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采掘行业:与宏观经济共命运

采掘行业:与宏观经济共命运

时间:2022-07-21 02:09:07

相关推荐

采掘行业:与宏观经济共命运

采掘行业历史

石油天然气行业

石油是由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质液体。天然气是存在于地下岩石储集层中以烃为主体的混合气体的统称。

最早钻油的是中国人,最早的油井是4世纪或者更早出现的。中国人使用固定在竹竿一端的钻头钻井,其深度可达约一千米。他们焚烧石油来蒸发盐卤制食盐。10世纪时他们使用竹竿做的管道来连接油井和盐井。古代波斯的石板纪录似乎说明波斯上层社会使用石油作为药物和照明。

现代石油工业起步于19世纪,1861年在巴库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炼油厂。随着内燃机的发明,石油成为最重要的内燃机燃料,并在一次能源消费占比中逐渐超越煤。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19世纪中期,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崛起。建国后,我国石油工业的重心在于勘探,先后从我国西北、西南、东北、华北、东部等地区展开勘探,发现了克拉玛依油田、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等大型油田。改革开放以后,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行业管理体制开始变革,先后成立了中海油、中石化和中石油。1998年,国家对石油工业和石化工业实行战略性重组,形成上下游、内外贸、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实体以及以大型企业为主体的石油天然气工业体系。目前,世界石油市场严重供大于需,价格低位运行。我国石油供需宽松程度加剧,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60%。与此同时,我国开始大规模淘汰落后产能,炼油能力依然明显过剩,石油行业已步入成熟期。

我国能源结构长期以煤炭为主,天然气消费占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国务院《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到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提高到10%以上。未来高效、清洁的天然气发展潜力巨大,天然气行业仍处于成长期。

石油天然气行业是强周期行业,属于资金、技术、资源密集型行业,垄断和规模经济特征显著,且关系国家能源安全。今天90%的运输能量是依靠石油获得的。石油运输方便、能量密度高,因此是最重要的运输驱动能源。此外它是许多工业化学产品的原料,因此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在许多军事冲突(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海湾战争)中占据石油来源是一个重要因素。

煤炭行业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辽宁省新乐古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煤制工艺品,河南巩义市也发现有西汉时用煤饼炼铁的遗址。《山海经》中称煤为石涅,魏、晋时称煤为石墨或石炭。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首次使用煤这一名称。

我国能源储量“富煤、缺油、少气”的秉赋特性,决定了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将长期是主要能源。建国后,我国煤炭行业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下恢复运行,企业的生产、销售、定价完全遵从政府计划。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家放宽了对煤炭行业的管理政策,在加快发展国有重点煤矿发展的同时,鼓励发展乡镇小煤矿。粗放型管理政策的结果是我国煤矿数量迅速增加,但产业集中度极低,行业煤炭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

1998年,我国撤销了煤炭工业部,将重点煤矿下放给各地方政府,开始对煤炭行业进行整顿。

从2001年1月1日起,国家原则上不再实行电煤定价,取消了"政府指导价"。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煤炭需求大幅增长,带来产量、价格、利润的飞速增长,煤炭逐渐走出低谷,步入“黄金十年”时期(2002年-)。

以来,受经济增速放缓、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煤炭需求大幅下降,供给能力持续过剩,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出现了产能过剩、进口煤冲击、煤价下滑、行业大面积亏损等一系列问题,整个煤炭行业进入寒冬期。

从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目前,煤炭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突出,行业已从成熟期开始步入衰退期。

煤炭行业强周期行业,属于资金、技术、资源密集型行业,规模经济特征显著,且受到较严重的政策影响。

采掘行业的产业链

石油天然气行业

业务运行方面:截至底,连续9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过10亿吨,累计探明地质储量371.7亿吨。2000年起,国内石油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2亿吨以上。国内石油表观消费量5.47亿吨,占国内能源消费总量的18%,“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4.8%,较“十一五”低约3个百分点。国内成品油消费量3.38亿吨,“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6.2%,较“十一五”低近1个百分点。石油净进口3.33亿吨,“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7%,较“十一五”低6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全国累计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约3.9万亿立方米,全国天然气产量1350亿立方米,储采比29。“十二五”期间累计产量约6000亿立方米,比“十一五”增加约2100亿立方米,年均增长6.7%。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931亿立方米,“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2.4%,累计消费量约8300亿立方米,是“十一五”消费量的2倍,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从的4.4%提高到5.9%。“十二五”期间累计进口天然气超过2500亿立方米,是“十一五”天然气进口量的7.2倍,进口天然气614亿立方米。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ETRI)《中石油经研院能源数据统计》以及《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国内成品油供需宽松程度继续加剧,全年原油产量约1.98亿吨, 大幅下降7.1 %;全国成品油产量估计为3.45亿吨,增长2.4%。,中国的石油表观消费量为5.56亿吨,石油净进口量3.56亿吨,同比增长9.2%,增速比上年高3.3个百分点,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为64.4%,较上年大增3.8个百分点。,由于需求低迷和进口气增加,导致国内淡季压减天然气产量,全国天然气产量约1378亿立方米,增长3%;天然气进口量73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0%,较上年同期增加15.5个百分点。,中国的天然气消费增速低于预期,估计全国天然气消费量20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4%,较上升2.4个百分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快速升至36.6%。

行业内竞争方面:我国石油资源探明程度34%,处于勘探中期,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5 亿吨。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我国天然气资源探明程度仅19%,仍处于勘探早期,剩余经济可采储量3.8万亿立方米。目前我国已相继发现并建成了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柴达木和近海海域等大型气区。我国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整体垄断特征显著,行业集中度很高。从历史上看,中石油主业是陆上石油的勘探和开发(上游),资产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北部、东北部和西北部地区;中石化主业是石油销售和炼油(下游),资产则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部和南部地区;中海油主业是海上石油的勘探和开发,规模和中石油和中石化差距较大。目前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已形成以三大石油公司为主体经营的行业格局,并已打破了原有的上下游分割和地域界限。三大石油公司的原油产量与全国原油产量之比约在75%以上。未来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应继续全面深化油气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推进石油企业改革,继续深化国际合作,并在加快常规天然气增产步伐基础上实现非常规天然气的重点突破。

产业链方面:石油天然气行业是典型的上游行业,石油下游主要是交运和电力等行业,天然气下游主要是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化工、电力和交运行业。影响石油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

收入端:宏观经济景气度(国际和国内)、资源禀赋、区位条件;

成本端:开采成本;

其他:替代能源发展、地缘政治和美元走势等。

煤炭行业

业务运行方面:是煤炭供给侧改革元年,上半年,煤炭行业正式开启供给侧改革,各大煤企开始去产能工作。下半年,去产能进入全面执行阶段,煤炭市场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全年原煤产量34.1亿吨,比上年下降9.0%,这是自原煤产量达到39.7亿吨后,连续第三年下降,和分别下降2.5%和3.3%。,全年煤炭消费量减少了4.7%,为连续第三年减少。按煤炭价格计算,全年煤炭工业总产值为12821.4亿元,同比下降6.47%;工业销售产值为12777.81亿元,同比下降5.29%;产品销售率为99.66%,同比下降1.23%;产能利用率在63%,同比下降3.08%。,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2.0%,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9.7%,上升1.7个百分点。

行业内竞争方面: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我国煤炭探明15663.1亿吨,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其中主要以动力煤为主(72%)。中国煤炭资源分布面广,除上海市外,其他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数量的煤炭资源。按省、市、自治区计算,山西、内蒙、陕西、新疆、贵州和宁夏6省区最多。华北区的山西、内蒙古自治区和西北的陕西分别占25.7%、22.4%和16.2%。根据《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全国煤炭开发总体布局是压缩东部、限制中部和东北,优化西部。我国煤炭行业整体竞争激烈,随着煤炭资源整合持续推进,煤炭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在“十二五”期间,CR4产量8.68亿吨,占全国的23.6%, 比提高1.6个百分点;CR8产量13.1吨,占全国5.5%,增加了5.4 个百分点。目前,煤炭龙头企业包括神华集团和中煤集团两大国企,山西省国资委七大煤业集团(同煤集团、焦煤集团、潞安集团、晋煤集团、阳煤集团、山西煤运集团和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冀中能源、陕煤化、河南能源化工等实力雄厚地方国企。未来煤炭行业应推进煤炭绿色开采、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发展矿区循环经济,加强煤炭科技创新。

产业链方面:煤炭行业是典型的上游行业,下游行业主要是火电和建材(动力煤)、钢铁(炼焦煤)、化工(无烟煤)行业。影响煤炭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

收入端:宏观经济景气度、资源禀赋、区位条件;

成本端:运输成本、人力成本;

其他:政策调控、安全生产、进口煤冲击、水电等清洁能源挤压等。

为便于分析,选取Wind-信用风险纵览-发债企业栏目的数据(数据截止0517),分析结果如下:

发债情况

从有发债历史的发行主体个数看(共有182家发债主体),以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环渤海地区、中低评级、非上市、煤炭为主。具体来看,企业性质为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央国有企业的主体占比分别为49%、30%和14%;所属地区中环渤海和中部地区占比分别为37%和30%;主体评级为AAA、AA+和AA占比分别为19%、15%和18%;上市和非上市主体占比分别为22%和78%;细分行业中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采掘服务占比分别为24%、70%和6%。从有债券余额的发行主体余额看(共有129家发债主体),以地方国有企业和中央国有企业、环渤海地区、高评级、非上市、石油天然气为主。具体来看,企业性质为地方国有企业、中央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主体余额占比分别为48%、44%和8%;所属地区中环渤海和中部地区余额占比分别为54%和39%;主体评级为AAA、AA+和AA的余额占比分别为83%、8%和2%;上市和非上市主体余额占比分别为26%和74%;细分行业中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采掘服务占比分别为57%、42%和1%。

财务情况

选取-已经过审计的年报数据进行分析:

从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看,采掘行业近年来主营业务利润率波动较大,尤其是,整体盈利能力较差,其中石油天然气和采掘服务优于煤炭。,在煤价回升带动下,煤炭行业盈利能力有所改善。获现能力明显回升,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行业的经营性现金流有所好转。

从资本结构和偿债能力看,采掘行业资产负债率小幅上行,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绝对值较高;短期债务和刚性债务占比较高且趋势上行,短期有一定偿债压力。

从营运能力看,采掘行业的存货周转率整体有所下行,营运能力小幅恶化。

交易情况

从二级市场来看,采掘行业的几家龙头企业发行的债券流动性较好,其他则流动性很差。

从信用利差来看,选取以来采掘行业(AAA,1年内)发行债券的收益率曲线,与国债(1年)利差如下图:以来,采掘行业(AAA,1年内)与国债(1年)的利差均值在180bp左右,因采掘行业(AAA)的内部分化比较大,图中信用利差的代表性较差。

写在后面的话

研究永无止境,本次留下的一系列问题如下:

煤炭行业的内部分化较大,后续再深入分析。

了解采掘行业需对全球和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有深入了解,进而理解矿产定价权的归属。

随着行业梳理的不断进行,逐渐体会到每个行业从业者的艰辛和伟大。正是有单一个体的努力和奉献,才会有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侵权必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