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伤寒学者许叔微

伤寒学者许叔微

时间:2020-02-04 07:01:19

相关推荐

伤寒学者许叔微

伤寒学者许叔微 伤寒学者许叔微

□王雪之

南宋名医许叔微,官至翰林学士,曾力主抗金复国。后见宋高宗偏安江南,无意大举,亲奸害忠,丧权辱国,他便告归隐居于马山小墅湾,曾于此筑小屋自题“梅梁小隐”,植缰树三株,故得三缰老屋之名。许叔微精通岐黄,潜心医学,平时还上山采草药,并在后院种植草药,专为邻里乡人治病且不计报酬,深得山民尊崇。

相传许叔微从医之路与一味苍术有关。许叔微年轻时勤奋笃志,每天攻读至深夜。因长年累月的刻苦研习,加上他睡前有个饮酒的习惯,从而影响了肝的疏泄、脾的运化的功能。几年后,他时时感到胃脘部漉漉作响,犹如水流之声,胁下窜痛而胀气,饮食无味,胃纳减少。到了夏天,左半身不会出汗,只有右半身出汗。这是什么怪病?许叔微陷入困苦并四处求治,然而久治不见起效,他便开始自修医学,自己医治自己的病。“用药在精”,他多方研究,筛选方药,最终拟定苍术为主药,将苍术1斤研成粉末,大枣15枚捣成糊状,生麻油半两,调合自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剂,开始每日服用50粒,逐渐增加剂量,每日服用100~200粒。服药数月,他的怪病渐渐减轻,直至痊愈。他意外地感到自己眼目昏花的毛病也得到改善,眼睛比以前明亮了。许叔微辨证准确,选药精当,一味苍术而收其神功,可见苍术一药而改变了他的一生。

许叔微(1080-1154),字知可,真州白沙(今江苏仪征)人,南宋著名医学家,绍兴二年(1132)进士,曾任集贤院学士,历任徽州、杭州府学教授及翰林学士,人称许学士。他幼年家贫,父母因病双亡,遂而发愤攻读医书,对《内经》《难经》至宋以前医籍融会贯通,医技锐进;后南渡居常州,又迁太湖马迹山,因不满高宗苟安江南及秦桧陷害忠良,退隐乡里,行医济人,与抗金名将韩世忠过从甚密。岳飞被害后,韩世忠自请解职,移居苏州,常渡太湖访许叔微,共抒忧国情怀。许叔微于绍兴二十四年逝世,享年74岁,葬于马迹山檀溪村东麓。现马迹山建有许叔微故居“梅梁小隐”。

许叔微一生著述颇丰,辑有《普济本事方》(又名《本事方》或《类证普济本事方》)10卷、《续本事方》10卷(均收入《四库全书》);著有《伤寒百证歌》5卷、《伤寒发微论》2卷、《伤寒九十论》(合称《许氏伤寒论著三种》)、《治法》《辨证》《翼伤寒论》《仲景脉法三十六图》等书。

《普济本事方》是“漫集已试之方及所得心意,录以传远”的著作,按病分为23门,收录三百余方;每方首列主治、方名及药味分量,次录治法、服法,后附一二个病例,并加评述。

《伤寒百证歌》成书于1132年,以歌诀体裁将仲景方论编成100证,以便后学记习,遇有“有证无方”者,就以《千金》等所载之方补上;有议论不足者,多取《巢氏病源》及朱弘、孙尚、孙用和等人言论加以发挥。书中列出53个症状、37个病证,分别论述其证治,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症状鉴别证治专著。

余谨记许学士的名言,对许氏的中风病证思想进行了探索。对《普济本事方》中所述“风中脉则口眼

斜,风中腑则肢体废,风中脏则性命危”的论述,进行了归纳,并应用于临床。如,风在肝心则心魂惊悸,失眠多梦,风在肝脾则头眩惊恐,痰动上冲;风在肝肾则筋急项强,筋痹肢痛,治疗应采用养血宣痹的方药,如木瓜煎等。余在木瓜煎方的基础上加减化裁,拟定出速效醒脑丸方剂,并分别选用效果显著,这项成果已被中国专利局授予发明专利权。颂曰:

苍术一味起沧桑,梅梁小隐学士藏。

真州知可活人众,论著伤寒本事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