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明代最大的冤案蓝玉“谋反”案简介

明代最大的冤案蓝玉“谋反”案简介

时间:2019-12-04 00:38:08

相关推荐

明代最大的冤案蓝玉“谋反”案简介

95年),几年前,当蓝玉赠马时,大约朱棣还没养成后来的老谋深算,否则他大可假装高兴接受蓝玉的馈赠,然后以其不尊君父、私交藩王为词,背后狠参他一本,才够蓝玉吃一壶的呢!

不管怎样,朱棣以“尊君父”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蓝玉的好意,令蓝玉非常难堪;而且他也听出来,朱棣的语气里暗含着严重的指控。据夏燮《明通鉴》所记,蓝玉回朝后在太子跟前搬弄是非,说“臣观燕王在国,阴有不臣心。”太子听信了蓝玉的谗言,对燕王颇有微词,被朱棣知道了,更加记恨蓝玉。

这段记载大约出自夏燮的推测之词,但他洞穿了朱棣与蓝玉之间复杂关系的本质:蓝玉是太子一党,自然令燕王深恶痛绝,不仅存心给他小鞋穿,机会到了,还必欲除之而后快。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夏,太子朱标去世,蓝玉的后台垮了。朱棣来朝为兄奔丧,即在刚刚痛失爱子的老父面前大讲勋臣的坏话,说“诸公侯纵恣不法,将有尾大不掉之忧”。朱元璋深感孤立,由是越发疑忌功臣,于是“不数月而(蓝)玉祸作”,“列侯以下坐党夷灭者不可胜数”。

大概朱棣是以“蓝玉可忧”为话柄来进言的,因为蓝玉是洪武后期最为重要的将领,也是所存国公中唯一还握兵出征,并在军中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勋臣。拿他开刀,并由他牵引进旁人,最后一锅端,应是对功臣下手的不二法门。

在《逆臣录》里,记载蓝玉曾放过一句狂言:“我不堪做太师耶?”《逆臣录》没有交代前因后果,而《明史·蓝玉传》将此事放在洪武二十五年蓝玉西征还京后。此次出征,蓝玉又获大捷,朝廷给他加官太子太傅,他却嫌官小,抱怨道:“我征西征北受了多少辛苦,如今取我回来,只道封我做太师,却着我做太傅,太师倒着别人做了!”

太师应是太子太师的省称,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做的正是太子太师,显然蓝玉是表示不服老一辈英雄冯、傅二人,不甘位居其下。可是挟大功而还、心高气傲的蓝玉,并没有巩固主上的信任,反而加剧了对他的猜忌,朱元璋经常故意驳回他的一些建议,让他很没面子。

朱元璋就是要让蓝玉当众出丑!他的逻辑是,蓝玉有大功,回朝后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奖赏,相反还有失宠的迹象,他一定会怏怏不乐,暗怀对朝廷的不满,久之必将不利于朝廷。这是朱元璋为蓝玉铺下的一条谋反之路,在这条路前方不知什么地方,他已为蓝玉安设好了一只巨大的捕兽夹。

在《逆臣录》里,众多的“蓝党”供词印证了朱元璋对蓝玉“心路历程”的判断;据蓝党供述,蓝玉对朝廷是既不满,又不安,这些年来,为了“胡党”的事,公侯一家家被废,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而最近他的亲家靖宁侯叶升又出事了,担心招出他也是胡党,因此犯下疑心病,他常对部下说:“只怕早晚也容我不过,不如趁早下手做一场。”心怀不满,又感觉大难临头的蓝玉,准备豁出去干一场,于是约同诸将,打算趁朱元璋出都城举行藉田礼时下手谋反。

以上便是《逆臣录》提供的蓝玉谋反“路线图”。当然啦,全出于“逼供信”,其可信之度数,比汽水的酒精度还低。

好比供词中那个所谓的“谋反计划”,最后只落得一个纸上谈兵,藉田礼都过期了,也未见实行。难道蓝大将军会只制定作战计划,而不懂得迅捷实施吗?

且说蓝玉未败之前的诸多不满,假如都是真的,却正好表明蓝玉无谋反之心。试想:一个想当皇帝的人,会斤斤计较是做太师还是做太傅?会因为一个虚衔,而不服老前辈冯胜、傅友德,平白为自己树敌?例如傅友德的加衔,亦不过太子太师,与太子太傅级别相同,都是从一品的宫衔,只是排序在前,上朝排班时稍占一些便宜而已。

(注:宫衔包括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及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分别称为“东宫三师”,从一品,与“东宫三少”,正二品。他们是名义上的东宫辅导官,但并不在东宫任事,只是一种加衔)

我不信作为大将军的蓝玉,眼孔如此之小,城府气度如此之浅窄。况且,说他因为奏事言多不从,便心中怏怏,也不是确凿的证据,多半属于朱元璋神经病发作:故意驳人家,还怀疑被驳者心里不服,进而又猜人家会不会因为不服而造反。这是疯子的逻辑,没法跟他辩的。

反正后世是没人相信蓝玉谋反的,如《国榷》作者谈迁就说:“虎将粗暴,不善为容”,骄纵或有之,但“非反也”。至于蓝玉是否真如官史说的那么骄纵,无法无天,就很难考证了。

有人认为,太子朱标之死,是促成朱元璋下大决心,再次大兴屠戮的关键因素。为什么呢?因为新立的皇太孙朱允炆年纪尚幼,怕他无法驾驭群雄,所以决定在自己死之前,将随他打天下的英雄好汉们一起带走。然而此说不尽能成立,说太孙年幼,其实也不甚幼了,已经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并且已经生子;朱元璋怕他驾驭不了群雄,可也没啥“雄”剩下了,除了蓝玉,冯、傅两位国公皆廉颇老矣,早已不再理事,而那些做侯、做伯的,多是些二三流人物,太祖担心他们闹事,实在有些多余。

有个故事讲:朱允炆见惨杀太甚,大为不忍,就劝谏祖父,少杀些人,为朝廷存些元气,也少一些戾气。朱元璋听了,默而不言,次日把允炆叫来,将一根长满荆棘的木杖扔在地上,命允炆拾起。见允炆面有难色,朱元璋才指着教具,细细开导他:“我杀人,就是为了削去杖上的棘刺,再交给你呀!”

这故事是上一种观点的具体化。

看官,是否有似曾相识之感?对,这故事已讲过一次了,只是上次的主角是太子朱标,这里换作了允炆。这个有鼻子有眼的故事,其实不过是后人编的一个寓言。试想,朱元璋在后宫进行这样的“铁血”教育,能不避人?怎么就被史官偷听到了?朱元璋即便讲过类似的话,他也不愿意这些密语被人听去记下来。

朱元璋在晚年无缘无故再兴惨杀,实在是不好解释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朱元璋这么做,加剧了朝廷空虚、外强内弱的状况,给未来皇太孙的统治,造成相当不利的形势。

坐蓝案而死者,有公侯、文武大吏,以及偏裨将卒“达二万人,蔓衍过于胡惟庸案”——“于是元功宿将相继尽矣”。至朱棣起兵夺位,朝廷没有大将好用,不得不起用当代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的纨绔公子李景隆,结果造成皇朝倾覆的大难。因此可以说,蓝玉党案在洪武晚年的爆发,朱棣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有人深疑,蓝党之案,朱棣正是其幕后推波助澜的黑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