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书楼】文溯阁甘肃馆:七阁最高 睹容最难(上)

【书楼】文溯阁甘肃馆:七阁最高 睹容最难(上)

时间:2021-03-22 22:39:02

相关推荐

【书楼】文溯阁甘肃馆:七阁最高 睹容最难(上)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四库全书藏书楼总计七座,至今有毁有存,然在这七座之外却有第八座存在。这是源于文溯阁有两座,一座处在沈阳,而另一座建在兰州。关于兰州的这座《四库全书》藏书楼,应当怎样正式称呼它的楼名,我未看到定论式的说法。为了跟沈阳的那一座有区别,故我将此定名为“文溯阁甘肃馆”。

站在阁前眺望兰州城区

为什么会产生一部书两阁这样的结果,我在沈阳文溯阁一文中已提及,但有必要再补充一些关于此事的因缘,郭向东、易雪梅、岳欣三位老师所编著的《文溯四库》一书中详细的谈到了这些问题:“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出现了重大波折,战争一触即发。1965年初,辽宁省文化厅基于备战需要,为了确保文溯阁《四库全书》的安全,辽宁省文化厅向文化部提出了将文溯阁本《四库全书》拨交内地图书馆保藏的建议。国务院从战略布局考虑,把目光投向我国版图的地理中心——兰州市。”

黄河不黄

由这段话可知,将文溯阁《四库全书》从原阁中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乃是辽宁省文化厅主动向文化部提出的要求。文化部向有关领导请示后,于1966年3月给辽宁省文化厅予以了如下的答复:

你们基于备战需要,曾建议将你省图书馆所藏《四库全书》一部拨交北地区图书馆保藏,此事业已由我们报请中央宣传部并中央文教小组批准,经与中共中央西北局商量结果,他们已指定由甘肃图书馆收藏,关于交接手续,请你厅径与甘肃省文化局联系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关于‘四库全书’拨交西北地区保藏”[66]文厅图字24号,1966年3月17日)。并指示:“这部图书是国家,为了减少该书在装箱、拆箱中受到损坏(特别是装书的楠木匣很脆,易于损坏),以在辽宁省图书馆办理点交手续为好。”

这两块牌子显示出甘肃馆对文溯阁的重视

而后甘肃省文化局接到了指示,他们对这件事十分重视,《文溯四库》中记载:“1966年5月12日,甘肃省图书馆给甘肃文化局报送了《关于文溯阁(四库全书)的接收和保管工作的计划》,对接收时间、人员配备、保藏地点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并拟定采编部主任赵永义组长,有方学俊、周省华、余贤杰、何勤贵等人组成接收小组。因当时局势紧迫修来不及修建专门书库,存放这部大书。甘肃省文化局组织了一个考察选址小组,历时一个多月,先后对天水麦积山,永靖炳灵寺、靖远法泉寺等地进行了全面考察,后经甘肃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永登县连城鲁士司衙门和寺院全部拨归甘肃省图书馆使用,作为《四库全书》临时存放之处。”

处在一座山顶之上

对于文溯阁旧藏《四库全书》的运输,《文溯四库》中一书中写到:“1966年10月7日,一辆满载货物的列车缓缓驶出沈阳站,国宝《四库全书》装在其中三个车皮里,一路西行,穿过半个中国,途经北京、内蒙古、宁夏,行程3千公里,于六天后到达兰州。”

这段话虽然仅是寥寥的几十字,然而实际的运输过程远远要比这复杂的多,我觉得的文溯阁《四库全书》可以用颠沛流离来形容,其辗转多地的经历,我在前文已经提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过程不再复述,即使是转年的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之时,这部《四库全书》被运到黑龙江北安县存放,直到1954年1月,才被运回了沈阳的文溯阁新馆。

彩绘回廊

而今这部著名的大书又运到了甘肃,在这七天的运输过程中,甘肃省图书馆五位押运人员的吃喝也得不到保证,可谓倍受艰辛,终于在10月14日,火车停在了兰州土门墩货场,当时兰州军区的27辆军用的卡车已经停在了军用的站台,之后解放军战士把这部《四库全书》装上卡车,连夜运到了甘肃永登县连城鲁土司衙门的妙因寺,而后这部大书存放在妙因寺大经堂内达四年零八个月之久。

碑亭

在此之后,甘肃省有关部门又再选更好的宝藏之地,经过一番考察,最终定下在榆中县甘草店镇项家堡村建造战备专库,选择这里的原因是,因此处仅有20几户人家,这个小村庄在中国行政村区域化分中查找不到。那个时候,国家仍然在强调备战、备荒,为了能够将这部大书妥善地保管好,所以选择了一个这么隐秘的地方。除了安全上的考虑之外,将这部大书藏在甘草店镇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里气候较为干燥,利于书籍的长期保存,并且这里距离陇海铁路和312国道均很近,因为专家们考虑到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这部书便于迅速转移。

当年解放军搬运时的情形

新的地址定下来之后,又经过了一番建设,1971年6月,文溯阁本《四库全书》和连带的《古今图书集成》一并从永登县迁移到了榆中县甘草店战备专库,而后这些书在此一放就是34年。

显然,这样的保存方式只是出于安全,根本谈不上使用与研究。这样一部重要的大书,相关学者无法使用,因此甘肃有关部门又决定重新选择一处保存《四库全书》的地点,这个地点要既利于使用,又能对书籍的保护更为有利。到7月8日,相关部门又在兰州市北部的九州台建起了新的藏书楼,对于该楼的建设情况,《文溯四库》一书中写到:

2001年12月28日,列入甘肃省“十五”规划和文化建设标示性工程之一的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楼,在兰州市北山九州台尊基。2002年7月,省政府成立了“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楼”建设领导小组,省政府成立副省长任组长,省政府副秘书长任副组长,省计划委员会、省建设厅、省财政厅、省文化厅、兰州市政府等成员单位,保证了藏书楼从选址、设计、资金投入到施工的顺利进行。6月开工建设,7月,“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楼”建成 ,工程占地52.89亩,建筑面积6160平方米,投资4211.9万元。

“御制”之下乃是甘肃省政府所作之“记”

正面的碑文才是翻刻乾隆当年所书者

为什么会选到这个地方呢?我听到的说法很多,但那都是八卦话题,我还是引用《文溯四库》一书说法吧,因为该书的第一作者郭向东先生就是甘肃省图书馆的馆长,他的所言当然最具权威性:“新址离黄河较远,地势较高,可避水患;三面环山,林木覆盖,较为隐蔽;海拔2067米,比兰州市区1520米海拔,高出547米,处于北山绿化腹地,环境污染指数低,空气清新,远离闹市。罗九公路,从旁通过,交通较为便利。”

正殿前的院落

此次来到兰州寻访书迹,前去参观文溯阁甘肃馆当然是此行的重头戏。前来此地之前,我通过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王红蕾老师已经跟郭向东馆长取得了联系,然而不巧的是,我前往兰州的当天,郭馆长前往北京参加了国图举办的会议,但他同时告诉我,已经为我的参观请求做了相应的安排。他命我到达兰州后,跟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宋焱老师联系,于是第二天一早,王家安兄陪同我一同来到了甘肃省图书馆。

这块玲珑石不知来自哪里

微信号:zhilanzhaiweili

藏书家韦力的古书之媒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