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为什么觉得自己不够好?真相是 你还不够了解自己

为什么觉得自己不够好?真相是 你还不够了解自己

时间:2023-01-09 05:23:30

相关推荐

为什么觉得自己不够好?真相是 你还不够了解自己

在看正文前,我请各位先尝试这样一个练习。

找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深呼吸至自己平静下来,带着内在诚实问自己-个问题"我足够好吗?”

然后听听自己心中内在的声音,看看那个答案是什么。

如果答案是很优秀,相信你已经不需要看这篇文章。

为什么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不够好,甚至觉得身边其他人比自己优秀?

一般来说, 觉得自己不够好,这么说或这么想,出自两种心态:

1、虚荣,希望用这种看似谦卑的话,博得他人的赞扬;

2、自卑,总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甚至有些自暴自弃。

而第二点又可以分为两个小点。

(1)因为你不知道自己好在哪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这句话我们在初高中甚至大学心理健康课本_上看到过很多次。要记住,你一定是有很好的地方的。但是往往,主观上,你不一定能够发现自己的好。

(2)因为你没有成为期望中的自己,理想我和现实我有差距

与别人比较,觉得别人很好,是因为别人身上有吸引你的东西。

别人身上有你想做到(或者没潜意识里想做到), 却没有去做(或者没有做到)的事情。

你希望自己可以和别人一样勤奋,或者勇敢,或者别的什么。

你觉得自己没做或者做不到,所以觉得自己很差,觉得自己不够好。

不管是怎样的一种心态,都源自于你对他人评价的在意,甚至将自我价值建立在他人评价之上。

你害怕听到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你渴望得到认可,哪怕你心里很清楚他人的评价,不管正面还是负面,都对自己成长进步有利。

但是,很多时候,却条件反射似的排斥或者逃避。

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不够好」这个信念会造成哪些行为方式,最常见的是自卑、暴躁、社交恐惧、沟通障碍、羞愧、自我毁灭等等。

甚至可以这样说,我们生命中几乎所有的障碍都是因为这个信念系统造成。

通过这样-一个公式我们会很好理解为什么这句话会造成我们这么多障碍。

「事件+信念=结果」

事件是实相,这一点我们无法改变,为什么在同样一个事件面前我们每一个人的接受处理方式会不同,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所得结果不一样。

当我们秉持着「我不够好」 这样-个信念时,任何事件通过这个信念处理过后所得结果只有一种: 我不想要的偏偏到来,而想要的怎么也达不到。

原因其实很简单:「我不够好, 我不配得到美好的」

也有很多人看到这一点后 会努力的改正自身的某些「缺点」。

这个行为在某个周期内可能会看到效果,但当遇到某-个事件,这个信念再次被触动时「我不够好」的声音又会再度响起,这个时候除了,上面所说的那些念头会冒出,随之而来的还会有更多的自责与罪恶感。

越努力,越痛苦,我们陷入了这样一个轮回之中。

然而,真实情况是,伤害我们自尊心的不是他人的评价,而是我们自己固定化思维模式,想要摆脱别人评价对我们的负面影响,最好的方法就是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为“成长型思维模式”。

什么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这个概念源自于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这位在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的杰出研究者。

在, 她出版的书《看见成长的自己》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中提到人的这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和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

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聪明才智是天生的,后天无法改变,遇到挫折失败,归咎于自己不具备这方面天赋,所以不愿意尝试新的挑战。

也就是说,永远在不断证明自己“而不是"发展自己”,所以,会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

不愿意暴露自己不足,总希望别人认可来获得一种自我满足感、优越感,甚至自负,一旦得到不到这种认可,就自我怀疑和否定。

如何彻底摆脱“"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天赋只是起点,人的才智可以通过锻炼提升,主要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好,每一一次挫折失败,是提高自己的机会,不断改善,不断进步。

也就是说,看到的是不断“发展自己”。不会把当前不足与自我价值等同。

拥有这种思维的人,不需要非常自信,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擅长,可以去进步去提升。

那么,如何去提升自己成长型思维模式呢?

1)接纳自己

每个人都会有固定思维模式,就在于成长型思维模式够不够强,生长的够不够快,能不能最终取代固定思维模式。

所以接受这个事实,但同时要意识到,这个是可以改变提升的。

2)有意识观察

要改变就要先找到问题出现的地方,观察生活中自己出现固定思维模式的情况,记录下来,去思考和分析。

比如,自己的计划因为拖延症耽误了,有点患得患失,自责,觉得自己没救了,这就是固定思维模式,多把类似的情况写下来。

3)刻意练习

当知道自己哪里出现固定思维模式,就要学会去改变,换成成长型思维模式去思考和行动。每次犯错,告诉自己,我还在成长,下一步如何提升。

成长型思维模式去思考和行动。每次犯错,告诉自己,我还在成长,下一步如何提升。

其实这当中涉及一个名词-自我价值感。

自我价值感是自我的情感性成分,包含了对自我的正性评价和负性评价。

一詹姆斯(美国心理学之父)的自我价值感理论

生命是主体与客体产生联结的过程。

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我们对【与自我产生关联的东西】都会有一个价值定位,由这个价值定位所引发的情感反应,就是自我价值感。

自我价值感具稳定性。

由于我们三观、思维模式的长期稳定性,我们对事物的情感反应也是较为稳定的,故自我价值感也是长期稳定存在的,不会因为单一事件而产生较大改变。

普遍来说,大量正性评价叠加,会给人愉悦的情感体验,即个体具有较高自我价值感;而负性评价叠加,会让人感觉特别难过,体现出个体具较低自我价值感。

低自我价值感的一些体现,低自我价值感的体现还是挺明显的,很多都会提到诸如自卑、焦虑等等词汇,以下是一些看到过的低自我价值感的情形。

一我的成绩不好,所以我交不到成绩好的朋友,我也不配和大家做朋友。

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很害怕,不想看到自己很差劲的证据。(但 平时在学校都是学霸一样的存在)

由于个体的低自我价值感,在对外互动的时候总会觉得自己不够好,而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情绪。

低自我价值感可能是在自我价值评价环节的任何方面出现问题,可能是“我”没有达到自己对此特质表现的心理预期;可能

是“我”觉得,我没有达到别人对“我”的期望;也可能是“我”在进行与自己状况类同的比较时,觉得自己不够好。

总体来说,是个体对自己没有一个稳固的看法而造成的,现在这种状况也非常普遍。

由于各方面原因,很多人在进入社会的时候,对自己也是不够了解的,很容易高估或低估外界情况,最后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反应。

最好的办法是多了解自己,在保持谦虚状态的同时不断充实自己,无论是什么方式的个人提升,总要好于不停自我责备的内耗式思考。(这是一件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的事情,但不是不能做到的)。

如果生活中有低自我价值感的状况出现,可以多留意-下它出现的情形。

且需要正视一件事情,自我价值感和个体三观、思维惯性紧密相关,所以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从消极状态中走出来,心理治疗的重要性也就在于此。

不过有意识的去留意一些低自我价值感的情形,并研究一下原因、尝试进行一些积极自我暗示,会对不好的情绪状态有适当改善。

3.所以当脑海里觉得自己不够好时应该怎么做?

不要急着自我否定,不要陷入悲观

从而导致沉溺在悲伤里,什么事也不想做。恶性循环。

自我探索

从自己平时比较擅长的,比较喜欢做的,愿意花时间做的事情中,从别人对你的评价中,探索自己擅长的领域,探索自己的优点,探索你能做到而别人不一定能做到的事,探索自己的好。

知道自己哪里好,就不会老是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了。(别把别人想的太完美,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困境。)

从和理想我、和别人的差距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品质,找到自己的提升空间。

一旦知道该怎么做能变好,并且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在路上,内心就会充满希望和动力。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没有什么问题,但要记得正向思考,不沉溺于悲伤,找到自我和希望。

其实问题的核心:不断犯错,敢于试错,面对错误,看长远的改变,坚持。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我拥有变得更好的力量,我的确不够好,但我在进步。

「改变」与「努力」往往会成为我们的第一-选择。

这是因为我们在6个月到12月大时会产生分离感,而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所有「祝福」无一例外的都是让我们不断的改正自己的缺点,努力做到最好。

我们身边的人都希望我们自己成为出类拔萃的精英,同时我们也将这种「祝福」带给了我们的下一代。

内容来自网络,侵权联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