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古希腊人认为大地是个球 中国古代的浑天说认为地球一半泡在水中

古希腊人认为大地是个球 中国古代的浑天说认为地球一半泡在水中

时间:2021-10-15 19:52:00

相关推荐

古希腊人认为大地是个球 中国古代的浑天说认为地球一半泡在水中

无论是哥伦布向西远航,或是迪亚士、达·伽马等向南探航,还是麦哲伦环球航行,其所以能进行,并非纯粹冒险行为,而是和他们本人及其资助者确信大地是球形分不开的。但是在中国,地平的大地观却根深蒂固。

大地是个球

欧洲传统的大地球形观念,产生于古希腊。它最早由毕达哥拉斯学派和帕尔门尼德创立,14 其后阿纳克萨哥拉斯提出经验性证明,最后亚里士多德进行了全面的论证。他根据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轮廓呈弧形,观测者地(海)面位置的移动引起恒星位置变化,物体都下坠,坠下的直线与通过坠下点的切线相交构成同一角度等,精辟地证明了大地是球体。从此,球形大地说在希腊和希腊化世界得到确立和普遍承认。

与此同时,亚里士多德又确立以球形大地为中心,而有许多同心天球环绕的宇宙模型。古希腊人的宇宙观和地球观是相互支持的。诚然,欧洲中世纪黑暗时期,古希腊科学的宇宙观、地球观被圣经所阐述的观念所取代,地平的观念占统治地位。但是,这并不是说早已受到理论和经验证明的球形大地观就完全被征服。球形大地观并未完全销声匿迹,甚至一些教士也没有完全忘记它。中世纪有关“对蹠点”是否存在的激烈争论也说明球形大地观是不易被完全征服的。

西欧到中世纪中期,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阿拉伯人、拜占庭人作媒介,又有少数学者重提大地球形说。其中最著名的有13世纪的英国哲学家罗吉尔·培根,13至14世纪的意大利诗人但丁。培根坚信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并认为从西班牙横渡大西洋到印度去的路程不会太远,途中没有大陆。 但丁在《神曲》中设想,北半球为陆半球,南半球为水半球,净界和耶路撒冷在南北半球彼此对蹠;地理的周长为24万罗马里。这些设想不断发展,最后鼓舞了地理大发现的勇士们闯入神秘的大西洋。

中国古代浑天

明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宇宙理论已是浑天说。张衡《浑天仪图注》指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如果说浑天说包含着球形大地观,那么其间的宇宙观和大地观也是相互支持的。但即使这样,浑天说与古希腊的宇宙理论和大地球形观仍有本质的不同。浑天说中的球形大地半个浸在水中,只半个在水上。

因为“天表里有水……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 也就是说水中的半球并非人世,航行是永远无法到达的。它只是为了解释大地之所以能静居宇宙不致下坠而引进的一个实体和参照物。因此浑天说中的人类世界实际上还是个半球,和第二盖天说中的拱形大地倒有相似之处。因此,中国古代也从来没有像欧洲中世纪那样的有关对蹠人、对蹠地的争论。由此可见,浑天说与盖天说一样,同样也不会引导人们去讨论航海西行可以东达、或东行可以西达的问题,也不会去讨论环球航行问题。相反,只会证明,为此而进行的远航是根本徒劳的。

其实不管浑天说中的大地形状是平的还是球的,也不管后期浑天说中的地球是浮在水上还是悬在气中,中国古代所有关于大地形状的地理科学,如测量、地图、航海、潮汛等,都是从地平观念来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都似乎从来不考虑球形,甚至连拱形也不予考虑。

元初有个阿拉伯一伊斯兰科学家札马鲁丁制造并进献了一个地球仪,直观地表示了球形大地。“其制以木为圆球,七分为水,其色绿;三分为土地,其色白。画江河湖海,脉络贯穿其中。画作小方井,以计幅员之广袤,道里之远近。” 但这件事仍没有在中国地理科学(乃至天文学)中产生影响,只是作为一件趣事而载入史册——《元史·天文志》。这是一件令人深思的憾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