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人如何超越自卑——读《自卑与超越》

人如何超越自卑——读《自卑与超越》

时间:2019-09-08 14:38:37

相关推荐

人如何超越自卑——读《自卑与超越》

文/鱼儿的匆匆

只是自己否定了自我,才会出现问题。

01

从未涉及过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今天跟大家分享人类心理学先驱阿弗雷德·阿德勒的巅峰着作——《自卑与超越》。

作者阿德勒,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外一个米谷商人的家庭中,排第二。他生来羸弱,幼年曾患佝偻病,4岁才学会走路,5岁那年让他得了严重的肺炎,险些丧命。他的早年记忆都围绕着疾病和医疗干预而来。书中说道:“我所能回忆起来的最早往事是,由于我罹患佝偻病,我被绷带绑着坐在椅子上,健康的哥哥坐我对面。他上蹿下跳,来去自如,然而我每动一下都会极度紧张,非常费力。”

他的家庭富裕,全家都热爱音乐,但他却认为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来自他的哥哥。身高不足5英尺5英寸、自觉长相丑陋的阿德勒总觉得受制于身材魁梧、相貌英俊的哥哥,他觉得自己又小又丑,不管怎样努力都赶不上哥哥的成就。

疾病一天天远离了他,他和哥哥之间的竞争则持续了一生。

02.

曾今我也是个比较自卑的人,也许是贫穷、也许是忽视。

我说过谎。

7岁的时候在家门口吃饭打破一只碗,我害怕妈妈打我,重新去厨房拿了一只新碗,装好饭菜,佯装什么事也没发生过,继续吃饭,姜还是老的辣,可想而知被妈妈识破了。

我总是做不好事。

平时生活中,妈妈让我做一些简单的事,比如扫地、洗碗,洗衣服或者择菜等等,我总是不能让妈妈满意,怪我这里没做好、那里没做好。那时候,我很怕老妈跟我说,她要出去一会,让我看一下正在煮的饭菜。我很惶恐,那短短几分钟,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很焦虑,我不会做饭,我没有把握,也害怕煤气这种东西,我怕没把菜管好,烧焦了,我怕妈妈又说我。在和亲戚、朋友邻居聊天的时候,妈妈也会因为一些事说到我生活上不灵光,总是做不好,最后总结出一句:我是一个笨手笨脚的人。

家庭环境不宽裕,母亲脾气急躁、焦虑,管的很严厉,我的记忆中多的是责备和打骂,对妈妈的害怕多于依赖。

上学了,我没有像其他女生一样穿着公主裙,戴着蝴蝶结,我穿着表哥表姐留下来给我的旧衣服,没有喜不喜欢,只是挑着合身就好。高中毕业,开同学会,我带着很开心的心情去参加,可是在KTV里我不会唱歌,我只能傻傻的呆在角落里看着别人,每次别人让我唱一首我都是不好意思的拒绝,可是我真的不会唱;手中拿着刚买的新手机,刚开始很开心,看着别人手里拿着智能手机,自己却是按键手机,不免的又默默的把手机放在包里。

那样的时光好像过了很久很久。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认为,由于身体的发展不充分和自卑感,个体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环境。自卑感不单与出自身体缺陷有关,还可能是贫穷、被忽视、溺爱、兄妹间的竞争等等原因。

那段时光里,我内心敏感脆弱,拘谨礼貌…… 在公众场所,比如过年亲戚聚会吃饭、高中同学聚餐,这些场合我都会觉得无所适从,不自在,默默想让时间赶紧过去吧。

内心越是自卑,越在意自身,自身的不足反过来又导致自卑。就像两个黑天使,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两者狼狈为奸,相互恶性循环。

“书如其人,思想是从生活中孕育出来的”。这句话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但用在阿德勒身上却是极其贴切的。我们透过他的生平可以明了他的几乎所有重要观点之来源。

看完书,审视自己的过去和周身,解读自卑,超越自卑,我是这样理解的:

1.认识和正视自卑

阿德勒在书中说道,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当一个人不再自信,在受到自卑折磨时便不再克服它,而是强迫自己沉醉于某种优越感中,把问题搁置一旁,反而从表面看起来可以避免失败的事情中寻求安慰。这种自欺欺人只会使自卑感愈加强烈,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种固定的情节,只要有相同的事情发生就会引起他们的自卑感,这就是自卑情结。

就我自身而言,举个简单的例子,幼年因为我的自卑,我害怕去公众场所,我喜欢呆在家里,不喜欢去市区,不是我不爱街市上的灯红酒绿,繁华高大的建筑,而是我害怕,害怕遇到熟人,看到狼狈无知的自己,害怕丢脸被笑话。我选择待在自己的舒适区,熟悉的人,熟悉的地方,待在那个被人说一泡尿也淹不了的小村子,这里的阿公阿婆“极简朴素”的他们可以让自己产生一丝丝的“自信坦然”。我其实是在逃避,这就是自卑情结。

自卑是正常的健康的,而自卑情结却往往会是不健康的。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是一个看着很压抑的故事。松子因为童年缺爱的经历导致自卑屈从的依赖性格,人生不断的在光明和黑暗里交替行走直至死亡。

我想生活的经历没有太大的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赋予其的认知。

贝多芬从小听觉有缺陷,耳朵全聋后还克服困难写出了优美的《第九交响曲》,他的名言--“人啊,你当自助!”成为许多自强不息者的座右铭。自卑可以被赋予完全相反的意义,有时他是摧毁一切的罪恶之源,有时他是攀登高峰的痛苦之梯。

所以首当其冲,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自卑。

自卑分为原生自卑和次生自卑。原生自卑产生于儿童时期,是人们在面对外在环境时所体会到的不足感。次生自卑产生于个体成年时期的自卑感,即当成年后的个体发现,自己并没有能力实现自己虚构的目标或内心的标准时,所感到的自卑。引发次生自卑的事件,可能是失败的求职经历、不理想的学习成绩等等。

我们需要把次生自卑和原生自卑分割开来看待和处理。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一些原生自卑,你需要更好地理解到过去对你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你需要经常提醒自己,你对自己的评价可能是过低的。你需要认识到你的环境已经和过去不同了,你可以、也有机会重新获得一个对自己的评价,但必须从不断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小评价开始积累。把恶性循环变成正性循环。比如,小的时候大家都说你长得还是你妹妹好看,一直以来你内心会觉得自己不好看,一直对自己不自信。但是现在不是过去,你有机会重新改变这种观点。平时多关注健康养生,美容美妆,养成健康的生活状态,护肤爱惜自己,同时学会让自己更精致,学会化适当得体的妆容,穿戴适合自己的衣服。我想天下只有懒女人没有丑女人,这种落俗套的话不无道理。

面对次生自卑,认清自己,自我接纳。

来看一个评价自己的工具,由美国着名社会心理学家约瑟夫·勒夫特(JosephLuft)和哈林顿·英格拉姆(HarringtonIngram)提出的约哈里窗户理论。它有四个区域,开放区(人知、我知),盲目区(人知、我不知)、隐秘区(我知、人不知)、潜意识区(人我皆不知)。人有时候并不了解自己,可能会过分贬低自己的缺陷陷入自卑或者放大自己的优点觉得自满。无论是高自尊还是低自尊都和自卑感有关,而正确认识自己不仅仅需要了解自己,也需要从外在客观评价自己。约哈利之窗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我们可以通过内、外部的努力改变约哈利之窗四个区域的分布。扩大开放区,缩小盲目区和隐蔽区,揭明未知区,从而达到个人素质提升和组织效能的根本改变。

人都是带着自卑感的,就算是非常优秀的人,也会有自卑感,是正常且健康的。这个感觉就如同酸甜苦辣的感觉一样正常。

2.找到人生的意义

人生而不断追寻意义。人发展到五岁便开始形成固定行为模式,随后,感知慢慢深化成观念。经验会为人所接纳,进而依据已存在的意义认知进行诠释。意义可能存在谬误,所以诠释可能会带来痛苦、甚至会带来危险后果。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受到三大约束,人们所面临的困难或者问题都源于此。第一个约束就是我们必须生活在这个小行星-地球上,我们必须保持身心健康帮助人类延续;第二个约束是我们必须和其他人紧密关联,我们无法独自实现目标;第三个约束来自人类的两种性别,爱情和婚姻的问题。

由这三个约束又引发出三个人的基本问题,谋求职业的生存问题,与他人合作共享成果的问题,以及调节自我适应两性关系的问题。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把人类的所有问题划分为三大主题:

How to work ?

How to socialize?

Love and marriage

具体来说,这三个问题可以具象为:在地球有限资源限制下,为了生存,我们该如何工作?为了与人合作,我们应该获得怎样的定位和身份?面对爱与婚姻的事实,我们怎么调整自我?

书中写道,一个人没有爱情,朋友甚少,工作平平,他的生活一定是痛苦的;而如果一个人事业有成,交友广泛,爱情甜蜜,他的生活是丰富的。

从小到大,有些人的奋斗一直来源于自卑、与他人的比较、以及家人的期望当中,即便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依然没有感到开心,依然觉得不幸福。你会发现无论你怎么努力,始终有比你强得多的人。你奋斗动力的来源从源头上可能就是不正确的。根据补偿理论,自卑确实可以成为奋斗的动力,但是这种动力却未必能让你获得幸福感。

除了极少数人,大部分人都是不完美的。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短板,朝着正确的人生目标奋斗,追求卓越,而非完美,就会避免陷入无意义的自卑和痛苦之中。

我们要活成我们自己的样子,而不是攀比中的样子。幸福不是比较得来的快乐,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很多人穷尽一生在在追求生命的意义,可能生命的意义也很简单,就是让你和你周围的人过得幸福。

3.超越自卑

自卑对人的影响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自卑也有积极的一面,比如能够给我们一些努力的动力。

解放黑奴的美国总统林肯,不仅是私生子,出生微贱,且面貌丑陋,言谈举止缺乏风度,他对自己的这些缺陷十分敏感。为了补偿这些缺陷,他力求从教育方面来汲取力量,拼命自修以克服早期的知识贫乏和孤陋寡闻。他在烛光、灯光、水光前读书,尽管眼眶越陷越深,但知识的营养却对自身的缺陷作了全面补偿。他最终摆脱超越了自卑,并成为有杰出贡献的美国总统。

由于自卑,人们会清楚甚至过分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就促使其努力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其性格受到磨砺,而坚强的性格正是获取成功的心理基础。在补偿心理的作用下,自卑感具有使人前进的反弹力。

自卑能促使人走向成功。人道主义者威特·波库指出,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灵性,凭借这一灵性,人们得以完成许多丰功伟业。这种灵性是潜在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股力量,即维持个性,对抗外来侵犯的力量。它就是人的“尊严”和“人格”。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就要求自己克服自卑,战胜自我。因此,令人难堪的种种因素往往可以成为发展自己的跳板。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道德取决于能否从自我设置的陷阱里超越出来,而真正能够解救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即所谓“上帝只帮助那些能够自救的人”。

03.

阿德勒5岁时的那次肺炎遭遇几乎改变了他的一生。那年,医生认为他快死了,家人也不抱什么希望。但几天后,他竟奇迹般地康复了。他成为个体心理学创始人,成为着名的精神病学家。

今年国庆假期,去看了下高中母校和老师。晚上回到家里,班主任发了两张高一举办联欢晚会时候的照片。照片上,第一眼看上去,哇,感觉自己,好稚嫩单纯,感慨下年轻真好,皮肤好好。再仔细一看,我双手不自主的紧握,手红彤彤、胖乎乎的,可能长着冻疮吧,脸上也是精神紧绷,目光看上去呆滞不自在,刚好和边上举着剪刀手,笑容自然欢快,露着大牙配合拍照的同学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直以来,我沉默着,苦笑着,努力着,过着眼前的苟且,遥望着诗和远方。我能感受到自己身上潜移默化的改变和沉淀。那天在和老师们的聊天过程中,举手投足间老师们都说我变得开朗自信了,我也自嘲着高中那会的保守和正经​。

总结:

1.不念过往,不惧将来,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

2.找到人生的意义,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短板。

3.培养情商和智商。情感智商不仅包括对自己情绪的处理,也包括识别和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人生面临的三个问题,职业生存、合作共享、爱情婚姻都涉及到与他人关系的处理,情商的高低对一个人的人生具有很大的决定性作用。

4.灵魂和脚步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去看大世界,去找黄金屋。

5.尝试新的有意义和价值东西,学习游泳,瑜伽,跆拳道,哲学等你从未尝试的领域。

6.强大的内心,再昂贵高傲的包包也是拯救不了一颗不自信的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