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看过此文 你就知道“咸阳不是咸阳 西安才是咸阳”是怎么回事?

看过此文 你就知道“咸阳不是咸阳 西安才是咸阳”是怎么回事?

时间:2019-08-30 22:47:17

相关推荐

看过此文 你就知道“咸阳不是咸阳 西安才是咸阳”是怎么回事?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大美西部观察。

大美西部观察:立足西部,放眼世界;关注民生,传递有价值的资讯,发布经典文章。

历史不容模糊 现实可以把握

——也谈咸阳与西安的历史渊源

作者 西咸

自以来,张宝通先生多次在媒体平台发表文章,反复阐述他的"咸阳不是咸阳,西安才是咸阳的观点",并且力主"三分咸阳"。近来,他又在媒体平台上放言,咸阳没有并入西安,是因为咸阳人死“扛”着“咸阳”的名字不放。

△张宝通先生文章截图

且不说,西安与咸阳是否合并,是一个严肃的行政治理问题,如此毫无根据,妄加猜测咸阳人心理,表现出其对历史和现实极不负责任的态度。单就咸阳与西安的历史渊源而言,也表现出其缺乏历史意识,以及治学精神的不严谨。

△张宝通先生文章截图

张先生的核心观点就是:“说咸阳是千古帝都,是以讹传讹,误读了历史。”他引用的主要资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汉长安,秦咸阳也”,他引用的补充依据是《关中记》中关于“孝公都咸阳,今渭城是也;始皇都咸阳,今城南南城是也。”这里的要害在于,对于时间概念的有意混淆。稍微懂得一点哲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时间是标示事物先后顺序的范畴。时间的一维性决定了,“过去时”、“现在时”和“未来时”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容颠倒和混乱。这就是历史逻辑与思想逻辑的一致性原则。

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通向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请注意,恩格斯强调“前后一贯”和“历史过程”,这是我们处理历史问题的重要立足点。司马迁正是这样一位严肃的历史学家,所谓“汉长安,秦咸阳也”,从历史沿革的角度,阐释了汉长安与秦咸阳的关系,意思很明确,汉长安城是秦咸阳城的延续,先有秦咸阳城,后有汉长安城。司马迁这样的界定,当然不是无稽之谈,是因为从国都的角度考量,汉长安城是包括在秦都咸阳辖域之内的。

在历史上,秦都咸阳与秦咸阳城从来就不是一个层次的概念。秦咸阳城是指秦王朝的皇城,也就是张先生所说的今天的渭城区窑店镇一带。而秦都咸阳则包括了关中地区。这个地理学上的界定,著名考古学家王学理先生在他的巨著《咸阳帝都记》中有过系统的论述。明代著名地理学著作《三辅黄图·咸阳故城》说:“咸阳北至九嵕甘泉,南至鄠、杜。西至汧渭之交,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很显然,《三辅黄图》说的"咸阳"乃是指作为秦都的咸阳,而非仅仅作为"皇城"的咸阳。据记载,“西安”这一名称出现在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从这个意义上说,汉长安城就在秦都咸阳区域之内。而秦都咸阳有"有城无郭"乃是学界基本的共识。连明代人在当朝的著作中都从来没有把咸阳与西安混淆在一起。我们今人却闭着眼睛胡说,岂非笑话。

不仅如此,当年秦始皇因为郑国间谍案发起的“举国大索”,导致李斯出走,最后在驿馆写下《谏逐客书》的"郦邑"(今秦始皇陵附近)也在咸阳区域内。故而,司马迁认为"汉长安,秦咸阳也",正体现了严肃的历史意识。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咸阳处在父辈的地位,西安处在子辈的地位,未有父亲而先有儿子,岂非咄咄怪事?张先生置历史逻辑于不顾,由此而推断出"秦咸阳"就是"汉长安",这是缺乏历史常识的表现。

既然秦都咸阳与秦咸阳城不是一个层面的概念,那么,将"始皇都咸阳,今城南南城是也"曲解为秦始皇是在长安执政立国,就更是不值一驳的附会之说。不错,秦人在公元前350年,将都城从栎阳迁到咸阳后,其发展的重点在渭北,其城市宫殿区也在渭北。公元前2以后,伴随着统一大业的完成,战略重点由战争转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秦始皇开始对城市布局做新的调整,并且根据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的现实,跨越渭河,向南发展。从而使得渭河成为一条城中河。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焉作信宫渭南。已更名信宫为极庙,像天极”。《三辅黄图》记载:“秦始皇……筑咸阳宫,因北营门殿,端门四达,以则紫宫,像帝居。渭水灌都,以像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史记》还记载了秦始皇跨越渭河,建阿房宫“表南山以为阙,为复道,在阿房渡渭”,这里反映了一个地理学的事实,就是渭河当年的河道在今天的河道以南,阿房宫就在渭河岸边,所以才有“渡渭”一说。也许秦始皇当年的确有过经营渭河南岸的设想,然而,据考古学家发掘,阿房宫当时实际上是一个半拉子工程,根本就没有建起来,何来“都城南南城”一说。退一步说,即便有过迁往城南的行为,也不能改变“秦都咸阳”的概念,更无法为“咸阳不是咸阳,西安才是咸阳”的观点提供任何的史实支撑。

张先生如此“戏说”历史,让我想起了近年来在西方兴起的所谓“修辞”史学,也想起了胡适当年所谓“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女孩”的观点。作为一个学者,这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法是理论上不成熟的表现,在实践上也是十分有害的。张先生应该回到历史的原点,科学地、理性地看待历史上咸阳与西安的关系,科学地看待今天西安与咸阳的关系。

已故印度前总理尼赫鲁生前有一句名言说:“历史不应该是记忆的负担,而应该是理智的启迪。”我们应该抱着“向前看”的辩证唯物主义态度,理性地看待在社会巨大变革进程中咸阳与西安的关系。

首先,承认咸阳在中国历史上“第一帝都”的地位,丝毫不影响我们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现实出发,大力推进西咸一体化战略,把西安打造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心。而咸阳也将在这场巨变中实现跨越发展,焕发出勃勃的时代生机。

其次,舆论宣传要遵守宣传纪律。毫无疑问,西安是中国西部的中心城市,这决定了它在西部大开发、在城市集群中居于核心地位。至于咸阳与西安是否合并,固然有着文化心理的磨合或者冲突等原因。然而,从本质属性上说,它牵扯到国家行政治理体系的构建。要不要合、什么时候合,这取决于中央政府决策。作为一个命题,也不排除通过内部学术讨论,促进共识。然而,讨论无禁区,宣传有纪律。任何言论都应该在纪律限度之内。

再次,任何讨论都应该是和谐的、民主的气氛,而不是主观臆断,乱扣帽子,乱下结论。更不应该用“死扛”、“死要面子”的污蔑性语言,给两市人民心理上打“楔子”,画鸿沟。我相信,建国已过七十年,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历练的咸阳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是懂大局、讲政治、守政策、遵纪律的社会主体,一定会服从于和服务于大局,为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西安“国际大都市”,巩固西安作为"西部中心城市"的地位作出自己理性的选择和贡献。

作者为历史文化学者、作家、书画家。

责编 雷小河

感谢阅读欣赏!如果您对本文有什么看法或感想,欢迎在文末留言批评指正。喜欢这篇文章就关注,转发评论就是对我们的支持。谢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