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原创】王羲之:中国书法史上的珠穆朗玛

【原创】王羲之:中国书法史上的珠穆朗玛

时间:2022-11-23 22:29:06

相关推荐

【原创】王羲之:中国书法史上的珠穆朗玛

该怎样定义“风流”?请与本号一起来诠释。长按长河,识别二维码,可加风流君为友:

作者:杨益

来源:风流年代(fengliutimes)原创

如果说东晋时代是书法史上的青藏高原,那么王羲之则是青藏高原上的珠穆朗玛。

王羲之(公元303年-361年),字逸少,晋朝琅琊临沂人。他曾为官右军将军,故人称“王右军”。他的青史留名,并非因其官爵,而是因其书法。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书法大师,人称“书圣”。他的家族琅琊王氏,堪称第一等的豪门大族。从伯王导、王敦都是手掌社稷,权顷一时的风云人物,到头来风尘荡涤,浮华尽散,却是这位族中子弟,用手中轻飘飘的鼠须笔,为琅琊王氏在中华文明史上写下了最光辉的一页。

山东临沂市王羲之故居内的王羲之雕像

临沂诞生了很多了不起的历史人物:蒙恬、匡衡、诸葛亮、王祥、王导……,但这里的人们习惯于把王羲之作为他们的城市名片,这说明文化的恒久影响力。

家道豪门非自恃,东床坦腹逸声名

王羲之所处的两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综合着混乱、动荡与华丽色彩的时代。在王羲之出生的公元303年,“八王之乱”正处愈演愈烈之势,晋惠帝被迫逃出洛阳。此后中原沦为匈奴、羯、氐、鲜卑、羌这五胡民族引弓逐鹿的疆场。

公元3,王羲之14岁,匈奴人刘曜攻陷长安,晋愍帝投降,西晋灭亡。此后东晋偏安江左,虽然也时有图谋北伐、恢复中原的壮举,但更多的时候,却在无休止的内斗、专权、政变中反复折腾。

与混乱的时局相对照,两晋却是一个文化繁荣、个性张扬的时代,数代“清流名士”各呈风流,在青史留下了众多逸传。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文明的瑰宝之一——书法发展到了一个顶峰。

秦汉时期的文字载体主要是竹简,由于竹简物理特征的限制,直到东汉时期,隶书仍为书写应用的主要字体。隶书的字型扁而长,写起来不甚流便,从视觉上看,字与字各自独立。

“字”是书法的基本单元,汉末至魏晋,书法的“势”渐行发展,即书法要讲求变化,避免单一,讲求灵动,避免呆板,还应从整体的“字群”着眼,而非只立足单个的字。于是,隶书之外,楷书、行书、草书三支渐有兴盛。

在王羲之以前,最能彰显个性的草书,其桂冠由东汉的张芝所戴。张芝的草书字字独立,大小相等,笔势不连贯,是依然具有隶书笔意的“章草”。

在楷书、行书方面,最富盛名的大家,则是曹魏的宰相钟繇。钟繇擅隶书、楷书、行书三门字体,其楷书、行书皆有隶书的风格,神形古朴,纵画短而横画长,字体呈横张态势。

到了两晋,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玄学清谈之风渐盛。旷达超俗的文人士大夫,在关注个性的同时,借助书法艺术表现自己不涉世务的清高。书法理论的研讨,书法用具,尤其是纸张的推广运用,让新兴的书法艺术浪潮如虎添翼。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书法进入发展的极盛时期。

社会动荡,王羲之的家族琅琊王氏却藉此步入鼎盛。这里有必要作一个补叙。当初王览生了六个儿子,自长及幼分别叫王裁、王正、王会、王基、王琛、王彦。长子王裁,生子王导;三子王会,生子王敦;而儿子王会,生子王旷。这王旷,就是王羲之的父亲。鼎鼎大名的王导、王敦,皆为王羲之的从伯父。王正曾为尚书郎;王旷曾为淮南太守,是首议晋室渡江的功臣。

琅琊王氏一门南渡后,以王导、王敦为代表,他们辅佐晋元帝司马睿,对东晋的建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们位高权重,占据东晋几乎所有的重要职位,天下敬畏,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

除了在政坛叱诧风云,琅琊王氏在文才方面也是代有翘楚,尤多工于书法,王导、王廙、王籍之等都是书法名家。这样的家族氛围当然会对幼年的王羲之产生影响。

王羲之从七岁开始学习书法,启蒙老师是自己的姨母,人称“卫夫人”的女书法家卫铄。卫铄的曾祖父卫觊和老师钟繇,都是魏晋时的书法大师。她本人最擅隶书和楷书,其书法被誉为“楷书之法则”。

在教学交流中,卫夫人发现王羲之不仅对书法兴趣甚高,而且有超越常人的慧根,谓之“将有大能”,并预言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将会超过自己。这位有才名且眼光独到的姨母,为王羲之日后的成就打下了基础。

除了自身资质和名师教导,王羲之对书法的酷好和勤奋,显然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他一直认为,草书大师张芝学习写字的时候,在水池边练习,结果整个池子的水都被染黑了,如果其他的人也能有这般的专注,造诣未必就不如张芝。

卫夫人的《名姬帖》

卫夫人,名铄,字茂漪,生于晋武帝泰始八年(272年),卒于晋穆帝永和五年(349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王羲之姨母,东晋女书法家。著作《笔阵图》是书法理论精品。

十六岁后,王羲之师从叔父王廙。王廙即后世书法界常说的“王平南”,他是当时江东乃至天下书坛的领军人物。王廙高朗豪率,对王羲之甚是赏识,不但悉心指导这位侄子,还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宝物、西晋大书法家索靖的手迹《七月廿六日帖》送给了王羲之。

得到这位叔父的传授,王羲之的技艺日益精进。王廙曾提出了书、画创作要“行己之道”,即不是因袭前人,而要闯出有自己特色的路子。王羲之恰是如此,他纵情挥扬自己过人的才华,雕琢书法艺术的奇异绚丽,终成大器;在为人处世上,他也坚持自我的风格,从而走出了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

史载,王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在精英荟萃的王氏家族中,并不引人注目。但也有少数善于识人的对他青睐有加。十三岁那年,王羲之去拜访名士周顗(yǐ)。这位周顗,字伯仁,为人特立独行,张狂率性,口无遮拦,甚至敢于在朝堂抨击皇帝;连王羲之的伯父,手握重兵的大将军王敦都有些怕他。

周伯仁一见王羲之,却惊叹于此小子身怀异能,大为敬重。当时筵席上的大菜是烤牛心,周顗不等其他宾客品尝,先割下一块来给王羲之吃。这一刀割来,四座皆惊;而被周伯仁这么一敬,王羲之渐趋知名。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羲之的才华日益凸显。在隶书方面,他已经超过了启蒙老师卫夫人。当时有评论说他的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王敦、王导二位伯父尤其器重他。王敦的主簿阮裕才德双修,举世名重。王敦以阮裕激励王羲之:“你是我们王家的好男儿,不会比阮主簿差呢!”便是这位阮裕自己,也将王羲之和王敦的继子王应、王导的儿子王悦并称为“王氏三少”。

临沂王羲之故居的洗砚池(左)和绍兴兰亭洗砚池(右)

洗砚池全国各地均有不少,但主人公却不同,如河南长葛市的钟繇洗砚池,江苏常州的苏东坡洗砚池等。而作为书圣,王羲之在山东临沂、浙江绍兴以及庐山归宗寺均留下了洗砚池的传说,至今依然有相关景点。

公元3,王敦起兵南昌,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进攻建业,朝野战栗。王氏另一位领袖王导,则每日率子弟匍匐在朝堂前待罪。据说,当时周顗上朝,经过王导身边,王导请他代向皇帝谢罪解释,周顗仰头不答而过。不久王敦攻入建业,诛杀政敌,挟持晋元帝,朝政尽在掌握。

二十岁的王羲之,看着这位伯父扬旌顺流,威风八面,心中涌起的未必是家族的自豪感。那位较早赏识王羲之的周顗,因为遭到王导误解,而被王敦所杀。王导后来才发现,原来周顗不仅在皇帝面前替他说了好话,还亲上奏疏称赞他的忠诚。于是,自知有愧的王导,说出了那句在历史上有名的话:“吾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对王羲之而言,朝廷争斗的是非姑且不论,周先生的横祸,却让他为之含悲。这种因为政治斗争而误伤好人的血淋淋现实,给年轻的王羲之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随后的历史中,我们会发现,他总是在尽可能地回避着斗争,往往能与党争的各方都保持相对纯洁的私交。

就在这一年,被王敦吓得胆战心惊的晋元帝司马睿驾崩,太子司马绍继位,是为晋明帝。同一年,王羲之的叔父和师傅、当时书画天下第一的王廙病逝。明星的陨落,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始。只是当时的书法界,或许还不曾想到,开启这一时代的,是年轻的王羲之。

王羲之继续着自己率性坦诚的生活。公元3,尚书令郗鉴派门生向王家求亲,希望能找一个王氏子弟作为女婿。王导便让郗鉴的门生到厢房看望王氏子弟们,以备挑选。

那门生看了一遍后,回去告知郗鉴道:“王氏子弟们都很不错,不过我去的时候,多少有些拘谨。只有一个小子袒胸露腹,自顾自躺在东边的床榻上吃东西呢。”

郗鉴少时孤贫,从底层奋斗上来,他眼光独到,机谋深远。听了门生的汇报,立刻拍掌道:“就选那个袒腹东床的小子当女婿。”于是将女儿郗璇嫁给了王羲之。

郗鉴究竟如何根据这一表现就认定了王羲之的出色,后人自然可以牵扯出很多理由,甚或有说是单纯的炒作。唯一无须质疑的是,此时的王羲之,早已不复幼时的“人未之奇”,而成为朝野目光交赞的青年才俊。郗鉴本人也是一位书法名家,据记载其“草书卓绝,古而且劲”;郗鉴的儿子郗愔、郗昙等都工书法;郗璇既是一位贤淑怀德的女子,对书法亦有所长。如此看来,以书法为媒,是一条最合符逻辑的理由。而与书法名门郗氏结亲,是王羲之人生道路上的又一幸事。

公元234年,王敦再次起兵反抗朝廷,落得个兵败身死。对琅琊王氏而言,这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好在,虽然失去了最有霸气的一位族人,朝中还有忠节宽厚的王导主持,“王与马,共天下”的势头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而作为王敦、王导下一辈的王羲之,开始进入他人生中的腾达时期。

王羲之标准像,取自明嘉庆本《集古像赞》

朝野风流身尽许,激扬笔底好寻欢

王敦死后的第二年,即公元325年,年轻的晋明帝驾崩,五岁的太子司马衍继位,此即晋成帝。皇太后庾氏临朝,太后的哥哥庾亮与王导共同担任辅佐大臣。

庾氏也是江东望族,更是书法大家。尤其庾亮的弟弟庾翼,是晋朝继王廙后在书法界的扛旗人。当时庾翼,以及王羲之的内兄郗愔,其书法造诣都胜过王羲之。

王氏有晋室南渡的奠基之功,庾氏是新进外戚豪门。两族同辅朝政,最初往来密切,然而短暂的蜜月之后,这群书法家便逐渐陷入政争,而且一步紧似一步。王导的史评是宽厚仁和,不过在这种决定家族利益的战场上,也毫不手软。庾氏诸子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两家从中央争到地方,针锋相对,步步紧逼。

庾氏有太后临朝的优势,王导为了抗衡,便大力借重子侄辈的王允之等青年俊杰。王羲之作为这一辈中的佼佼者却有些另类,不管家族间如何斗争,他照样同庾氏诸子交流切磋。

王羲之的初次仕宦也在这段时间,最初担任的是秘书郎(负责掌管图书经籍的官),后来又曾担任临川太守。到三十二岁那年,时任征西将军的庾亮请王羲之担任自己的参军,后来又晋升为长史。这前后十多年的时间,王羲之为官如何,史书记载不多。想来表现尚可,但显眼的政绩难觅。

至于在庾、王两家斗得犬牙交错的关键时期,庾亮如何邀请王羲之到他的幕下,而王羲之如何又欣然前往,王导又听之任之,众说纷纭。有说这是政治上的交易,有说这是短暂止斗的表示,也有说这是王导特意安插的钉子。但或许更简单,只是王羲之不在意这些门户之争,他和庾亮不过彼此抱有欣赏罢了。在王羲之为官的半生中,这种态度贯穿始终。

王导与庾亮的斗争曾一度白热化。庾亮甚至试图起兵罢黜王导的执政权,幸亏郗鉴的坚决反对才作罢。这里已经不是单纯的私人恩怨了,而是蕴藏了第一望族王氏与现任皇帝的舅家庾氏的门阀之争。对王羲之而言,参与斗争的个人都是他尊敬的长者,而斗争又是这般残酷和复杂,想来他心中是非常郁闷的。

而公元339年对王羲之来说,是更加郁闷的一年。这年七月,王导去世。王导对王羲之非常看重,曾把自己从故乡琅琊带到江东的钟繇草书真迹《尚书宣示表》送给他。失去这位一直关照自己的从伯,王羲之心理当然不好受。

祸不单行,八月里,岳父郗鉴也去世了。又过了一年,庾亮也因病而薨。临终前,庾亮向朝廷上表,称赞王羲之“清贵有鉴裁”,希望朝廷予以重用。王羲之因此得以被授为宁远将军、江州刺史。这一年,他三十八岁。

将届不惑的王羲之,此后面临的是新的局面。从初次仕宦至此,前后十多年中,他多少总是处在长辈们的关照之下。如今,族伯、岳父和老上级相继故去,他需要靠自己的力量闯荡官场了。

对于一个向来有志仕宦、光宗耀祖的人而言,离开前辈的庇护,自然少了些援助,但同时也可以摆脱前辈的拘束,放开手脚施展自己的能耐,说不定事业达到新高。遗憾的是,王羲之并非此类。他才干是不缺的,也能够尽职尽责地完成任务,但他的兴趣不在为官上。艺术的广袤世界,已经吸引了他的全部心力。

琅琊王氏中,王戎、王衍、王敦、王导这一代,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而退场。光耀门楣的担子,落到下一代身上。王羲之则是这一代的翘楚,一旦被拉入家族利益的圈子,一个人面对的情况将要复杂凶险得多。而王羲之是不喜欢权力斗争的,他也不习惯权力斗争。

他开始回避仕途,只当了一年的宁远将军、江州刺史,他便卸任给同族兄弟王允之,自个专心致志进行书法研究。

接下来的几年,他自顾过着悠然的田园生活。朋友会稽王司马昱在朝辅政,多次召他担任侍中、吏部尚书等官职,他都统统不受。

344年,王羲之的宝贝儿子王献之出生。王羲之共有七个儿子,其中史书留传下姓名的有五人: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王献之是王羲之四十二岁时的老来得子,也是诸子中最有出息的一位,日后与他爹被书法界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画像

世传王献之的书法很多,但他本人的画像却极少,此幅为当代台湾画家董梦梅所画王献之像,现藏于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

同是这几年,王羲之远离的东晋朝廷则没啥好事。公元342年,晋成帝卒,其弟弟司马岳继位,是为康帝。只过了两年,年仅23岁的康帝又死了,两岁的司马聃继位,是为穆帝。

皇帝三年死了两个,朝堂上庾、王两族的争斗也是不亦乐乎。尤其在342年,庾亮的弟弟庾怿试图毒害王允之,事败之后服毒自杀,将悲剧推到高潮。一群美仑美奂的书法高手,在政坛采用这等狠辣阴鄙的手段相斗,实在让人感慨不已。从这一点看,远离是非的王羲之是有先见之明的。

撇开世间浮尘,专注于内心修炼,王羲之的书法在他四十岁左右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三十岁之前的王羲之,其书法虽有才名,个人特点尚不突出。他不甘人后,致力于书理的探索和书体的创新,追求区别于人而高出于人的品格。

王羲之在楷书、行书、草书三种书体上各有创新。楷书上,他虽法钟繇,却“俱变古形”,一改钟繇楷书中翻挑飞扬的隶书笔势,代之以回锋收笔、规整匀称的“楷势”。这种楷书,纵向笔画向下伸引挺直,点画对称呼应,有纵展之势;用笔则多以方笔入纸,而收笔处轻提回带;在运笔速度上是缓前急后;在笔画形态上求其匀整遒紧,势如列阵。经这样的改造,楷书字体笔画之间的配置关系基本确立,结体变横张为纵展,规整劲健,雍容尔雅,仪态大方。王羲之为楷书开创了端庄而生动的“今体”阶段(今体楷书的最后定型是在唐朝)。

王羲之的行书也是法于钟繇而超越钟繇,其笔画体态都生动欹侧,在结构上“遒媚紧敛,势巧形密”,蕴含着行而突止之态、蓄而待发之势。在字与字之间,起承转合,似断若连,如‘烟霏露结’。这种新体行书,较之于钟繇行书显得华美潇扬,时人竞相效仿,从而结束了钟繇行书统领书坛的时代。

草书方面,王羲之在张芝“章草”的基础上进行扬弃,增损古法、裁成自体,融合了流畅遒逸的“今草”风格。其笔势的连属多在一字之内,同时又在作品整体上呈现出神采的贯通,别出新貌。他的今草,在用笔和结构的变化上,都达到了极致。用笔方折为主,斩钉截铁,干净简捷,从容不迫。“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技法与才情,理性与感性,自然地融为一体。

王羲之突破陈规,凸显独有的风范,声望也逐步攀升,到后来,名家子弟纷纷效法。庾翼的书法,过去一贯是胜于王羲之的。见到这种情状,开始很不以为然,发牢骚说:“最近这帮小子怎么轻贱家鸡,而喜爱野鸭啊。居然全都去学逸少(王羲之字)的书法。等我抽空去和他比试一番。”后来,看了王羲之用章草写给他哥哥庾亮的信,他才深为叹服,他后来写信给王羲之说:“过去我有张伯英(草圣张芝)的章草书十纸,过江的时候却丢失了,常常痛惜再也看不到这样绝妙的书法。如今看见您给家兄写的书信,焕然若神明,真是如当年的伯英草书一样出色!”

王羲之临摹钟繇的《千字文》

这是一件传世有名的墨迹,为历代收藏家所宝重。原帖纸本,凡八接,纸质细腻光洁,古色古香,纵26.3厘米,横322厘米,行书,共108行,计974字。

这可不是简单的态度转变,庾翼在王廙死后的十余年间,是称雄中国书法界的第一流人物。他对王羲之的叹服,可谓标志着书法界又一次改朝换代。王羲之超越了庾翼,成为新一代的领军人物。

兴衰成败休关我,意气纷争奈尔何

婴儿皇帝晋穆帝登基前后一两年,王允之、庾翼、庾冰等先后去世,之前闹得沸反盈天的庾、王两族朝堂相争也告一段落。敌对的双方大批量撒手人寰,与两方皆有交往,置身争斗之外的王羲之,却依然在钻研他的书法。异军突起的庾氏一门渐归平常,曾经炽手可热的琅琊王氏亦不复当年的辉煌。

公元347年,晋朝的对外形势一片大好。荆州刺史桓温西征四川,攻克成都,灭掉了成汉国。但桓温本人却非谦谦君子。出于牵制桓温的目的,会稽王司马昱提拔当时颇有清名的殷浩入朝与之抗衡。为了增强实力,更征王羲之为护军将军,以辅佐殷浩。

王羲之何等聪明,又怎看不出其中的玄机?棘手的是,这件事的三个主角,司马昱、殷浩和桓温,恰又都是他的好朋友。第一次是王敦、王导和周顗,第二次是王导、郗鉴和庾亮。他实在不愿意再看到类似的悲剧发生,更不愿以四十多岁的年龄卷入其中,他婉谢了任职邀请。

然而殷浩不肯放弃,给他写了封很是动情的书信。在这种情况下,他才勉强去担任殷浩的护军将军,后来又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这时殷浩、桓温两党的斗争已经愈演愈烈。王羲之一方面出于与他们二人的友情,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国家利益,常以书信劝和。可惜未被听从。

公元352年,殷浩乘北方羯族建立的后赵发生内乱,试图通过北伐的胜利来巩固自己的地位,遏制桓温的势头。王羲之料其必败,再三劝阻,而殷浩一意孤行,率领拼凑的部队勉强出兵,结果被羌族将领姚襄打得大败。

他还想再战,王羲之又写了一封书信,信中劝殷浩不要追悔往事,而要放眼将来,应当以宽和为政,不去力争武功。又指出过去的很多当权者短虑少谋,任性作为,以致于祸国殃民,担任国家大权的,应该虚心引荐贤人,而不是仗着权势去压制忠言。又说按目前局势,殷浩应该引咎自责,退守长江,减轻赋税徭役,让百姓休养生息。以前事情没做好,不能试图用分外的举措去平衡。

最后王羲之还写道:“我知道自己的谏言或许不被你采用,或者会惹你生气。但推心置腹的话,一定要言无不尽。如今百姓饱受徭役赋税压榨,简直如同秦朝时候的暴政。恐怕陈胜、吴广这样的忧患,也离得不远了!”

王羲之是一位文人,魏晋时候的文人,多有清谈的毛病。而他这一篇《遗殷浩书》,字字迸发的都是响当当的忠贞之言。王羲之又给殷浩的后台司马昱写信劝阻北伐,言辞据理,痛心疾首,悲悯之心溢于行间。这便是有名的《与会稽王笺》。

遗憾的是,司马昱和殷浩都没有接受劝告。次年,殷浩再次北伐,又被打得丢盔弃甲。两番北伐兵败,司马昱、殷浩在政治斗争上节节败退,手握重兵的桓温得势。与此同时遭到摧残的,还有东晋皇朝的国计民生。

面对这一切,王羲之徒呼奈何。他并非只图个人逸兴,不问苍生死活的清谈家,而他的几位朋友,却不能理解他的一片苦心。司马昱、殷浩以北伐作为对抗桓温的工具,桓温则用按兵不动,不予增援的方式来破坏北伐。在王羲之看来,江山社稷或者黎民疾苦,都被他们当作了可以牺牲的棋子。他厌恶这一切,却又无力改变。

《羲之爱鹅》

清任伯年绘,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于是他只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在出现饥荒的时候,开仓赈济贫民。王羲之常常上书为民请命。由于他的名望,往往得到朝廷批准,从而使百姓得以减轻压迫,喘息一时。

史载他给尚书仆射谢尚的信中,详细叙述百姓的苦难,又就漕运的弊政、百姓逃亡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皆是落到实在处的措施。王羲之本人的乐趣在于书法,可一旦处于地方官的位置上,他是愿意尽心竭力地为百姓谋求一方平安的。

公元354年,殷浩因为两次北伐失败而遭到罢免,桓温独揽朝廷大权。两个朋友的争斗以这种方式收尾,对王羲之而言,虽是意料之中,大约也难免感到辛酸罢。然而此时,另一桩让他异常不快的事情发生了。这件事使得王羲之卷入或许是他自己主导的第一场官场斗争,并迫使他从此永远退出官场。

这场斗争在王羲之与太原王氏的王述之间展开。论前世渊源,太原王氏远在琅琊王氏之上,但在晋室东渡之后的数十年间,则是琅琊王氏把握大权,尽显风流。

对于王述,在《太原王氏》一章已有述及。他为人沉静,并无多少张扬外显的才华,在士林与仕途的发展,都较王羲之为晚,更有痴、躁的名声。或许因此,王羲之多少有些瞧不起他,甚至因为时人把王述与自己并称而不快。

他有意无意总想打击一下王述,还对朋友说:“王述这人,也就能当个尚书,到老大约能混上个仆射罢?”

王述曾任会稽内史,后来因为母亲去世而离职守丧。王羲之去接替他职务时,只凭吊了一次。有好几次,王述听到号角的声音,以为是王羲之来访,准备去接待。谁知王羲之根本不顾而过。如此再三,胸怀本来就不宽广的王述,对王羲之的怨恨自然越积越深。

到了354年,殷浩被罢免,王述接任为扬州刺史,反成了会稽内史王羲之的上司。见一个自己素来轻视的人居然成为自己的上司,王羲之失意之情可以想见。他率性的一面流露出来了,他要亲自发动一次官场斗争。而他斗争的方式,居然是上书朝廷,要求将会稽郡从扬州分离出来,以便使自己不归王述管。

这样荒诞的建议当然被朝廷驳回,王羲之因此遭到了时人的嘲笑。他为此愤懑叹息,甚至迁怒于自己的几个儿子,抱怨道:“我不比王述差,可惜你们几个不如王述的儿子王坦之,所以连累我的地位在他之下!”

王述一朝当权,以牙还牙,自然也不会对王羲之客气。在对扬州下属各郡的政府工作进行评估时,会稽郡的检查分外严格,让办事的官员都难于应对。

王羲之原本便对当官没有太大兴趣,又因为殷浩、桓温之争而常怀感慨,如今一个自己瞧不起的人仗着职务之便上门屡屡寻衅,哪里还能忍受?公元355年,五十三岁的他称病辞官,并到父母的墓前立誓,从今以后,永不做官,安心归隐田园;如有违背,那便是不尊父母,枉为人子,将为天地所不纳,名教所不容。

自古以来,看透官场兴衰,弃了乌纱的文人,数不胜数。但这般在父母坟前立下重誓的却不多见。想来王羲之当初的仕宦便非出自本意,而更多源自家族、亲朋的或邀或迫。如今受了窝囊气,正好仗着这势头,立下一个绝誓,彻底断了这方面的聒噪,岂不痛快!

吴水泛舟娱乐事,鹅鸣相伴尽天年

在晋穆帝时代,王羲之的官是做得伤心,其他方面却十分开心。他素好游山玩水,对道家的服食养性也颇有兴趣。会稽山水风光秀美,王羲之自然乐游不倦。其他的一干名士,如孙绰、李充等,还有尚未仕宦的谢安等,也都在此居住游玩。大家呼朋引伴,登山踏水,留下多少美谈。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兰亭会”和《兰亭序》了。

兰亭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兰亭风景区内的兰亭,是后人为了纪念兰亭集会而复制的产物,这里平常游人如织,只为觅得那浑然天成的流风余韵。

公元353年,也就是殷浩二次北伐失败让王羲之分外痛心的那一年,王羲之与孙绰、谢安、妻弟郗昙、儿子王献之等四十一人,于三月三日上巳节,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踏青聚会,饮宴赋诗。大家各显才能,欢斟畅赋,十分尽兴。宴后,大家一致推举王羲之为当日宴上所写的诗集作序。王羲之欣然而从,提笔一挥而就: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序文中,王羲之记述了当日宴饮盛会,更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慨。这就是著名的《兰亭序》,亦称《兰亭集序》、《临河序》。诗集和序文一出,文坛轰动。当时有人将《兰亭序》与五十多年前晋代第一富豪石崇写的《金谷诗序》相提并论。王羲之听了,很是高兴。而后人评价,多以为王羲之的《兰亭序》,其曲水流觞的风雅情致,实在石崇的《金谷诗序》之上。至于《兰亭序》的书法水准,更是垂乎青史之间。

《曲水流觞图》

“曲水流觞”是上巳节中派生出来的一种习俗。那时,人们在举行祓楔仪式后,大家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彼此相乐,故称为“曲水流觞”。当时,王羲之和当世名士们的兰亭集会就是这样的场景。

《兰亭序》用行书写成,誉称“天下第一行书”。全文三百余字,看单个字体,各是上上之品。而通篇中,王羲之对于文中出现的大量重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千变万化,或换用异体字,或改变笔顺,或草化,或楷化,起笔收笔,曲直轻重,倾斜、游丝,长短、开合,向背俯仰,俱各不同,充分展现了书法家挥洒豪情的逸才。其中二十个“之”字,各有不同的体态及美感。

此帖下笔有如神助,有“遒媚劲健,绝代所无”之誉,在当时即被视为珍品。随着时间推移,《兰亭序》中书法艺术的绚丽早已掩盖了序文文采上的风韵,至于当初那些兰亭诗集,更是成为序文书法的附属品。这或是诗人和文人的遗憾,却更显出了书法家的卓越。

据传在唐初,《兰亭序》真本流传到永兴寺一位叫“辩才”的和尚手中,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求得,竟派监察御史萧翼乔装改扮后混入寺庙,将《兰亭序》骗到手。萧翼因此得到封赏,而辩才和尚则不久抑郁而死。李世民得到后,爱不释手,死时《兰亭序》真本陪葬入昭陵。从此世间流传的,都是后人临摹和篆刻的复制品。

《兰亭集序》神龙本

唐太宗时的墨迹摹本,因为本上有唐中宗“神龙”的印章,故后人称为“神龙本”,“神龙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是公认的最好的摹本。《兰亭集序》之珍稀,可以从上头盖满帝王的落款窥见端倪,是收藏家们追求的梦幻逸品。

为官会稽期间,王羲之还留下许多逸趣传闻。据说他最喜欢鹅,听说本地有位孤寡老太太养了一只善于鸣叫的鹅,便亲自前去老太太住处观赏。谁知老太太听说王羲之来做客,便宰了鹅烹调成菜,款待王羲之。王羲之得知盘中的美味便是那心仪已久的鹅,禁不住叹息再三。

又说山南有位道士善于养鹅,王羲之去看了,非常喜爱,希望能买一只。道士回答:“大人若是肯为我写一本《道德经》,我就把这一群鹅全送给大人。”那时,央求王羲之写字很不容易,更何况数千字的《道德经》?王羲之却一口答应,写了《道德经》,然后高高兴兴用笼子把鹅全装了回去。

又说他一次去一位门生家,顺手在木头桌子上挥笔狂书,却被那门生的父亲误刮了去,引得门生懊悔不已。

四十岁以后的王羲之,已成为当时天下书法的翘楚。然而他没有固步自封。在遍游名胜古迹、看到了很多先人的书法之后,他大开眼界,从书法理念到实践,又发生了突变。而在经历一番沧桑之后,他更看淡了朝野纷争,认为兴衰不过过眼烟云,唯有书法能吞吐宇宙,收发情怀,从而领悟到新一层的理念:在书法中融入自然之道,挥洒进退,形念合一,而创作出惊世骇俗的神品。这即是所谓的“迨其末年,乃造其极”。

辞官之后数年,王羲之游历山水,垂钓溪畔。又同道士许迈炼丹修身,优哉游哉,甚是快活。在他给谢万的书信中,提到“率诸子,抱弱孙,游观其间,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一派融融天伦。朝廷因为他曾经发下的重誓,也不再来强征他做官。这样的生活,才是他最喜欢的,也是最适合他的。

百载浮华过眼云,千秋书圣冠名显

公元361年,王羲之去世,享年五十九岁。朝廷追赠他为金紫光禄大夫,他的儿子们遵照他先前遗愿,坚决不受。

一代名家王羲之,轻轻松松离开了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他的仕宦之途充满了敷衍和无奈。但在自己心爱的书法艺术上,却慨然有驱百万雄兵,卷千里平野的豪逸。他抛弃了朝廷追赠的官爵,而“书圣”的头衔将伴随他千秋万载。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风流倜傥、其书风比其父更加妍媚。后人多将钟繇、张芝、王羲之、王献之四人并称,而在东晋末年和南朝宋齐两代百余年间,王献之的书风以其纵引飘逸笼罩书坛,一度凌驾其父亲之上。南朝宋虞《论书表》说“子敬穷其妍妙”,因此比羲之“固其宜也”。

到南朝梁时,这种趋新的风气又突然转变。梁武帝萧衍命袁昂作《古今书评》,评钟繇、张芝、王羲之、王献之为地位最高的“四贤”,同时又认为王献之不如王羲之,王羲之不如张芝、钟繇。显然这位皇帝是有好古崇古之癖。梁武帝曾令搜集王羲之的单字,以推行新制的《千字文》,作识字习字的启蒙课本,从而也普及了王羲之的书法。

庾肩吾的《书品》以三等九品评论自汉至齐梁的一百二十八人,将张芝、钟繇、王羲之三人列为‘上之上’,将王献之等五人列为‘上之中’,并说:“张工夫第一,天然次之。钟天然第一,工夫次之,王工夫不及张,天然过之;天然不及钟,工夫过之。”

梁武帝则在《古今书人优劣评》中,对王羲之书法作出了著名的评语:“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单就“四贤”的地位比较而言,王羲之重新超越自己的儿子王献之,似乎又落到钟繇、张芝二位前辈之下。

但实际上,这一时期王羲之凭借质与妍的得体均衡,已隐然有渐趋鳌头之势了。陈、隋之际,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禅师将集王羲之字的《千字文》临写八百本,浙东诸寺,各施一本,进一步弘扬了王羲之的书法艺术。

王献之书法《洛神赋》

《洛神赋》是王献之的小楷作品。据说王献之好写洛神赋,写过不只一本。《洛神赋》共计十三行,真迹已不复存在。今只传贾似道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世称“碧玉十三行”,现藏首都博物馆。这件佳作被后人誉为“小楷之极则”,从中可看出,王献之的楷书笔法不再带有隶意,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已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之作。

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对王羲之书法心慕手追。《晋书》专为王羲之立传,唐太宗亲作赞词。赞词中,历数各家书法之短,独颂王羲之:“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这就直接将王羲之提升到了其余三贤都难望其项背的地位。

李世民敕令购求书法妙迹,只要是王羲之遗墨,悉数藏入内府。遵照唐太宗‘书定一尊’的旨意,鉴赏家李嗣真对前代书家进行了总结。把从秦代到唐初的八十一人分为十等。张芝的章草、钟繇的正书(楷书)、王羲之的正、行、草三体及飞白、王献之的草、行书、半草半行书,被称为‘旷代绝作’。其中尤为推崇王羲之的书法,说“右军正体”,如“阴阳四时,寒暑调畅,岩廊宏敞,簪裾肃穆”,可谓“书之圣也”;他的草、行杂体,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可谓“草之圣也”。这样,王羲之在历史上首获‘书圣’之誉。

从这时起,他再也没有离开这个宝座。唐玄宗开元年间的鉴赏家张怀瓘在《书议》中说:“惟逸少笔迹遒润,独擅一家之美,天质自然,丰神盖代。”在《书断》中说:王羲之‘尤善书,草、隶(楷)、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法,千变万化,得之神功,自非造化发灵,岂能登峰造极’。

从晚唐到宋,中国进入了真正的文人社会,文人阶层的使命感、忧患意识和学养也都超过前朝。书法因此被赋予“雅玩”的性质。而王羲之一方面忧国忧民,为政颇有实绩,另一方面更在艺术上取得绝佳的成就,正是后世文人的典范。

王羲之墓碑亭

位于浙江金庭瀑布山南麓,一代书圣安息于此青山绿水之间。

由于帝王权贵的私藏、陪葬加上战乱的破坏。到宋朝时,王羲之的真迹传世的已经近乎绝见,流传的是各种各样的临本、摹本。这样反而让他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王羲之不再是晋朝那个为官不甚得意的豪门子弟,而成了后世文人心目中的书法之神。他的人格精神和艺术才华,为历代传颂追思。

直到今日,山东临沂虽然拥有蒙恬、匡衡、诸葛亮、王导、刘勰、颜之推、颜师古、颜真卿等等众多名人,但她却以王羲之作为自己的城市名片,或可见其一斑。

后世的这一切,王羲之自是无所知晓了。他生活在晋代,并没有追求书圣的桂冠,而只是享受着他心爱的书法艺术。比起那个时代很多为权势斗争殚精竭虑的人来,他是幸运的。因为他不仅见证着历史的演变,更在生活中充实地刻下了自己的足迹。他没能为琅琊王氏在东晋的朝廷上保住显赫的地位,但却为中华文明的园地种下了一朵艳丽的奇葩。

风流年代看风流人物。还没关注此号?很简单的,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后加关注即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