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是怎样一步步让我们哭成猴的?

《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是怎样一步步让我们哭成猴的?

时间:2022-02-01 02:57:06

相关推荐

《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是怎样一步步让我们哭成猴的?

-06-08 15:02 | 豆瓣:海苔娱乐

本文首发于海苔娱乐(ID:haitaiyule)

作者/牛油果

相信不少人已经看过这部电影了。5月6日豆瓣还只有六万多人标记「看过」,现在已猛增到十五万人了,并且还在迅速增加。票房也快破5亿了。媒体预测,在月底《加5》上映前,摔跤老爸票房还有望继续增长。

回忆约两个半小时的观影过程,你可记得究竟是哪些地方打动了你,以致潸然泪下? 可曾细数又是哪些地方激起了你强烈共鸣?今天就来聊聊《摔跤吧,爸爸》是怎么讲故事的。

「三条线讲好一个故事」

故事主要有三条主线构成:第一条,当然也是最重要的线索,是吉塔及妹妹巴比塔不输男儿,完成人生逆袭的过程,这也是建立在真实故事上最稳妥的剧情基础。影片的主要任务是展现吉塔逆袭的整个过程,即她从一名小村子里走出,备受白眼的女摔跤手走向印度国第一个世界摔跤冠军的过程,并最终实现以“热血、燃”等为定位的商业电影的价值。

这便是主线,剧情自始自终都没有偏离。或许你觉得这是件简单的事,但再仔细回忆下你看的一些国产烂片,是不是很多电影完全就没有一条主线故事,或者创作者讲着讲着就不知走哪了,你也完全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了。

第二条线则是阿米尔·汗饰演的父亲和两个女儿间的父女情,其中又尤以和大女儿吉塔的情感戏为多,吉塔完成逆袭的整个过程也是她身为女儿的成长过程。她对父亲的情感,也经历了从不解到听从,依赖到反抗,信念崩溃、重新和解及最后独自对抗世界的过程。把这一线索剥离来看,也是一个很完整的少女成长故事,作者并没有因为这是部体育励志片,就对这条成长的线索进行随意描写,而是使它从细节上来看都显得有血有肉。

第三条线也是影片给观众视觉惊喜的部分,即后半段的摔跤竞技过程,这一部分的刻画占据了影片后半段相当大的内容,很多观众甚至有感:没想到后面竟又看了几场精彩的体育竞技赛。这一部分的内容也和主角的情绪紧紧相连,当吉塔信念缺失时,她的动作就显得没有力道,任人摆布,当她找回自我时,又显得力拔山兮,准确有力了,可见创作者视听镜头语言的剪切运用是很老练的。

当你需要看一场热血昂扬的比赛时,镜头并没有模糊处理或选择移开,而是一帧一画地清晰展现给你看,那一声“砰”也将对手演员重重摔倒在地,淋漓畅快。

(电影截图)

摔跤手的逆袭,父女情的呈现,真实格斗摔跤,这三部分支撑起了《摔跤吧,爸爸》的主要内容。第一条为主线,第二条为副线,也是第一条线的情感支撑和动力来源,第三条线是给观众的视觉呈现部分。理清了这些线索,再来看创作者是如何进行填充的,就比较好理解了。

这个电影最大的内容支撑是,它是基于真实故事的一次改编。但不是所有的真实改编都是有价值的,摔爸的创作者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一个极其适合被拍成电影的故事。这个真实故事的核心是,印度一位父亲亲自将四个女儿中的两个培养成了世界级的摔跤冠军。而这故事又偏偏是在印度发生,一个妇女地位极度低下,女孩子十几岁就要嫁人,洗衣做饭度过一生的地方。这种极大的反差带来了巨大戏剧张力。

(未删减版截图)

故事是好故事,简直绝无仅有——但它能代表的东西也实在是太多了,家国情,女性独立,父女情,抨击体制等等,如何才能剥茧抽丝,找出其中唯一的主线?这可能是摆在创作者面前最重要的问题。

最终,创作者选择了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般模样,即主线为「逆袭」的热血故事。

「如何呈现逆袭?」

再来看看什么是「逆袭」——完成所有人都认为不可思议的事,从最低点反弹到最高点,即为逆袭。正如跳水运动员将跳之前的动作,压低踏板,然后重重弹高,方能迸发出巨大能量。

于是我们在电影开篇中看到的是,父亲的梦想日益暗淡,也因此“大腹便便”(删减版中交代了此因果关系),他将金牌一块块收起,生活跌落谷底。而他的几个女儿,更是一个个地在一群人的“失望”下出生。看到这里,不难感受女性观众的愤怒来自何处,因为这实在太像女性们在幼时所遭受过的歧视待遇了。回到影片,此时可以说父亲的梦想已完全触底。

触底后,意味着转折即将到来。——请注意,这部电影的内容每进入一次新的叙述台阶时,就会有一个很明显的剧情转折。这里出现的第一个转折是,他们的女儿打赢了男孩子。

(电影中被打的两个男孩)

电影进入新阶段。在父亲的训练下,女儿们过上了摔跤手的职业生活。这里的表现手法是印度片擅长的歌舞形式,其中也搭配着显而易见的搞笑段子,推动着剧情发展。

第二个转折是在女儿们参加了一场婚礼后发生的。这里创作者也第一次直抒胸臆地提到了印度国女性的地位问题。那位十几岁的新娘说,你们埋怨自己的父亲,但我好羡慕你们,不用早早嫁人,沦为个老妈子,如果可以选,我愿选择你们的人生。

(电影截图)

这一转折直接促进了姐妹俩积极主动地投入训练,也是全片稀释父亲“将梦想强加于孩子”的强权最为合理的一个理由。相信这一点在真实中也是存在的吧——因为实在很难想象当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根本就不认同不认可的话,他最终会为此投入多大的心血,释放多大的能量,走多远的路途。

许久的铺垫之后,第一段的逆袭开始了。

大女儿去参加了乡民举办的摔跤比赛,在赛场上打赢了男孩儿。小吉塔迎着镜头踏上赛场的这一刻简直帅呆了,接着她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众目睽睽的见证之下将男孩子重重摔在比赛场地,印证了父女之前所作的一切努力,她成功了!而观众一直压抑着的情绪这时也得到了很好的宣泄。

这是影片的第一个小高潮。随后的内容,就真正进入了节奏:一个摔跤运动员的成长史。

「如何同时呈现父女情?」

此后的吉塔一路开挂,在一段段歌舞片中,一路打到了国家队。正当观众即将出现观影疲劳时,故事的画风又开始变了……没有执着的父亲在旁督战,生活中又没有类似的精神领袖能很好地替代父亲的角色,吉塔开始分心了,涂甲油,留长发。反应出的内心变化是,作为一个运动员,吉塔不再持有那“唯一的信念”了,这唯一的信念即“在父亲的帮助下夺冠”,「夺冠」是一个职业运动员最重要的梦想。

在一次回家探亲时,她还和老爸干了一架,父女摔跤一场后,取胜后的她称老爸的训练是「过时」”的,只有妹妹巴比塔在一旁说:爸爸没有输,是爸爸老了。

(不是技术过时了,而是爸爸老了)

影片此时开始以「父女情」为主要旋律。

历经一番挫折之后,吉塔醒悟:教练只关心有没有人会成功,只有父亲才真正关心他女儿的成败得失。经历小插曲后,吉塔重回父亲怀抱,剧情也回到正题:是父亲一手带出了三个摔跤冠军。

在父亲的暗中帮助之下,吉塔回到了原来的样子,继续保持着一个运动员「唯一」的坚定信念,并开始了第二阶段的逆袭之路。

这一阶段的反弹力来源于,吉塔对父亲的「抛弃」,被教练错误教导,父亲受到的创伤,吉塔曾失去的信念等等。被剧情虐了一番的观众,接下来太需要一次大大的重力回弹了!

这时就迎来了第三部分的主要剧情:精彩的摔跤格斗场面。几个专业级的摔跤场面看得让人酣畅淋漓,吉塔在找回自我后将对手重重地摔在地面,而她对对手的每一次痛击,都是将观众心中积攒的郁结和压抑狠狠地摔在了地上,摔出天际!观众的情绪跟着她一起完全地宣泄了出来。

「真摔 真燃」

所有的“燃”都不是空穴来风,都来源于创作者的精心铺陈,细致描写,这才有最后的触底反弹,也才能使观众感受到情绪宣泄的力量。这也是随意的假摔画面根本做不到的效果,之前的剧情使观众攒了那么多的郁闷和压抑,想仅靠几个假摔镜头就得到宣泄,那也太不对等了吧!

这几个打斗场面对一部普通电影的需求来说,其实挺长的。但由于创作者处理地十分专业,所以观众在观赏途中并不觉得无聊,而是觉得看了高水准的摔跤比赛最精彩的那些部分。这又是如何呈现的?可想而知的是,创作者一定观看了大量的摔跤比赛视频,并找出了其中最有看点的部分,并进行逐一的动作还原。

摔跤比赛的场面是这部电影带给观众的“额外观赏奖励”。就是你本以为买票进场,是来来看一部故事片顺带看几个热血场面的,结果看了不少的打斗经过,而且十分精彩,简直像又买了一张奥运摔跤比赛“最精彩场面”的门票。

吉塔就这般一路逆袭而去。直到出现最后一个转折,也是最让人心痛和深思的转折。

在即将见证女儿成为世界冠军的重要关头,父亲却被人做了个局,被困在小黑屋出不来了。这地方看得真让人郁闷。但此后的一个镜头,却又让人很快明白创作者的良苦用心:那镜头是,少时的吉塔掉进水里,爸爸画外音出现,吉塔你要记住,爸爸不是每次都能赶来救你的,有时候你要完全依靠自己。

此片是有些套路,但很多地方,诸如这里,又完全超出套路,体现创作者的思考。有多少人想到了,最后一个转折竟是这样,让父亲根本无法亲眼见证女儿的成功?

这是影片在剧情上的最后升华,在紧扣「逆袭」这一线索时,创作者并没有忘记第二条线,成长。相信这一幕会让女人泪目,也让男人泪目——你在面临人生重大挑战的时候,父亲不会每次都在你的身旁,这时就需要你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它。

这也是成长的最终命题——独立。

最后的打斗是精彩的。吉塔如愿获得世界冠军。但父亲的席位上,依然是空缺的。

(最后的逆袭)

创作者这时该做什么了?没人知道。此时镜头对准黑暗房间的老爸,他紧张地手握拳头,不知外面发生着什么,女儿是输了还是赢了,是笑了还是哭了?五十多岁的父亲内心是忐忑的。

随后,印度国歌响起了。而吉塔的对手是个外国人。

父亲知道结果了!他依然是女儿成功路上最忠实的见证人。

创作者是好心的,他没有采取琼瑶阿姨那种一虐到底的表现手法,他知道,给观众吃糖永远比给他们吃酸枣更好。且这部电影的基调就是要点燃观众的。

最后创作者还不忘广大的印度女同胞,安排父亲说了一句话,我为你感到骄傲。相信结合印度国情,这句话会让不少印度女孩子感动吧!

(我为你感到骄傲)

电影到这里,所有的表达任务完成,全剧终。

回望其整个表达过程,主线始终清晰,副线环绕其间,每个人物出场也有其意义,虽然会脸谱化,但商业电影人物刻画多半如此。而就剧情来说,尽管观众都知道是部讲“赢”的影片,但整个过程是曲折的,并不会让人一下就猜到下一部分发生什么,可谓套路中的创意。且一个转折之后便上一个新台阶,结构牢固完整。

「选取典型场景,激发观众共鸣」

《摔跤吧,爸爸》让这么多年轻人在影院哭成猴(我不太喜欢哭成狗这个比喻)的原因仅仅因为它是一部体育励志片吗?非也,一个「爱国」的故事是无法激起世界人民共鸣的,正是第二条线索,父女情、成长,让太多人在电影中体会到了共鸣,有太多人从那些典型场景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这才有深深的代入感。当然阿米尔·汗演的父亲形象也是极为精准,是沉默不语、「父爱如山」的典型东方父亲形象。

在父女情这个线索上也可发现,创作者选择了很多典型场景来作文章。

如一个镜头是,女儿在摔跤场上打败了父亲,之后也要离家回校,父亲没有露面来送她,和母亲妹妹们道别后她留下一个背影远去。而这时,躲在二楼阳台的父亲探出身来,以怅然的眼光默默目送着女儿离家。

这种经历,谁没有呢。

另一个镜头还有,当吉塔想寻回对父亲的依恋时,她往家中打电话,接电话的是母亲。“让我爸爸接电话。”吉塔说。但爸爸还在怄气,嗯嗯啊啊不肯接电话。终于别扭地拿起了妻子递过来的话筒,他还未说话,只听女儿“哇”地一声大哭,那一刻,父亲心中的冰山几乎瞬时瓦解,“我马上到你身边来。”父亲坚定有力地说。此后,他真卷起了铺盖,没有任何思考就往女儿所在的方向匆匆赶去。

另外还有些侧面描写也让人动容,如送女儿去国家体育中心时,还背着行李的他小心告诉教练,这是我女儿,她很优秀的。

这些经典而细节的场景,无疑都是来源于真实生活的艺术创作。

至于影片第三部分的格斗场面,没有太多可以剖析,这属于电影制作的技术问题,能呈现这种场面的,永远只属于那些技巧娴熟,精通视听语言的电影人。

在前三部分牢牢支撑起了电影的骨架、血肉、可看性后,一些旁枝错节也在丰富着《摔跤吧,爸爸》这棵大树。

如对印度体育教育体制的抨击,让人思考“制度与人才”的关系;呈现整个乡村对女性学摔跤的嘲讽、反对,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歧视;逗趣的侄儿角色,既担任故事讲述者的作用,又是片中唯一的长期喜剧角色(碟店老板可谓是短期的)。

影片最后奏响的国歌也宣布它完成了自己所有使命中最为宏大的一条:对印度人民人心的凝聚。——这也正是让贡献四亿多票房的中国观众看到最后,略感尴尬的原因:这首歌,我们听不懂。

查看原文?版权属于作者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