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苏轼:在他乐观旷达的背后 又承受了无数的苦难

苏轼:在他乐观旷达的背后 又承受了无数的苦难

时间:2020-11-03 03:34:25

相关推荐

苏轼:在他乐观旷达的背后 又承受了无数的苦难

先关注、后阅读,您的关注是石磊最大的动力哟!动动小手指,给石磊点一个小小的关注吧!

苏轼:在他乐观旷达的背后,又承受了无数的苦难

一个在困境中的人,遭遇了一次起伏,并坚持以积极的心态去战胜困难,我们便会说他很乐观。那如果是经历了许多次起起伏伏,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感叹他的坚强。古代著名的诗人苏轼便是这样的人了。说起苏轼,他给我们印象是诗人与美食家并存。最近他留下的美食东坡肉,仍然是现代人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他留下的众多诗词,也越来越多的走进了我们的教材。历史上这样评价苏轼,宋代重要的文学家,他与辛弃疾共同发展了豪放派诗词,为中国的文学史添上了不可缺少的一笔。

但总也有其他一些诗人这样评价苏轼,乐观豁达的心态,淡然从适的心情,豪放飘逸的词风,曲曲折折的人生。他的人生是怎样的曲折?真的像众人评价的那般吗?从他早年的经历来看,从苏轼苏洵苏辙三苏的名号,便可以看出他必定是出身书香门第。少年时,21岁的苏轼,与众人一样走上了赴京赶考的道路。当时欧阳修为考官,他说写的是作品,让欧阳修误认为是当时自己极富才华的弟子曾巩的作品。本来想给他第一的名分,就怕世人误认为他偏袒弟子,你将苏轼降为第二,这其是一个美丽的小波折。也算是他波折人生的一个开始。

自赴京赶考欧阳修对他的赏识后,他每天的作品都会在京城传扬,给当时京城的文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命运总是捉弄无常,正当他满心踌躇的想大展宏图时,母亲去世的噩耗传到了京城,他伤心的回家母亲守孝,当他守孝期满后,再回京城,却发现当时的政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的王安石主张改革新政,变法图强,由于苏轼和他的好友与他的政见不同,便遭贬谪,被迫离开京城。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二个起伏。王安石与苏轼的纷争不止到此。没过几年苏轼便上书陈述变法的漏洞,这无疑像是在给王安石叫板。于是王安石便在皇帝面前论说宿舍的不是,苏轼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便请求再次担任官职,并做不小的成绩。

可好景不长,乌台诗案让苏轼又陷入了新的难题,他喜爱写作,于是,很多的诗作被一些人抓住了辫子,并扭曲说苏轼是一个狂妄自大,无视朝廷威严,诗中有对政治的讽刺。并且越来越多的作品被戴上了这样的帽子。顿时,朝廷上下都纷纷提出了请求革职苏轼的声音。并连累了一系列的同僚。苏轼面对的不只是一个人的污蔑,并被皇帝下令押解回京。苏轼日日夜夜渴望返回京城,却始终没想到是以这样的方式返回京城。这个事件在历史上叫做乌台诗案,也就是这一首首自己写出的诗反倒成了自己的致命伤。

怎么说是致命伤?因为他人的诟病,使一些对他本来没有敌意的新党人士开始怀疑他的用心。在历史的车轮里,想要变革,就必须有一些著名的人,无名的小卒,以及其他一系列的政客成为车轮下的灰尘。为了变革成功,新党的人士是不会顾及苏轼的性命而冒着可能影响新政实施的危险。在这个事件后越来越多的人想要苏轼的性命。

其中更不能说的是他生命中的另一个难点,那就是被贬黄州。从这个事件中足以看出他的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当时,他被贬为黄州团练附使,看似名字高大上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小的官职。就好比是让孙悟空去看守马厩。但苏轼始终不是孙悟空,宋这个朝代也始终不是天庭,他唯一能做的便是安分守己的做好官职,同时谨言谨行,以防再次陷入深深的陷阱之中。于是,在黄州的苏轼便显得生活格外幽适,在这里他写下了许多的传世之作,同时,开垦了一块土地,又自称为东坡居士。

后来,或许是一个契机,宋哲宗即位,王安石变法被遭到打压。但就像造化弄人一样,这一次的苏轼依旧没有办法躲避政治的改变。新法不容他,旧政将他排除在外。为了逃避灾难,他再次请求外调。之后的日子里,他被朝廷调来调去,期间他治理过西湖,帮助当地农业发展。并且筑成了一条长堤,这个被称为苏堤,世人谨记他的功德。最后的他终究逃不过最后凄惨的宿命,62岁的他被贬,凄苦地度过了一段流放时光,幸得高徽宗即位,大赦天下,他才得以和家人团圆。

苏轼这一生可谓是颠倒起伏,分分合合。乐观旷达的背后,他承受了无数的苦难,那时的他也曾意气风发地发誓要报效祖国,虽为文人,一杆笔,一颗心,留下了千古传世的作品。被历史无情的抛弃,他依旧选择利用自己的才能,帮助人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遭遇皇帝的不信任,但只要国家需要,他还是重新踏上了为官的道路。一个人,一盘菜,他静候的是时光,他品的是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只有看多了大风大浪的人才会对生活看着看着平淡了,学会了佛系的生活法则。一块普通的田地,悠然在城东耕种,不在乎政治的走向,不在意未来的生活,自己依旧可以为自己取得一个东坡居士的名号。

文忠无疑是对他这一生的写照,喜好写文,文学成就极高,忠,则是无论如何始终为百姓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我认为除此之外,对于苏轼自己,他还有一点无法忽视的优点,那就是坚强乐观。他比屈原要坚强,他比屈原要更加的务实际。他不像屈原因为一次的贬谪就绝望地跳下汨罗江。他比杜甫乐观,虽然杜甫的忧来自于国家即将灭亡的恐惧,但在这个变法的时代也存在着时代的悲剧色彩,虽然从历史的意义看,这是一个进步的举动。但对于苏轼这样的旧派而言,何来的进步,对他们而言也是即将面临国家动荡。但他任意东西,遭贬谪时,做好自己,耕田种地。重新启用是励精图治,为一方百姓带来幸福生活。这样的人,如何不能说他是及其积极乐观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