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那些经典古诗词为何喜欢以写景作结尾?

那些经典古诗词为何喜欢以写景作结尾?

时间:2020-05-26 16:25:24

相关推荐

那些经典古诗词为何喜欢以写景作结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结尾更难。对于写作,尤其是诗歌(广义上来说,词也可以算做诗歌)这种凝练性比较高的文学体裁来说更是如此。而以写景作结,是古诗词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

以景结尾,究竟有什么样的好处呢?或者说会达到什么样的审美效果呢?

首先,直观的审美效果。如果在结尾处景物描写得好,可以给人以清冽的视觉冲击,让人念念难忘。比如中唐诗人钱起就是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二句一战成名。“曲终”二句诗出自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没错,从这诗题中就能看出来这是钱起参加省事考试时的答卷。

唐代科举考试主要有“明经”和“进士”两种考察方式,“明经”要求熟读儒家经典,考的是死记硬背的功夫;进士科有“诗赋”的考察,考察的范围比较广泛,时政、景色、传说、儒家名言等有可能成为诗题,而且还有其他形式方面的要求。即便是博学,还要具备创作才华。所以产生了“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歧视链。

钱起参加的这次省试,要求为五言律诗,六韵十二句,并限定诗题和用韵。条条框框要求十分苛严,此类诗很少产生能让人传诵的佳作。无疑,钱起的这首诗是个例外。这首诗的全貌是: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诗的前面篇幅紧扣考试题目,运用想象之笔抒写湘水女神的哀怨之情,结尾却把人迅速拉回现实:曲终人散之后,一线湘江,几峰青山。江面是直线,山峰是曲线,简单的线条组合成省净明丽的画面;江面是白色,山峰是青色,色彩有明暗对比;江面是近景,山峰是远景,又划分出了层次。不得不说是神来之笔,赢得了“鬼谣”之叹。

其次,便于感情的含蓄抒发。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通常是诗歌表达情感的载体,并且可以消解掉特别激烈的情感,使得情感变得委婉含蓄一些。如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这首诗写于听闻有人白居易被贬江州之后,此时的元稹也同样是贬官,且生了病。首句“残灯”二字固然能表现出元稹对于友人遭遇的关怀与有心无力,而“垂死病中惊坐起”一句,足以表明他听到好友不幸消息时候的反映,病得很重的元稹,平时也许根本没有力气坐起来,而听到白居易被贬元稹“惊坐起”。

按照常规思路,作者胸中奔涌着的复杂情感(包括对友人的同情、对当权者者的愤怒等)似乎即将喷出,但他却选择用“暗风吹雨入寒窗”这样的景语作结。在当时险恶的政治环境下,元稹自身难保,不能把话说得太直白,所以说“暗风”吹着雨从他破旧窗户打入屋里来。既表现了他复杂的心理活动,又增加了诗歌的含蓄美,“暗风吹雨”中,关切、同情、无奈、愤怒似乎都已经包含在内,反而给人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

随后不久白居易收到这首诗时,十分感动,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与元微之书》)白居易认为元稹的这句诗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最后,形成广阔的想象空间。在结尾处引入景物描写,除了与全篇基调、情感相符合,而且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想象,从而达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效果。

如苏轼为悼念亡妻所作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词的上片主要是抒情,而下片开始进入梦境,在梦中作者见到曾经熟悉的场面——“对窗梳妆”,接着写“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在梦中相遇的二人居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其实这种描写是符合常态的,越是思念堆积很久,反而见面时说不出什么,柳永《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也是这个道理。相看无言,随后的结尾就很自然了,明月惨淡,松树森立,让人断肠的是那千里之外的孤坟!

当然,其实最后一句是虚景,但是虚景中蕴含的情是真挚的,并且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梦醒之后,苏轼将何去何从,如何自处,他以后怀念王弗时还是这样痛彻心扉吗?一切似乎没有答案,又仿佛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结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人们在情感上可能对最近看到的内容印象更为深刻(近因效应),大观园的才女们联句,起头的是文化水平不太高的凤姐,“一夜北风起”,起句平平,却并不影响才女们的竟逞文采。而反过来,如果是起句高妙,而结句平平,多少会让人惋惜。而在适应内容、情感的表达之后,结尾写景不失为一种精妙的选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