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孔子眼中的臧文仲

孔子眼中的臧文仲

时间:2020-10-03 00:15:06

相关推荐

孔子眼中的臧文仲

我读《论语》(101)

公冶长篇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

孔子眼中的臧文仲

臧文仲,鲁国的大夫,历事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四君,从政近五十年,他的生平事迹在《国语》《左传》中都有记载,孔子比他晚近百年。从史料记载来看,臧文仲具有较高的政治、军事才干,在内政、外交方面都有建树,他死后被为谥为“文”,给了最高的评价。

生活在鲁国的孔子应该对臧文仲所作所为有所了解,但是他对臧文仲并不看好,给的评价并不高。在《论语》中孔子提到臧文仲两次,两次都是批评的。

《论语·公冶长》:“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蔡,大龟,因出产蔡地而得名,“节”,房子的斗拱;“山节”,把斗拱雕刻成山的形状;“藻”,是水草;“棁”是房梁上的短柱;“藻棁”,在房梁短柱上画上花草图案。臧文仲藏着大龟,并且藏龟的房子雕梁画栋,孔子说他这们做怎么能称得上智呢?孔子认为他不智,有两点,就是“居蔡”和“山节藻棁”,蔡是国君用于占卜的大龟,只有诸侯以上得畜大龟以卜国之吉凶,大夫以下不得畜之;“山节藻棁”是“天子之庙饰”。孔子批评他,不是因为他保藏占卜的大龟是迷信,也不是说他藏龟的房屋雕梁画栋太奢侈,而是说他僭越了礼制,作为大夫是不应该的。

《论语·卫灵公》:“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窃位”,指身居官位而不称职。柳下惠道德品质高尚,史传最有名的就是他坐怀不乱,有超强的自制力,自觉自律。孔子认为柳下惠是一个贤能的人,臧文仲明明知道他贤能而不举荐他,是他失职。

金无赤金,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名人也不例外。评价一个人,既要看他正确的一面,也要看他不足的一面,不能全部肯定或否定一个人,不管是肯定还是否定,都要客观公正,全面分析,不能以点盖面,以偏盖全。

臧文仲虽然对鲁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孔子还是指出他有两点的不足,一是他越礼,孔子认为春秋时期之所以天下大乱,就是人们不守礼,造成了社会秩序混乱,作为鲁国的重要掌权大臣,臧文仲更应该有义务来遵守礼制,他不遵守礼制,对夏父弗忌违反昭穆顺序这种违背礼的做法不加制止,是一种纵容,说明他带了坏头,发生了不好的示范效应。二是他不重用贤能的人,孔子认为人才在国家治理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像柳下惠这们的道德模范,更是全社会效仿的标杆,能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臧文仲不推荐这样的人才让他得到国家的重用,作为权臣,这不仅是他严重失职。有贤而不知,是失察;明知贤而不举荐,是器量狭小。既失察,又器量狭小,是德不配位,孔子称其为“窃位”,居之如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