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古人出门带银子需要找零的时候如何处理?

古人出门带银子需要找零的时候如何处理?

时间:2020-06-22 14:53:41

相关推荐

古人出门带银子需要找零的时候如何处理?

加关注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有许多东西,随着时代的进步

科技的发展

以及我们不断的成长

经常会悄无声息的从身边消失

比如这个

“零钱”

自从手机支付在大大小小的城市

以及几乎所有的领域普及了之后

存在感就变的越来越低

很多人出门压根钱包都不带了(比如我)

就单独拿个手机

一机在手,无论你的衣食住行

完全可以解决99%消费方面的问题

不过把时光倒回十多年前

去便利店买个价格不那么让强迫症舒心的东西

就很可能会带着一个丁玲桄榔

装满各种几分几角、硬币纸币混杂的裤兜出来

虽然装着一兜零钱是麻烦了点儿

好在咱的钱也都是统一规格

是制式的货币

找钱的过程也许繁琐,但很难出错

不过在那个充满碎银子的中国古代

人们是怎么权衡“找零钱”这个日常行为的呢?

“零钱”在当时,又是怎么被计量的呢?

在一些古装影视剧里面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些场景

要么就是富二代在街头肆意消费

要么是一堆江湖中人在一家餐馆乱砸乱打

不过总会有一个共同的结果

就是给压力山大的店家摔下一块银子

然后潇洒的留下一句

“不用找了”

这种大方的人,无论何时都是少数

古代的普通老百姓,那能经得起这么花钱

该找零还是得找

那么古代人用银子付账

尤其是那种不规则碎银的时候

他们又是如何找零处理的呢?

在《15-18世纪物质文明经济资本主义》一书里

曾有这样的一段描述

古时购物的人,随身带有钢剪

根据所购货物的价格

把银锭铰成大小不等的碎块

每个碎块都需秤出重量

通过这段话就能看出

古代人的找零过程

一定离不开两个动作

一个剪,一个称

这时候就需要用到专属的找零工具

剪刀,以及戥(děng)子(一种秤)

接下来,我们复盘一下

古人找零那费劲的流程

在古代用钢剪铰银是很常见的事

一般老百姓出来逛街买菜

是不会带太多银两的

即便使用夹剪也只是剪些小银块

或是直接使用更方便的孔方制钱

在一些写古时情节的小说里常提到

主人公要远行,所带行囊里

一包碎银是断不可少的

为的就是付账时方便

另外,用剪子剪银子那可绝对是个技术活。

在《红楼梦识小录》有这样的描述:

夹剪不是好用的工具

一般钱铺所用夹剪是一把剪口很短

剪柄很长很粗的大剪刀

一面的柄固定钉在一个大木案子上

另一长柄可张可合

夹剪大的银锭时

用左手拿银锭放在剪刀口上

右手扶剪

斜着欠身用屁股猛然向剪柄上一坐

便把银锭一剪为二了

瞧瞧,夹剪大块银子时还要用上屁股的坐力

这哪是一般人能拿起来就操作的活计?

就像现在能拧矿泉水瓶盖费劲的女生一样

那会的女孩,就算剪小块银子

没有一定手劲和技巧也成不了事

再来说书戥子

它其实是我国一个了不起的发明

这种衡量轻重的器具

传说是宋人刘承硅研制出来的

在清代非常流行

主要用于称一些贵重的黄金、白银、中草药等

能精确到一厘,也就是31.25毫克

戥子用的都是小秤盘,铊为黄铜

再拿红楼梦举例

倪二借给贾芸的银子为十五两三钱四分二厘

就是用贾芸到钱铺里用戥子称出来的

有些做工精美的戥子

人们直接就把它们收藏起来当艺术品。

那么遇到假币怎么办?

银子交易这么普遍

总会有刷着银漆的铅块充当漏网之鱼

其实银子剪开付账

这本身就可直观检测

看断层是否夹铅等

另外还有敲击银子听声音包括手感判断等等

而老百姓对碎银的重量

成色鉴定普遍都有一套

属于日常生活的必修课之一

店铺伙计们更是鉴定真伪的行家

对光照一照,上手掂一掂

还有那个非常经典的动作,用牙咬一咬

就能判定一块碎银的重量、成色

并迅速估算出当时的市值,往往很准确

如果你实在是个外行

还可以找公估局作中间人评鉴银子成色

公估局是清中叶以后

鉴定宝银重量、成色的专门机构

公估局会收取一定数量的手续费曰批费

一般来说,古代在用碎银子付账的时候

还是相当麻烦的,除了要称重量

看成色,必要时还要动剪

作为老百姓,其实最流通的货币

其实还是小面额的铜钱,好算钱又携带方便

所以假如你穿越到古代

千万别为了耍帅

扔下一块银子就跑啦!

关注我们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