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肝癌患者普遍可出现哪些症状_肝癌的预防方法主要_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原因

肝癌患者普遍可出现哪些症状_肝癌的预防方法主要_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原因

时间:2020-10-12 00:34:38

相关推荐

肝癌患者普遍可出现哪些症状_肝癌的预防方法主要_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原因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如果长期的被伤害就会容易诱发肝癌。但肝脏是最不会“表达自己”的,因此即使出现了问题,在早期我们也无法知晓,所以除了定期的身体检查之外,我们还要学会读懂肝脏发出的一些信号,尤其是比较明显的肝癌早期症状。那么,肝癌患者普遍可出现哪些症状呢?看下面小编的介绍。

1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原因

一、中医

肝癌的病因病理尚未完全澄清,中医认为本病乃由七情、劳倦内伤,外感六淫疫疠,饮食不洁或失调,脏腑虚损、气血不和,导致气滞血瘀、痰气凝聚日久而成。与体内正气不足和外来的邪气滞留有关。病理基础为脾虚气滞,脾虚是癌变的关键。在肝癌的癌前病变时,已有脾虚存在,在此基础上逐步演变成肝癌。在整个肝癌的发展过程中,脾虚也贯穿其始终。而且,由于脾虚日久,可以合并出现气滞、血瘀、湿热以至于阴虚。病理过程在早期多表现为湿阻和气滞的症状与脾虚体质;中期出现气滞、血瘀、湿热、热毒的表现;后期则常见阴虚津亏之候,并可出现肺、肝、肾诸内脏受损的征象。但其中本即脾虚仍在起主导作用。

二、西医

1.病因大量事实表明,肝癌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因素、多步骤、多基因、多突变等多种内外环境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环境与遗传两大因素,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共同作用,导致正常细胞转化,而且环境因素较遗传因素更重要。同时,社会发展、环境变化、生活方式改变和人口构成变化对肝癌病因也有一定的影响。①肝炎病毒感染是本病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尤其是乙型和丙型。hbv与肝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有据可查的世界各地共有70多个,所有报告无一例外认为hbv与肝癌有较强的联系。我国hbv和hcv的相对危险度相差2倍,归因危险度则要相差4倍多,相比之下,我国hbv与肝癌关系更为密切。②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报告认为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黄曲霉毒素是人类致癌剂。动物实验中发现黄曲霉毒素可诱发肝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肝癌高发区与进食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如花生、玉米和大米有关,并且认为黄曲霉毒素与hbv、黄曲霉毒素与饮沟塘水有协同致癌作用。③沟塘水中含致突变、致癌、促癌物和藻类毒素可致肝癌,广西(1988)报道,饮用塘水和塘边渗井水居民肝癌发病率高达83.58/10万和77.75/10万。④具有家族肝癌史亦是肝癌的危险因素。⑤酗酒可引起肝硬化而与肝癌的发生有关。⑥某些微量元素与肝癌可能有关,如血清中铜高,硒和钼低。铁代谢紊乱之血色病同样可先引起肝硬化再导致肝癌。在血色病患者中,肝癌危险性为正常人的200倍,其重要性与hbv感染相仿。⑦其他如贫困、营养不良和精神因素等社会、心理因素与肝癌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

2.病理肝癌可以是单中心发生,也可以是多中心发生,由此涉及对治疗和预后的估计。单中心发生者切除复发灶或转移灶是有意义的,预后可能较好;多中心发生者则影响手术治愈率,应强调消除致癌因素,阻断细胞癌变的重要性。①肝癌组织类型可分为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肝细胞癌来自肝细胞,并常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胆管细胞癌来自胆管上皮细胞,而肝脏原始的干细胞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亦不町忽视。我国肝癌中肝细胞癌约占90%,胆管细胞癌约占5%,而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的混合型肝癌亦约占5%。通常将肝癌分成四级:高分化(工级);中分化(ⅱ、ⅲ级);低分化(ⅳ级)。临床最多见的为ⅱ、ⅲ级,工级和ⅳ级都比较少见。通常病程晚,肿瘤体积大,分化也差,级别较高,当然也非绝对。要注意:肝癌的形态学分化包含组织分化与细胞分化,两者可一致,也可不一致;肝癌分化程度变异很大?同一肿瘤的不同区域,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可以不同。肝癌的分化程度并非一成不变,肿瘤的生长特点和治疗措施都可以影响其分化,局部治疗会导致癌细胞坏死消失,但周围残存的癌细胞有时可能出现更明显的分化和内变。②肝癌的大体分型可分为:弥漫型;块状型~单块状、融合块状、多块状;结节型~单结节、融合结节、多结节;小癌型。其中块状型癌肿直径>10cm为巨块型,92.3%为异倍体,术后1年生存率为37.5%,<10cm的则为63.2%。小肝癌指单个癌结节直径或相邻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3cm者,66.7%主要为二倍体,包膜多完整,癌细胞异型程度轻,多属工级,瘤栓形成少,手术切除可能性大,切除率达80%,术后生存率也高,5年生存率达70%~80%,生存率为53%。小肝癌是肝癌中的特殊类型,属于早期癌范围,一般在普查中,尤其在高危人群检查中,由血清afp检测、超声显像、ct、血管造影等手段发现,约80%无临床症状?手术切除后血清afp迅速转阴,又称为亚临床肝癌。其重大意义在于抓到了早诊早治的机会,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从中进一步推动了肝癌治疗方案的设计和实践,并有助于深化病理研究,了解肝癌的发生,癌前病变和早期癌形成的关系等诸多问题。纤维板层型肝癌是近年发现的另一种特殊类型肝癌,其特点有:①多见于青年;②少见hbv感染背景;③少伴肝硬化;④afp常阴性;⑤肿瘤常为单个;⑥生长缓慢;⑦手术切除率高;⑧不论切除与否预后均较好,中位生存期普通肝癌为6月,而该型为32~68月;获切除者普通肝癌为22月,该型达50月。因此,对个别生存期长的病人作出治疗评价时宜考虑这一因素。

肝癌癌细胞生长活跃,侵袭性大,加上周围血窦丰富,极容易浸润包膜和血管,导致肿瘤种植,故常出现肝内和(或)肝外转移。肝内转移更为常见,多通过门脉瘤栓转移至肝脏其他部位,大多数病例早期即有肝内转移;肝外转移亦不少见,而且转移部位较广,几乎可达身体各个器官,其中以肺、淋巴结和骨的转移更为常见。肝癌的转移途径可以通过血道、淋巴道和直接播散等方式,血道转移为肝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占所有转移的52.8%,肝癌肺转移即多经血路转移。影响肝癌转移的因素颇多:年轻患者(<30岁)肿瘤转移早且较广泛。一般说来,分化差的肝癌转移率高,合并肝硬化的肝癌往往转移率较低,约为60%,无肝硬化者达84%。

2肝癌患者普遍可出现哪些症状

1、下肢明显水肿

肝癌晚期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浮肿的现象,一般情况这种症状多会出现在患有肝腹水的肝癌患者身上。症状轻的出现脚踝浮肿,严重的可能整只脚都会出现浮肿,主要由于下肢静脉受压迫导致回流不顺畅所引起。

2、上腹部、肝区疼

据有关部门统计得出,肝癌晚期患者大多会出现肝区、上腹部疼痛等现象,而疼痛一般呈钝痛或者是刺痛出现,或为连续性的疼痛,或间隔性的疼痛,许多患者因此倍受折磨。百度搜索“中医名院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找名院,治顽疾!

3、食欲减退、疼痛难忍

肝癌患者最初症状为食欲减退,并且因为不断增大的癌瘤导致患者经常感到疼痛难忍,精神萎靡,没有胃口吃饭。长期如此,营养跟不上,患者逐渐身体开始消瘦,浑身乏力,给日常生活带来了的极大困扰。

4、发烧、发热

不明原因发烧以及不规则性的发热是很多肝癌患者后期都可能会出现的症状,而这种情况会导致许多医院误诊,错失良好的治疗时机。郑伟达教授指出:发热主要因肿瘤病变,产生代谢物所致。

5、诱发肝性脑病

因为患者肝脏功能出现严重障碍,导致正常代谢紊乱,从而导致引起肝性脑病。患者会表现为意识模糊甚至短暂性昏迷等情况,肝脏排毒功能的受损,毒素无法排出进入循环系统,最终进入脑部组织,导致大脑受损,出现昏迷。

3肝癌的治疗用药

1.治疗原则 如发现肝癌显示,可手术或局部药物注射。

(1)Ia(肿瘤直径<3cm)以手术切除为主,有严重肝硬化,可在B超引导下无水乙醇瘤内注射或射频消融术。术后应予中药,或免疫药物或化疗药物。

(2)lb、Ⅱa以手术切除为首选。如肝功能异常,可先用中药或西药保肝治疗后,等肝功能恢复,再考虑手术。手术切除后,如切缘有残癌,应考虑术后的放射治疗,或动脉内化疗;血管内有癌栓者,术后可用中药、免疫治疗,亦可考虑肝动脉内化疗、全身化疗。如术后切缘阴性、门静脉内未见癌栓者,术后采用中药,或生物治疗法等以提高远期疗效。

(3)Ⅱb争取做根治性切除,如术前估计无法切除,亦可进行TAE、局部放射治疗、生物治疗或中药治疗,等肿瘤缩小后再争取手术切除。对手术难度较大或不能手术、肝功能正常、肝硬化不严重者,均可采用放射治疗。放疗过程中,同时服用中药。或瘤内注射无水乙醇,亦可进行TAE。直径在13cm以上者,可考虑先行介入治疗,予动脉内注射化疗药物或栓塞,待肝癌缩小后再行放射治疗,并同时可用中药。由于介入治疗维持有效时间较短,远期疗效不高。在介入治疗后,如肝癌缩小,应结合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以提高远期疗效。如肝癌呈多发,亦可考虑放射治疗,或介入治疗结合放射治疗。肝癌病灶呈弥漫型,可考虑全身化学药物治疗。如雌激素受体阳性,亦可考虑用他莫昔芬治疗,或应用生物治疗及中药治疗。如肝癌病灶弥漫、肝硬化严重者,可以中医中药治疗为主,亦可采用生物治疗。

(4)Ⅲa、Ⅲb肝癌伴腹水者,可先予中药或西药利尿剂治疗。如腹水消退,根据肝内肿瘤情况,仍可按上法治疗。如为血性腹水,则不易消退;门静脉或肝静脉有癌栓者,予中、西药利尿不易见效。如肝癌结节破裂出血,予止血处理。肝癌伴黄疸者,如系肝门区有肿块压迫所致阻塞性黄疸,可采用局部放射治疗。或局部瘤内注射,或介入治疗,或内支架或外引流;如系非阻塞性黄疸,可予中药治疗、保肝治疗。肝癌有肺转移者,如肝癌原发灶已控制、单个肺转移灶,可考虑切除或局部放射治疗。如系多个转移灶或弥漫两肺者,可考虑放射治疗(全肺野照射),或化疗药物、生物治疗。如肝癌原发灶未治疗,或治疗未见控制,转移灶为单个,或较为局限,亦可考虑放疗。如全肺弥漫转移者,则可采用生物治疗或化疗药物、中药治疗。晚期肝癌骨转移,如转移灶为单个或几个,可采用放射治疗。如骨转移广泛,可予化疗药物、生物治疗,或放射性核素治疗,亦可予氯曲膦酸钠(骨膦)、帕米膦酸钠(阿可达)等治疗。对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有癌栓者,可试用肝动脉灌注化疗,一般不采用肝动脉栓塞,可用生物治疗或中药治疗。

2.外科性手术 根治性切除是指肿瘤彻底切除、余肝无残癌、门脉无癌栓,术后2个月AFP转阴且不复阳,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残存及再发。文献报道其5年生存率多在50%左右。切除术式及选择:

肝切除术式的选择应根据病人全身情况、肝硬化程度及肿瘤大小、数目、部位和血管浸润状况而定,以提高切除率和生存率、降低手术死亡率。目前,对肝癌的手术切除原则是:

1)对临床肝癌或大肝癌,如患者全身情况和肝功能代偿良好、无肝硬化者,规则性肝切除仍为主要术式。对合并肝硬化的亚临床肝癌或小肝癌,非规则性肝切除成为主要术式。

2)对肿瘤包膜完整者,倾向于非规则性肝切除;对肿瘤包膜不完整者,多考虑较为广泛的切除。

3)从部位来说,左侧肝癌以力求根治为原则,尽可能选用规则性半肝切除或左外叶切除。右侧肝癌,既要照顾根治原则,也要考虑安全性,不强求右半肝切除,一般行非规则性肝切除。位于肝中叶,特别是左内叶肿瘤主要施行非规则性肝切除,特殊情况下施行左半肝或左三叶切除术。

(2)肝移植术:目前认为,肝移植如用以治疗小肝癌特别是伴有肝硬化者,疗效较好,优于根治性切除术。理想的病例选择是提高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关键。一般认为,肿瘤直径<5cm、单发结节、局部淋巴结无肿大、无血管受侵、肿瘤有假包膜、非侵袭性生长、病理分化程度好、组织切缘阴性、轻度或没有合并肝硬化、没有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等,这些患者肝移植后疗效较好。

(3)二期切除

1)病人选择:①右叶或肝门区单个大肝癌,包膜较完整,因伴有肝硬化特别是小结节性肝硬化而不能切除者。②右叶大肝癌伴卫星结节,但仍局限于右肝者。③主瘤在右叶而左叶有1~2个小的可切除结节者。

2)二期切除指征:肿瘤直径缩小至原先的50%以上,对AFP阳性肝癌而言,肿瘤缩小应伴AFP显著下降。白/球蛋白比例恢复正常。综合治疗后不良反应消失,病人体重上升。各种影像学检查提示技术上有切除可能。

3.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

治疗前提:肝癌诊断应该以病理学诊断为标准,因此,需要取得细胞学或组织学诊断。如果因为解剖学因素难以取得病理证据,可以采取2001年9月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通过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

(1)肝动脉化疗(HAl)适应证

1)已失去手术机会。

2)肝功能分级Child C或难以超选择性插管者。

3)肝癌手术后复发或术后预防性肝动脉灌注化疗。

(2) HAl禁忌证:对于全身情况衰竭、肝功能严重障碍、大量腹水、严重黄疸及严重骨髓抑制者应禁用。

(3)肝动脉栓塞(HAE)适应证

1)肝肿瘤切除术前应用可使肿瘤缩小,有利于切除,同时能明确病灶数目,控制转移。

2)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无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肿瘤占据率<700%。

3)小肝癌。

4)外科手术失败或切除术后复发者。

5)控制疼痛、出血及动静脉瘘。

6)肝癌切除术后的预防性肝动脉栓塞术。

(4) HAE禁忌证

1)大量腹水或重度肝硬化,肝功能属Child C级。

2)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侧支血管形成少者。

3)感染,如肝脓肿。

4)癌肿占全肝70%以上者(若肝功能基本正常,可采用少量碘油分次栓塞)。

5)严重骨髓抑制。

6)全身已发生广泛转移者。

7)全身情况衰竭者。

(5)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操作程序:采用Seldinger方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导管置于肝总动脉造影,对比剂总量为30~40ml,流量为4~6ml/s。图像采集应包括动脉期、实质期及静脉期。若发现肝脏某区域血管稀少或缺乏,则需探查其他血管(此时常需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以发现异位起源的肝动脉或侧支供养血管。在仔细分析造影片表现,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及供血动脉后,超选择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或肝右、左动脉支给予灌注化疗。用生理盐水将化疗药物稀释至150~200ml,缓慢注入靶血管。化疗药物灌注时间不应少于15~20分钟。然后,注入碘油乳剂和(或)明胶海绵栓塞。提倡用超液化乙碘油与化疗药物充分混合成乳剂,经导管缓慢注入。碘油用量应根据肿瘤的大小、血供情况、肿瘤供血动脉的多寡灵活掌握,透视下依据肿瘤区碘油沉积是否浓密、瘤周是否已出现少许门静脉小分支影为界限,通常为10~20ml,一般不超过30ml。碘油如有反流或滞留在血管内,应停止注射。如有肝动脉-门静脉瘘和(或)肝动脉-肝静脉瘘,可先用明胶海绵或不锈钢圈堵塞瘘口,再注入碘油,或将适量明胶海绵颗粒和(或)少量无水乙醇与碘化油混合,然后缓慢注入。

(6)肝癌TAE治疗原则

1)先用末梢类栓塞剂行周围性栓塞,再行中央性栓塞。

2)碘油用量应充足,尤其是在首次栓塞时。

3)不要将肝固有动脉完全闭塞,以便于再次TAE,但肝动脉-门静脉瘘明显者例外。

4)如有两支或两支以上动脉供应肝肿瘤,应将每支动脉逐一栓塞,以使肿瘤去血管化。

5)肝动脉-门静脉瘘较小者,仍可用碘油栓塞,但应慎重。6)尽量避免栓塞剂进入非靶器官。栓塞后再次肝动脉造影,了解肝动脉栓塞情况;满意后拔管。穿刺点压迫止血10~15分钟,局部加压包扎。介入术后穿刺侧肢体需制动,卧床8~12小时,观察生命体征、穿刺点有无出血和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7)肝癌动脉用药原则

1)铂类药:DDP、CBP、L-OHP。

2)抗生素类:MMC、ADM、EPI-ADM。

3)中药类:康莱特、华蟾素、榄香烯、鸦胆子。

4)基因类药:p53基因治疗药物(今又生)。

5)免疫制剂:IFN、IL-2、TNF。

(8)肝癌介入治疗注意事项

1)栓塞时应始终在透视下监视,若碘油在血管内流动很慢,应暂停注入,缓慢推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待血管内碘油消失后再注入碘油。若注入肝素生理盐水仍不能使碘油前行时,应将血管内碘油回抽入注射器内。切忌强行注射,以免误栓非靶部位。

2)在注入碘油的过程中,患者可有不同程度肝区闷痛、上腹疼痛等症状,经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溶液可以缓解,一般总量为100~500mg。少数患者可出现心率变慢(<50次/分)、胸闷,甚至血压下降,此时应停止操作,并及时给予患者吸氧,经静脉注入地塞米松10mg、阿托品0.5~1.0mg,持续静脉滴注多巴胺60~100mg。待心率、血压恢复正常后,再酌情处理。

3)对于高龄肝癌患者(> 65岁),或肝硬化较重患者,但不伴门静脉主干或大支癌栓、肝功能指标正常或轻度异常、无或少量腹水者,可超选择插管于肿瘤供养动脉,给予单纯化疗性栓塞(如MMC 10mg、EADM 40~60mg,与超液化乙碘油5~15ml混悬成乳剂),然后再使用2~3条短明胶海绵栓塞。若伴有门静脉主干或大支癌栓,碘油乳剂和明胶海绵的使用均应慎重。

4)寻找侧支血管进行肝癌的栓塞治疗。多次肝动脉栓塞后,肝癌的原有动脉血供减少或消失,必然会建立侧支循环。如临床上发现局部肝脏动脉血管缺乏、稀少或肿瘤内碘油沉积呈偏向性时应考虑有侧支循环形成可能,需探查其他血管。肝癌的侧支循环较多,分类如下。

A.肝内侧支循环:有肝叶内及肝叶间两种。前者表现为丰富的网状血管连通闭塞的肝动脉分支,而后者则表现为邻近肝叶的动脉增粗,经原来叶间动脉的侧支供养病灶或肿瘤直接从邻近肝叶动脉分支获得供养。

B.肝外侧支循环可来自:①腹腔动脉系统,如胃十二指肠动脉、肝总动脉、网膜动脉、胃左或右动脉、胰背动脉等;②左、右膈下动脉;③肠系膜上动脉系统,常见经下胰十二指肠动脉-上胰十二指肠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肝固有动脉,此即为经胰弓动脉供养,常见于肝总动脉闭塞或瓣膜状闭塞;④其他:如肋间动脉、右肾动脉、肾上腺动脉等。此外,小结肠动脉供养也有报道。

(9)肝癌的相关介入治疗方法

1)肝段性栓塞疗法(segment embolization):采用微导管超选择至供养肿瘤的肝段动脉支,行肝段化疗性栓塞,可使肿瘤的栓塞更为彻底,肝功能不受损害或损害很轻,疗效明显提高,副作用大大减低。肝段性栓塞的理论基础是正常肝动脉与门静脉之间存在着吻合支,如胆管周围动脉丛、门脉的营养血管、肝表部位的动、门脉直接交通,在正常情况下不太开放,当肝动脉压异常增高或门静脉高压时,这些吻合支可开放。另外,在肝癌患者中,肝动脉、门静脉瘘的发生率为63. 2%。肝段性栓塞时注入过量碘油乳剂,可同时栓塞肝肿瘤的动脉血供、微血管及瘤周的门静脉小分支,达到肝动脉、门静脉联合栓塞的目的,使肿瘤灶坏死更彻底。手术切除的标本显示主瘤及瘤周的微小病灶均完全坏死,因此,应推广应用肝段性栓塞。

2)暂时性阻断肝静脉,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由于肝静脉的暂时阻断,窦状隙内压力增高,致使肝动脉与门静脉间的吻合支开放,化疗药物进入门静脉分支,使肿瘤浸浴在高浓度化疗药物中达到双重化疗的目的。随后行碘油乳剂栓塞,则达到了肝动脉-门静脉联合栓塞目的,可明显提高疗效。行肝静脉阻断时,应注意球囊导管需放置在肿瘤所在叶、段的引流静脉,如肝右静脉、肝中静脉、肝左静脉,不可置放在肝总静脉,以免发生回环、瘤体占肝脏体积百分比、肝功能状况及有无严重食管静脉曲张等酌定。若有较丰富侧支血管、肝功能Child B级以上者,可进行栓塞,但需用超液化乙碘油,用量一般不超过10ml,否则易引起肝功能衰竭。对于门静脉主干癌栓完全阻塞,无侧支血管形成,肝动脉栓塞属绝对禁忌证。对于合并门静脉右支癌栓,处理原则同门静脉主干。对于仅合并左支癌栓、肝功能Child B级以上者,或合并门静脉2级分支癌栓,可进行常规栓塞。对于门静脉主干癌栓,在介入治疗3周后待肝功能及白细胞恢复正常时,可加用放射治疗。经皮穿肝门静脉插管或经皮穿脾门静脉插管灌注化疗。经皮穿肝或经皮穿脾途径行门静脉内支架置放术。

9)肝癌伴下腔静脉栓的治疗处理:此类肝癌,视下腔静脉阻塞情况而定。若血管腔狭窄< 50%,则按常规化疗、栓塞。若狭窄> 50%,则应于狭窄部位置放金属内支架,保持下腔静脉的畅通,同时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10)肝癌伴肺转移的治疗:对于肝癌伴肺转移者,仍应把治疗重点放在肝脏,同时处理肺部转移灶。若肺部病灶数目≤3个,多采用一次性支气管动脉(或)和肺动脉灌注化疗,亦可用微导管超选择至支气管动脉2—3级分支,谨慎地用碘油乳剂栓塞;或采用局部外放射治疗。

11)肝癌伴门静脉高压的介入治疗:肝癌由于肝硬化病变,或肿瘤所致肝动脉一门静脉瘘、门静脉癌栓堵塞,均可发生门静脉高压,甚至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处理方法:在介入治疗前2天及治疗后3天,每天皮下注射奥曲肽(善宁)200Vg(100μg/次,每天2次),以降低门静脉压力。如肝癌病灶不在穿刺道上,亦可酌情行TIPS或PTPE以减轻门静脉压力,防止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脾动脉栓塞术也可减轻门静脉高压。肝癌并门静脉高压时,常伴有脾功能亢进,在TAE治疗的同时可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以缓解脾亢症状。

12)用微导管超选择插管,保护患者肝功能。原发性肝癌多数是在肝炎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肿瘤,其肝功能常有异常或处于临界值。介入治疗对肝肿瘤虽有较好疗效,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损伤了患者肝功能。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插管技术可以成功地从靶血管支给予化疗和栓塞,既能有效地控制肿瘤,又保护了患者肝功能。对于肿瘤数目<3个者,应使用微导管超选择性分别插入每个肿瘤周缘的供养动脉支;肿瘤数目>3个者,需将微导管插入肝右或肝左动脉,并避开胆囊动脉。同时,还要寻找肿瘤的侧支供血动脉,予以处理。

13)制订优化的“个体化”方案。根据每位患者肝肿瘤的类型和大小、有无门静脉癌栓、肝硬化程度、肝功能状况、年龄及全身情况,制订适合于各人的不同介入治疗方案。如对于高龄肝癌患者(≥65岁)或肝硬化较重者,应超选择插管于肿瘤供养动脉,给予单纯性化疗栓塞;而对于TAE后随访时发现肝癌病灶内大部碘油沉积密实,仅小部分边缘碘油缺损,可在B超导引下直接注射无水乙醇或射频消融治疗。介入治疗的间隔时间依随访而定。通常介入治疗每次间隔50天至3个月,原则上是从患者上次介入术后恢复算起,至少3周以上。若影像学检查肝肿瘤病灶内碘油沉积浓密、肿瘤组织坏死且无新病灶或无新进展,则暂不行介入治疗。

14)介入治疗间隔期综合治疗宜采用保肝、提高免疫力及中医扶正固本治疗。①中医中药介入术后即可开始应用。原则为健脾理气、扶正固本、提高免疫力。禁用以毒攻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类药物。②提高免疫力措施:应用干扰素、胸腺肽、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Ⅱ、肿瘤坏死因子、香菇多糖、保尔佳等。可单独或选用2~3种药物联合使用。

15)制订疗效观察、分析的指标和方案。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前者指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后者包括AFP水平、肝功能和血常规等。影像学检查主要了解肝肿瘤缩小和坏死程度及有无新病灶。B超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简单易行,可观察肿瘤缩小情况,了解肿瘤病灶的血流情况。CT不但能显示肿瘤病变大小,而且能观察肿瘤内碘油沉积情况;MRI不仅能显示肿瘤的大小,还可以显示肿瘤组织坏死和存活情况。影像学随访检查常在TACE后30~35天进行。首次介入术后,通常行CT检查。若CT显示肿瘤缩小,肿瘤内碘油沉积密实,无新病灶,则间隔1个月后行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若B超检查显示肿瘤继续缩小或情况同前,可再间隔1个月后行MRI检查,了解肿瘤组织坏死和存活情况。选用何种影像学检查,依检查目的和患者的经济情况而定。

16)原发性肝癌TACE后的疗效评价,无论是WHO标准还是RECIST均不适用,通过CT观察碘油沉积判断疗效并未得到普遍认可。根据临床观察、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考虑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方案。疗效判定指标分为临床治愈、明显好转、好转、暂时稳定、进展或恶化五种情况。

A.临床治愈:肿瘤病灶消失或缩小75%以上,瘤灶内碘油沉积密实,MRI检查显示肿瘤组织完全坏死,DSA无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甲胎球蛋白正常。患者生存期达5年以上。

B.明显好转:肿块缩小≥50%以上,瘤灶内碘油沉积密实,充填面积≥肿块面积的80%。MRI检查显示肿瘤组织大部坏死,仅在肿瘤周缘有少许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甲胎球蛋白下降到术前的70%以下。患者生存期达1年以上。

C.好转:肿块缩小≥25%但<50%,瘤灶内碘油非均匀性沉积,充填面积≤肿块面积的50%。MRI检查显示肿瘤组织部分存活、部分坏死,坏死区域约占30%~50%。甲胎球蛋白下降到术前的50%以下。患者生存期达6个月以上。

D.暂时稳定:肿块缩小<25%,瘤灶内碘油沉积稀疏,充填面积≤肿块面积的30%。MRI检查显示肿瘤组织大部分存活,仅小部分坏死,坏死区域≥10%但<30%。甲胎球蛋白未下降或仅下降到术前的30%以下。

E.进展或恶化:肿块增大,瘤灶内无碘油沉积或呈散在斑点状,充填面积≤肿块面积的10%。MRI检查显示肿瘤组织大部分存活,肿瘤血管明显增多,肿瘤染色明显,可见新的肿瘤病灶。甲胎球蛋白升高。

4肝癌饮食护理

饮食宜保证足够的营养,以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及适量脂肪为原则。禁食辛辣、生冷煎炸、粗糙硬固之品,进食时需细嚼慢咽。高血氨时禁用高蛋白食品;出现腹水时给低盐或无盐饮食,并限制水的摄入;吐血者,暂禁饮食。

1,肝郁脾虚宜食健脾化湿,疏肝活血之品,如薏苡仁、百合、燕窝、大枣等。食疗方:白梅花粥。

2,气滞血瘀 宜食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品,如陈皮、丝瓜、大枣、蜂蜜等。食疗方:郁金甘草饮(郁金、绿茶、甘草、蜂蜜)。

3,湿热蕴结宜食清热利湿,疏肝健脾之品,如赤小豆、冬瓜、黄瓜、薏苡仁、百合等。食疗方:赤小豆冬瓜汤(鲤鱼、赤小豆、冬瓜)。

4,肝肾阴虚 宜食益气养阴清热之品,如大枣、梨、燕窝等。食疗方:猕猴桃瘦肉汤(猕猴桃、猪瘦肉)。

5肝癌的预防方法主要

1.不能吃发霉的、糊了的食物,这类食物含有黄曲霉素,这种物质致癌。吃发霉的食物也容易引发肝癌。还有免淘米,在塑料袋里如果遇到高温,粮食里的温度高,水分大于16%,就会发霉。发霉的食物一定要晾干,例如:玉米、花生、花生油、花生酱等是容易发霉的食物,这些食物要注意保管。

2.预防肝炎。使用肝炎疫苗预防肝炎从而预防肝癌已成为预防肝癌极有希望的途径之一,这样可阻断部分肝炎发展成为肝癌。

3、远离致癌物。不吃发霉的、煳了的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中含有的黄曲霉素是致癌物。

4、积极锻炼。积极锻炼、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是防止肝癌发生的重要方面。

5、戒酒。酒在人体内需经肝脏这个人体最大的化工厂来解毒。在这一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对人体的毒性极大,最终可导致肝硬化,一部分肝硬化会转变为肝癌。

6、定期体检。慢性乙肝或丙肝患者比正常人患肝癌的几率高10~30倍。如果肝炎好了,但肝炎病毒对肝脏的损害并没有消失,也就是说癌变的基础还是有的,所以应定期检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