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黄河东流去:一部中国式难民的西行漫记

黄河东流去:一部中国式难民的西行漫记

时间:2020-09-13 21:05:12

相关推荐

黄河东流去:一部中国式难民的西行漫记

文丨刘乐乐(方塘智库黄河文化研究中心实习研究员)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南人,在我对“家”的概念还不甚了解时,就被长辈们告知,我们村刘氏一姓最初是由两兄弟因黄河泛滥被迫迁徙繁衍而来的。印象中,小时候每逢暴雨连天,无所事事,就会在黑洞洞的屋里听爷爷奶奶们讲过去的故事,不可避免地就会听到他们说:“老天爷动怒了,黄河又要发大水了!”当时年少不明事,但从大人的语气神情中,我还是莫名地对黄河生出了一丝敬畏。

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际遇,在我看来,每一个中国人自出生起就与黄河结下了不解之缘,只是河南人牵扯更甚。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有人说, 河南人是中国人的娘, 中国人如果要寻根, 大多数最终都要寻到河南去。在古代,中国就是中原, 中原就是现在的河南。河南人对黄河的感情十分复杂,她既是母亲河,又是头顶的一盆水,在带来辉煌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灾难。2000多年来,黄河在河南决口溃坝数百次,土地被淹,村庄被毁,闾里萧条,人们逃荒要饭,流离失所。中原大地,民不聊生,饿殍遍野。

历史的多次变迁也说明, 黄河治则河南兴,黄河宁则天下平。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治理开发黄河极为重视,黄河流域的经济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或许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读了《黄河东流去》这本翘楚之作,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再次为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感慨不已。

1、以水代兵:千万小人物流动的苦难史

大人物决定历史的走向,小人物体现历史的真实。1938年,蒋介石“以水代兵”,下令在郑州以北的花园口掘开黄河大堤,企图利用泛滥的黄河水阻挡日军的西进,却使黄河千里怒涛,吞噬中原,四十四县变泽国,一千多万人流离失所,一百多万人在这场空前巨大的浩劫中丧生。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李凖用细腻的笔触、平实的语言、历史的眼光,生动刻画了七户农民的流浪史,他们不是叱咤风云的英雄,只是一个个带有落后思想和传统习惯烙印的小人物,真实而普通。但正是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守望相助的品质和精神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结晶,也让我感受到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生命力量。就像作者所说:不为逝去岁月唱挽歌,只为未来生存找信心。我相信这也是一代代勤劳、朴实的河南人所坚守的理想信念。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五十多岁的海老清,他是众多受苦受难河南人的缩影,他有着对土地近乎病态的热爱,一直以来坚信“笑脸求人,不如黑脸求土”,只有在土地上劳动,才能“活得干净、活得清白”。但这个宁愿与妻女分开,忍受劳累与孤独也要种地的老农民,在灾荒面前,如蝼蚁一般渺小,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来得及喝上一勺米粥,心脏就停止了跳动。

自古以来,土地是财富之母、农业之本、农民之根,承载了中国人最深沉的感情。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开篇便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中国人的土地情结源于远古时代先民对土地的宗教信仰,这种信仰又通过社稷祭祀这样的宗教礼仪不断强化和延续。因此,我认为书中的海老清对土地的眷恋,除了劳动的信念之外,还表现在对牲畜的情感上。牛死,他泪水长流,马死,他不卖给屠宰场,这里的牲畜对他来说已远远超越了耕作工具的意义。

这种对土地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使得中国农民对故土、故乡有着一种深入骨髓的执着。周至明清,一直有“文官告老还乡,武将解甲归田”的“致仕”制度和传统,是农民,就有剪不断的乡土情结。所谓落叶归根,也许就是每个人终其一生奋斗,临老了只想在自己儿时生长的地方安度晚年。

书中道德高尚的海老清饿死在外,再也未能回到家乡。但深受典型的宗法制农耕文化的影响,留存着中华民族最底层、最悠久秉性特质的徐秋斋在得知日本人无条件投降,坐火车回家无望时,率先提议“起旱路回家”,并拍着胸膛对同乡人保证说:“我不拖累你们。你们一天走一百,我走一百,走八十我走八十。我不含糊,骡子马还知道扑家,何况是个人?”

在我看来,这种“穷家难舍,故土难离”的观念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在传统农业社会里是农民生存与生活的必然逻辑。无论社会怎样变迁,农民都无法割舍对土地的依恋。土地和农民之间的联系既是一种地缘联系, 更是一种血缘联系,如果没有了土地,农民也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了。

此外,书中还描写了泼辣能干、乐于助人的中年妇女李麦,心地善良、忠于爱情的唢呐吹手蓝五,忠厚老实、珍爱土地的长松,聪慧纯朴的农家姑娘爱爱,良善未泯的破落户子弟四圈,坚贞不屈的船家女梁晴,等等,读来都令人感叹不已。他们都是黄河水哺育的儿女,黄色的皮肤里蕴含着浓厚的黄土情,终生在这片土地上坚韧、隐忍,而又不屈不饶地活着。

2、生态扶贫:一方老百姓致富的新思路

四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家庭。从此,“家庭”成为这个社会最有生命力的细胞,二十五个朝代的兴衰更替,三百五十多个皇帝的治乱兴亡,荣耀屈辱,辉煌破败都与她密不可分。几千年来,人们爱她、惧她、想她、怕她,但她始终不言语,默默地流淌着,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就这样被书写了出来。

但历史又给予了人民什么?作者李凖在书中说:“像黄泛区的农民,他们经历了一场洪水的浩劫,一场蝗虫的浩劫,一场大旱的浩劫。会不会有新的浩劫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历史的车轮,总是要向前进的,谁也阻挡不了,浩劫仍然会被战胜,困难仍然会被克服。因为历史不单是痛苦和牺牲的记录,她还给予了人们坚强、勇敢,智慧和信心。”或许正是这种精神赋予了这个民族坚忍不拔的生命力,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

随着时间的流逝,黄河终于跨进了二十一世纪,唱起了一首崭新的歌:通过生态扶贫手段助力黄河流域打赢脱贫攻坚战,真正实现生态保护与脱贫目标同步,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加强黄河治理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自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一直以来,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途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份,流域范围内总人口达4.2亿,拥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和有色金属等自然资源。但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全国贫困人口相对集中,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区域。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深度贫困地区往往处于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同经济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黄河流域便是典型。

那么,如何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下,实现深度贫困地区生态脱贫是全球减贫面临的共同难题,也是黄河流域最为突出的问题。在我看来,生态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应认清规律、尊重规律、掌握规律,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和生产条件,针对六部门共同印发的《生态扶贫工作方案》采取差异化的治理思路,积极推进护林工程建设,探索丰富多样地生态补偿模式,发展有地区特色的生态园区,依托技术支持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宜田则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游则游,实现流域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讲好扶贫故事,讲好黄河故事。

只愿后人记忆中,滔滔黄河中流淌的不再是鲜血、汗水和眼泪,而是智慧、欢声和笑语。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