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内蒙古---鄂尔多斯 成吉思汗陵 恩格贝生态游区 库布齐沙漠 响沙湾 阿尔寨石窟

内蒙古---鄂尔多斯 成吉思汗陵 恩格贝生态游区 库布齐沙漠 响沙湾 阿尔寨石窟

时间:2021-04-17 02:11:10

相关推荐

内蒙古---鄂尔多斯 成吉思汗陵 恩格贝生态游区  库布齐沙漠 响沙湾 阿尔寨石窟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他统一了蒙古诸郡,建立了蒙古汗国,并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元太祖。1227年,成吉思汗因坠马病死在渭河之滨,其遗体被运往陵墓埋葬。金霍洛也自此而名扬蒙古,其蒙语释意为“主人的陵园”。陵墓坐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中部的鄂尔多斯市旗甘德利草原上,距包头市185公里。这里牧草腾碧浪,羊群卷雪花,蓝天绿草之间。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肃然伫立,明黄的墙壁、朱红的门窗、辉煌夺目的金黄琉璃宝顶,使这座帝陵显得格外庄严。陵园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主体建筑由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和与之相连的廊房组成。陵园分作正殿、寝宫、东殿、西殿、东廊、西廊六个部分。整个陵园的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雄鹰,极富浓厚的蒙古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

陵园建筑主要包括:正殿、东殿和西殿三个穹庐式的建筑物。主体是中央纪念堂。高20余米,下部为八角形,内设通柱,上出重檐。蒙古包式的穹庐顶内饰有彩绘的藻井。陵墓的左右两肋为不等边的八角形,单檐式蒙古包穹庐顶结构,其顶的外部用蓝色的琉璃瓦砌出浑厚典雅的云朵,并镶嵌有金黄色的琉璃瓦,佩以金黄色的琉璃宝顶,色彩统一,金碧辉煌,蔚为壮观。陵园的正殿为成吉思汗纪念堂,正中有5米高的成吉思汗塑像。他戎装端坐,双眼远望,神态威严。塑像背后的弧形背景是“四大汗国”疆图,象征着700多年前成吉思汗统率中亚和欧洲的显赫战绩。堂后的寝宫安放着四个蒙古包式的大灵包,上面覆盖着巨大的橘黄色缎子,这就是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灵柩,两旁还安放着成吉思汗两个胞弟的灵柩。灵柩前陈列着3个巨大的“苏勒定”,相传这“苏勒定”就是成吉思汗出征时用的大旗上端的铁矛头。此外还陈列着他生前使用过的三个马鞍及其他纪念品。

在正殿的东西两廊有大型壁画。西廊的壁画主要描绘成吉思汗出生、遇难、西征 、东征、统一蒙古各部等重大事件,其中有成吉思汗登基的场面。壁画还表现了自从成吉思汗当上蒙古地区的皇帝后,部落之间的隔阂打破了,经济联系加强了,牧民的生活安定了。成吉思汗在征服蒙古各部落的过程中,为了不断加强自己的力量,建立了军事、政治、护卫、宫务管理等制度,并制定了法律条例。他还命畏兀儿人塔塔统阿用畏兀儿字母拼写蒙古语言,从此,蒙古有了自己的通行文字。这些措施,促进了蒙古经济、文化的兴旺发达。蒙古统一和迅速强大后,成吉思汗和他的后代,从公元1205年起,先后灭掉了西夏和金朝,然后又征服了中亚、西亚和亚洲西部的许多国家,一直打到欧洲的多瑙河畔。

正殿东廊的壁画再现了当时冶铁、桑织、农业、航海、贸易、天文等业的情况,以及元朝与边疆各少数民族间的睦邻友好关系。壁画还表现了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统一中国,定都北京,于公元1271年正式改国号为元,并追封成吉思汗为元太祖的盛况。

今日的成吉思汗陵墓是1949年后重建的,1992年被评为全国四十佳旅游景点之一。这里最热闹、最隆重的日子,是每年农历三月十七,据说这一天是成吉思汗显示军事才华、建立不朽战功的日子。这一天要举行隆重的祭奠“苏勒定”大会。

恩格贝生态旅游区

鄂尔多斯市恩格贝沙漠生态旅游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乌兰乡境内,库布其沙漠中段,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1′20″-109°28′00″,北纬40°18′30″-40°26′20″,北临黄河,南部为库布其沙漠,距包头市60公里。总面积30万亩。

恩格贝,蒙古语意为平安、吉祥。这里历史上是一块水草丰美、风景秀丽的地方,曾是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当地俗称"五里明沙",即50年前南北宽约五里。由于人为的开荒种地和挖掘甘草,致使沙化面积逐年增加,平均每年以200米的速度向南北缘扩展,现南北宽实际达到了几十公里,是原来的四倍多。这一带在1957-1974年的间,就有5个生产队的100多户农牧民被迁往他乡。恩格贝南靠鄂尔多斯高原、北临黄河,山洪也同时在这一带成为一种凶猛的自然灾害。每逢汛期,库布其沙漠中东部的洪沟,由于河源短,比降大,洪水泛滥,上游的高原加剧了水土流失,中游经过了沙漠,下游则常常造成大面积农田和村庄淹没,交通阻断。汇入黄河则加剧了黄河中下游危害。据统计,达旗境内的八大孔兑平均每年向黄河疏入泥沙一亿多吨。1978-1979年两次洪水冲跨河坝,溢出滞洪区,在恩格贝平地上形成了一条拉通两大孔兑,宽100米,深20米的水沟,从而加剧了沙害、洪害、黄害,并使黑赖沟下游的商品粮基地直接受到了严重威胁,恩格贝彻底失去了农牧民生存的条件。至89年7月份恩格贝建立以前,三十万亩土地内只有两三间被人遗弃的茅草房,已经见不到人烟。

1989年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副总裁王明海和一批志愿者放弃优厚的待遇和舒适的生活,来到荒芜人烟的恩格贝建设绒山羊基地,开始整治沙漠这场具有重大意义的工程。1990年,日本鸟取大学名誉教授、沙漠绿化实践协会会长远山正瑛先生以耄耋之年,带领他的协力队来恩格贝植树。使恩格贝的建设具有了国际知名度。十余年来经过志愿者的开发建设,现已治理沙漠面积10万亩,人工种植优良牧草8万亩,种植乔木300万株,种植沙柳、杨柴等灌木300多万丛,种植甘草1000多亩,花卉80亩,葡萄园50亩,引洪澄地1.2万亩,建水库三座,蓄水量达3000万立方米。在治理沙漠的同时,畜牧业、养殖业也得到了发展。现有高产白绒山羊2000多只,鸵鸟10000余只、孔雀300余只。同时还有火鸡、山鸡、珍珠鸡、贵妃鸡、乌鸡等,养鱼80多亩。恩格贝示范区已建成7000吨年生产能力的优质矿泉水厂。1997年恩格贝被国家环保局命名为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试点),2000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又将恩格贝晋升为自治区级生态示范区。

多年来恩格贝示范区坚持把生态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坚持走以生态建设带动旅游业,以旅游业促进生态建设的路子,经过十年开发建设,已投入2000万元人民币,初步开发了植树旅游、观沙漠绿洲、观珍稀动物和水上娱乐等项目。形成了五大旅游景区,二十余个旅游景点的沙漠生态旅游区,其中有"漠中河"长3.5公里,乘块艇或荡舟随着沙丘的婉延曲折直入沙漠腹地,堪称天下一绝,还有正在建设的内蒙最大的沙漠露天矿泉水浴场。百禽园、葡萄园、瓜果园、蔬菜园、花卉园、松柏园、随处可见精品。同时建成恩格贝旅游渡假宾馆2处,面积5680m2,拥有高、中、低档客房100余间,床位300余张。蒙古包16顶。在夏季,恩格贝已初步形成绿树成荫,花草遍野、库水清澈、果实飘香的生态农业旅游景观。恩格贝旅游区有着独特的天然沙漠风景。景观壮美,风景独特,700公里黄河呈无比巨大的"几"字形,宛如弓背,迤俪东去的茫茫沙漠,宛如一束弓弦,组成了具大的金弓形。大漠浩瀚,长河如带,沙海茫茫,朝日浑圆,气魄宏大。如诗如画的新月形沙丘链,罕见的垄沙和蜂窝状的连片沙丘等诸多沙漠景观自然神奇,是原汁原味的大漠风光,给人以发自内心的振撼。此外,恩格贝有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惊心动魄的战斗遗址和500多名抗日爱国将士长眠的地方,是我盟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不仅如此,恩格贝还有来自星空的天然神石和来自地球腹地的沙漠神泉以及著名的恩格贝召遗址。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碧水蓝天,绿树清风,历史人文,英雄业绩,一起构成恩格贝丰厚的文化现象和旅游资源,吸引了成千上万旅游者慕名而来。现在的恩格贝已发展成为集沙漠珍禽动物观赏、大漠风景观赏、生态农业观赏、沙生植观赏和游客休闲渡假综合服务为一体的沙漠生态旅游区。

恩格贝沙漠生态旅游区目前年接待人数总量为8万人次,其中外宾1000多人次,总收入80万元人民币,到2002年旅游区接待能力可达到800人/天(食宿),恩格贝现已发展成为集沙漠旅游、生态农业旅游、民族风情旅游、休闲渡假旅游为一体的内蒙古西部最大的沙漠生态旅游区,是鄂尔多斯市继成陵、响沙湾之后的又一重要旅游景点,对内蒙古西部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随着旅游基础设施及景点建设的不断完善,旅游业正在形成我公司支助产业。昔日这块不毛之地、被人类遗弃的角落如今又繁荣起来,现已有周边200多农牧民在这里工作,固定生存下来。特别是自95年以来,每年有2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志愿者来恩格贝参与沙漠治理工作,还有的在恩格贝安家落户。恩格贝宾馆、矿泉水厂、鸵鸟养殖场的职工几乎全部是来自周边地区的农牧民子弟。同时每年农闲时间,约有近千人来恩格贝植树、劳动以增加收入。

目前这里的交通已四通八达,十分便利。黑色路面直贯南北东西,东距210国道50公里,南距109国道60公里。国际直拨电话、有限电视、中国移动、联通无线通讯均已前后贯通,区内设有邮电、学校等公益设施,业已成为拉动周边农村经济的重要景区。

库布齐沙漠

库布齐沙漠旅游区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展旦召苏木风景秀丽的库布齐沙漠境内,是一处自然景观与鄂尔多斯民族文化、地方风情相结合的集观光、休闲、娱乐与一体的大型多功能旅游胜地。

从包头往南,经过黄河大桥,穿行鄂尔多斯高原,南行约50公里,便到库布齐沙漠。 库布其沙漠面临大川,背依茫茫大漠,处于背风坡,形似月牙,面积只有亩许大。该处的沙子,只要受到外界撞击,或脚踏、或以物碰打,都会发出雄浑而奇妙的“空-空-”声。人走声起,人止声停。因此,人们风趣的将响沙称作“会唱歌的沙子”。但是,阴天下雨或搬运到异地,沙子就不响了。

响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目前尚未得出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一些科学工作者进行过考察。有人认为,由于这里气候干燥、阳光长久照射,使沙粒带了静电。一遇外力,就会发出放电的声音。有人曾把这里的部分沙子搬移到其他地方,结果沙子就“哑巴”了。也有人分析,由于晴天阳光照射,水汽蒸发,河面上空可能会形成一道人眼看不到的蒸汽墙。这种“蒸汽墙”与月牙形的沙丘向阳坡正好构成一种天然的“共鸣箱”,产生出共鸣声响。

中国目前发现的响沙有三处,除库布其外,还有宁夏中卫沙坡头响沙和甘肃敦煌响沙。这三处响沙,都位于内陆区。沙丘高大,沙坡背风向阳,沙丘前有水渗出或有流水途经。因此,响沙是沙丘处在特殊地理环境下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

库布齐沙漠旅游区已具备了较为完善的交通、通讯、饮食、住宿便利条件和骑骆驼游沙漠,走马观景、滑沙板、沙漠探险、古庙祭祀、敖包相会、参观珍禽异兽、动物骨骼标本展览以及民族歌舞表演、篝火晚会、蒙古风味的全羊席、烤全羊、手扒肉等众多精彩旅游项目和饮食文化活动内容,使您尽兴享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体验民族独特礼仪文化的神秘内涵,只要身临其境就会让您流连忘返,终身难以忘怀。

鄂尔多斯婚礼

沙漠卡丁车

沙漠驼队

沙漠越野车

响沙湾

在蒙语中被称为“布热芒哈”,意思是“带喇叭的沙丘”。它坐落在内蒙古包头市南郊30多公里的鄂尔多斯银肯,高大的沙丘约有80多米高,横亘数公里,好似一条金黄色的卧龙。

响沙湾的沙漠面积约有1.6万平方公里,其沙丘上没有任何的植被覆盖,游人仅可借助阶梯攀爬至沙丘的顶部,利用双手的波动向下滑。此时,耳边就会响起“ 嗡嗡”之声,拨沙子的人越多,则沙丘的轰鸣声就会越大,其声响酷似飞机由远及近的声音,声音甚为奇特。同样有趣的是,游人在爬沙丘的过程中,随着脚步声的大小、快慢缓急,沙丘也会发出有节拍的响声。

响沙湾的沙鸣奇迹至今仍是一个谜团。有的学者认为,响沙湾沙丘之中的含金量较大,因此发出响声;也有的专家认为沙漠表面的沙子细且干燥是沙鸣的原因。然而,仿佛没有哪种解释将响沙湾之谜完全解开。正如传说中所描绘的那样,银肯的阳光直射在金灿灿的沙丘之上,光芒眩目,奇幻非常。

阿尔寨石窟

阿尔寨石窟,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西部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在一望无际的高原上,兀然屹立一座高约80米、宽约300米、状似平台的红砂岩小山,即是苏默图阿尔寨山,沿山体周围凿有众多石窟,如同蕴藏着无数宝藏和秘密的阿里巴巴的山洞,等候着人们前来探访。阿尔寨山上原有寺庙建筑,至今仍有6处遗址;环山凿有65座石窟,坍塌或被风沙掩埋的有18座,目前较完整的尚有43座;山周围岩壁上刻有大小浮雕佛塔22座。

阿尔寨石窟东南侧的10号石窟为成吉思汗养伤时的住所。该石窟门口树有代表成吉思汗战无不胜的威猛神勇的苏勒德神矛,门西侧壁上有一座西夏风格的佛塔浮雕。门前的石崖时住所,而且在阿尔寨各石窟中,此窟夏秋季节最为阴凉。在108眼石窟中,这眼窟是最特殊的,别的窟均是依山势在侧面开凿,唯独这边上,凿有两道竖壕,据说是为方便成吉思汗养伤时坐着射箭所凿的,前方一里以外据说有树立成吉思汗箭靶处,至今仍可寻到。

在第28号窟中,有一幅壁画值得认真研究,这幅壁画是“成吉思汗安葬图”。它为梯型结构,最上面两层绘有山川、河流、原野,并在突出位置绘有两军对垒、激烈作战的场景,应是表现成吉思汗征西夏作战时的场面。第三层左侧绘有若干匹白马,一匹褐红色马及若干峰骆驼,表现成吉思汗在阿尔巴斯猎野马时,所乘“红沙马为野马所惊,成吉思汗坠马跌伤”。右侧绘有两座白色蒙古包,尖顶高耸,其左侧有一间寺庙,一间宫殿,宫中绘一妇人,似在垂首痛苦,那是表现成吉思汗逝世,随行的也遂夫人悲痛不已的画面。

准格尔召

准格尔召为大型黄衣喇嘛教寺庙,又名“秘宝寺”,清政府赐名为宝堂寺。召庙群建于明天启三年,历经清代、民国历次修扩建,淅集僧侣。鼎盛时,寺内住有喇嘛2000余人,僧舍相连,庙地2000余亩,建有经堂、白塔、红塔等宗教设施30余处,均为汉藏式建筑风格。建筑设计精巧,木刻、砖雕、绘画、壁毯,做工考究,细致逼真,栩栩如生。整个建筑气象宏伟,雕梁画栋,飞檐斗拱,金硫碧瓦。建筑布局严谨、风格迥异的堂殿鳞比,疏密有致,充分显示了宗教的神秘氛围,为鄂尔多斯最大的召庙建筑群。

一年四季,准格尔召游人不绝,香火不断,每年农历四月皆定期 举办玛尼会,七月举办雅尼会。届时,商贾云集,铺面罗列,佛事活动频繁,是鄂尔多斯地区仅次于成吉思汗陵的又一大宗教盛会,为整个宗教界瞩目。

准格尔召较完整的保留了黄衣喇嘛教的教事活动仪式,对研究北方蒙古族部族的文化、医学、历史都有极高的价值,其召庙志记述完整。所藏经卷浩繁,近年多有散佚,是鄂尔我斯乃至整个宗教界不可多得的珍本。其宗教活动亦如化石一样,完整地保留宗教活动的最初风貌其演变、流传的方式也揭示了黄衣喇嘛教的兴衰与传承,对研究蒙古族政教史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百眼窟

百眼窟,又名百眼窑,在鄂托克旗公卡汉乡西南30公里处,距乌兰镇有130公里。

在茫茫大漠草原怀抱之中的一块丘陵地上,耸立着一座孤零零的红砂岩石小山。该山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200米,山高出周围地表面约40余米。山虽小,但岩壁陡峭。在险峻的峭壁上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石窟,是谓“百眼窟”。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由于风吹雨打自然风化侵蚀,岩石疏松,山崖坍塌,部分古窟已遭到破坏。目前,还能看到的石窟尚存49座。这些石窟不很规则地排列在岩壁上,以南壁为最多。石窟的排列可大致划分为上、中、下三层。在石壁的中上部,还有9座造形、大小不等的浮雕石塔点缀在大石窟之间。石塔在岩壁上的分布大体上形成3个群组,西、中、东每组3座。

石窟的构造规模,有大、中、小三种,均为方形。大型石窟只见一座,位于南壁正中,门向南,可能为该山主窟,内部已经坍塌。根据门外可见的雕凿痕迹来推断,窟檐和门框可能为木建筑结构。门外有台阶,可直达山下,并可向左右两方通往其他洞窟,但均遭破坏。限于条件,未能对这座大型石窟进行具体考察与测量。其余石窟均分布于主窟两侧。中型石窟,长宽一般为4.5×4.5米,高2.5米,窟室方正,前壁正中凿拱形门,后壁正中雕出主佛龛两侧布有上下两排佛龛;左右两侧壁(即东西两壁)也对称地雕凿有佛龛两排。窟顶有部分佛像绘画保留。窟顶正中雕出64×64厘米莲花藻井,藻井周围分成32×32厘米方格,方格内有坐佛画像及其他彩绘。有的藻井呈迭涩的方形。小型石窟,长宽一般为3×3米,高1.5米,由洞口进深为4.65米。周壁制作平整,人工凿痕规整有序,夫佛龛,窟壁抹泥刷白,绘有彩画,但大部已风化剥落。其中一座稍大者,四壁绘彩画佛像,周围隐约有藏、蒙两种文字。有的窟门外石壁上也雕有藏文。

内蒙古---鄂尔多斯 成吉思汗陵 恩格贝生态游区 库布齐沙漠 响沙湾 阿尔寨石窟 准格尔召 百眼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