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绿林寨的传说

绿林寨的传说

时间:2019-03-18 00:51:41

相关推荐

绿林寨的传说

京山县北40公里处有座大山,叫绿林寨。绿林寨三易其名,先叫绿林山,晋代改称太阳山,清朝更名为绿林寨。

绿林寨探源,先得从王匡、王凤的“绿林起义”说起。

西汉未年,“农商失业,食货俱废。”加上“荆州大旱,南方饥馑,”为反抗王莽统治,新市人王匡、王凤被灾民拥为“渠帅”(首领),于公元揭竿起义,开始数百人,接着河南舞阳人王常带领兵丁来投,后在“三王台”操练(现改为三王城)。绿林山屯兵,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农民大起义,史称“绿林起义”。不久,他们就攻破附近小镇“离乡聚”(后称离龙集,今名小阜街)。数月内发展到七千多人。公元在云杜(京山)将荆州牧率兵来剿的2万多人马全部消灭,接着又克竟陵(今天门),扫云杜,破安陆后返回绿林山,改称绿林军。此时,起义军已发展到5万多人。

为了保证供养,绿林寨在绿林山四处垦荒种地,留下满山的梯田,连每个脚落也没漏掉。绿林镇现有“48石丘”(48丘计一石田),“25个5斗”(25块计5斗田)之说。说不定毛主席在南泥湾的大生产,也吸取过绿林军屯兵绿林册的宝贵经验哩!

这里,到处留下过王匡、王凤的足迹,香炉山下的“二王亭”、“好汉泉”就曾是王氏兄弟饮水、谈心的地方。后来,不管是占山为王还是落草为寇的豪杰,都冠之以“绿林好汉”的称谓,皆始于此。

后来,绿林山一带发生瘟疫,人死过半,义军面临严重威胁,绿林军不得兵分两路,下江兵由王常、程丹率领经长寿(今北汉水西岸);新市兵由王匡、王凤率领攻随县,入春陵(今枣阳)向南阳进发。捷昆阳,取洛阳,驰骋中原,成就了一番事业,且双双封王。后来,虽是刘秀窃取了胜利成果,但王匡、王凤所率的绿林军对历史的发展功不可灭。统治阶级为了缩减农民起义的影响,到了两晋,绿林山被改为太阳山。

改太阳山者,是因山上有一天然石洞,洞中有一似玉非玉的宝石,经太阳照射,光芒耀眼,人称太阳石。据解放后发现的手抄本《京山物产赞》之《太阳石》篇云:“有石一卷,产于太阳,坚贞其持,皎洁其光。可以磨琢,篆刻图章;与彼彷砚,媲美文房。”这种太阳石实际上是一种含镁的硅酸盐。太阳山上亦有云线、硅、铁、石英石、金刚石和“雪方池”(亦称冻石,白砚)等稀有矿石深藏其间。

也有传说洞内有一太阳老人修炼成神,时现“舍身”闪光。加之以往确有人采得透明晶亮能反射阳光的“太阳石”,更加上唐朝长庆年间,在南麓建了一座太阳寺庙。由石而得山名,由山而得寺名,这太阳山,太阳石和太阳寺隐含“三阳开泰”之吉意,故山下之“三阳店”(现为三阳镇)也由此而得名。

《太阳寺碑记》记载:“峰峦连云万仞,悬岩峭监千仞,其山麓迤逦百里——翳云蔽日,其山巅寨址为宋元交兵时一方避难之所。”因有其寨,所以绿林山亦有绿林寨之说。

太阳寺改为许家寨,是清朝时候的事。相传有三种说法。正统的说法是:嘉靖年间,清王朝由盛转衰。云贵常发地震,荆州连年干旱。京山、三阳、绿林地区则瘟疫流行。这时,来了一位道长能采药炼丹、还会画符驱邪。据说是药到病除,符至魔止,救活了不少百姓。从此山庙的香火兴盛。因他姓许,传说是许仙的后代,又是道家打扮,人们于是尊称他为“许真人”。百岁而卒,死后葬在山上的城寨,一直沿用至今。原绿林太阳之名反被遗忘了。

第二种传说是:许家寨的很多小山象老鼠,老鼠修道成了仙,逼鼠的猫却因为懒惰而无法成仙。鼠仙的山寨越长越大,越长越高;而猫儿站的地方总是没有变化。如今,位于双桥的“猫猫山”怎么也长不大。那只懒猫老是羞羡地望着苍莽巍峨的许家寨哩!

第三种说法则曰名许家寨者,乃纪念许将军也。这个许将军是否三国曹操的猛将许绪?还是新四军五师许子威的先人?没有考证,不敢妄评。

传说许将军的妹妹是个教书的。一天,她的学生捡到一个龙蛋。几个学生争执不休,都想占为已有。老师知道后拿过一看,也是爱不释手,于是就用几两银子打发了学生。自己却将这个龙蛋放在床枕边,抚摸、观赏。许将军这天心血来潮,掐指一算,知道了妹妹的隐私,气冲冲地硬要妹妹交出龙蛋。妹妹一急,将龙蛋吞入腹中,顿时天旋地转,一气生下九条龙来。许将军握剑在手,生一条斩一条,接连杀了八条小龙。等到生出最后一条乌龙时,许将军正要挥剑,妹妹跪在地下,死死抓住了宝剑:“哥,念在我们兄妹一场,念在我与学生的师生情份上,念在这个坏蛋与我的一丝孽缘,哥就饶它一命吧!”

许将军说:“不杀可以,除非这孽种答应我的条件。”“什么条件?”不等将军的妹妹开口,乌龙满怀求生的欲望抢着问。“我要将你关在井中,等到铁树开花方可出来。出来后只准随去随来。”乌龙满口答应。许将军又嘱咐妹妹好生调养身体,好生调教乌龙。乌龙在井下等了一年又一年,怎么也看不到井边的铁树开花。

不知过了多少年后,这一年的夏天,来了两个上京赶考的举子。一个瘌痢头,再热的天也不取帽;一个六趾脚,再平的路也不脱靴。两人结伴同行。烈日当头,烤得他们实在难受,便在井边铁树下饮水解渴。清风扑面,凉意爽身,但觉仍不解暑。后索性取帽脱靴,将头脚洗个痛快。他们将靴、帽挂在井边的铁树上,不以为然,而长期囚在井底的乌龙看见树上有了异样,以为铁树开了花,从井底忽的飞了出来,将两个赴考的举子淹死在井中。乌龙出世后,牢记着自己的许诺:随去随来。在空中从绿林去随州,紧接着就从随州飞回绿林。所以,每次的冰雹只走绿随一线。

两个举子死得冤,没了靴、帽,又惹阴间的小鬼耻笑,只好请求阎王。阎王让他们变了两只青蛙,轮番地向井中的乌龙讨要:“靴!”“帽!”“靴!”“帽!”

京山市档案馆

为京山建档致力打造京山文史资料库

欢迎提供稿件:

邮箱:96182@

电话:13886941375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