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广东德庆学宫大成殿(宋元·国保)

广东德庆学宫大成殿(宋元·国保)

时间:2022-04-22 21:07:53

相关推荐

广东德庆学宫大成殿(宋元·国保)

安东老王编录

图片摄影师: 黎明

德庆学宫大成殿,位于广东肇庆市德城县城朝阳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庆学宫始建于宋祥符四年(10),一说始建于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元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这座庄严的古建筑群由大成殿、崇圣殿、尊经阁、乡贤祠、杏坛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八千多平方米,是我国元代木构建筑的瑰宝。尤以学宫建筑群中的大成殿为最。在南中国众多的孔庙大成殿中,论建筑规模之大,结构之巧,气势之雄,应首推德庆学宫大成殿。此殿为广东省唯一现存的宋元两代砖木结构古建筑,对研究我国宋、元建筑史有重要意义。1996年被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庆学宫大成殿面阔5间17.36米。进深5间17.53米,建筑面积304平方米。平面几乎是正方形,为宋元古制。殿中减柱4根,只余正中4根木质大金柱。殿前为阀3.22米、深8.7米的月台,围以砖砌栏杆,月台前正中及左右各设踏道,月台前设一砖石砌拜坛,阔6.15米、深4.73米。大成殿高19.4米,重檐歇山灰瓦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斗拱疏朗。山面有山花板,各施悬鱼一条。

大成殿斗拱种类复杂,计有11种之多。下檐斗拱梁架保持了宋代风格,柱头和补间铺作均为七铺作单抄三下昂,两根直昂昂尾均长二橡,甚为罕见,其出跳总长居全国现存唐宋同类斗(七铺作)之首位。上檐前后檐斗,是元代遗构,其采用象鼻子昂的形制,为较早形态,其后流行于清代。大成殿殿身梁架采用大了袱结构法,省去4根重檐金柱和2根八椽,使殿内空间完整开阔,为华南建筑孤例。

德庆学宫大成殿打破了传统厅堂“八柱撑空”的木梁架结构,采用“四柱不顶”的独特形式以满足建筑物防灾的要求。即在殿梁架不砌上露明藻,左右次间各减了两根内檐柱,明间正中只竖四根不到顶的圆林金柱,柱顶上横架座斗枋,安放四朵类似溜金的斗拱,以承托着压槽枋和井口天花板,天花板上再立园柱以支撑正梁;在山墙上和前后檐柱的柱头上。承托着下檐的重叠起来的斗拱。殿身的梁架则用大鹿结构法。这是古代建筑师为使厅堂免受雷击,采用消除电学上称为“跨步电压”危险的一种独特设计;那四根上不到顶的圆木柱,称作“雷公柱”。从外观艺术看,大成殿气势宏伟,殿面宽阔。加上用高台基、高柱础,前檐用花岗石柱,左、右、后三面围以高墙,使全殿采光良好,光线均匀,又可防洪、防蛀。

大成殿的装修装饰有浓厚的岭南地方特色。殿门上部扇用宫式万字花纹,殿内重檐后金柱间的由额和顺身串间置一花罩,花纹别致。大成殿上檐正脊中央为莲花宝杯及光环,下垫以夔纹饰块,正脊两端为夔脊饰,靠内侧两边各置一鱼龙。戗脊为游龙卷草,龙身绕脊出没,形体生动。下檐角脊上端为鱼龙吻,下端为卷草,稍靠上为一虎。正脊和垂脊两边满绘有“三狮会燕”、“金玉满堂”以及松鹤等彩画。灰瓦顶屋上檐边用红色陶质勾头滴水镶边,下檐用蓝绿色琉璃勾头滴水镶边。

本篇图片作者:一室凌乱一室(太平洋电脑网友);伴月闲人(网易博友);木子弓长(网易博友)。

德庆学宫大成殿·全景部

德庆学宫大成殿·殿顶部

重檐歇山灰瓦顶

德庆学宫大成殿·梁架部

大成殿内的建筑技艺极为精巧。最为有名的是“四柱不顶”,殿内明间四根金柱均不到殿顶,在柱顶横架座斗枋,由十二朵莲花状斗拱承托压槽枋和井口式天花板。

德庆学宫大成殿·斗拱部

坡度平缓。出檐深远。图片:hchx7877@126(网易)

十二朵莲花状斗拱。

殿内斗拱

殿外斗拱:上檐象鼻子昂与下檐宋代直昂历历分明

大成殿斗拱种类复杂,计有11种之多。下檐斗拱梁架保持了宋代风格,柱头和补间铺作均为七铺作单抄三下昂,两根直昂昂尾均长二橡,甚为罕见,其出跳总长居全国现存唐宋同类斗(七铺作)之首位。上檐前后檐斗,是元代遗构,其采用象鼻子昂的形制,为较早形态,其后流行于清代。大成殿殿身梁架采用大了袱结构法,省去4根重檐金柱和2根八椽,使殿内空间完整开阔,为华南建筑孤例。

德庆学宫建筑群欣赏

棂星门

明伦堂

崇圣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