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壮族的“三月三” 又名“歌圩节” 这些歌圩习俗你知道吗

壮族的“三月三” 又名“歌圩节” 这些歌圩习俗你知道吗

时间:2023-10-23 05:32:20

相关推荐

壮族的“三月三” 又名“歌圩节” 这些歌圩习俗你知道吗

壮族的“三月三”,又名“歌节”或“歌圩节”,因而赶歌圩是壮族“三月三”最为重要的风俗活动之一。壮乡素来就有“歌海”之称。壮族人民自古以来就热爱唱歌,无论是平日的婚丧嫁娶,还是逢年过节的庆贺活动,壮族人民都爱集中在一起唱山歌,歌圩就是这样一种集体性、聚会性的歌唱活动,是壮族古老的风俗习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悠久的历史。歌圩意即歌会、歌节,壮语称为“圩欢”“圩逢”“龙词”“窝坡”“出田”“岩洞之歌”“坡好”“垌市”等。歌圩的举办在各地都有固定的地点。时间主要是春季和秋季。春季的歌圩集中于三、四月间,其中“三月三”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节日性歌圩。

赶歌圩

“三月三”的主要活动就是举办歌节,以歌传情。“三月三”歌圩相较于其他时节歌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所具备的“择偶”功能。壮族有种习俗是“倚歌择配”,屈大均《广东新语》中曰:“很人之俗,幼即习歌,男女倚歌择配。女及弃,纵之山野,少年从者数十,以次而歌。视女歌意所答,而一个留,彼此相遗…约为夫妇,乃债媒以苏木染槟榔定之。”这要求年轻人不仅会唱歌还得会以歌传情。在农历三月初三,壮族青年男女相会在一块儿,共襄盛会,并借着歌声来寻找情投意合的伴侣。

对歌

因此,壮族的“三月三”又被称为“情人节”。除了对歌这样的择偶形式,在农历三月初三,壮家还有抛绣球、碰蛋等多种多样的活动,无一例外的都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风俗活动。这些活动让壮族“三月三”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三月三”的赶歌圩风俗,一方面源于汉族“三月三”或上已节的传入,另一方面是源于壮族地区春播季节赶歌圩的传统。农历三月初三正是春天插田播种的好时节,人们因此在这一天祭祀祖先以及神灵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并期盼氏族的人丁兴旺。集体性的歌唱活动便由此产生。

集体的歌唱活动

春天是万物繁殖的好时机,青年男女也在这样的时候希望能找到一个心仪的配偶,渐渐的,他们便也依托歌圩这一活动来“倚歌择偶”。除“倚歌择偶”,一些地方“三月三”赶歌圩还有其他的择偶方式。比如河池的巴马、都安羌圩、都阳、棉山、协合一带的壮族,通过碰蛋的形式来择偶。桂西百色的靖西壮族在农历三月初三那天,姑娘们还会用绣球来传情。这些各具特色的“择偶传情”的习俗,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源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绣球是壮族男女之间传情达意的重要信物之一。

碰蛋

“三月三”节日前,壮族姑娘用五彩线在各色布上绣上鱼、虫、花、鸟等各种花纹图案,之后在布里面包上棉花、豆类等各种谷物,缝合做成一个个圆形或多角形的绣球,并缀上绣有花边的彩带,准备做投掷之用。节日当天,壮族青年男女相约聚集到村边或者郊外的歌圩上,姑娘带着制作好的绣球,小伙子则带上了回赠给心上人的礼物——毛巾、手镯、糖饼等。首先男女双方会拉开适当的距离,互相打过招呼后就开始结伴对歌了。

歌圩上在对歌的美女

对歌有问有答,内容取材广泛,从对歌中,他们可以了解对方的才貌;随着对歌的深入,男女双方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了解,现场的气氛也会越来越热烈。对歌达到高潮时,姑娘们就会情不自禁地将手中的绣球抛向自己中意的小伙子。当小伙子接住绣球欣赏品味一番姑娘的手艺后会把绣球向姑娘抛回去。经过多次有来有往的抛接绣球,如果小伙子看上了这位姑娘,最终就会在绣球上系上自己给心上人准备的礼物,抛回赠给姑娘。如果姑娘也收下了小伙子赠予的礼物,就表示她愿意接受小伙子的追求。

绣球

在绣球飞舞、笑语朗朗的热闹环境中,彼此相中的姑娘、小伙子便离开了他们的伙伴,到僻静地方去幽会、谈心并交换爱情信物。关于壮族青年男女“三月三”以绣球传情、抛绣球择偶的风俗,自宋代以来有许多记载。壮族儿女的绣球传情实际上是反映了一种农耕文化特点的风俗,其目的和功能是祈求农业的丰收和人类自身的繁殖、繁衍。因为在壮族先民的思维里,农作物的选种、播种、扬花、成熟,与人类的择偶、交合、怀孕、出生、成长是一样的。因而在春耕前的农历三月初三,男女聚会以歌求偶时会用彩色布囊包裹着作物种子抛接互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