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都头专栏|水浒后传第一英雄是谁?或藏太平天国一个秘密!

都头专栏|水浒后传第一英雄是谁?或藏太平天国一个秘密!

时间:2023-09-28 19:28:43

相关推荐

都头专栏|水浒后传第一英雄是谁?或藏太平天国一个秘密!

作者简介:都头郓哥。作者本名谭亚南,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自幼酷爱历史,喜读古典名着,致力于《水浒传》历史资料和版本研究多年,代表作品《扫水浒传》。

都头品荡寇第三十三回

上一期专栏中,都头与大家品读了《荡寇志》第一百零二回,金成英趁宋江、吴用等攻打蒙阴之际,乘虚进兵,在韦扬隐的帮助下,杀死了董平,收复曹州。今天我们继续品读《荡寇志》第一百零三回“高平山叔夜访贤,天王殿腾蛟诛逆”,看看后续发展如何。

情节简介:张叔夜在接任曹州知府前,曾在朝廷任职,后来亲属得罪了蔡京,张叔夜被连累贬到海州担任知州。张叔夜到海州后,得知此地新来一伙江州贼徒,共三十六人,横行不法,于是张叔夜点起先前招募的精兵,让两个儿子张伯奋、张仲熊率领,前后夹攻,将三十六名江州贼徒全部斩杀。过了不久,接到朝廷调令来到曹州赴任。到曹州后,得知妖人刘信民盘踞麟山造反,张叔夜与金成英商议讨捕之策,金成英推荐了隐居在高平山的徐和。徐和与张叔夜是旧相识,张叔夜前去拜访,徐和说出了自己的平贼策略,又举荐躲在自己处的杨腾蛟跟张叔夜前去。张叔夜与杨腾蛟等到满家营,与叶勇等一同讨伐刘信民,兵不血刃收复了钜野县,张叔夜又派杨腾蛟与叶勇前去攻打麟山,刘信民派出手下四员大将迎战,先后被杨腾蛟和叶勇斩杀,官军攻上麟山山顶,杨腾蛟斧劈刘信民,平定了叛乱。在张叔夜的治理下,曹州实力大增,从此梁山不敢再觊觎曹州了。

都头曰:此回是作者给《荡寇志》第一男主张叔夜安排的一场出场秀,张叔夜此人在历史上确实曾经逼降过宋江等造反者,虽然在《荡寇志》一书中的戏份比不上陈希真、云天彪等人,但却是雷部众人之首,也是作者“钦定”的第一主角。因此他的出场作者绝不会平平淡淡地就一笔带过,于是设计了他扫平江州贼以及平定刘信民邪教作乱的情节,让其小试牛刀,并顺便把之前杀人后潜逃的杨腾蛟拉出来。至此,张叔夜、云天彪、陈希真三个剿灭梁山的“三巨头”悉数登场,梁山的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了。此回中没有典故出现,因此我们来聊聊其他方面。

首先是批语方面,《荡寇志》一书中除了作者好友范金门、邵循伯、吴荔裳以及其子俞龙光等人的批语外,作者俞万春自己也有一些自注,如本回开头介绍张叔夜时,作者即自注云【张嵇仲一代伟人,精忠大节照耀青史。余作荡寇志叙嵇仲事,亦只依宋史本传稍加润色,不敢多为附会,且称其字而不敢呼其名。即如三国演义之于武侯壮穆,虽鄙俚如岳传之于岳王,亦皆不敢轻呼其名。所以然者,稗官小说本游戏之具,辄呼大人君子之名非礼也。余斯言也,海内名共必当首肯,独不料有万死恶奴之金瓶梅者,撰出张叔夜拜谒西门庆一段恶札,是何异率兽食人、杀佛喂狗耶?万劫泥犁不足蔽厥辜。恨,恨。可见作者对张叔夜这样的忠臣是非常敬重的,同时对于古典小说《金瓶梅》中描写张叔夜拜谒西门庆一段十分不满,批评其为恶札。相同的,我们在前面也提到过,范金门也曾评过《金瓶梅》结尾设计西门孝哥的情节,并批道【恶札之尤甚者,无如《金瓶梅》一书。临了,矫强塞出孝哥二字,便自负其命意不凡。真令人腥而欲死也。看来俞万春、范金门对《金瓶梅》这本小说都是颇多微词的,志趣相投,也难怪他们会成为好朋友。

其次是情节设计上,本回中张叔夜登场不久,作者就为其安排了一次小规模的“荡寇志”预演,令其在海州扫平了江州贼三十六人。所谓的江州贼三十六人,其实就是影射宋江等梁山好汉。据《宋史》“张叔夜传”记载:“(张叔夜)进礼部侍郎,又为京所忌,以徽猷阁待制再知海州。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可见历史上宋江等人确实在海州被张叔夜用计打败,被迫投降了。范金门当然也知道这一记载,因此在文中写张叔夜扫平江州贼三十六人后,“慰劳壮士,掌得胜鼓回城”时,他批道【妙,此史传上擒宋江事也。先叙于此以从实录,以清正旨,视他书率意附会者,相去远矣。范金门肯定了俞万春把史书中张叔夜迫降宋江的记载搬到小说中,还称赞此举比其他书中附会的情节要好。可是范金门恰恰忘了,俞万春最终写张叔夜统领三路大军攻破梁山大寨的情节恰恰是最大的附会,因为历史上根本没有此情节的相关记载。适当的附会和想象本是小说创作的正常手法,但自己用了却讽刺他人,那就只能说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了。况且《荡寇志》一书就是在想象和附会的基础上写官军如何剿灭梁山的,在文中又插入了这么一段历史上剿灭宋江的故事,反而显得画蛇添足。

最后我们再说说此回中出现的妖人刘信民造反一事,刘信民造反的情节,说白了就是利用邪教作乱。中国古代历史上,利用宗教或者邪教蛊惑人心,聚众造反的有很多,如东汉末的黄巾起义、北宋末的方腊起义等,但影响和规模最大的当要数清代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我们之前说过,《荡寇志》一书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有着诸多联系,如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在攻破苏州后,曾将《荡寇志》毁版。又如有记载说《荡寇志》中蔡京为了女儿女婿帮助梁山的情节是影射清朝两江总督陆建瀛因为女儿女婿被太平军所掳而不知所措导致金陵(即南京)被太平军夺取之事。而此回中,聚众造反的妖人刘信民和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洪秀全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一是二者均利用邪教煽动人心起事。刘信民“在麟山顶上,起造宫室屋宇,供奉一位神道,唤做什么多宝天王。他自称天王案下的掌教。”由此看,刘信民是歪曲佛教教义欺骗信徒。而洪秀全是成立拜上帝会,歪曲基督教教义,自称是上帝之子,鼓动百姓跟随自己造反。

二是二者在利用邪教煽动人心的基础上,还编写相关书籍来控制信徒思想。刘信民“刊刻许多教书,有一种名唤《天王度人宝经》,又名《开心钥匙》。弟处却有一本,是他手下信奉的人施送来的。内中造些破空老祖、达空老祖等名色,编成七言,似歌非歌,似诗非诗,句语十分俚鄙。”而洪秀全等人则编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吸引教众。1857年,太平天国还刊印颁行了官书《天父诗》,里面都是洪秀全自己写的几百首诗文。其主要内容是指导和约束宫中后妃的教条以及对太平军官兵的精神控制的言论。我们不妨看看洪秀全写的诗水平如何,如“几多因为一句话,五马分尸罪不赦。一言既出马难追,天法不饶怕不怕。”“看主单准看到肩,最好道理看胸前。一个大胆看眼上,怠慢尔王怠慢天。”相信大家看完这些诗都会被洪秀全的文笔雷到,难怪他屡应科举不中,他写的诗真是和《荡寇志》中“编成七言,似歌非歌,似诗非诗,句语十分俚鄙”的描写如出一辙,而且从诗歌内容看,洪秀全对属下的控制简直可以用“丧心病狂”来形容,通过这些诗歌,我们也能想象到在他的统治下,人民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三是二者均是目光短浅,贪图享乐之徒。《荡寇志》中写道“刘信民自得城(钜野县城)而后,只派了几个人在县里,名为监教将军,却并不懂武艺的。城中只开北门,其余皆紧闭不开。刘信民仍住麟山,将仓库中银两米石,均已搬在麟山。……又立有醍醐灌顶、鹊巢重会、龙女献珠一切等等名色。那龙女献珠一项,系室女承当,不问可知矣。”刘信民在攻破钜野县后没有乘势进取,而是放弃了县城拒守孤山,纵情女色。而太平军在攻克金陵后,准备不足,仅派偏师北伐,最终导致北伐军全军覆没,彻底失去了推翻清王朝的良机。另一头,太平天国领导层忙着在城内大肆修建宫殿,搜罗民间美女来满足自己的淫欲和贪欲。据洪秀全儿子洪天贵福被俘后在供词中所言:“我现年16岁,老天王是我父亲。我有88个母后,我是第二个母后赖氏所生,我9岁时就给我4个妻子。”洪秀全的后宫生活由此可见一斑,有这样的领导人,太平天国想不灭亡都难。

说到这里,曹州在张叔夜的治理下已经是固若金汤,梁山再也不敢侵犯。既然向南发展受阻,那么梁山接下来又会有什么新动作?且听都头下回分解。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