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半透明 透明 不透明

半透明 透明 不透明

时间:2024-06-07 22:46:21

相关推荐

半透明 透明 不透明

广场3号办公楼(Square 3,Novartis Campus)由桢文彦(Fumihiko Maki)设计,建成于,位于诺华园区(Novartis Campus,Basel)。

图1 外观

图2 夜景

桢文彦曾于1993年(65岁)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是诺华园区诸建筑师中的又一位普奖获得者。

对于诺华办公空间“流动、灵活、共享”的设计要求,不同的建筑师给出了不同的应对策略。如JJ之前介绍的法布里克大街4号办公楼,SANAA将办公空间处理成仅有6米薄,立面采用透明玻璃,强调了建筑的透明性。又如谷口吉生(Taniguchi Yoshio)设计的10号办公楼,立面采用白色镀釉玻璃将透光率控制为50%,以满足实验室的光控要求。还有拉斐尔·莫内欧(Rafael Moneo)设计的14号办公楼,实验室居于建筑的中心,交通空间居于建筑的外圈来控制实验室的采光。各建筑师对于光的控制和运用给出了不同的应对策略。下面我们来看看桢文彦的对策。

广场3号办公楼的玻璃立面被处理成三种透明度,半透明、透明、不透明,分别对应垂直方向上不同的活动区域。地板以上布置家具的高度是不透明的,遮挡了家具、人的脚步。人的座高到离地板1.95米的高度是透明的,保证人看往室外的视线通透。1.95米往上至楼板的高度则是半透明的。每层建筑立面上这半透明、透明、不透明的三条水平带,构成了建筑立面上的水平线条。(图1、2)

图3 外观

图4 室内

图5 共享空间

图6 共享空间

图7 共享空间中的旋转楼梯

这三种不同透明度的玻璃是如何实现的呢?整个建筑的玻璃立面由4层玻璃组成。最外层玻璃是low-e镀膜的超白玻璃(low iron glass),厚10毫米。内3层玻璃起保温隔热作用,也是low-e玻璃,各厚6毫米,间距14毫米。当在外层超白玻璃和内3层玻璃之间如汉堡包般夹入氟碳涂层铝板(PVDF coated aluminum panel),就形成了不透明的玻璃表皮。在外层超白玻璃上增加白釉镀层(white ceramic frit),就获得了半透明的玻璃表皮。什么也不做,就得到了透明的玻璃表皮。分别用这三种方式去处理立面上不同高度的玻璃,就得到了三条透明度不同的水平线条。

为了进一步满足“流动、灵活、共享”的设计要求,桢文彦将办公空间设计成开放的大空间。楼梯、电梯等垂直方向的交通元素被放置在长方形平面的两端(图10、11)。柱子主要在长方形平面的四周分布,有若干根据需要分布在大空间中,但并不呈柱网状分布。这样,长方形平面中的视线是通透的,员工可以从对角线的一角看到另一角。为了强化流动空间的视觉效果,屋顶沿着对角线进行了缓缓的坡度变化设计,引导视线。

除了每层在水平方向的空间流动之外,建筑师在垂直方向也设计了共享空间。在长方形平面的两端,办公楼的地上的每层都有吹拔空间与上下两层的空间连通。如底层与一层的共享空间位于建筑的东侧,一层与二层的共享空间位于建筑的西侧,以此类推。共享空间中有旋转楼梯、会议空间等(图5、6)。这样,在剖面上看起来,整个建筑的室内空间如“z”字形般被联系起来(图12)。

在开放办公空间之外,桢文彦在每层都设计了一个阳台,为个人的休憩活动提供了可能性(图8)。《诺华园区》(Novartis Campus)一书在披露建造过程中提及,在有关办公空间的调研中,有人质疑,一味强调开放的办公空间尽管有利于员工交流,却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的工作习惯。有的人需要独立、安静和私密的环境才能有效专心地思考。不应该用绝大多数人的统一标准来抹杀少部分人的需求。桢文彦在广场3号办公楼设计中,使用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这些不同属性的玻璃,并且留出了可供员工透气的小阳台,正是对开放办公空间的私密性和多样性的补充。

在桢文彦的其它设计项目中,他也采用过消解英雄主义般的现代主义设计手法的做法,如在代官山住宅(Hillside Terrace Complex)中用小尺度来打磨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在长时间跨度中允许、鼓励并激发了多样的城市生活。这正是JJ敬佩其设计态度之处。

图8 阳台

图9 办公照明设计

图10 底层平面

图11 一层平面

图12 剖面

穷游建议:建筑位于Fabrikstrasse 16,4056 Basel。诺华公司园区不允许随意出入参观。建议联系巴塞尔官方组织的建筑游,每隔一个周六有组织参观。巴塞尔地区是瑞士、德国、法国三国的交接之处。

周边建筑:诺华公司园区内有多位瑞士本土及世界知名建筑师的作品,包括JJ在第10篇介绍的迪纳&迪纳事务所(Diener & Diener Architekten)设计的诺华3号楼(Forum 3)、第21篇介绍的彼得·马克利(Peter Märkli)设计的法布里克大街6号办公楼(6 Fabrikstrasse)、第22篇介绍的SANAA设计的法布里克大街4号办公楼(4 Fabrikstrasse)、第23篇介绍的马可·赛拉(Marco Serra)设计的入口接待处(Main Gate,2 Fabrikstrasse)、第24篇介绍的谷口吉生(Yoshio Taniguchi)设计的法布里克大街10号办公楼(10 Fabrikstrasse)、第26篇介绍的维多利奥·兰普尼亚尼设计(Vittorio Lampugnani)的法布里克大街12号办公楼(12 Fabrikstrasse)、第27篇介绍的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设计的法布里克大街15号办公楼、第28篇介绍的拉斐尔·莫内欧(Rafael Moneo)设计的法布里克大街14号办公楼等。

图片来源:图1、8引自;图2、7引自!;图3、5引自;图4、6引自;图9引自;图10、11引自《A+U》11期126页;图12引自。本建筑详情请参阅:《A+U》11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