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如何切实做到喜怒不形于色?

如何切实做到喜怒不形于色?

时间:2020-08-25 11:07:07

相关推荐

如何切实做到喜怒不形于色?

Happy Thursday

October

17.

不止一次有人问这个问题,如何做到喜怒不形于色?通常面对这样的问题,我都会先问对方“你觉得喜怒不形于色具体是什么样,你为什么想要这种状态?”

前段时间,闲暇之间看了几集电视剧<宸汐缘>,里面的男主角总是一副面孔,在人前从来都是喜怒不形于色,但是,他却背着女主角偷偷地笑,而女主角一转身看他,男主角就回归面无表情。观众被男主角的人设吸引,是因为至少还可以从第三视角看见他对女主角深藏不露的喜欢,如果你是身在其中的女主角,你会不会觉得很失落?因为你用尽浑身解数都无法让身边的人哪怕动容一分,该多么挫败,又没有存在感和成就感呢?

反正,我是不愿意找这种伴侣的,交流和理解太困难。

看电视剧的时候,很多人会喜欢那些面无表情、深沉不语,而关键时候永远能为心爱的女人不惜代价挺身而出的男人。但是,大家可能忽略了让大家真正喜欢的是“挺身而出”,而不是“面无表情”。

喜怒不形于色到底是什么?明白这个问题,才能回答,为何以及如何做到喜怒不形于色。

我并不想

也不喜欢

只是现实需要如此

//

喜怒不形于色,简单理解就是无论高兴悲伤,任何情绪都不流露出来。情绪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内心状态,情绪的流露通常是通过面部表情以及肢体动作,而所谓喜怒不形于色,就是没有情绪的流露。没有情绪的流露分为两种:1 没有情绪产生;2 有情绪产生,但是压抑了情绪的表达(包括表情,肢体与语言)。

要想知道有些人为何想要在人际交往中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就要知道情绪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 信号与沟通功能:比如,愤怒传达我们内心的不满,快乐让别人看见我们的友好,这是人们保持人际关系的基础。不仅如此,我们会通过情绪背后的信号决定自己的行为,从而适应他人与环境。

2 适应功能:比如,婴儿的语言没有发展,他们通过情绪反应与成人交流,获得喂养;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情绪,从而采取合适的行为,适应人际关系。我们也可以通过悲伤情绪获得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帮助自己度过难关。

3 动机功能:情绪可以激发人们采取相应的行为。比如,你开心的时候,更容易积极友善,乐于助人,完成合作,而你悲伤的时候,更容易悲观失望,避免社交,情绪可以促进或阻碍人际关系发展。

情绪的功能不止这些,大致了解了情绪的功能,我们就会知道,我们可以借助情绪的流露或者隐藏情绪的流露,达到某些目的。比如,我们希望别人看到我们开心,这样的话,会传递给别人“我是友好的”这类可以合作的信号,让自己被他人接纳;我们希望隐藏愤怒,以免别人看到我们内心可能产生的攻击,从而远离我们。

这也是为何多数人会在朋友圈传达积极的情绪,却很少有人每天在朋友圈流露消极的情绪,因为消极悲观的情绪是“状态很糟,可能不合作或者不能合作”的信号,我们都害怕因此造成“别人远离我们”。

情绪是一种交流。电视剧<宸汐缘>中,男主角是战神,要保持上神的权威,让自己的话语掷地有声,所以,他需要与身边的下属们保持距离。从这个角度,面无表情等同于“我不要和你们交流”,而避免交流其实就是拉开距离,所以,他的“喜怒不形于色”是为了保持距离。反之,情绪交流的增加会减少距离感、权威感,增加熟悉感、亲切感。有关情绪交流是如何拉近人与人的距离的,可以参阅我之前的文章——明明是好人,怎么总是感觉别人和我有距离感?

相比需要和别人保持距离,很多人更希望的是,我不需要远离你,相反,我要的是,哪怕和你很近,你也觉得我和你很近,但是我依然可以让你看到我想让你看到的那部分我。即,我可以控制你从我这里获得的信息,以及我想给你的信息,这种需要多是出于自我防御,如此,可以更多地保护自己

当然,还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希望自己是一个可以控制情绪,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他们觉得喜怒不形于色是成熟稳重有内涵的表现

总体而言,喜怒不形于色往往是出于以下三种需要:

1 保持距离;

2 保护自己;

3 提升自己的修养。

而作为最后一种需要,即,提升自己的修养,更重要的,不是我如何隐藏情绪,而是我如何调控自己情绪的产生,如此才能从根源上解决情绪问题。因为情绪一旦产生就必须找到出路,要么调节化解,要么压抑逃避,要么流露释放。如果不想压抑和流露,那就更要重视情绪的产生和调节。至于情绪的产生与调节,参阅我之前的另一篇文章——如何调整情绪。因为文章中已经说得比较清楚,所以情绪的产生与调节不作为本文的重点,如果你理解的“喜怒不形于色”是调控情绪,做一个有涵养的人,读完“如何调整情绪”,你要努力的方向和思路应该就很清晰了。

喜怒不形于色,出自《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这是对刘备的描述。

在这里,它是褒义,主要是对刘备的修养的描述,这背后体现的是:

1 对世事的宽容,波澜不惊的胸怀。

2 对他人的接纳和尊重。类似于心理咨询师素养要求中的“接纳来访者”,无论咨询师是否认同和喜欢来访者的想法和做法,咨询师都以平等、尊重、接纳和理解去与来访者相处。

所以,要想达到褒义的“喜怒不形于色”,它不是一个扮演或伪装,它需要一个人真正的从内心接纳成功、失败,接纳好运、厄运,接纳他人的善意与恶念,看见他人的局限性,理解他人的“做不到”,不轻易评判和指摘。此时,喜怒不形于色更倾向于是一个结果,即一个人内心宽厚的自然呈现。

“喜怒不形于色”作为贬义的时候,不是心存善意,以免伤害他人,而是通过隐藏自己达到防御别人或者控制别人的目的。此时,喜怒不形于色更倾向于是一个手段,即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刻意呈现的烟雾弹。

可见,褒义和贬义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约束自己,接纳别人;后者是防御别人,保护自己。前者是对他人的善意相待,用宽广的胸怀去理解接纳;后者是对他人的恶意防备,用提防的心态去建立人与人的壁垒。

无论哪一种,都是不同的人的需要,大家此刻关心的一定是,如何成为喜怒不形于色的人。

不同的动机,方法自然有所不同。我们一一说来。

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

真正的内心宁静

不是刻意为之

而是无欲无怨

/ / /

如何成为喜怒不形于色的人?

一、如果喜怒不形于色对于你而言,是为了成熟稳重,有内涵的自我修养,你需要做些什么?

你需要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内心需要,想法以及由此产生情绪,类似于“日省吾身”,按照“如何调整情绪”一文所述,从事实、想法、感受、需要等层面了解自己。一个人越了解自己,越知道自己内心的障碍在那里,就会越懂得在处事的时候向内观,约束自己,而对他人少了评价与要求,自然而然地,你对他人的强烈的喜恶都会减少。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那你的情绪一定是比较稳定。

重点是:

首先,了解自己情绪背后的想法与需要。当你的需要变得稳定,想法变得积极,情绪的产生和调节自然也变得容易。

其次,对他人的接纳。当一个人了解自己的局限,才能懂得他人也有局限,才不至于对他人过于苛责,因此,也不大会因为别人的一举一动就牵动情绪。相反,如果一个人不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一边苛责自己,造成自卑以及对他人的防御,另一边,一定也会苛责别人,对他人产生情绪。所以,我一直说,懂得感恩自己的人,才会懂得感恩别人。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身边的人也很难让他满足,即便他觉得身边某个人很厉害,他也只会嫉妒而不会学习。所以,接纳别人的过程,也是接纳自己的过程,依然是向内观。

喜怒不形于色,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不表现自己的喜怒,把自己的喜怒隐藏起来。其实,隐藏自己,看似最直接却也最难,我们知道,人的情绪总是快于理智,所以,靠压抑是无法长久的,并且会损伤自己。相反,如果你的内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何来隐藏呢?但是,后者是一个漫长的成长的路,不能一蹴而就,不过,这条路看似弯曲,却也是直达核心的路。

可见,做为自我修养的“喜怒不形于色”,并非完全没有喜怒哀乐,而是我们可以坦然地接纳它们的真实存在,内心坦然,外在才得平静。此时的“不形于色”应该是平静,而不是压抑,更不是伪装。

二、如果喜怒不形于色,对于你而言,是为了让自己不被他人看穿心思。又该怎么办?

如果你做不到宽容接纳,内心翻江倒海,控制不了情绪的产生,那么,就只能压制情绪流露了,比如,通过转移注意力。如果一个人让你感到愤怒,而你的身体又无法离开那个造成情绪的场景(比如办公室),你可以选择:身体不动,大脑跑路,如此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而减少情绪的流露,至少在多数不懂微表情也没空去理解别人的微表情的人这里是行之有效的。转移注意力的小方法有很多,个人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比如聚焦在某个小细节,观察对方的动作,等,这些其实都是把注意力从“我被伤害、我被冒犯”的感觉上转移到外界,如此可以避免内心戏过多从而造成情绪放大,给出一些缓冲时间,让理性上升。

不过,要想做到避免情绪流露,你更需要的是:明确而坚定的目标。

目标感,可以让一个人战胜个人情绪情感而被理智引导。

看过电视剧<琅琊榜>吗?男主角梅长苏是一个处事不惊,情绪稳定的人,那是因为他有一个巨大的目标:为十万葬身梅岭的将士沉冤昭雪。

像梅长苏这种将个人的需要置之度外的人,他的想法和行为会更遵从现实和理性,而不是个人一时的喜乐愤怒,自然不会夹杂个人情绪,从而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另一方面,目标是理性的,理性足够强大,就可以更大程度上控制感性部分。

如果你是一个目标感很强的人,自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自己的情绪。比如,面对领导,你的情绪可能比面对家人更稳定,因为领导对你的事业目标达成的影响大于你的家人。

如果你说自己既没有目标感,也没有对自己涵养的在意,那你就把“喜怒不形于色”的梦想当作一场梦就够了。一个对自己没有要求和约束的人,无论褒义的还是贬义的“喜怒不形于色”都会与他相距甚远。而正因为如此,我们最终会发现,无论哪种动机下的“喜怒不形于色”,都需要我们做一个懂得对自己有所要求和约束的人,最终,可能都需要回归到自我提升的路上。

最后,我不得不提及很重要的一点,让梅长苏可以坚持目标保持理智的,不是其它因素,正是他内心深处对那些造成十万将士冤死的人的愤怒情绪以及对将士们的怀念之情。就如同梅长苏一样,多数人强大的目标背后常常隐藏着深刻的情绪与情感。

可见,情绪与情感,是我们不可分割的部分,我们没必要也不可能完全消除或隐藏情绪,对于我们更有意义的做法可能是,让自己的情绪准确地起到沟通作用,而不是情绪化破坏沟通与人际。有句话说“越是我们极力反抗的,越是会影响我们”,排斥情绪、压抑情绪只会让情绪的影响更持久。相反,接纳自己的情绪,看清它对自己的功能(比如保护自己),才能及时将功能转换为可实施的积极行为。所谓喜怒不形于色,在于形,及时看见情绪、转化情绪,恰恰是化有形为无形,与情绪平和相处。

拓展阅读:

明明是好人,怎么总是感觉别人和我有距离感?

如何调整情绪

- end -

作者:贝加

咨询微信:mgzxszl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