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英国人庄士敦来到北京后 为何会成为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

英国人庄士敦来到北京后 为何会成为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

时间:2019-06-08 23:11:41

相关推荐

英国人庄士敦来到北京后 为何会成为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

19,一位英国人来到紫禁城,作为帝师,担任起了教导末代皇帝溥仪的任务。这位洋帝师的中文名字叫庄士敦。

庄士敦(1874-1938),原名雷奈尔德·约翰·弗莱明1874出生于英国爱丁堡,先后就读于爱丁堡大学、牛津大学,期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由于其优秀的汉语水平,1898年,他通过了英国政府的考试,以东方见习生的身份被派往香港。此后又出任辅政司助理、港督私人秘书等职位。1904年,又被派往当时英国的租借地威海卫,先后任政府秘书、正华务司和南区行政长官等要职。

虽然庄士敦的职位一路升迁,但他却无意仕途。他来到中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寻求神秘的博大的中国文化的真谛。所以踏上中国的土地后,他不仅给自己起了汉名庄士敦,还按照中国传统给自己起字"志道",不但悉心研读儒释道经典以及经史子集诸部;还游历了中国二十几个省,遍访名山大川和名刹古迹,见识各地风土人情,与名僧大德探讨佛理;甚至着书立说,极力为中国的传统辩护。

经年累月的研究,让庄士敦积累了深厚的汉学功底。19,经李鸿章次子李经迈推荐,庄士敦担任起末代皇帝溥仪的英语老师。192月,庄士敦来到紫禁城,拜谒了时年14岁的溥仪,从而开启了自己终身难忘的帝师生涯。

在紫禁城里,庄士敦主要任务是教授溥仪英文,以及为他讲解西方的历史、生活和风俗。和大多数贪玩的少年一样,溥仪非常讨厌读书,经常以生病为借口不上学,老师们无可奈何,只好在他每天早晨起来后,由总管太监站在卧室外,把昨天学过的内容大声诵读给溥仪听,好促使他记忆。

对于这个特殊的学生,庄士敦表现得非常有耐心,竭力激发他的学习兴趣。有一次,他给溥仪带来一些糖果,趁机讲解起制作糖果的机器和化学方法。溥仪对此却不感兴趣,吃了几块糖后,跑到大桧柏树下看起了蚂蚁,庄士敦呆呆守着糖果盒,一直等到下课。还有一次,他拿来一张画报,见溥仪来了兴致,庄士敦借机讲解起来。但没过一会,溥仪不耐烦了,拿出鼻烟壶把玩起来,庄士敦见状,不声不响的收起画报,看着他玩鼻烟壶,一直等到下课。久而久之,溥仪了解到庄士敦的苦心,师生间的关系开始融洽起来,不但认真学起了英文,还对西方文化产生了向往之心。

作为一名西方人,步入紫禁城的庄士敦,为这个古老皇宫带来了新气象。溥仪不但请这位"庄师傅"为自己起了个英文名"亨利",还在他的影响之下穿起了西装,戴起了眼睛,吃起了西餐,听起了西洋音乐,打起了网球,骑上了自行车, 给宫里装上了电话,甚至剪掉了自己头上的辫子。一次,庄士敦讥笑中国人脑后的辫子像猪尾巴,溥仪听到后,当即剪掉了发辫。得知此事的遗老遗少纷纷流泪叹气。

庄士敦已是他灵魂的一部分。他们谈论的话题越来越广泛。从庄士敦那里,溥仪知道了中国当前的局势,白话文运动,列强的政体国情,世界各地的风光,他的心已飞出紫禁城,有了去英国留学的打算。19,溥仪在大婚之日还特意赏赐庄士敦"一品顶戴",庄士敦以此为荣,恭敬地戴上官帽、身披大臣朝服,拍了许多照片给英国的亲戚好友。

1924年,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庄士敦回到威海卫。之后,回到英国,做起了大学教授。但庄士敦始终对中国念念不忘,于是写下了回忆录---《紫禁城的黄昏》,一时间洛阳纸贵。

伪满洲国成立后,庄士敦在长春再次见到了曾经的皇帝学生。溥仪特意设下家宴招待,希望他留下。看到昔日寄予厚望的学生,如今已成为日本人的傀儡,庄士敦失望又痛心,婉拒了他的请求,回到英国,从此师生不复相见。

回国后,他用版税在苏格兰买了个小岛,上面升起清朝的龙旗。住所的陈列馆里,陈列着溥仪赏赐给他的朝服、顶戴、饰物。晚年庄士敦,只有深深的怀念。

1938年3月6日,庄士敦带着些对中国无尽的思念离开人世,享年63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