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美日企业从中国“撤出”谣言不攻自破

美日企业从中国“撤出”谣言不攻自破

时间:2019-09-27 23:54:38

相关推荐

美日企业从中国“撤出”谣言不攻自破

“尽管很多悲观主义者认定:疫情严重打击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各国普遍出现的医疗物资短缺会使许多国家在疫情后收回相关产业链,各国将会退回主权经济的时代,疫情敲响了经济全球化的丧钟。”中宏观察家、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近日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强调,近期,有关美日准备将其企业从中国“撤出”、彻底“脱钩”、“去中国化”的传言乃至谣言,就生动反映了这一点。

中宏观察家王军那么,我们应该对全球供应链的未来悲观吗?中国供应链的优势还存在吗?商务部发言人高峰4月16日表示,从总体上看,尽管疫情对在华外资企业造成一定影响,但中国没有也不会出现大规模外资撤离情况。王军指出,虽然短期全球供应链受到沉重打击,先是中国本土,继而全球,下一步如何演变还需继续观察。但如果拉长时间跨度,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机制并不十分明晰。一个可能几个月或者一年左右就能过去的疫情,能改变战后七十多年逐步形成的全球供应链的基本格局吗?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基础的经济规律会发生改变吗?多数主要经济体会愿意抛开使自己受益多年的国际经贸合作体系而另起炉灶吗?我们能对正蓬勃而兴、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技术进步和扩散所展现的光明美好前景视而不见吗?“我想,任何一个有理智和独立思考的个体或者经济体,都不会轻易给出肯定的答案。”王军表示,面对数字经济、区域一体化以及技术进步等驱动因素,已经和即将为创新引领者所带来的更高利润、更大市场份额,谁也无法无动于衷。据监测,目前在华外资企业复工复产率稳步提升。对全国8700余家外资重点企业的调查显示,截至4月14日,复产率超过70%的企业占72.8%,较上周提高0.9个百分点。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及未来而言,王军强调,我赞成这样的观点:“疫情很难改变当前全球供应链的基本格局,中国仍将保持全球主要生产中心的地位”。那么,为什么如此乐观?其他国家与中国“脱钩”是否可行?中国最为雄厚的竞争力和长期优势在哪里?对此,王军提出四点分析判断。一是极具竞争优势的综合生产成本。除资源禀赋外,中国的技术进步、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都在推动综合成本下降,供应链要想大规模、长时间从中国向外迁移缺乏足够动力。二是绝无仅有的完备供应体系、发达的基础设施、与国际接轨并逐步改善的营商环境。在一国内部即可便利完成研发、设计、生产、营销等商业化的全部流程,这在全球范围内并不多见,少数产业的供应链外迁可能会发生,整体供应链调整则耗时长、难度大、成本高,也并无合适的承接之地。三是超大体量的国内市场,巨大的消费升级潜力。近些年,中国市场依然对全球性企业有着巨大吸引力,跨国公司“本地生产、本地销售”的模式不断得以强化。因此,对经济全球化的最大挑战也许不是“逆全球化”,而是“经济地区化”,反映在国际贸易领域就是围绕核心国家展开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加盛行,全球产业链空间布局的调整也将适应这一明显趋势。四是日益引人注目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中国的人口红利在逐步消失,但“工程师红利”才刚刚开始释放。即使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的中高端高技术劳动人口依然增长较快,平均每年700-800万的大学毕业生的规模足以傲视全球,研发能力正日益提升。公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连续第四年保持上升势头,排在第14位,是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唯一进入前30名的国家。总之,未来中国将是一个由技术创新和消费升级两大引擎共同驱动的超大经济体,也将是一个愿意承担全球化责任、提供全球性公共产品的负责任超大经济体,是“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更将是一个升级版的全球化的忠实守护者。“全球化的钟声因为有古老而又崭新的中国的存在,必将越来越激昂而绵长。”王军强调。编辑:平 萍|审核:王明月记者:王镜榕推荐阅读·美国单日死亡人数创新高,特朗普称疫情过“峰值”拟加快“解封”·美国诬陷中国进行秘密核试验 外交部又飙成语了!·退休干部勾结敌对分子:欲袭击派出所、弹药库,妄图颠覆政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