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护理措施有哪些_缺铁性贫血诊断鉴别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护理措施有哪些_缺铁性贫血诊断鉴别

时间:2022-04-02 07:14:15

相关推荐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护理措施有哪些_缺铁性贫血诊断鉴别

营养性贫血根据小编自己的理解应该是指身体内所必须的营养物质,比如说铁、维生素等物质相对或者绝对的减少。使得身体内的红细胞不足,以至于造成造血功能减退的一种疾病。其实营养性贫血发病比较多的一般是在婴幼儿时期还有正在哺乳期的妈妈们,往往会因为营养跟不上造成缺铁性贫血。那么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护理措施有哪些?一起看看都有什么吧。

1哪些人容易成为贫血的受害者

1、妇女级别:有一些妇女月经量特别多,以及妊娠期或者是哺乳期的妇女,因为流失了过多的血液,而产生的贫血。

2、早产婴儿:一些早产儿还未吸收完营养,以及母亲本来就有贫血症,而仅以含铁较少的人乳或牛乳喂养,容易患贫血。

3、挑食人群:有些人群饮食习惯不规律,很喜欢挑食,偏食,那么就很容易造成营养缺乏而贫血。

4、慢性疾病:有些人本身带有慢性炎症,感染,肾病或者肝病,并且使身体内的内分泌功能紊乱,而促使了贫血的发生。

5、放射人群:有些人因为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原因,常年要接触一些有关于化学毒物或者放射性物质,就会引发贫血。

6、青少年人:有些一些青少年,因为身体迅速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也会比较多,如果提供不足,就易患贫血。

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护理措施有哪些

1.加强营养,供给铁剂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含铁丰富的动物性食物,如瘦肉、肝、蛋黄等。服药时间应在两餐之间,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铁剂不宜与牛奶、茶水、钙片等同服。

2.注意休息,适量运动病室应安静清洁,宽敞舒适,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对轻、中度贫血的病儿不必限/制活动,重度贫血的患儿应注意休息,特别是活动后出现心悸、气短的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耗氧。

3.防止口腔黏膜损伤缺铁时易发生口炎,应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鼓励患儿多饮水,口腔护理每日2次。服用铁剂药液时,可用吸管直接送到舌根部,避免与牙齿舌面接触,服药后多饮水。

4.预防感染因贫血患儿免疫力较差,易并发感染,应注意保护,与感染患儿分室居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空气消毒1至2次,注意保护性隔离,以免交叉感染。

营养性贫血一般多发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以及胃肠道等疾病所致营养物质吸收较差的患者。

3可改善女性贫血症状的水果有哪些

补血果蔬一:大枣

据科学分析,枣富含维生素、生命第二信使(camp)、果糖和各种氨基酸。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红枣中含有大量的环磷酸腺苷,它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使新细胞迅速生成,死细胞很快被消除,并能增强骨髓造血功能,增强血液中红细胞的含量,这样肌肤就会变得光滑细腻有弹性,因此,在医学上环磷酸腺苷又有“生命第二信使”的美誉。

补血果蔬二:甘蔗

甘蔗是人们喜爱的冬令水果之一,其含糖量十分丰富,为18%到20%。值得一提的是,甘蔗的糖分是由蔗糖、果糖、葡萄糖三种成分构成的,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甘蔗还含有多量的铁、钙、磷、锰、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铁的含量特别多,每公斤达9毫克,居水果之首,故甘蔗素有“补血果”的美称。

补血果蔬三:南瓜

南瓜的营养价值主要表现在它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还含有一定量的铁和磷。这些物质对维护机体的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最近发现南瓜中还有一种“钴”的成分,食用后有补血作用。南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c及矿物质,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儿童必需的组氨酸,可溶性纤维、叶黄素和磷、钾、钙、镁、锌、硅等微量元素。清代名医陈修园说:“南瓜为补血之妙品。”

补血果蔬四:葡萄

葡萄性平,味甘酸,无毒,历代中医均把它奉为补血佳品。葡萄含大量葡萄糖,对心肌有营养作用,由于钙、磷、铁的相对含量高,并有多量维生素和氨基酸,是老年、妇女及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可补气血、暖肾,对贫血、血小板减少有较好疗效,对神经衰弱和过度疲劳有较好的滋补作用(临床验方,不防试一试效果及好)。

补血果蔬五:樱桃

樱桃自古就被叫做“美容果”,中医古籍里称它能“滋润皮肤”“令人好颜色,美态”,常吃能够让皮肤更加光滑润泽。这主要是因为樱桃中含铁量极其丰富,每百克果肉中铁的含量是同等重量的草莓的6倍、枣的10倍、山楂的13倍、苹果的20倍,居各种水果之首。

4缺铁性贫血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1、血象 轻度贫血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重度贫血为 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28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30%,血片中红细胞大小不一,小者多见,形态不规则,出现少数椭圆形,靶形和不规则形红细胞,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甚至变成狭窄环 状,网织红细胞多数正常,急性失血时可暂时升高。

2、骨髓象 骨髓显示细胞增生活跃,主要为幼红细胞增多,幼红细胞体积较小,胞浆发育不平衡。

3、血清铁 血清铁明显降低。

4、红细胞原卟啉 因缺铁而血红素合成减少,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游离原卟啉500μg /L(正常200~400μg /L)。

5、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血红蛋白(Hb)男性 小于120g/L,女性小于110g/L;MCV小于80fl,MCH小于26pg,MCHC小于0.31。

6、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及临床表现。

7、血清铁小于10.7μmol/L(60μg/dl),总铁结合力大于64.44 μgmol/L(360g/dl)。

8、运铁蛋白饱和度小于15%。

9、骨髓细胞外铁消失,细胞内铁小于15%。

10、胞游离原卟啉(FEB)大于0.9μmol/L(50g/dl)。

11、血清铁蛋白(SF)小于14μg/L。

12、铁剂治疗有效。

13、慢性感染性贫血。

14、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15、维生素B6反应性贫血。

16、地中海贫血。

仔细询问及分析病史,加上体格检查可以得到诊断缺铁性贫血的线索,确定诊断还须有实验室证实,临床上将缺铁及缺铁性贫血分为:缺铁,缺铁性红细胞生成及缺铁性贫血3个阶段,其诊断标准分别如下:

1、缺铁或称潜在缺铁 此时仅有体内储存铁的消耗,符合(1)再加上(2)或(3)中任何一条即可诊断。

(1)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

(2)血清铁蛋白<14μg/L。

(3)骨髓铁染色显示铁粒幼细胞<10%或消失,细胞外铁缺如。

2、缺铁性红细胞生成 指红细胞摄入铁较正常时为少,但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减少尚不明显,符合缺铁的诊断标准,同时有以下任何一条者即可诊断。

(1)转铁蛋白饱和度<15%。

(2)红细胞游离原卟啉>0.9µmol/L或>4.5g/gHb。

3、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减少明显,呈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诊断依据是:①符合缺铁及缺铁性红细胞生成的诊断;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③铁剂治疗有效。

诊断评析:

(1)血清铁测定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单独成为诊断缺铁的指标,应强调具备血清总铁结合力>64.44µmol/L(360µg/L),转 铁蛋白饱和度<15%,才能诊断为缺铁,单有血清铁降低,不能诊断为“缺铁”,因为不易与其他铁利用障碍引起的血清铁降低(如慢性病贫血)相鉴别, 同样如总铁结合力<64.44µmol/L(360µg/L),转铁蛋白饱和度>15%,不能诊断为“缺铁”。

(2)过去认为骨髓铁染色示骨髓可染铁消失是诊断缺铁的“金标准”:自20世纪70年代采用放免法测定铁蛋白后,很少再用,因为骨髓铁染色法要求制 作条件高,且常受不同部位骨髓取材结果不一致的影响,故在临床上血清铁蛋白测定已代替骨髓铁染色法成为诊断缺铁的“金标准”,目前认为血清铁蛋白 1µg/L约等于100mg的铁贮存量。

(3)临床上不少缺铁性贫血患者常与各种慢性疾病(包括炎症,肿瘤和感染)合并存在:血清铁蛋白水平受慢性疾病的影响会有增高,对慢性疾病患者伴缺 铁时血清铁蛋白的标准尚未统一(有的文献认为应大于60~140µg/L),对这类患者除仔细分析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外,最好进一步测转铁蛋白受体(缺 铁时应该增加)或红细胞铁蛋白(<5µg/ml细胞为缺铁)。

鉴别诊断

主要与其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相鉴别。

1、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常有家族史,血片中可见多数靶形红细胞,血红蛋白电泳中可见胎儿血红蛋白(HbF)或血红蛋白A2(HbA2)增加,患者的血清铁及转铁蛋白饱和度,骨髓可染铁均增多。

2、慢性病贫血 血清铁虽然降低,但总铁结合力不会增加或有降低,故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或稍增加,血清铁蛋白常有增高,骨髓中铁粒幼细胞数量减少,巨噬细胞内铁粒及含铁血黄素颗粒明显增多。

3、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临床上不多见,好发于老年人,主要是由于铁利用障碍,常为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清铁增高而总铁结合力正常,故转铁蛋白饱和度增高,骨髓中铁颗粒及铁粒幼细胞明显增多,可见到多数环状铁粒幼细胞,血清铁蛋白的水平也增高。

5缺铁性贫血大多是可以预防的

1、做好喂养指导: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食品,如肝,瘦肉,鱼等,并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适当补充铁剂。

2、婴幼儿食品加入适量铁剂进行强化。

3、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应及早给予铁剂预防。

4、在钩虫流行区应进行大规模的寄生虫防治工作

5、及时根治各种慢性消化道出血的疾病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