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夜读|家长们一直这么拼 那些年彻夜排队买教参……

夜读|家长们一直这么拼 那些年彻夜排队买教参……

时间:2023-10-12 23:10:13

相关推荐

夜读|家长们一直这么拼 那些年彻夜排队买教参……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到书店买书只能隔着柜台让售货员帮忙取。而今,人们不但可以在书店里舒适地喝着咖啡享受阅读乐趣,若想偷懒还能直接网络下单坐等图书送上门。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北京城有许多难忘的文化记忆。

新华书店率先开架售书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学习文化的热情空前高涨。从上世纪50年代起,每到周末,京城各大书店都挤满了买书的人。

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买书和买油糖米面一样,需要隔着厚厚的柜台,经常是伸长了脖子也看不清书名和作者的姓名,想让售货员帮着取书,也说不清取哪一本好,非常不方便。直到1978年,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

据北京日报1978年10月19日2版《新华书店一些门市部实行开架售书》记载,为了方便读者选购图书,本市新华书店双井门市部等10个门市部实行了开架或部分开架售书,读者可以直接从书架、书柜取书翻阅和选购。这种售书方法立刻受到读者欢迎。一个月后,仅双井门市部的图书销售额就增长了1倍。

然而没过多久,一些书店的开架售书又改回了闭架售书。数据显示:1978年底,北京新华书店所属各门市部中,有28个实行开架售书,到1979年9月,只剩下11个了。(1979年12月10日《北京日报》4版,《有感于布莱克威尔书店的开架》)

1980年,王府井新华书店实行开架售书。丁世儒/摄。

开架改回闭架,主要是为了减少图书污损、防止图书丢失。实行开架售书后,有的读者不爱惜书,翻看后胡乱一插,造成书页折皱和破损,还有的读者没把书放回原处,工作人员需要费心整理。出于这些原因,书店开架售书几经反复,总是呼吁一阵,有所好转,然后过不了几个月,故态复萌,厚厚的柜台又把书架围了起来。

尽管积弊难改,但考虑到书与一般的日用品不同,读者需要翻阅了解,至少要看看目录才能决定取舍,新华书店最终还是决定扩大开架售书的范围。据本报1984年9月11日1版《王府井新华书店90%以上图书实行开架售书》报道,当年9月,王府井新华书店90%以上的图书品种实行开架售书。此后,新华书店各门市部都陆续实行了开架售书。慢慢地,京城其它书店也采纳了开架售书的方式。

1984年9月11日,《北京日报》1版,《希望书店开架售书》。

海淀图书城成全国最大图书市场

上世纪80年代,有专家向全国政协提交提案说,科技工作者没有地方买科技书刊,应该设立一个专营科技图书的书市。海淀图书城一带由于文化氛围浓,集中了诸多的高校、院所,因而在选址中脱颖而出。(10月5日《北京日报》3版,《海淀图书城:新型城市约会地》)

上世纪90年代,海淀图书城是中国最大的图书文化市场。周志伟/摄

1988年,海淀图书城开始筹建,资金来源采取政府和民间共筹的方式,海淀区政府投资5000万元,参加开发建设的28家国家及市属出版社出资1000万元,一期工程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

1992年“五一”,海淀图书城落成开业。说它是“城”,其实只是周围几幢不太高的楼房围成的一个巷子,一条南北走向的步行大街。大街南头是一个中式牌楼,牌楼上的“中国海淀图书城”七个字是原国家主席李先念的题词。

1992年5月19日,《北京日报》1版,《图书第一城》。

当时,海淀图书城是中国最大的图书文化市场,它的出现,轰动了北京乃至全国。来自海淀区史志办的资料显示:图书城成立之初的三年间,共接待读者2400万人次,销售图书1600万册,销售额达2亿元。当时,有57家出版社经营的专业书店在此落户,200家出版社通过多种方式在此直销图书。鼎盛时期,海淀图书城日均客流量达到8万人次,书店一度达500多家。

1997年4月4日,《北京日报》2版,《“好一座图书城”》。

海淀图书城里面积最大、名气最响的要数民营书店——国林风。1997年,著名学者季羡林带着中国文化书院的很多导师参加了这家书店的开业典礼。书店的学术图书品位很高,图书码放也很讲究,很多书直接陈列在桌子上方便读者寻找、阅读。而且,这家书店还设了咖啡区,这种配置在当时的书店还未兴起。开业三个月后,国林风生意已非常火爆,顾客们挤在一起,有时甚至都插不进脚。(8月29日《北京日报》17版,《书城沉浮纪实》)

2000年以后,图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海淀图书城逐渐走向衰落,后转型为中关村创业大街。

课本书店前家长彻夜排队买教参

上世纪90年代,每逢中小学开学,新华书店课本书店门前便挤满了前去购买新学年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的学生家长。

据本报1993年9月21日6版《课本书店排队何时了》报道,当年9月9日早晨不到8时,新华书店东单课本书店前购书的队伍已顺着书店排到新开路胡同里,购书者数以千计。一位初二学生家长说,她是来给孩子买教参的,早晨5时就到了,已排了近3个小时。另一位家长是头天下午4时来排的队,他手里抱着棉大衣,还提着马扎,一副过夜“打扮儿”。他说:“去年来过一次,队排得也很长,但今年的队更长,实在花不起这工夫,这次我们把初三到高三的教参一次全买齐了,如果今后教材变了就再来买,不变就算抄上了。”一些上了岁数的老人,因为排不起那么久的队,就从书贩子手里以高出标价近1倍的价钱买了教参。

1994年3月5日,《北京日报》2版,《年年长队何时消》。

这些买书的人当中,大部分是冲着教参而去。可教参本是学校教师用书,为何家长要彻夜排队买它?当时,学校是不给学生预订参考书的,但为方便自学,有的学校建议学生买。还有一些家长为了辅导孩子,也希望购买教参。而东单课本门市部是全市最大一家出售教参的书店,所以每年开学排队买教参的家长也最多。只是实行市场经济后,书店不敢把零售订得太多,怕占用资金,导致每年的教参都不够卖。

,课本书店门前,不少家长排队购买课本和教辅图书。孙戉/摄

在那些年里,无论春季开学还是秋季开学,家长排队买教参的场面都会定时上演,简直成了北京街头一景。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教学参考资料、图书销售方式多样化,这种现象才慢慢消失。

网上书店迅速兴起

北京第一家网上书店出现在拨号上网的年代。1997年5月,东方网景网上书店开张,没有铺面,没有书架,人们只要用鼠标点击网址,便能“敲”开店门。开店的是一家互联网高新技术企业,当时成立才一年多。(1997年7月5日《北京日报》1版,《北京有家网上书店》)

没过多久,网上书店迅速兴起。到2000年4月,进行网上图书交易的中文网站已有百余家,其中既有网上书摊儿,也有网上书城。光人们耳熟能详的就有西单图书大厦网上书店、当当网上书店、“8848”等,一些传统书店、书友会也对开辟网上书店跃跃欲试。

网上书店的最大优势是“肚量”大。像西单图书大厦网上书店和当当网上书店均宣称自己拥有20万种可供图书,这个数字占当时我国可供书目的90%,而当时一般省级大书店只有三四万种图书,县级书店只有几千种。不过,当时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网上书店的缺点也挺明显:有的订户抱怨订了三本书只拿到两本,有的购书者在网上下单后要经过漫长的等待,因为有的银行卡异地划拨一等就是半个月。后来,针对这些问题,一些网上书店开辟了送书上门、货到结款服务。像当当网上书店在全国41个城市开展送书上门服务,每次送书费4.8元,不限册数。京城一个家住北四环的购书者一天之内在“当当”网上订了上千元的书,“当当”不但派专车送去这上百本书,还送上了一份礼物。花几元钱运费让上百本书回家,有人说这个买书的赚大了。可“当当”似乎更开心,他们说,对网上购书如此如鱼得水的人,一定是网上书店的铁杆儿支持者。(2000年4月15日《北京日报》7版,《网上书店闹京城》)

随着首都信息化建设的加快,如今,网上买书已成为北京人生活的日常。

“深夜书房”成网红

1997年底,一家名为“书香斋”的书店落户西单。与众不同的是,这是京城首家24小时书店。一年后,这家书店又开了分店,仍旧24小时开门迎客。

书店夜里给谁开?1998年11月30日《北京晚报》1版《书香飘溢全天候》这样记录:西单北大街上已空无一人,但书香斋内却灯火通明。店内有几名顾客在静静地选购、阅读图书。在二楼,一名年轻的男顾客正坐在沙发上,一边喝水一边仔细翻阅着一本书,还不时地抄着什么。他说,自己经济能力有限,买不起这本价值300多元的工具书,没想到书店很痛快地答应他可以抄。书店负责人介绍,夜里最主要的顾客是一些白领、老板、名人等等,像刘晓庆、王姬都去过。当时,“书香斋”每天晚8时到晚10时的生意最火,营业额占全天的三分之一,而这时别的书店都关门了。

1999年,又有一家24小时书店诞生。这家书店位于北京大学资源东楼,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体会读书的惬意,还能挑选精美的音像制品,甚至还能亲自动手玩泥,制作陶艺制品。(1999年1月13日《北京日报》8版,《又一家二十四小时书店悄然诞生》)

进入新世纪后,实体书店经营面临困境,为了更好地探索科学经营模式,北京决定对包括24小时书店在内的实体书店进行扶持。

“世界读书日”,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举办了24小时书店开业仪式。

,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开业。方非/摄

此后几年,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海淀分店、地安门雁翅楼24小时书店、新华书店花市24小时书店、新华书店香山24小时书店相继开业。这些“深夜书房”令北京的夜晚充满文化气息,有的还成为网红打卡地。书香浸润的北京城,全民阅读氛围更加浓厚。

历史资料: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