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怎么去除烂脚丫呢_脚气和脚癣的区别_烂脚丫的类型及治疗

怎么去除烂脚丫呢_脚气和脚癣的区别_烂脚丫的类型及治疗

时间:2018-11-18 20:26:17

相关推荐

怎么去除烂脚丫呢_脚气和脚癣的区别_烂脚丫的类型及治疗

脚气是身体亚健康的反应,很多人都面临它的困扰。溃烂,瘙痒都是脚气的反映现象,现在市场上的各种脚气药都没有效果,下面小编告诉大家一个土办法,亲身体验过证明确实有效的。

1怎么去除烂脚丫呢

先把准备好的白醋倒入锅里,开火烧,知道醋烧开。

把醋倒入盆子,放置一会,温度可以接受的时候把脚放进去泡着。

在醋中坚持泡20分钟左右,要坚持每天只要泡脚。

注意事项

泡脚药坚持,每天晚上至少半个小时。

小编亲身体验过,烂脚丫泡了一段时间,溃烂真的少了很多。

2烂脚丫的类型及治疗

(1)水疱型:在急性阶段,皮肤可出现急性发红的渗出性水疱损害,多为散状分布,如果有糜烂,常可继发细菌感染。当水疱小而未破溃时,可搽益康脞、克霉唑癣药水或用10%冰醋酸溶液浸泡20分钟,每天2~3次。如果疱大可刺破放出疱液,再搽复方雷琐辛搽剂或加用湿气灵药粉。如果有继发细菌感染,则可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待感染控制后再上药。

(2)浸渍型:往往表现为趾蹼裂痕,伴有表皮剥脱及潮湿浸渍,剧痒,易感染。可用湿气灵药粉或复方雷锁辛搽剂、克霉脞癣药水、益康脞癣药水。待渗液减少后再用湿气灵软膏、癣敌膏、咪康脞软膏等治疗。

(3)鳞屑角化型:由于足底、足缘发生过度角化而发生广泛性脱屑。夏天常出现群集的水泡分布,冬天则干裂疼痛。可用复方苯甲酸软膏、克霉脞软膏或与癣药水交替使用。夏天可用10%冰醋酸溶液浸泡,每晚1次,每次约15分钟。

(4)湿疹样癣菌疹:足部霉菌感染引发手指和手掌的侧面及屈侧甚至全身发生成群的瘙痒性水泡损害。这是机体对癣菌的过敏所致。因此首先应抗过敏治疗,如口服酮替芬、扑尔敏,严重者可肌注去炎松混悬液400毫克,抑制皮疹的发生直至致病的病灶被控制。同时外用3%硼酸水湿敷或搽复方咪康脞软膏、肤轻松软膏等。湿疹消退后再用湿气灵、癣敌药膏或益康脞、克霉脞等癣药水涂擦。

(5)脚癣感染:由于脚癣瘙痒难忍,抓破后可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脓疱、丹毒或淋巴管炎。此时应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并以0.5%高锰酸钾溶液浸足后涂以红霉素软膏等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再外用克霉脞癣药水或益康脞癣药水等治疗。

3烂脚丫是怎么回事

烂脚丫由于真菌引起的脚部皮肤发炎,很痒,会出现水疱,而且随着时间的增长会越来越严重· 痒是主要的症状,伴随而来的还有脱皮需要及时治疗,可以用足清霜解决处理。烂脚丫是引角质层厚、皮脂缺乏、汗腺丰富、出汗较多、足部潮湿,利于霉菌生长繁殖而起,使用公共浴池、公用拖鞋、脚盆、毛巾时也易相互感染。烂脚丫生活护理:1、忌用碱性用品,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是预防脚气发生的前提。为此,要养成常洗脚的习惯,但洗脚时要忌用碱性肥皂等刺激性的化学用品。趾缝紧密的人可用卫生纸夹在中间,以吸水通气,保持清洁。2、忌食辛辣食品,要忌食辣椒、生葱、生蒜等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3、应该注意鞋袜的透气性,让足部的皮肤得以呼吸;4、鞋应以真皮、帆布或其他透气材料制成,不要穿塑料鞋;

4怎样区分脚气和脚气病

脚气是足癣的俗名。有的人把“脚气”和“脚气病”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医学上的“脚气病”是因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脚气”则是由真菌(又称毒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足癣如不及时治疗,有时可传染至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癣和甲癣等,有时因为痒被抓破,继发细菌感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中医称脚气为“脚弱”。《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风毒脚气方》:“然此病发,初得先从脚起,因即胫肿,时人号为脚气。深师云:脚弱者,即其义也”。

5脚气和脚癣的区别

1、致病病因不同

脚癣是一种由于真菌感染所导致的皮肤疾病,这种疾病发作起来的时候会很痒,严重的话还会导致皮肤出现开裂和疼痛的感觉,这种疾病比较的顽固,如果因为痒抓破了皮肤,还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细菌感染等情况。而脚气是由于身体缺乏维生素b1而导致的一种疾病,症状会累及到全身,病情比脚癣要稍微轻一点儿。

2、治疗方法不同

正如上文所说,脚癣是一种由于真菌感染所导致的疾病,这种疾病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用抗生素治疗,但是由于这是一种慢性的疾病,所以需要坚持用药。而脚气的治疗方法则比较简单,只需要在补充维生素的情况下,采取一些其他的日常治疗措施就好了,比如说绿茶可以起到消炎的作用,把绿茶叶敷在脚上,就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了。

其实脚气和脚癣的区别不止上文中所讲的这两点,比如说这俩疾病一个具有传染性一个不具有传染性,在出现疑似患上这两种疾病的时候,要积极的到医院去检查,看看自己究竟患上的是哪种疾病,然后再采取治疗的措施,这样治疗的效果才会更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