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思想|国内理论界大咖纵论改革开放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国内理论界大咖纵论改革开放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时间:2020-08-20 23:13:22

相关推荐

思想|国内理论界大咖纵论改革开放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编者按

9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与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重庆市社会科学院、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承办的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二十三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在我市召开。与会专家围绕“改革开放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现摘编部分专家的发言,以飨读者。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姜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可以告慰马克思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正在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实践、制度等各方面极大地推进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一方面,立足新时代中国实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历史飞跃;另一方面,面对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深入思考21世纪的时代问题和任务,以深远的时代眼光和宽广的世界眼光审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21世纪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需要,深刻把握了时代发展趋势和世界发展走向,科学地构造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形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比如,提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性、开创性的丰富发展;提出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有机统一,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化,丰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提升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善了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理论;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拓展了社会主义发展途径和发展目标理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出关于党的领导“两个最”的重要论断,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等等。这些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鲜明时代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创新,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一道,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创新性、系统性、典范性的理论成果,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

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

孙肖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改革方向、改革目标、改革价值、改革方法、改革重点、改革保障等方面,系统阐明了为什么改、为谁改、怎么改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论断,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是新时期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指南。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目的决定方向,推进改革的目的是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中国新的生机活力。方向决定道路,在根本问题上不出现颠覆性错误,必须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并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道路决定命运,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必须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改,需要改的主要是不适应发展要求的体制及其具体制度。

全面深化改革要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指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党的领导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必须充分发挥党在国家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总体效能。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坚持改革的人民立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改革主体作用,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价值要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价值导向。破解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障碍,着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反映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价值目标。

必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树立系统化思维,推进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实现改革工程的系统优化。增强全局的观念,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形成改革的整体合力。坚持联系的观点,统筹协调各个领域改革之间的关系,发挥改革的协同效应。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以及发挥改革先导作用的科学路径。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大力营造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政策氛围。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攻坚战,必须加强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在机制保障上,建立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机制,有力保障改革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在制度保障上,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发挥干部、基层党建、人才、巡视、纪检等方面制度的保障效应。在能力保障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和国家机构的依法履职能力。

(作者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改革开放是我国实现历史性转折的光辉起点

王彦坤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主义中国日新月异,翻天覆地,大步走向全面小康和世界舞台中央。历史昭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和国家实现历史性转折的光辉起点,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首先,改革开放是一条强国之路,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创造了“二战”后一国GDP增长持续时间最长、增长率最高的世界纪录。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其次,改革开放是一条富民之路,人民摆脱贫困,实现温饱,走向小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人民物质生活走向小康,精神生活走向丰富多彩,是不争的客观事实。再次,改革开放是一条开放之路,使中国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大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努力推进世界各国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彰显着任何国家都不能忽视的世界大国力量。

以“五个必须”推进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一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全面深化改革,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弦更张。二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继续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扫清思想障碍,推进理论、制度和实践创新。三是必须具有自我牺牲、敢闯敢试的勇气。面对改革发展深层次矛盾问题,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障碍、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敢闯敢试、锐意进取,大刀阔斧为解决难题开拓新思路。四是必须具有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智慧。深化改革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辩证思维,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既要注重总体谋划,确保各项改革事项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同时,又要牵住改革的“牛鼻子”,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五是必须坚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面对全面深化改革未来,我们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激发“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斗志,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推进伟大的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续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

(作者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党风廉政建设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会长)

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好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辛向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举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世界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

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出发,我们可以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趋势性和方向性。任何成功的改革都是以现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现实状况为出发点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就应当确立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要确立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中国现实的生产力已经不是落后的生产力了,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我们有的生产力水平还是比较低下的,还需要向现代化生产力转变。在这样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我们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强调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有机统一的,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这一制度能够很好地适应目前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也能够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辟更大空间。

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关联性。关于整体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使全面深化改革在整体中推进。一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二是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防止改革中出现“不虞效应”。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种联系不仅是现时的联系,也包括时间历程的相互联系。一项改革不仅有当下的效果,也有中长期的效果;既有今天的效应,也有明天后天的效应。一项改革从短期看可能是有效的,但从长远看有可能产生巨大的负面问题。因此,制定一项改革举措,一定要注意时间维度,既要看到今天的正效应,也要看到未来可能的负面性,并且尽可能制定出应对负面性的针对性措施。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杨根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化解国内各种问题、矛盾与风险、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落实党中央各项战略部署,迫切需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将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体现在党和国家事业的全领域,覆盖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全方位,贯穿到党和国家发展的全过程。

要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当前,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毫不动摇地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毫不动摇地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要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做到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既要体现党领导所有工作、部署所有工作,同时各个领域、各项工作又都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和完善权力监督体系。必须提高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力,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要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能不能落到实处,关键看能不能把我们党建设好、建设强。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着力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要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着力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坚持集体领导制度,恪守“四个服从”,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强化民主集中制顶层设计,努力使各项制度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党的组织机构设置,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构建党和国家的监督体系,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要奋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题中之义。必须始终绷紧从严从紧这根弦,落实好管党治党责任;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不断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必须多措并举、与时俱进,使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力、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作者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特征

杨清明

在推动价值取向历史转变的进程中,保持学术与政治的必要张力,坚持发展标准的“人民至上”。一是人民立场上的社会理论。哲学社会科学通过揭示政治生活的现实性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使政治行为与政治理论同频共振相得益彰,进而反映和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立场。二是人民利益上的社会理性。政治是以权力为直接对象的实践活动,学术是以真理为根本标准的理论活动,二者交集于政治内在逻辑及外在表达,整合并增强人民群众推动发展的社会理性。三是人民目的上的社会理想。在强调个体的学术自由的同时,必须坚持整体的政治纪律和法律法规,从而指向一切发展都是以历史主体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社会理想。

在实现科学精神本质回归的进程中,保持理论与实践的必要张力,坚持发展内涵的“改革导向”。一是顶层与基层关系上的科学方法。无论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还是局部性、现实性课题,都不能“再版”和“翻版”,需要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结合,“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二是全面与深化把握上的科学理念。改革必然有一个以点带面、由浅入深的时空转换过程,要经历“全面的肤浅”到“片面的深刻”再到“全面的深刻”的否定之否定过程,特别是面对“深水区”“硬骨头”,更需要不断更新观念、引领改革。

在推动历史实践不断丰富的进程中,保持顺应与引领的必要张力,坚持发展定位的“大局为重”。一是立足稳中求进这个大义。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不犯“精英主义”的错误;另一方面“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不出“民粹主义”的问题。二是维护“四个自信”这个大体。一方面突出特色,“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另一方面坚持原则,通过理论自信,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三是关注世界潮流这个大势。一方面拥有国际视野、瞄准全球问题,加强学术交流、加大学术传播,推动“学术大国”走向“学术强国”;另一方面推出从“共产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成果,“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在致力民族智慧全面激发的进程中,保持继承与创新的必要张力,坚持发展主体的“思想解放”。一是不忘本来,对传统有新思维。孜孜以求于现代化而设身处地于传统性,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历时态的血脉相通,达到共时态的血肉相连。二是吸收外来,对事物有新思考。不迷信权威、不死守教条,兼收并蓄、用全人类的思想宝库武装自己。三是面向未来,对发展有新思路。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新发展理念”,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始终做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作者系重庆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发展进程

蒋英州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出发,不断发展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论断,奠定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论基础。江泽民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的论断。胡锦涛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论断。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矛盾新方位新任务,习近平提出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与“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新论断。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理论品质。邓小平基于贫困落后的社会现状而强调经济发展摆脱物质贫困的重要性,揭示了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与价值目标,只有人得到全面发展才能极大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全面发展,而共同富裕则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生产力进步带来的物质支撑和生产关系进步带来的社会和谐保障。和谐社会不仅强调经济上的发展与物质上的富裕,还强调政治文明与社会文明的建设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富裕的实现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过程,还是通过社会制度合理分配社会财富实现共享的过程。将党的领导作为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道路与方向的领导者,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中的领导责任,明确了党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和民族复兴的初心与决心。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发展进程既符合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又符合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逻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中并未涉及“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但是他们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发展,尤其是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推动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发展深化。这种发展深化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民族复兴的历史逻辑展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指向这个历史夙愿。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形成了包括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生态“五位一体”的观念体系,对深化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和社会建设规律、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现“两个百年”民族历史夙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教授)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推动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王胜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推动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要求,我们要深学笃用、准确把握,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建成美丽中国。

一是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进一步提升绿色发展转型的危机感、使命感、紧迫感。我国正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挑战,因此,既要站在生态兴则文明兴的高度,又要站在摆脱现实发展困境的角度,推动绿色发展转型。

二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进一步深化对绿色发展内涵的理解与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最重要的是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取得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在经济与环境关系权衡、在人民需求满足等方面,实行绿色发展要求保护优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三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进一步明晰拓宽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筑牢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自然本底;以市场绿色需求为导向,满足多样化的绿色消费需求,将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立足绿水青山,创新转化载体,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对接;要推动生态产业体系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迈进。

四是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的全民共识。要让绿色发展体现在每一件具体事务、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实现全覆盖、零遗漏、无空白。在生活细节上体现绿色理念,在衣、食、住、行、游等日常生活中推动人们主动选择绿色产品、绿色出行,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构建生活方式绿色化全民行动体系。

五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进一步增强绿色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绿色发展要自觉运用系统工程思路和生态学原理,协调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推动实现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全方位绿色化;推动实现城乡、陆海、山水、空地等全地域绿色化;推动实现源头、过程、产出全生命周期绿色化。

六是坚持“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进一步完善引导支持绿色发展的法制保障、制度基础。要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让制度成为绿色发展的刚性约束和发展驱动。要加快铸就引导支持绿色发展的法律强制力;积极探索引导支持绿色发展的体制改革源动力;充分发挥引导支持绿色发展的科技创新力。

七是坚持“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进一步筑牢绿色发展人人有责的群众基础。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国家战略的宏观指导性、地方创新的积极性、企业创新的主体性、全民参与的广泛性,共同发力、久久为功,化为全民自觉行动。

八是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进一步引领全球绿色发展正道直行。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要通过主动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促进绿色国际合作,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作者系重庆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着力从四个方面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

李立华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我国发展空间格局由沿海向沿江、沿边、内陆纵深推进的关键环节,是与“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遥相呼应的重大举措,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长江经济带发展既面临着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等共性问题,又面临着长江水道存在瓶颈制约等个性困难。破解这些难题,需要从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努力打造美丽长江。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推动协同治理,确保一江清水东流,努力建成上中下游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绿色生态廊道。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扎实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建立健全生态补偿与保护长效机制,包括生态环境硬约束、负面清单管理、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和预警应急、生态保护补偿等机制。开展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做好试点示范。

二是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努力打造全球重要的创新带。激发创新、科技、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谋创新中心发展。同时,以上海为龙头,以武汉、南京、重庆、成都、合肥、长沙等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核心,以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合芜蚌、长株潭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验区)为重要节点,将长江经济带建成为国家创新轴,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

三是走开放发展之路,努力构建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大力推进“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加快形成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一体化市场体系。推进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改革,加强长江上中下游航运中心合作,在上海、武汉、重庆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多式联运物流中心。依托自贸区、口岸、海关特殊监管区、经济合作区等平台和载体,打造集综合加工、商贸流通、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于一体的口岸经济增长极。

四是坚持走协同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世界级城市带。坚持总体谋划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深化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全流域“三个层次的协同”。首先,以上海、武汉、重庆等“三极”为引领,推动沿江重要节点城市加快城际协同,努力在现代化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其次,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合作联动,构建上中下游跨省(市)域治理机制,努力建设高效灵活、运转有效的利益共享、合作交流、监管治理、组织保障等协调机制。最后,通过长江中下游地区一体化发展,建设以上海和武汉为双核心的具有全球一流品质的世界级城市群;通过长江上游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建设以重庆和成都为双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共同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能够与美国大西洋沿岸、五大湖沿岸、日本西太平洋沿岸等相媲美的世界级城市带。

(作者系武汉市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新一轮机构改革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发展动力

陈静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基于新一轮机构改革视角,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动力进行探析,是改革再出发的一个重要内容。

机构改革目标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框架定位。国家治理现代化本质上就是推进国家制度创新,不断提高运用制度创新治理国家的能力。新一轮机构改革的目标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这一目标既抓住了职能转变这一关键问题,又从系统性和整体性出发,提出要进行一次全方位、深层次的重大改革,旨在改变旧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进一步为各个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攻坚克难提供体制支撑和保障。

机构改革原则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向纵深发展提供了路径导向。新一轮机构改革提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四条原则,即坚持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这对于增强推进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折不扣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确保改革各项任务完成,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机构改革思路为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支撑。新一轮机构改革从系统思维出发,抓住关键问题,把相同职责的机构有机地整合起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与其他机构改革协调共进,主要围绕两大层面进行职能整合。一是从党政层面提出“统筹设置党政机构,强化中宣部、中组部、统战部、中央党校等直接管理职能”。二是围绕政府层面提出“科学设置机构、合理配置职能……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权责脱节的问题”。为实现治理能力大幅度提升,更好推动治理模式转型升级,释放国家治理积极效能,提供了系统科学的理论支撑。

机构改革策略为实现治理关系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方法论借鉴。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寻求国家治理关系秩序合理化的过程,即实现顶层与基层、中央与地方的合理沟通机制。新一轮机构改革提出“赋予省级及以下机构更多自主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方面要进一步向地方政府放权,合理提升地方政府改革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统筹优化地方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构建从中央到地方运行顺畅、充满活力、令行禁止的工作体系,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机构改革主体为实现协同治理提供了组织保障。从某种程度上说,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提升治理主体能力,实行简政放权,构建多元治理主体格局的过程。新一轮机构改革提出要提高治理的科学水平,最重要的是要协同好党、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强调国家治理的主体除了党政机关外,还包括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让各类主体在国家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深圳在改革开放中的贡献和经验

方映灵

深圳是中国最早实施改革开放的地区,也是中国最成功的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试验场”,深圳从成立之日起就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率先冲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确立“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目标,在体制改革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40年来,深圳发扬敢闯敢试、开拓创新的特区精神,率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深圳速度”;行政体制改革率先建立了具有深圳特色的行政管理体系;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了文化产业成为深圳支柱产业;教育体制改革实现了教育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从而在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上为中国的改革发展探索了道路。

在改革开放中,“深圳人为中国、为世界作出了自己的两大贡献:第一,深圳贡献了一个新体制:通向强国富民的具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深圳贡献了一种精神:敢闯敢冒的创新精神”。

在改革开放的探索中,深圳得出的主要经验是:创新。创新是深圳的根和魂。40年改革开放,深圳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在城市各领域取得辉煌成就。深圳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结下的硕果,它的成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

(作者系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深圳社会科学》编辑部主任、研究员)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刘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尤其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应以高度时代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本着应有的理论自觉与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做出应有的努力。

一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本质上是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双重肯定。“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知先觉”者,自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贯穿于研究和工作全过程,以清醒的文化自觉,理直气壮、有理有据地发挥一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应有的文化传播和引导作用。

二是要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的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的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一个人若能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个人必然是具有了相当高的素养;一个社会实现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个社会必然是和谐稳定的;一个国家实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个国家必然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要做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表率。

三是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中国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根基。“日新之谓盛德”的创新思维,“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的进取意识,“慎言笃行”的务实精神,“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价值坚守,“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执中致和”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和思维,等等,这些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把优秀传统文化提炼、展示出来,传播开去,体现应有的文化担当。

四是要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应积极投身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理论武装,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发挥地域文化特色与优势,大力加强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品牌培育扶持力度等,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作者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来源:重庆日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