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范子烨:曹丕《典论·论文》“齐气”原文当为“逸气”新证

范子烨:曹丕《典论·论文》“齐气”原文当为“逸气”新证

时间:2021-05-08 13:42:39

相关推荐

范子烨:曹丕《典论·论文》“齐气”原文当为“逸气”新证

拙文《曹丕<典论·论文>“齐气”发覆》在《中国文化》春季号(总第37期)刊发后受到一些研究者的关注,拙文主要列举了引用曹丕《典论》原书的以《三国志》裴松之注为核心的九条材料,并参以《文心雕龙》之内证以考定通行《文选》各本曹丕《典论·论文》“徐干时有齐气”之“齐气”乃“逸气”之讹。拙文称:“现存《文选》各本与《雕龙》各本,‘公干时有齐气’六字都是一致的。” “‘徐干时有齐气’这一错误文本的产生很可能与《文选》的编纂活动有关。”“萧统及其幕府文人主要隶属于吴方言区,而‘齐’、‘逸’的混淆正与吴方言在发音上的轻浅特征有关,特别是声母的发音,可能直接导致了这种讹误。”即认为这种文本错误是由于萧统编书时造成的。现在看来,这些表述是有问题的,必须进行纠正。最近笔者应邀到郑州大学参加“《文选》学与汉唐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选》学会第十一届年会”(8月15-18日),见到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杨鉴生博士撰写的《<典论·论文>集校》一文(《<文选>学与汉唐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选>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下册,第974-976页),该文提到了傅刚教授早期的一篇论文《<典论·论文>二题》(原载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01年第1期,以下简称为“傅文”),对判断“齐气”和“逸气”究竟何者为是极有价值。傅文的第一部分就是《“齐气”与“逸气”》,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拙文所举九条文献之前三条(《三国志》裴注、《初学记》和《艺文类聚》),傅文已经举出,同时他还指出,裴松之到洛阳历观旧物、访诸长老,“表明他对《典论》刊石是作过认真研究的”,他据此论定“时有逸气”文本之可信,已经是孤明先发、卓然在前了。同时,他还指出,现存日本古抄本(即著名的观智院本)《文选》残第二十六卷,此句写作“徐干时有逸气”,从而为拙文之观点提供了极为强大的支撑。对于观智院本的情况,傅刚在其《文选版本研究》一书中有如下描述:

日本天理图书馆藏,1980年编入《天理图书馆善本丛书汉籍部》第二卷,由八木书店印行。本钞为白文无注,卷首缺,卷尾完整,有题识“文选卷第廿六”。存自贾谊《过秦论》(前缺,起自“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至韦弘嗣《博奕论》七篇。卷末有“元德二年中春于庄严寺书毕”字样。日本元德二年相当于中国元朝天历三年(1330)。从其称“卷第二十六”看,所抄底本为三十卷本。然而在第四篇《王命论》之前又抄有“论二”二字,这就不对了。因为三十卷本原貌是分上、下(古抄二十卷本可证),李善一分为二后改为一、二、三、四,此抄既为三十卷本,不当作“论二”。抄本旁注、标注甚多,旁注大都为音注,标注有《钞》、《音决》及五臣向、济之注,像是从《文选集注》中引来。以《文选集注》与此抄《四子讲德论》所引三条《钞》注对照,文字一样,可证。此抄日本学者很重视,花房英树在本文解说中推测它“达到了萧统的原本”,并根据《日本国见在书目》有萧统《文选》三十卷的记载,说:“其传写本的残卷便是这个残卷二十六吧。”这种说法也只能是一家言而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8页)

如此看来,这一元代抄本的底本极可能是一个《文选》早期的写本。傅刚教授素来精通萧《选》版本之学,曾遍观海内外各本,他提供的信息当极为可靠,但傅文根据通行各本《文心雕龙·风骨》所言:

故魏文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故其论孔融,则云“体气高妙”;论徐幹,则云“时有齐气”;论刘桢,则云“有逸气”。公干亦云:“孔氏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并重气之旨也。

进而指出:“这大概是最早证实《典论·论文》作‘齐气’的材料。这也说明在南朝时,《典论·论文》已经有作‘逸气’和‘齐气’两种本子。”我对此则不敢苟同。《文心雕龙·铨赋》曰:“及仲宣靡密,发端必遒;伟长博通,时逢壮采。”遒劲是王粲一贯的文风,而壮丽的文采却是徐幹作品偶尔一现的风格,“时逢壮采”与“时有逸气”是完全相通的。这就是《文心雕龙·风骨》“论徐幹,则云‘时有齐气’”原本当作“论徐幹,则云‘时有逸气’”的内证。而今本《文心雕龙》的“齐气”,乃是后人依据通行《文选》本《典论·论文》予以更改的结果。这一点拙文已经点明。那么,李善注《文选》时所用的底本究竟是哪一种呢?胡耀震认为是江都曹宪的传本,而不是萧《选》原本,也不是梁代的版本或萧该所传《文选》,其说有据,读者自可参看(《<文选>学与汉唐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选>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上册,第183-186页)。

夫以兹事体大,故谨记如上,以定今后不需再争之实。

(本文原载《中国文化》,秋季号,总第40期)

相关链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