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难倒大学教授的小学数学题 中学老师圆满解决 你有兴趣挑战吗?

难倒大学教授的小学数学题 中学老师圆满解决 你有兴趣挑战吗?

时间:2024-02-24 05:53:20

相关推荐

难倒大学教授的小学数学题 中学老师圆满解决 你有兴趣挑战吗?

文|冷丝栏目|丝说中小学教育

一道综合了小学数学的横式和竖式的数学计算题,表面上看很简单,但是,很多大学教授一时间难以得出答案。后来,一位中学数学教师变换思维,用符合数学逻辑的方式推算计量两单,圆满解决了难题。

老师在辅导学生

冷丝想问问你,你有兴趣来试试看吗?你能否解决这道难题呢?

一道看似简单的数学计算题,难倒一大片教师,教授也承认没办法解决。

这道简单的题目原题是图1的样式:

类似的题目在很多教科书和练习册上都出现过,但这道题目最大的不同是,你需要运用方程式,而在运用了方程式之后,你还发现,方程式基本是不可能成立的。

那么,如何来解决这道难题呢?

包括大学教授在内的很多教师是这样来解决的,先利用方程式,将等式列好,按照非常正统的数学计算方式来计算。

第一步是先设未知数,即图2:

这样就有了一些方程式:

x-y=9,①

z-r=14,②

x+z=12, ③

y+r=2,④

第二步是将这些方程式进行组合加减:

①+②得(x+z)-(y+r)=9+14。 ⑤

即12-2=9+14 ⑥

很显然,这是一个不成立的算式,因为10不可能是23,那又该怎么办呢?

小学生课堂

很多中小学数学教师和一些大学教授都只能将这道难题做到这一步,也就卡在了这一步。

按照传统的数学结算方式,整个计算过程是没有问题的,也符合数学逻辑,但结果就是不成立的,得出的是一个不等式,这个答案显然不符合事实。

奇妙的解决办法,巧妙改换计量单位,遵循了数学的逻辑,答案令人称奇。

一位中学教师想,既然计算方法符合数学逻辑,那么就不能只是按照这样的方式继续进行,而应该想到其他的办法。

于是,这位老师利用发散思维猜想:⑥式只有单位不统一下才有可能成立,能否利用数学逻辑推算计量单位呢?当然不能够将计量单位打乱,随意改变计量单位来计算,那样是不符合数学逻辑的。

老师在授课

可以设想x和y的单位是一样的,用代号a表示。而y和r的单位也是一样的,用代号b来表示。

这样,上面的列式⑤和⑥就有了新的计算方法和结算结果,9的计算单位最有可能是a,14的计算单位最有可能是b。因此,就有了新的列式和等式:

12a-2b=9a+14b,即3a=16b。

这个列式和计算方法完全符合数学的逻辑,没有违背数学的严谨精神。

在此基础之上,再用所有的计量单位去试验,注意,这里的计量单位必须是统一的,同时在推算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计量单位的多样性,最后得出a的计量单位是“亩”,b的单位是“平方米”,这个单位的大小不一样,范畴是同一个类型。

老师们在研讨

既然断定a是“亩”,那么可以推算出b=125平方米,根据计量单位换算,15亩=1万平方米。

有了符合数学逻辑的方式,数学填空题就可以自然得出结论。

在前面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推算的基础之上,可以推算这样的填空方法,即图3:

于是,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果,x=9,y=0,z=3,r=2,就是图4:

继续推算,再设125平方米是一个单位即户,这样就可以得出最终的答案图5:

通俗来说就是,1户=125平方米。

不知道你想过没有,“户”在我国的计量单位中是不存在的,不过并不要紧,1户的面积就是125平方米,这也是符合生活逻辑的,试想,每家每户都有125平方米的住宅,这岂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冷丝最后想说的是,也许,很多人看了这个答案以后会提出很多的质疑,但是有一点是不可被攻破的,本题的解答方式遵循了数学的逻辑,没有随意换算计量单位,而是通过数学的论证得出了新的计量单位。

单选 | 你觉得数学智力题偏重于趣味还是智力为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