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我都是为了你!”父母过度的“控制欲” 本质是“偏执型人格”

“我都是为了你!”父母过度的“控制欲” 本质是“偏执型人格”

时间:2020-10-12 08:45:53

相关推荐

“我都是为了你!”父母过度的“控制欲” 本质是“偏执型人格”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这一段时间,黄磊、海清主演的《小欢喜》真的是大受欢迎,真实反映了很多孩子、家长的高三生活,三个家庭的悲欢离合,的确是中国独有的现状,家长为了孩子的高三沥尽心血,只是希望孩子能够获得成功。

剧中尖子生乔英子的妈妈宋倩让我印象最深刻,为了孩子的学习,她毅然决然地从中学辞职,专心地为孩子准备高三学习的一切事务,一切都以孩子的学习为重,可以说是为了孩子牺牲了自己。

宋倩打着"爱"的名义,实质上却是在控制英子的生活,看着似乎是为了孩子好,但这些好并不是建立在孩子身上,而是"父母的我认为",总是把自己所想的强加到孩子身上,这些都是满满的控制欲望。

我们都知道,父母所有行为的本质都是"为了孩子好",可很多时候,父母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的控制欲出现病变,自己已经不是在"为了孩子好",而是变相地囚禁孩子,限制孩子的自由,不仅是身体上,更多是思想上的控制和囚禁。

相信很多父母在看到,乔英子在跳河时喊出的那句"我就是要逃离你们"时,顿时的感受应该是和宋倩一样,不小心扎痛了我们的心。但这却是很多被家长控制的孩子内心的想法,父母过度的控制欲,一不小心就演变成了家庭的灾难和孩子的痛苦。

很多时候,父母的"都是为了你好",一不小心就会出现偏差,让家长忽视了孩子的真实需求,限制孩子的自由,让孩子处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在这些控制欲的背后,实质上可能是"偏执型人格"在作怪,有时家长自己都意识不到问题,应该如何做好预防呢?

"都是为了你"背后的控制

在《小欢喜》中,我们可以看到宋倩的确为了孩子的发展做出了牺牲,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尽可能地优先考虑孩子的需求,但在她满满的期望之下,她希望孩子能够做到自己希望的样子。

我们可以来看看具体的细节,要求"女儿必须考第一,考第二就是失败";生活上总是无微不至,确切地说是"霸道",例如不许女儿吃火锅、油条、豆浆等垃圾食品,而她不喜欢的海参、燕窝都必须吃。尽管孩子的课余爱好是天文,但宋倩却费时间地劝导她放弃需要一上午的志愿者工作。

虽然"都是为了你",但宋倩的行为却都是自己认为的"好",对于孩子喜欢的,她认为不行;只有自己认可的才是对孩子的好,因为在父母看来,孩子就是孩子,他们还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去识别那些真正对自己好的事情,所以需要监督孩子。

我们可以看到,在不经意之间,父母打着"都是为了孩子好"的旗号,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对孩子的控制,这后面都是父母满满的控制欲,这样的控制虽然的确避免孩子走弯路,却没有给予孩子的自由。

控制欲本质是"偏执型人格"

家长对于孩子的控制,有时不是简单的行为偏差,问题可能出现在家长身上,其实父母过度的控制欲背后,可能本质是家长的"偏执型人格"。

那么,到底什么是"偏执型人格"呢?所谓的"偏执型人格",又称妄想型人格,这类人群都比较敏感,对于伤害和侮辱耿耿于怀;思想行为相对死板、多疑、心胸狭窄;对于别人的成就容易感到紧张不安,会出现公开抱怨或指责别人的行为。

偏执型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家人和睦地相处,在外也无法和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容易让大家产生敬而远之的恐惧心理,不利于人际关系的交往。我们可以简单的说,他们看待问题容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比较强,对于家庭成员总是存在不信任的情绪。

根据1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卫生调查资料,我们可以发现,存在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数占心理障碍总人数5.8%,实际情况可能更多。但是很多人对于自己存在的问题是很少有自知之明的,否认自己存在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家长总是过分地限制孩子的行为、对孩子不信任、不允许孩子表达否定的意见等,看起来是过度的控制,实质上却是父母存在偏执型人格障碍。

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才是正确的选择

"偏执型人格"家长对于孩子的控制可谓是超前的,也是无法忍受的,完全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和管理孩子的生活。这样的父母没有从本质上正确地认识孩子,没有意识到孩子是个单独的个体,孩子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是放手和自由。

那么,如果家长存在偏执行为,总是忍不住去控制孩子,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怎样才能给孩子创造出适合的家庭氛围呢?

家长正视自身的问题,一点点地去改善。虽说偏执型人格障碍听起来很复杂,但也不是没有办法去改善。作为家长,当意识到自己总是过分限制孩子、不信任孩子或是孩子出现强烈反抗意识的时候,应该正视自身,找出自身是否存在问题。

家中的其他长辈可以尝试引导家长去正视问题,不要直接去否认,而是告知事实,将他们的情绪正常化。在这样的感情交流的基础之上,再引导他们慢慢地去发现问题。对于偏执型家长,直接的冲突并不能解决问题,温和地进行感情沟通和交流才是正确的方式。

家长要慢慢地化解"敌意",不要总是出现反抗心理。化解心中敌意的过程会比较漫长,家长需要慢慢地去有意地克服对孩子和家人的不信任和敌意,可以采取适当的训练方法,一步步进行。

(1)时不时地提醒自己。

每天都进行简单的自我提醒和警告,例如可以设置手机壁纸、写小纸条等,在生活、工作中提醒自己,避免出现敌意心理和强烈的情绪反应。

(2)多给家人和朋友多一点尊重。

家长平时多尊重一下孩子的想法,不要总是将自己的要求强加在孩子身上,只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

(3)学会忍让和微笑。

生活中总是有很多事情不顺心,家长需要多点耐心,要学会忍让,不要任由情绪去爆发。可以尝试多向周边的人微笑,虽然一开始有点不习惯,不自然,但慢慢地会发现练习变成了习惯,那么自然就慢慢地自然地展露对别人的微笑和善意的。练习可以从身边的人做起,例如配偶、孩子或是家人,从熟悉的再到不熟悉的,一步步慢慢来。

家长要学会放手,不要总是关注孩子,学会关注自己。虽然孩子是父母养育的,但我们应该意识到,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从他们脱离母体的那一秒起,孩子就是独立的个体,不是属于父母的,虽然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但他们慢慢地会有自己的想法和世界。

家长一直管制孩子,说到底就是一直把孩子和自己绑在一起,认为"母子同心",这样子反而容易让家长总是想要控制孩子。所以,最根本的就是得正视孩子与自己的关系,孩子不是家庭的中心,家长也得有自己的生活和重点,逐渐和孩子脱离,慢慢地也就不会总是把注意力关注在孩子身上。

对于手中的东西不是握得越紧就越安全,就像沙子,握得越紧反而会漏得越快。对于孩子,家长不要总是管制,而是要懂得放手,舍得让孩子去尝试,即使多走一些弯路也没有关系,因为那也是孩子自己的体验和成长。"都是为了孩子好"不是我们以为的好,孩子觉得好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奶嘴妈妈育婴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