销量可观。

而这种货品的陈列方式我们在今天的商场内外还能经常见到。由此可见,从古至今大家用的都是同一本"生意经"。

(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夜市和各大节日特色的娱乐消费市场

现代人司空见惯,曾在《清平乐》中曾经反复出现过的镜头,"夜市"在当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随着宋代商品经济、海外贸易的发展,都城人口的增多,使得商业体系繁荣发展,经商之风空前盛行。《东京梦华录》、《梦梁录》二书都专门记述了"夜市"的出现既冲破了季节和气候的限制,寒冬雨雪之时也通宵营业,它的繁盛和兴旺,是宋代都城商业繁荣的显著标志之一。

如立春时的春牛,上元节妇女们戴在头上的纸飞蛾、孩子们争相购买的小灯笼、小灯球,商人用来装点货摊照明用的小灯笼;端午节替代的鲜花;立秋时用来剪成花样插于餐角的楸叶,端午节的百索、七夕节的摩睺罗、促织,寒食、清明节的小车、小秋千、及彩妆傀儡、莲船、战马、琐碎玩具,还有除夕的面具及用作辟邪驱鬼的门神、桃符、日历和必不可少的炮仗、焰火等等。都是夜市的畅销品,而电视剧中出现的热闹场景,也充分反映了节日市场对拉动城市经济繁荣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各个时令季节的精神文化类物品是市场的畅销品。它包括手工制作、铅制、印刷或直接取自大自然的一切娱神娱人的物品。

最有代表性的就属年节市场了,从冬至开始人们就要张罗过年了,汴京"街市尽卖撒佛花、盘黄、生菜、兰芽、薄荷十四日交年节后,"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回头鹿马、天行帖子:卖干茄弧、马牙菜、胶牙汤之类,以备除夜之用"。这些都是年节所用的避邪物及食物。其中胶牙场不仅华丽好看,而且具有固牢牙齿的作用,因此东京潘楼下,

"从岁前卖此等物,至除夜,后不通车马"可见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这种"季节性集市"虽然具有短暂性特征,但同时他又是年复一年是而复始运行的,这也就意味着节日市场的周期性特征,具有节日特色的玩具品种类丰富,制作有精有粗,价格有高有低。但不管它们是节日商品市场的主打品,还是节日市场的时令品,它们的出现都具有重大意义,因为这不仅表明了节日商品市场本身的多层次、丰富性,更为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宋代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提高。

(三)人间烟火飘入禁苑,贵妃贵妇争相购买

有意思的是,一些精美的食品和精致的玩具居然也深受达官贵人们的喜爱,他们有的直接从市场上宣唤购买,用以为馈送礼品。为了显示自己的士大夫风范,他们往往加倍付钱给小贩。

"幕次往往使之吟叫,倍酬其直"。

官员们偶尔为之的购物行为,都要多多付钱。虽然比不上后世电影里"今晚赵公子买单"那一掷千金的暴发户派头,却也比"在城里吃馆子不要钱"来的豪爽大气。

人间烟火的味道飘进了戒备森严的皇宫禁苑,浓浓的节日味道引起了后宫娘娘们的强烈兴趣。估计是集体的枕头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可能是大宋官家确实是仁厚非常,对后宫娘子颇多宽容。得了皇帝的许可,后宫的曹丹姝、苗娘子、张美人,一大群莺莺燕燕让太监们把那些手艺好的幸运货郎带进宫中去现场出售。

长编中记载"既经进御,妃嫉内人而下,亦争买之,皆数倍得直"。

在后宫娘娘们的攀比、嫉妒、争夺、炒作之下,平时不值一钱的货品硬是被带出了高级拍卖会的节奏。这难得进一次皇宫做买卖记得机会可比平时多赚了好几倍的利润。甚至出现了"因此有一夕而至富者"。

在名人效应的带动下,这些货郎因此赚得盆满钵满。由此可见,官家直播和后宫带货以及贵族式消费在宋朝已经是一种典型的消费时尚了。(前文《清平乐时代:皇帝开放园林亲自带货,汴梁人民多了好去处》亦有记载,这里不再赘述)

白羽点评:清平乐时代的商品经济,充分利用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根据市民所需,形成各种有节日特色的市场。而节日商品市场是平日市场的开拓和延伸,是平常市场的升华和亮点。这就说明节日市场来源于习俗,却又在传承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习俗,它引领着每一个时代的潮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它们共同推动了大宋朝都城市场的繁荣,经济的发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