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原生家庭:如何踏上回家的路?

原生家庭:如何踏上回家的路?

时间:2021-05-11 16:45:38

相关推荐

原生家庭:如何踏上回家的路?

这是一条悲喜交集的路

新一期的奇葩大会当中武志红老师讲到了原生家庭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听话,孝道,溺爱等观点,对于这种过分强调原生家庭问题的观点我在上一篇文章《原生家庭:这个锅不能我一个人背》中讲述了很多不再赘述。今天来讲一下踏上回家的路的过程。

武志红老师的很多观点和书籍都在讲原生家庭,或者说原生家庭的伤害。首先,其实不可否认他的贡献,在这样的观点下,很多人开始觉醒,甚至我家族中年纪很大的伯伯看了之后都有所启发和反思。但似乎这样的道路又有走偏之嫌,或者我自己瞎猜乱想武志红老师自己还没有走完这样的一条路。我宁可相信是武志红老师为了唤醒很多人才使用这样有些偏激的观点,他自己是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的。

作为一名咨询师我也同时在进行个人体验,意思是我有自己的咨询师。而原生家庭这个问题是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但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着不一样的阶段。也许只是个人经历,仅供参考。

第一个阶段 有意识

尽管我是心理学的学生,也是大三才第一次走进咨询室。那是十多年前,因为感情问题走进咨询室,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跟咨询师讲了很多很多自己的家庭,尤其是奶奶的问题,最后哭的像个泪人一样走出咨询室。那时还不知道什么原生家庭,什么童年经历,模模糊糊。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每次咨询完之后有很多关于家庭的事情我都是不知道的,就打电话去问妈妈。

没有手机,在学校的电话厅里,每分钟一毛钱,坐在一个小屋子里,外面站着等待的其他同学,就这样询问妈妈我是怎么出生的,当时为什么要弟弟等等这样的问题,经常问着问着就在电话厅忍不住哭起来。包括后来读研究生的时候开始系统的接受咨询师的咨询才越来越多地谈及家庭。

不清晰,非常的不清晰。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就是在谈论原生家庭的事情,但那个时候只是想到哪里谈到哪里,琐琐碎碎的小事情,没有目的,没有概念,谈到伤心处就开始哭泣。开始的时候对于自己的童年记忆非常模糊。所以很多来访会一开始的时候告诉我,自己不记得童年发生的很多事情了,我明白那种感受。

就这样谈着那些事情。其实很像是在原生家庭概念出来之前,大众都不知道原来家会伤人,很多人没有去思考过这个问题,大家都是懵懵懂懂的,就这样一代一代的教育者自己的孩子,上一代人打孩子,认同的就继续打自己的孩子,不认同的就下定决心绝对不打自己的孩子。就这样糊里糊涂的过着。

在这种不清楚,模糊的感觉中,武志红老师的观点像天空中的一记响雷,轰醒了很多人,原来还有原生家庭的概念,原来原生家庭当中有很多东西需要面对。

第二个阶段 愤怒

之前纷纷扬扬的父母皆祸害小组,这也许是有意识之后很正常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当自己开始意识到原来很多自己身上的问题有着原生家庭的影子,受着父母不合理教养方式的影响,进而对于父母、对于原生家庭出离愤怒。不再像第一个阶段一样觉得“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进而到“父母皆祸害”。像是多年的委屈和苦难原来不是自己造成的,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原生家庭的因素,很多积压的委屈倾刻化为愤怒喷薄而出。

而且这个时代特点也给这样的愤怒一个表达的场所,似乎一夜间网络上充斥着原生家庭的讨伐。这样的现象也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存在,首先,在网络上掌握话语权的是年轻人,能够口诛笔伐,很快得到响应。其次,父母一代对于网络几乎完全陌生,很少有人为他们发声。一时间大家的情绪其实是得到网络共情的。(共情是指能够设身处地的理解别人的感受,有别于同情。)

而情绪点是极易获得传播和转发的,像是一种群情高涨,极易点燃大众的沸点,纷纷传播开来。

其实,我也经历过这个阶段,随着我自己咨询的深入,我对父母、对家庭、对家族传统说的越来越多,我也越来越愤怒:愤怒于父母的一些对待我的方式、愤怒于一些文化传统。此时我看武志红老师的书感觉是得到理解和共情的,像是感觉有人站在我身边支持我理解我一样。这个时段也是跟父母关系恶化的时候,开始跟父母争吵,不满,在咨询师那里抱怨和哭泣,发泄着这些年当中有意无意感受到的伤害的感觉。

现在我再回头看这个阶段的时候,我明白这个阶段是对父母理想化的,可能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需要,至少婴儿是需要有一对全能的父母的,在婴儿眼里父母无所不能,父母就是婴儿的全世界。

但父母其实不可能满足全部,这个时候你想要全能父母的愿望跟父母不能做到之间是一个冲突,然后你是愤怒的,你眼里看到的全是父母做的不好的地方,父母无能的地方,父母的过错。你愤怒,但其实这个时候也是预示着你从心理层面开始为离开父母做准备。

这个阶段武志红老师的书籍还非常能够共情和理解这样的内心感受。

第三个阶段 内疚

在愤怒情绪发泄了很久之后,慢慢的内疚之情油然而生,或者说每次在咨询中说着愤怒的时候同时也满含内疚。“我怎么可以这样说我自己的父母”,“我这样说太不孝顺了”,“我对父母这样愤怒一定是我的错,我不好”等等,这样纠结和矛盾着。

其实每个孩子都爱着自己的父母,比你想象当中的要爱自己的父母,不管后来因为种种的原因伤心甚至绝望,但起码每个孩子在生命一开始的头几年中深爱着自己的父母。所以在他们指责自己父母的时候并不像外人看起来那么决绝,愤怒是一种表达,内疚也是一种正常。

当我回头看的时候这个时刻也许说明对伤害的愤怒表达的或者发泄的已经可以了。当然能够走过这些阶段不仅仅是发泄这么简单,是在咨询师的理解,抱持和共情的情况下一路走过来的。

这个阶段我就很少能够看到武志红老师的书里有提到了,在这个阶段我就不再那么认同武志红老师的观点了。

第四个阶段 哀伤,接受,反复

从前面一路走来,慢慢开始发现父母仅仅只是普通的人,他们固然有属于自己的缺点,他们的人生经历有限,他们的学历有限,他们的教育观念甚至都从来没有过思考和反思,就这样自然而然的拿着他们父母的观念来用。慢慢发现这些之后,内心开始变化,非常的不甘心,有的时候理解,有的时候甚至向天呐喊:为什么我没有一个受过更高教育的父母?为什么不能有一个更强大的父母?反反复复之后,当接受这个事实的时候是巨大的悲伤,那个时刻有一种绝望的感觉袭来,然后也许还是会反复经历这些感受。

虽然我只是轻描淡写了一些感受,可真的身处其中的时候你要自己一遍一遍的品尝着这些感受, 消化着这些感受。那不是一天两天的感受,那也许是几个月甚至一年的路程,这条路走起来并不容易,甚至十分艰难。

第五个阶段 平静甚至感恩

在经历了这些之后,现在父母或者原生家庭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的存在,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善良,朴实的爱,也有自己偏执的不可动摇的信念。有我喜欢的地方,也有我实在接受不了的地方,有的时候可爱的像个孩子,有的时候又倔强的不想理他们。但这个时候我只是很确认的知道不管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我爱他们,他们爱我。

也会吵架,也会意见不合,也会在你很久一次的回家之后唠唠叨叨,但你非常肯定你们互相爱着。甚至有的时候自己走在路上默默心里涌起一股感恩之情,要不是他们在那样贫穷的情况下,在那样一个重男轻女的大省供我上学,我不会有这样的今天。他们绝对不是一百分的父母,我们也不可能拥有一百分的父母,但是我现在知道他们在那样的条件下,那样的年代,那样的知识结构中努力做着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情,用自己认为的方式去爱,也许有些事情、有些方式是错的甚至是伤害性的,但是我很确信如果他们知道有更好的那他们一定会去做,如果他们知道有这样的伤害,他们一定会后悔。也许事实上他们只是60分的父母,但是有爱,足够了。

尤其走过这些之后我开始接待父母辈的来访者,我更加可以理解他们那一辈人作为父母的苦闷和难受,尤其现在原生家庭概念盛行之后,他们开始反思自己原来的做法的时候内心的痛苦。

以前我很反感别人告诉我要感恩,因为我感觉不到爱,现在我很反感别人告诉我要感恩,因为当你感受到爱的时候,感恩之情会油然而生不用强求。

路的尽头一定会有礼物

虽然这是一篇小小的文章,似乎轻描淡写,但我知道回家的路并不容易,你在过程中经历的每一种感受都非常非常的真实,不管是你的愤怒也好,迷茫也好,模糊也好还是感受到的爱也好,都清晰真实的存在,不在于别人告诉你什么,你感受到的就是真实的感受。这条路不容易但是值得,如果从我第一次踏进咨询室开始算起,我走了十几年的时间,如果时间重来,问我要不要再走一遍我还是会如此选择,很庆幸在如此年纪感受到这些点滴。

TED演讲:找一条回家的路

19:30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