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 他被李世民排在第一位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 他被李世民排在第一位

时间:2022-03-12 23:22:46

相关推荐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 他被李世民排在第一位

为人臣子,最好的结局会是如何?是身名远扬、名留青史,还是光宗耀祖,深得帝心?

对于那些陪唐太宗李世民夺得天下,给他铸就繁华盛世的臣子们来说,他们能争取到的最高礼遇,便是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而在这二十四人中,位次最高者,便是人们常听说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字辅机,鲜卑族,生于河南洛阳。作为李唐功臣、皇室外戚,长孙无忌算是大唐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长孙无忌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儿子。可惜父亲早逝,他便连同母亲、亲妹妹一同投靠舅舅高士廉。

透过舅舅这层关系,长孙无忌少年时便结识了李世民,并与之交好。在高士廉的撮合下,李世民娶了长孙无忌的胞妹,二人成了姻亲。

在李渊起兵反隋后,长孙无忌一直跟随在李世民身边。

在玄武门之变前,他是唯一留在李世民身边的得力助手。在李世民登基后,他先后担任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开府仪同三司、司空、刺史、扬州大都督、检校中书令。

贞观十七年(643),他以第一位的殊荣,被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太子李治即位后,长孙无忌作为新皇舅父、辅政大臣,进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

起初,唐高宗对这位看着自己长大的亲人非常依恋和信任。在唐太宗刚刚在行宫去世的时候,年轻的李治除了悲痛就是慌乱,丝毫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办。而长孙无忌一面劝说李治尽快从痛失亲人中走出来,一面安排李治回京,稳定了朝野。

《资治通鉴·唐纪十五》曾记载,洛阳有个叫李弘泰的人诬告长孙无忌谋反。结果高宗二话不说,直接将人斩首。李世民一家人对长孙无忌的信赖,可见一斑。

然而,长孙无忌自己却在自己一次次被李家偏爱之后,有了骄纵的眉头。

永徽四年(653),他奉命审理房遗爱谋反案。本来这事是房玄龄次子房遗爱和他的妻子、唐太宗第十七女高阳公主折腾出来的宫廷政变,但长孙无忌却公报私仇,将吴王李恪也牵扯了进来。

最终,这场谋反的参与者房遗爱、高阳公主、荆王李元景、巴陵公主、驸马薛万彻、驸马柴令武都被斩首,李恪也被诬陷致死。

《资治通鉴·唐纪十五》记载,李恪曾在死前大骂:"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然而长孙无忌像是下定了决心,要将李唐皇室其他可能威胁到唐高宗的人赶尽杀绝。

不久后,与长孙无忌不和的江夏王李道宗、左骁卫大将军驸马都尉执失思力都被以参与房遗爱谋反案的理由被流放江南。他的这一番举动,让人们见识到了他对自己权势的滥用。

永徽五年(654),唐高祖想要废除王皇后,另立武则天为后。王皇后和唐高祖的婚事,是同安大长公主牵的线,李世民亲自选的人。长孙无忌于情于理,都是站在王皇后这一边的。因而之后,高宗亲自带着武则天到长孙无忌家中宴饮,赐给长孙家众多财宝、官位,长孙无忌还是毫不动摇地反对废王立武。

礼部尚书许敬宗劝说不管用,自己母亲多次登门请求也不管用,自己和皇帝亲自出马劝说长孙无忌还是不管用。

为此,武则天对长孙无忌的不满越来越甚。等到了第二年,高宗不顾群臣反对,力排众议废王立武。武则天认为长孙无忌当初接受了重赏却始终不支持自己,实在可恶,便彻底和长孙无忌成为仇敌。

四年后,即显庆四年(659),为了打击关陇集团,加强皇权,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达成共识,决定削弱重臣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的实权,并将其调离京城。只是这事在执行的时候,在长孙无忌身上,闹得很不好看。许敬宗向高宗密奏,说监察御史李巢意图拉拢长孙无忌谋反。

《旧唐书·长孙无忌传》记载,高宗当即派许敬宗和侍中辛茂前去审讯,并说:"我家不幸,亲戚中频有恶事。高阳公主与朕同气,往年遂与房遗爱谋反,今阿舅复作恶心。近亲如此,使我惭见万姓。"

由此可以看出,这时候唐高宗早已下定了铲除长孙无忌的决心。

许敬宗的诬陷,更像是配合高宗演的一场戏。

出于这么多年的情分,高宗还是表达了对长孙无忌的信任和不忍。不过许敬宗最终拿汉文帝杀薄昭的例子和"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的道理说服了高宗。

不久后,长孙无忌被削去官爵,流放黔州。他的儿子们也被削官流放。

到了七月,许敬宗领命复查这一谋反案。但他却派中书舍人袁公瑜等去逼迫长孙无忌自缢。

最终,这位李唐的功臣,就这么葬身黔州。

都说伴君如伴虎,长孙无忌作为唐太宗知根知底的挚友,倒是没败在他手中。而作为唐高宗的舅父和辅政大臣,他却在政治上与皇权产生了冲突。加上皇后武则天的敌视,长孙无忌最终成为了整个皇室的仇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