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邯郸广府古城——美丽中国(叶平)

邯郸广府古城——美丽中国(叶平)

时间:2020-09-15 11:27:06

相关推荐

邯郸广府古城——美丽中国(叶平)

河北省邯郸市的广府古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北方独一无二的古城、水城和太极城。因明清时期曾为冀南三府之一的广平府治所,故称为'广府'。由于兴建于元明清时期的古城墙保存完好,世界各地自发游客众多,一度被称为被遗忘的神秘古城。

邯郸

邯郸地处河北省南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战国时期作为赵国都城达158年之久,是我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以胡服骑射、完璧归赵、将相和等为代表的赵文化,展现出赵国在逐鹿中原时的改革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之一。

从武汉乘坐高铁到邯郸只需要3 个多小时,现在的交通真的十分便利。

因对邯郸最初的印象是“邯郸学步”,抵达后首先寻觅的就是这座学步桥。学步桥于明代万历45年改建为拱券型石桥。

古桥旁边的石雕:一个年轻小伙子在一对步履优雅夫妇的足迹后爬行,逼真地描绘了“邯郸学步”这一典故。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的诗句。

邯郸人对成语典故情有独钟,被称为中国成语之乡: 智者千虑 ;背水一战 ;毛遂自荐;破釜沉舟;南辕北辙;不遗余力 ;利令智昏 ;旷日持久 ;一枕黄粱;奉公守法 ;黄粱美梦;鹬蚌相争;邯郸学步;奇货可居 ;纸上谈兵;负荆请罪;完璧归赵 ;价值连城 ;胡服骑射;围魏救赵;梅开二度;伤弓之鸟 ……据考证,直接出自邯郸的成语典故就多达200余条。

丛台公园

丛台公园的旧址在战国时代赵国都城邯郸内,当时建造的“丛台”是赵武灵王饮酒寻乐,观赏歌舞的宫廷御苑,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而丛台之名源于当时邯郸的许多亭台楼阁连接成片。

武灵丛台。丛台公园内部的武灵丛台是邯郸最重要的古迹,为赵武灵王观看歌舞、检阅兵马操练之地。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一位最有作为的国君,为了使国家强大起来,他对作战方法进行改革,变车战为骑战,推行'胡服骑射',并身体力行,训练兵马,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使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丛台高26米,南北皆有门。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曾多次登台观赏赋诗。

从南门拾级而上进入。

迎门而立的碑刻,正面刻有清代乾隆皇帝《登丛台》的一首律诗,背面是他的古风《邯郸行》词。

丛台的第一层是个院落。

院内坐北朝南的亭屋叫'武灵馆',塑有赵武灵王的雄伟塑像,他推行胡服骑射,励行改革。

梁启超认为赵武灵王是自商、周以来四千余年中的第一伟人,是中国历史上四位取得对北方游牧民族战争胜利的人之一,而且是最值得后代子孙骄傲的一位。

古代赵国文物

古代赵国文物

古代赵国文物

胡服骑射图

古丛台图

台的顶部为据胜亭。该亭建于明嘉靖,为当时据守邯郸兵备杨彝所筑,其意为'据此者胜'。

传说这里曾经是《梅开二度》故事中陈杏元和梅良玉分手诀别之外。

武灵丛台,流传千古

登上丛台极目远眺,赵国都城遗址——赵王城蜿蜒的城墙隐约可见。

七贤祠。丛台公园内的七贤祠,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期赵国杰出人物而设。

七贤为当年赵国著名的七大名人:蔺相如、廉颇、李牧、赵奢、韩厥、程婴和公孙杵臼。

蔺相如和廉颇,应该是七贤祠的主角。

'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将相和'的故事家喻户晓。

赵国的军事家李牧和赵奢,均为赵武灵王时代的著名将领。

韩厥、程婴和公孙杵臼,三忠舍身救'赵氏孤儿'的故事流传千古。

邯郸碑林。七贤祠西面是碑林长廊,名曰'邯郸碑林',长廊内有历代书法家藏碑三百余块。

碑刻从宋元到现代,对研究河北邯郸的人文历史极具价值。

主要存碑有唐朝节度使何弘敬石刻墓志铭、明朝刑部尚书张国彦和夫人蔚氏的石刻墓志铭、清朝进士王琴堂梅花石刻碑、明朝邯郸城门上'三辅锁钥'碑、天然巨石碑、太白醉题图与吕洞宾画像碑等。

其中,中国最大的墓志铭何弘敬石刻墓志铭就存放于此处。

刻有“唐故魏博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赠太师庐江何公墓志铭”25个篆字以及59行3336字的楷书墓志铭文。

目前,丛台公园已成邯郸市民文化娱乐休闲地。

丛台公园已成邯郸市民文化娱乐休闲地。

丛台公园已成邯郸市民文化娱乐休闲地。

丛台公园已成邯郸市民文化娱乐休闲地。

广府古城

广府古城位于邯郸永年区东南20公里处,西南距离邯郸市区15公里,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早在春秋时期广府古城就有记载,战国时期为赵国毛遂封地。隋末窦建德在此建立夏国。明清朝这里成为直隶省广平府。

古城坐落于达4.6万亩的永年洼湿地中央,为独一无二的旱地水城,被誉为“北国小江南”,具有北方罕见的秀美水乡风光。

围绕古城的是一条顺畅贯通的护城河,护城河外是面积达4.6万亩的永年洼,地势北高南低,水能自流,洼淀常年积水,历史上是著名的天然水产养殖场。

现存城墙保存完好,为明代时重修,高12 米、宽8 米,城内面积 1.5 平方公里。城墙基本完整,总周长有九里十三步之说。

除了气势宏伟、古朴沧桑的古城墙之外,还有端庄秀丽、结构独特的弘济桥,号称赵州桥的“姊妹桥”。

广府城周围环水,易守难攻,且有瓮城相守,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广府古城原为土城,共有四门四城楼。

城楼四角建有角楼,并有垛墙876个,殊具特别的是在四门之外尚建有瓮城相守,地道的关防深锁,固若金汤。

传说永年是毛遂的封地,故广府又称永年城、永年老城、卧牛城和广平府。

广府古城内部的景色很有些类似于我们到过的平遥古城。

漫步在古城街道上

漫步在古城街道上

漫步在古城街道上

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故居

中国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但发祥于河北邯郸永年广府古城。邯郸永年广府人杨露禅(1799—1876),自幼爱好武术,年轻时到温县陈家沟学习陈式太极拳,学成后回乡设坛教拳,创杨式太极拳,且拳艺不断精进,所向披靡,高手尽服。后被人推荐前往北京,任京师旗营武术都是,晚年又被延请至王府授拳,故弟子众多,影响渐大,也使太极拳从此推向社会、走向世界。

杨氏太极拳被称为“活的雕塑,流动的音乐,体育运动的阳春白雪”。

清光绪皇帝的老师、清朝著名的书法家翁同和在观看杨露禅与人比试后,亲手写了一副对联“手捧太极震寰宇,身怀绝技压群英”。这副对联就一直挂在杨露禅故居正厅的门前。

除了杨式太极拳之外,广府的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的故居也保存完好。杨式太极舒展大方,武式太极小巧紧凑,两种拳式均以柔中寓刚、刚柔相济见长。

杨式、武式太极拳影响广泛,其弟子遍及海内外。永年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太极拳之乡'。曾连续举办了八届国际太极拳交流活动。每届都有千余名太极拳爱好者和许多太极拳门派前来进行比赛交流,是旅游观光的热点。

武家大院

武家大院位于永年县广府囤市街路西,是清代武澄清、武汝清、武河清(字禹襄)故居,作为冀南第一府,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清代建筑群之一,其价值和著名的乔家大院相比毫不逊色,俨然一座民俗风情博物院。

“中国最伟大的清代建筑群”?最好能加上“之一”。

经过修缮复原,武家大院三条轴线的三进院落气势恢弘,自成一体。

屏风墙果然有“瓶”。

典型的北方四合院。

武汝清,道光二十年进士,赏二品衔。武澄清,咸丰二年进士,武氏太极拳创始人之一。而武河清(字禹襄)才是武氏太极宗师。

武汝清藏书阁

中堂陈列

会客楼

小姐锈楼

明清家具

明清家具

庭院

武澄清居室

明清家具

厨房

戏台

清代“车库”——轿子房

黄粱梦吕仙祠

黄粱梦吕仙祠位于邯郸市北10公里处的黄粱梦镇,始建于宋代,明、清时代及1984年均有大规模修复。依唐代沈既济传奇《枕中记》故事而建,相传卢生遇神仙,做黄粱美梦就在此地,俗称卢生庙和邯郸古观。

古建筑群占地1.3万平方米,殿宇房舍180余间。吕仙祠主体建筑包括有八仙阁、钟离殿、钟楼、鼓楼、吕祖殿以及另外的卢生殿。

照壁嵌有据说是吕洞宾亲自书写的'蓬莱仙境'四个字。

吕仙祠八仙亭

神仙洞府

八仙阁建于明代末期,是道士们为迎接八仙临莅憩息而筑。

八仙塑像:汉钟离、吕洞宾、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张果老、李铁拐和何仙姑。

正阳帝君汉钟离:全真道尊他为“正阳祖师”,后列为北宗第二祖,亦为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是吕洞宾的师父。

吕洞宾元时封为:“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是为“孚佑帝君”之由来。

吕洞宾原为唐代进士吕岩,是八仙中名气最大的一位,被道教全真教奉其为北五祖之一,世称“吕祖”、“纯阳祖师”。

卢生殿叙述就是吕洞宾引导姓卢的书生在睡梦中领悟了人生,决心修道的故事。殿内有大青石雕刻卢生睡像和睡床以及墙壁上的壁画,展现了卢生一枕而觉,一觉而梦的意境。

卢生本为唐传奇《枕中记》(沈既济撰)人物,卢英,字粹之,因久试不弟,于邯郸舍遇道者吕翁(后传为吕洞宾),吕授其瓷枕,遂入梦,梦中娶富女,登高科,做大官,享尽人生富贵,寿至八十而命终,卢生梦醒,而旅店主人炊黄粱饭尚末熟,由此感悟人生如梦。

驻云亭,也是景区的制高点。登高一望,仙祠尽收眼底。

中国名梦馆:黄粱梦吕仙祠是中国惟一以梦文化为主题的景区。自《枕中记》问世以来,黄粱梦一再被人续写改编,唐代有《南柯记》,宋代有《南柯太守》,元代有马致远杂剧《黄粱梦》,明代有汤显祖《临川四梦》中的《邯郸记》,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的《续黄粱梦》,这个梦对千古名著《红楼梦》也产生深刻的影响。

南柯一梦

甘露寺

甘露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民国时期该寺毁于战乱,现为上世纪八十年代重新修建的新寺。

此寺按照佛教的制式非常规范,主要特点是全部佛像除释迦牟尼是铜铸贴金外,其他都是名贵香樟木雕塑而成。

进入山门是天王殿

大雄宝殿居中

藏经楼殿后

弘济桥

弘济桥位于广府古城东2.5公里的滏阳河上,俗称东桥。滏阳河发源于邯郸峰峰矿区的太行山东麓,流至天津附近与海河交汇。在古代就是一条“黄金水道”,它的通航历史最早起于隋唐时期,一直延续到上世纪的60年代。

河北省有一座赫赫有名的赵州桥,赵州桥原名叫安济桥,与弘济桥只是一字之差。弘济桥建于隋代,该桥结构于赵州桥相似,为单孔双敝肩石拱桥,全部用石块砌成。主拱券似长虹飞架,其两端各肩负两个小券。桥长48.9米,宽6.82米,主券跨度为31.88米,矢高6.02米。

弘济桥艺术价值也非常高。桥上共有18根方型望柱,望柱上有7个狮子、8个猴子、1个鲜桃、1个石榴和中间的一个地牤牛。桥面两边各有17块石栏板,还有9桃10石榴,栏板上所刻花纹多是连年有余、节节封侯等吉祥画,还有鹿、麒麟、八仙和武松打虎等图案,形象逼真,玲珑可爱。

弘济桥在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前,居然还在通行走车,相当完好。它除了在明万历年间大修过一次,主要是换了望柱和护栏板,其余皆是原状原样原物。

毛遂墓

毛遂墓在邯郸城西南五里大堤内,欲“脱颖而出”者可到这里学习“毛遂自荐”的精神。

毛遂是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赵胜的门客之一。公元前290年,平原君奉使联合楚国共同抗秦,毛遂自荐请往。他自信地对平原君说:“不是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而是你尚未将我装于囊中。倘若早把我装于囊中,我的才华就象锥子那样,早已脱颖而出地露出来了。”

毛遂自荐后,平原君便带他同出使楚国。在谈判中毛遂抽剑出鞘,逼近楚王,说以利害,楚王无言以对,应允合纵抗秦。平原君说:“毛遂先生的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