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五八章】福祸相生相倚

【五八章】福祸相生相倚

时间:2023-12-25 04:41:29

相关推荐

【五八章】福祸相生相倚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这一集的主题是祸福相生相倚,我们要介绍《老子·第58章》。这章的内容有一句话,我们常常听到,那就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讲祸与福的关系的,值得我们特别注意。我们先把它的原文读一遍,《老子·第58章》:

其政闷(mèn)闷,其民淳(chún)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guì),

直而不肆,

光而不耀。

它最后又提到圣人了,就代表百姓有他的问题。等于是与天下大乱也有关系了,那圣人怎么办呢?我们先把它的内容用白话文说一遍:为政者粗疏,人民就淳厚;为政者苛细,人民就狡诈。灾祸啊,幸福紧靠在它旁边;幸福啊,灾祸潜藏在它里面。谁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祸福是没有一定的。正常会再变为反常,善良会再变为邪恶。人们的迷惑,已经很久了。因此,圣人方正而不会生硬勉强,锐利而不会伤害别人,直率而不会无所顾忌,明亮而没有耀眼光芒。

它一开头提到其政如何,其民如何,代表这是对待的关系。你上面如何施政的,底下的反应、回应就如何,这当然是一种统治者与百姓之间的互动。所以先说“其政闷闷”,你在上位的人(为政者)没有什么特别的作为与表现,闷闷,就是非常粗枝大叶,不求细节;老百姓就变得比较淳朴,“其民淳淳”,他不用费太多心力来对付上面的政策。

如果你倒过来,你说“其政察察”,我什么事情都很苛细,都与你计较,查得清清楚楚,老百姓就会怎么样?就变得狡诈,我就隐瞒。为什么让你知道我的情况呢?勾心斗角了。“其民缺缺”,“缺”这个字,就好像瓦罐破个口一样,叫做缺了。前面的淳淳,就是好像愚笨无知的样子。所以老百姓可以有两种表现:或是显得天真自在,像小孩子一样单纯;或是显得机巧奸诈。

接着两句话就是有名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两句话了。灾祸与幸福是连在一起的,分不开的。在这一方面,韩非子《解老》里面说得很好。韩非子说:“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他的意思很清楚,他说:一个人有灾祸的话,内心就会恐惧害怕,行为就会表现端正、正直,然后思考就会比较清楚,代表你明白事理了,后面就会有福报了。换句话说,灾祸让你心生警惕,懂得道理了,表现就会上轨道了。

接着他怎么说另一方面呢?他说:“福兮,祸之所伏。”表面上很幸福,那里面就有灾祸了。韩非子说:“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就是一个人有福的时候代表有富贵,有富贵当然是锦衣玉食,吃得好,穿得好;跟别人对照之后,内心里面就骄傲了;一旦骄傲,行为就偏差了,任何动作都会背弃它应该有的道理。

所以这两方面的解释是符合人的心理状况的发展的。有福的时候就要有这样的警惕,这是正确的。我们就以王阳明为例来说。王阳明在50岁的时候,他被封为新建伯,为什么?因为他立了大功,平定了宁王宸濠之乱,等于替国家立了大功。这个时候他的父亲龙山公大寿,他父亲跟他说:“我们父子两个人都被封为伯,实在是难得的福气,但是不要忘记一句话,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他拿这个话来提醒他的儿子王阳明,就是我们虽然很幸运,但是也应该非常的惧,就是害怕。王阳明听了之后深有同感,他就说,这是我每天“日夜切心者也”,日夜都在关心的、担心的事。

代表王阳明他们父子两人在有生之年都被封为朝廷的重要的官员,等于加官进爵,享受各种荣耀了;他们特别警惕,就知道说在人间这些事情,它后面可能都会有其他的状况。所以这是我们要学习的,读书的意义就在这里。所以能够了解到人间世事的变化的状况,能够越是得到富贵,越是要收敛,越是要谦虚。

其实讲到祸与福的观念,人在这一生里面难免都会有起起落落,所以在这里可以参考一下庄子在《齐物论》里面提到一个小故事,就是我们很熟悉的“朝三暮四”这个成语。庄子说,有一个人养了很多猴子,最后发现钱不太够了,要调整一下猴子的食物。猴子是吃栗子的,我们说糖炒栗子那个栗子。那么这个人就把猴子找来开会,跟它说:以后让你们吃的栗子,早上三升,晚上四升,你们觉得怎么样?猴子听了都很生气。这人就改口了,好,我们调整一下,以后让你们吃的栗子,早上四升,晚上三升,你们觉得怎么样?猴子听了都很高兴。

当然这里面我们不用去嘲笑猴子数学不好,因为前面3+4等于7,后面4+3也是7,但它总希望说先拿多一点吧。所以人有时候就是如此,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少年得志,一个是大器晚成,你要哪一个?我想很多人都会选择前面的少年得志,但是你真的到老的时候,发现别人大器晚成,那又是不一样的情况。而“大器晚成”四个字也是《老子》书里面说的。所以这里说明什么?人生的总体加起来是七,七是一个完整的数字,你前面四后面三,前面三后面四,总数是一样的。所以人活在世界上要有一种因果的观念,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完全是靠你自己。

换句话说,老子的圣人对这个很了解,所以他后面说:有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然后强调什么?祸福是没有一定的,正常会再变为反常,善良会再变为邪恶。这在说什么呢?这两句话可以说是老子对于人间观念的一个质疑。比如说,你说正常与反常,善良与邪恶,要看什么情况。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他们的判断恐怕是相反的。为什么?这就是天下大乱的特色。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而别人可能是错的了。从别人来看的话,情况又不一样了。

所以后面就说“人之迷,其日固久”,老子很少直接这样说出来的,就是人们的迷惑已经很久了,代表老子的思想是要给人觉悟的。很多人活在世界上,他不见得了解是怎么回事,他就按照传统的、祖先的、前辈的、前面的人的做法,这样去做,他也不见得知道为什么。他有时候也发现,这个价值观善恶、对错、正常反常,怎么有时候变来变去。在这里不行的,别的地方可以;这边认为对的,换一个时候又不对了。所以这就是人类社会人类价值观的问题。而老子高瞻远瞩,他早就是进入到一个道的层次,所以他强调人们迷惑是难以避免的。那怎么办?后面提到圣人要做四件事: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我们先说第一个,方而不割。圣人方正而不会生硬勉强。他的表现方方正正,但他不会批判表现不理想的人。所谓的“割”这个字,等于是我要对付、要铲除不好的东西,那就太勉强了。你不要勉强,你本身方正,你不用勉强去矫正别人。

第二句,他说廉而不刿。“廉”这个字代表很锐利,比如说我做官是个清官,在别人看起来这个人很清廉,但我不会伤害别人。换句话说,你对于这种锐利的一种表现、守住正道这个原则你坚持,但是别人的情况你不见得了解。天下很多人他做坏事,不见得是他愿意做的,可能是迫于无奈,或是被胁迫,或是一时失察,不见得是一般所看的明知故犯这么严重的情况。所以他说他廉(锐利),但他不会去伤害别人。

再看第三句,直而不肆。“直”代表直率正直,“肆”代表什么?顾忌。就是他正直,但他不会无所顾忌。好像说我自己是正直的人,我就要把所有不正直的去掉。不会无所顾忌。不会像孔子的时代,当时鲁国的执政的卿叫做季康子,他居然问孔子说:“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我把坏人都杀光,然后亲近有道的人,这样怎么样?孔子没办法接受。孔子提醒他上行下效。你在上位的人像风一样,老百姓像草一样,风往哪里吹,草跟着往哪里倒。所以这就是与老子思想也能配合的。你不要老想去对付底下的百姓,百姓就是平凡的人,他就是没有悟道,他就根据传统的方式在生活,别人怎么做他也怎么做。所以在这里要有一种有效的引导,就是这三点,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

最后一点,讲到圣人是明亮而没有耀眼的光芒,“光而不耀”。光当然是没问题,你作为统治者高高在上,你的作为表现对别人来说,就好像放在桌上的灯一样,它可以照亮整个房间;但是不要让它太刺眼。所以这就是前面说过和光同尘,也是另外一种说法了。

所以可以了解,老子笔下的圣人真的是一个虚拟的统治者,他悟道了。所以在后面的《庄子》里面就描写自己怎么办?“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这句话。就说不去责怪、评论别人的是非,我跟别人可以好好相处。怎么做?就是你一方面自己要有方、廉、直、光,但你避免去给别人产生压力,对别人要怎么样?要不割、不刿、不肆、不耀。让别人自己就慢慢改善了。比如说你穿个衣服,太阳光太热了,你把衣服脱了;北风吹了,你衣服拉得越紧。你要做哪一个?当然做太阳,你用温暖让他自己走上应该走的路,这不是很好吗?

所以在这一集里面我们学到什么?至少我们看得很清楚了,就是祸与福的关系,并且最好把这句话背下来,将来用的时候就比较有把握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灾祸呀,幸福紧靠在它旁边。你只要撑过去这一关,后面就好了。幸福啊,灾祸潜藏在它里面。当你一切顺利的时候,反而要小心。

前面那一句,当你遇到灾祸的时候,让我想到尼采说的一句话,他说:“杀不死我的,将使我更强壮。”当我遇到灾祸的时候,我撑过去,后面就更强壮,可以面对更大的挑战了。相反的,你幸福的时候就要小心了,常常想到说幸福得来不易,要好好珍惜,同时要记得《易经》的观念,叫做居安思危。

【课后思考】

从这一集里面有关祸与福的想法,有没有给你一些什么样的启发呢?或者你自己有些个人的想法或者观察,想听听你的意见。我是傅佩荣,谢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