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心理电台】第四期:不抛弃 不放弃 学会在学习高原期的心理呼吸

【心理电台】第四期:不抛弃 不放弃 学会在学习高原期的心理呼吸

时间:2020-02-06 01:56:10

相关推荐

【心理电台】第四期:不抛弃 不放弃 学会在学习高原期的心理呼吸

物理学院心理协会系列电台节目——心理“疫”站

第四期:不抛弃,不放弃

学会在学习高原期的心理呼吸

出品:物理学院心理协会

主讲人:赵晴

Hello~大家好,小赵同学又来啦。心理“疫”站第四期,小赵同学从自身上网课的感受及心得出发,给大家搜集了些有关学习瓶颈的解释。就像前几天有个老师告诉我们:我们学习动力的来源就如同一枚鸡蛋,从内迸发出的就是新生的生命,而从外面打破,就没有生命力。希望这次电台对你有所启发,我们一起加油鸭。

亲爱的听众朋友,你好。这里是心理“疫”站第四期,我是第四期的主播,赵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运动了,心血来潮,换好装备出门跑步。可是刚跑了没多久,就感觉气喘吁吁,感叹自己老了,然后减缓速度叉着腰缓缓走出了跑道……

又或者是某天看完了英剧日漫,法国电影,下定决心要学外语。兴致勃勃的打开了B站学习起五十音图,可刚学了一会儿,甚至半个小时都不到,就没有一开始认真的那个劲了,然后默默地点开了某个沙雕视频,对自己说“下次一定”……

生活中像这两个例子的还有很多,在生理学中,前者被称为极点,是一种生理现象。在人体转入剧烈运动时,内脏器官会因为活动能力跟不上运动器官的需要,而产生大量乳酸类物质,这些物质会刺激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从而让人感到疲惫,产生不想跑步的念头。但是只要靠意志力坚持过这段时间,人体的内平衡自动调节,慢慢的这种感觉就会消失,细胞就会迎来“第二次呼吸”,之后的跑步就不会再感到很累了。

而后者呢,就是学习中的高原现象了。

1982年,弗兰克斯和威尔伯格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追踪物体,每天练习100次,共10天,在最初的4天内,个体进步十分明显;而在第5,6,7天中,学习没有提高,而是出现了暂时性停顿,并在第8天起恢复正常。这种练习成绩暂时性停顿的现象,就是高原现象。高原现象常见于学习中,这和许多因素有关。

心理驿站

在心理学中,根据学习的内容,可以分为认知学习和动作技能学习。认知学习顾名思义就是人对认知加工过程的学习,又分为初级认知学习(如知觉学习)和高级认知学习(如语言学习)。卡尼和萨奇提出:知觉学习中存在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快速学习阶段,往往发生在未接受训练的最开始的几分钟之内;第二个阶段发生在停止训练后的6-8小时,是一个缓慢的,能力大幅度提升的阶段,被称为慢速学习阶段。在语言学习中,也存在着这两个阶段,而慢速学习阶段,主要就位于高原期。

因此,处于高原期的瓶颈,并不代表着你真的学不下去了,而是代表,度过这段时期,你就会进入真正的学习阶段;高原现象也并不意味着你达到了你的极限,它只是一种暂时的停顿。像这样“否极泰来”的现象还有很多,例如,在动作技能学习中,在技能形成初期,意识起到很重要的调节作用,一旦意识的控制作用稍有减弱,动作停顿下来,就会出现错误,我们的紧张感也大多来源于此。但这并不意味着紧张就不好——随着技能的形成,意识对动作的控制逐渐减弱,也就慢慢的成为无意识的自动化过程,所以说一开始的紧张,代表的是我们机体在学习中的高度注意,并非坏事。

不抛弃,不放弃

学习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在刚开始,成绩提高快,较明显,是因为人们受新鲜感和好奇心等强烈动机的驱使,之后由于热情下降,进步也就慢了下来。因此我们在学习时,需要改变旧的学习活动结构和方式方法,代之以新的活动结构和方法,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但这并不是我们放弃的理由。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要怕,微笑着去面对它,困难的背后是我们正在学习中渐入佳境的证据。我们的成就动机也告诉我们,要从事一些有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并且取得优秀的成绩,超越自己。这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我们不抛弃,不放弃,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才能迎来我们心理上的“第二次呼吸”。今天的电台到这里就结束了,期待我们下次见面!

图/文:物理学院心理协会

编辑:王生辉

责编:段钰

审核:杨军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