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孩子不会写作文 帮孩子打开想象比教方法更重要 这是破局的关键

孩子不会写作文 帮孩子打开想象比教方法更重要 这是破局的关键

时间:2023-04-12 01:16:33

相关推荐

孩子不会写作文 帮孩子打开想象比教方法更重要 这是破局的关键

暑假期间大部分的老师都给孩子布置了写作任务,有的老师布置的是日记,有的是周记,有的是旅行日记,有的是读书笔记,但是最近我收到了很多“亲戚朋友”的各种电话和短信轰炸,暑期已经过半,孩子的日记还没有动笔,家长就开始了新一轮的焦虑。

对很多孩子来说,写作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孩子会特别排斥尝试,这个时候家长的引导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如何帮助孩子意识到写日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呢?

对大部分人而言,开始新事物通常是最难挑战的部分,一旦突破这一点,事情就容易多了。而如何帮孩子迈出第一步最困难,一旦迈出那一步,孩子们甚至都不想停下来。

老师在课堂上会说:动笔之前,需要思考清楚结构,起承转合的各种技巧,但是对孩子来说,特别是还没有掌握写作技巧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友好的热身思考。

第一招:有趣的幽默的提示+起步机制

很多孩子都很排斥(拒绝)写一个指定的主题,比如我的妈妈/爸爸/老师,但是我接触的孩子基本都不排斥一个有趣的写作主题。

所以,如果家长能够给孩子更多的有趣的想法,他们就会从这个有趣的想法出发,写出一堆一堆的文字。

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家长光给想法是不够的,还需要帮孩子启动第一步,以减少孩子不知道如何下笔带来的“恐慌和无助”感。

比如这样的一些提示,可能会帮助孩子滋生出很多很多的有趣的文章。

1.我永远也忘不了我成为鲨鱼的那一天……(鲨鱼可以随意替换成喜欢的某个动物/物体/人物)。

2.当我骑着毛驴穿越沙漠时,我经历了一次激动人心的冒险(毛驴和沙漠可以替换成孩子喜欢的其它动物或者场景)。

3.当我照镜子的时候,我发现了一张兔子的脸在看着我(兔子可以任意替换)。

4.我买了一台机器人帮我写作业,有一天机器人却突然不再听我的任何指令。

5.我记得去年暑假下雪的那一天,到处都是有趣的场景……

类似这样的有趣的开篇,会让孩子有兴趣,这样的写作的过程开始,孩子怎么会排斥呢?

第二招:口述逐步分解法

有时候孩子很难把文字写在纸上,家长可以和孩子设置每天写一点的游戏。

从有趣的开篇开始,每天5分钟增加到10分钟,再增加到20分钟,随着时间的增长,孩子就会越来越有信心。

当然不少孩子即使这样把任务分解了也还是很不愿意,怎么办呢?

家长可以借助手机录音的功能,让孩子口头表述他们喜欢的故事,家长帮助孩子记录下来,因为如今孩子的表达能力都很强,当他们“敞开说”的时候故事就会变的越来越长,这样再和孩子一次次的“检查”“修改”孩子口述的故事,孩子的写作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呢,用这样的方法日记又算什么难事呢?

第三招:故事循环创作比赛

故事循环创作需要全家总动员一起来,过程更像全家一起在“瞎编写”故事。利用好第一招和第二招的基础方法,全家一起来轮流为故事添加上不一样的段落。

1.2个或者2个以上的家庭成员一起,最好是3-4个人。

2.大家一起排排坐,由孩子担任故事的引导者和记录者。

3.从其中的一个家庭成员开始开头,每个人只能在60秒之内完成自己故事片段的部分,然后交由下一个人来完成下一段故事内容。

4.提醒所有的参与者,在游戏过程中,每个人开始新的时,要尽量和上一个人说的内容有矛盾、冲突或者意想不到的转折。

5.由其中一位成员在进行几个循环之后,把故事收尾。

这就是循环创作的美妙之处,在很多和写作相关的线下课程中,我经常用这个游戏和孩子们一起玩,不管年龄大小在参与活动时,他们都会觉得这是特别有意思的创作活动。

当然激发孩子创作欲望的方法有很多,只不过在我接触的很多家长中,大人们都迫切的希望有一些“一劳永逸”“短平快”的方法能够让孩子快速的写好作文,而不愿意花时间“浪费”在这些把孩子大脑激活的游戏上。

其实,在高中之前,孩子要学会写作的文体就那么几种,方法论的部分每个老师也都在讲,最多10节8节课方法论也就讲完了,但是最难的其实是孩子的脑瓜中迸发出的灵感,这些灵感来源于孩子广泛的阅读,更来源于家长合适的“开蒙”。

所以,如果孩子感觉写作有困难,家长不必着急忙慌的让孩子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帮孩子打开,让他们脑子里有有趣的片段。

有趣的想法——有趣的游戏中口头表述——口头表述的内容转变成文字——记录、整理、修改文字——再修改——成稿。这样的方法我在很多孩子身上实践过,孩子们创作出来的故事,都特别的精彩,暑期,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试一试,或许有大收获。

作者:路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