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中国古代寿文化起源与演变探析

中国古代寿文化起源与演变探析

时间:2022-02-06 18:25:51

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寿文化起源与演变探析

[摘 要]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之根。古往今来,无数炎黄子孙敬畏生命,追求长寿。寿文化也同其他文化一样,经历了萌芽、发展、鼎盛、传承的各个阶段,呈现出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形态多样、影响深远的整体特征。通过对寿文化各个阶段的梳理,在准确断代和历史分期的基础上,探析了各个阶段寿文化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为我们了解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了帮助。

中国论文网 /4/view-7294473.htm

[关键词]寿文化;起源;演变;敬老养老

前言

《尚书・洪范》载:“五福,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1]可见,在我国传统的五福中,寿排在第一位,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追求。

学界对于寿文化的研究已有较为丰硕的成果。殷伟,殷斐然的《中国寿文化》一书从寿神崇拜、庆寿典故、奇寿百态、寿诞颂歌、吉祥寿图、寿星秘诀和长寿之歌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我国的寿文化,图文并茂,丰富全面。苏克明的《寿・寿礼・寿星――中国民间祈寿习俗》一书则从传说、历史、民俗的角度展现了我国传统的寿文化。该书内容包括人们的祈寿心态、祈寿习俗、祝寿礼仪、追求长寿的艺术等方面。高成鸢的《寿诞庆贺的由来和演变》一文主要论述了儒家思想从反对生日欢庆到庆寿活动勃兴于宋的种种表现以及宋代寿庆活动对家族社会结构的影响的变化。孟露芳的《宋代寿词浅论》一文从宋代寿词整体入手,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寿词,探析了寿词在宋朝繁荣的原因及其所体现的特殊情怀和文化意蕴。

综上,可以看到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从横向层面出发,以版块、专题的形式来进行论述,或是从文献资料、文化心态等方面对某一个朝代进行深入研究,并没有按照历史主线,从整体上把握寿文化的基本内涵,没有将各个朝代的寿庆习俗进行串联对比,分析出各个朝代的鲜明特点。本篇文章以历史为主线,联系具体的社会背景,采用文献梳理法,从整体上把握寿文化,深入剖析了寿文化的萌芽、发展及最终的鼎盛传承的各个阶段,得出了各个时代的鲜明特点。

一、寿文化的萌芽阶段

远古时期,人们将自己的生命视作天命主宰,以上天和神灵崇拜为心理基础,以巫术为依托手段,带有浓厚的非科学、非理性特征。这一现象在战国时期达到高潮,秦汉以后式微。

文字是历史的活化石。最初的“寿”是以象形的姿态出现,是从远古伏羲时代的传说中演变而来。据考证,“寿”字最早出现在商周之前的古陶器上,正式使用是从商代开始,到周代大量出现在青铜礼器上。它是中国汉字中一个古老神秘、却又多变的异彩单字。[2]这些文字的出现,表明早在殷商时期乃至在此之前,中国人就已经出现了长寿的观念。不仅如此,商周时期,中国人就已明确形成了以长寿为五福之首的认识。“五福寿为先”的思想在先秦时代已经潜移默化成为一种普遍的心态。《诗经・小雅・天保》中的“如日之恒,如月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3]及《诗经・商颂・烈祖》中的“绥我眉寿,黄■无疆”[3](p.1027)等字样,反映了先秦时期人们的颂寿意识。

二、寿文化的初步形成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派思想百花齐放。这种思想大解放的的局面为寿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一阶段是中国寿文化演变中的第一次伟大转型。人们追求长寿由依赖虚无飘渺的天地神灵,转移到人自己身上,最大限度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直到现在仍被社会各阶层所认可推崇。这其中最典型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

《论语・雍也》中提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4]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主张的“仁者寿”,是他对养生的总纲。“仁”即仁爱之心,要求我们做到心地善良,待人宽厚,胸怀广阔,心平和而不失中正,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它不但是道德本身的修养理论,也是高境界的养生之道。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最高的层次需要是精神方面的满足,而“仁者寿”恰恰印证了这个理论。做到乐善好施,与人为善,从精神层面获得喜悦越满足,越能健康长寿。孔子也主张以孝事双亲,提倡三年之丧的厚葬形式。[5]学生宰向孔子提议三年之丧太久,应改为一年。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由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4](p.236)孔子的仁寿与孝亲思想都印证了这个时期寿文化的显著变化――“以人为本”。

与此同时,同为儒家学派的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4](p.271)的主张,希望大家对父母的孝养推及到所有老人的身上,在社会中形成敬老养老的风尚。《礼记》一书将这一思想发挥到了极致。《礼记・祭义》中有云:“年之贵乎天下久矣,次于事亲也。”[6]这句话一方面告诫世人要孝亲敬老,一方面则暗含了社会上人人对长寿的尊崇与渴望。

庄子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他把道的理论引申到人生方面,开始思考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庄子认为,人的生命异常短促,在短促的生命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社会事物的束缚和伤害。如何在苦难的现实中安顿这短促的人生,走出桎梏,走向解脱,是他一直思索的问题。为此,他提出了“安命无为的生活原则”,[7]一方面悲天悯人,无可奈何,另一方面又逍遥恣意,悠然自得。庄子认为逍遥无为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可以修身养性,安然顺命,重视人本身的感受,可以在苦痛现实中豁然达观,理性的对待生死寿夭。

一种思想的出现,往往指导着一种社会行为的发生。孔子与庄子关于寿与生命的思考,使这个时期我国上层统治集团出现了以“上酒献寿”为原始形态的祝寿活动。春秋战国以后,“上酒献寿”活动虽然并不一定与特定的生日联系在一起,但活动本身仍具有“为人上寿”的特点。他们的思想带有明显的科学因素和人文主义,把中国的寿文化从神秘主义泥潭带进了科学的轨道。

三、寿文化的发展阶段

随着寿文化的逐渐形成与推广,它所承载的统治思想和人本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文化上经历了由焚书坑儒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逆转,儒学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成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重要思想。“仁寿”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一)社会风俗方面:尊老敬老传统习俗形成

当知识经验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时,尊老和敬老被越来越多人们所认同。据载,秦汉时期,宫中每年三月都要举行三老五更之礼,“适东序,释奠于先老,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5](p.261)即在选定的日子里,皇帝宴请事先选好的德高年长的三老五更,席间皇帝向三老五更示敬时,不仅要跪拜,还亲自割牲、执酱、执爵,其次是三公九卿依次向三老五更敬酒劝食。各级官府于中秋时节举行敬老活动,向治内的老人赐杖,赐饼等。这种敬老传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甚至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寿者受到国君和各级官员的如此厚待,因此,人人祈寿祝寿的心态蔚然成风。

(二)政策法令方面:规定民间必须养老敬老

汉成帝时期颁布的《王杖诏书令》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敬老法令,法令规定:凡年满70岁的老人,朝廷授予“王杖”,持有王杖的老人可以享受种种特殊的权利,连同自己的家人也可以享受特权。汉武帝曾颁布法令,“民年九十以上,已有受鬻法,为复子若孙,令得身帅妻妾遂其供养之事”。[8]这就是说通过免除九十岁以上老人所有子孙的赋役,高龄老人可以得到更多更全面的照顾。政策的硬性规定,一方面在全社会形成了敬老养老的醇厚风气,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这一时期寿文化的良好发展。

(三)医学养生方面:养生学快速发展

秦汉时期的寿文化是对人本寿文化的深化、丰富和发展。《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中医药书籍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特别是经历了战国时期的战乱和疫病之后,中医药养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快速的发展。由此也派生出气功养生学、药物养生学及膳食养生学等学科。医药养生学的发展与人们追求长寿的心态密不可分。

在秦汉时期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之下,寿文化不单单从这三个方面得到了发展,更是融入到了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祈寿祝寿已然泛化成为一种社会心态,大大地促进了寿文化的发展,同时寿文化的发展也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拓宽了传统文化的广度和深度,更是对治己、治家、治天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寿文化的充分发展阶段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及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并影响着世界。寿文化也在唐朝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一)皇帝寿辰庆贺的仪礼受到重视

唐代之前,虽然敬老养老的已经内化成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但是由于家族生命观的影响,人们是反对欢庆寿辰的,认为寿诞之日是父母受苦之日。[9]真正的寿庆活动兴起是从唐代开始。这一时期,皇帝对待寿诞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哀悼变为欢庆,这与唐代实行高度的对外开放密不可分。由此出现了为皇帝祝寿的特定仪式,将皇帝的生日定为万圣节或者万寿节,这一天举行全国宴乐,休假三日。又如《旧唐书・德宗纪》载:“癸丑,上诞日,不纳中外之贡。”[10]可以明显看出,唐代开始的帝王生日彻底从哀悼变为欢庆,对内举国同庆,对外不纳朝贡。

(二)寿文化逐渐蕴于文学作品之中

从唐代开始,随着祝寿之风的盛行、诗歌创作的繁荣以及统治者对封建大家庭和高寿者的旌表,加上诗风和祝寿之俗的结合,逐渐产生了中国社会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寿联和寿诗。[11]唐代社会高度的对外开放,使得文学作品的发展更具有创新性。唐诗的繁荣、祈寿祝寿之风的盛行及敬老养老的良好道德风尚,大大加快了寿诗的创作高潮。由此宋元明清各代,寿诗寿词寿文寿联之类,可以说是汗牛充栋。

(三)极力提倡尊老敬老,禁止父子分居

由于宗族观念的存在,累代共爨这一典型的家庭结构在我国已存在很久,但是到了唐朝时期越来越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四月,诏:“百姓中有事亲不孝,别籍异财,玷污风俗,亏败名教,先决六十,配隶碛西。有官品者,禁身闻奏。”宋太祖开宝元年(968)六月癸亥,诏荆蜀民,祖父母、父母在者,子孙不得别财异居。”元、明、清三代也大多按此惯例管理。同时,历代统治者还奖赏一些表现良好的大家庭,这样逐渐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父子兄弟同财共居、几世同堂的大家族模式。家庭内部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那么在这种文化和社会氛围的熏陶下,累代共爨成为多数人追求的一种人生理想[11](p.11),敬老养老的社会风气也愈见浓厚。

五、寿文化的鼎盛阶段

从唐末到宋,经历了五代十国的长期动乱,旧的社会制度被打破,建立了新的高度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随着程朱理学的发展,儒家思想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五代十国期间遗留下的少数民族带来的异域文明与汉族儒家敬老尊老的思想相融合,使得寿庆习俗蓬勃发展。

(一)庆寿习俗的普遍化与大众化

皇帝的庆寿仪式趋于完善。帝王欢庆寿辰唐时初兴,到了宋朝臻于完善,尤其体现在寿宴这一方面。寿宴上敬寿酒是主要内容,如“宋代皇帝寿宴敬寿酒形成特定的宫廷规制,一边饮寿酒一边欣赏节目。敬寿酒程序一般为钟鼓齐鸣、雅乐高奏以示开宴,然后以九杯寿酒为序,将祝寿礼仪、菜肴羹汤和助兴节目有机穿插起来。”[3](p.120)

庆寿方式内容异于前朝。物质方面的寿礼逐渐被众人接受,越来越多的人不拘泥于寿诗这样的精神层次的礼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赠送金银珠宝、酒果书画等。如宋张孝祥《鹊桥仙》题序曰:“以酒果为黄子墨寿”[12],就提到了以酒果祝寿。

过寿范围的扩大。宋代庆寿活动勃兴的关键事件是将过寿的人群范围由天子扩大至宰相,突破了君臣天壤之别。之后,庆寿之俗也开始在民间盛行。宋代寿文化另外一个关键性变化就是妇女也成为祝寿的对象,最早见于后蜀国君为花蕊夫人赐宴,到了北宋中后期为妇女过寿的习俗已发展至民间。[9](p.41)

(二)出现了以老人为中心的福利机构和组织,全社会尊老爱老 宋代统治者为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照和优待以及对孤寡老人的救助,建立了福田院、居养院等福利救助机构。除此之外,还出现了像壬午春社这样专门的老年人的社会组织,组织老年人剧集游玩,健身逗乐。福利机构与社会组织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给老年人带去了关照与帮助,从公益性质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13]

六、寿文化的传承创新阶段

明清时期,寿文化的内涵大多沿袭了前朝,在帝王寿庆、庆寿习俗以及寿诗寿联等方面都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展,趋于成熟。其中最为显著的创新是:养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宗教寿文化大行其道。中国的养生文化得到飞速发展和传播,理论著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张景岳的《治形论》为代表。他辩证的阐述了形与神、形体与生命的内在联系,首次提出“养形”。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丰富发展了饮食调养的理论,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法。除此之外,明清时期的动态养生重视导引法,强调主动呼吸和躯体运动。养生文化与养生理念都有宗教哲学的烙印,特别是体现了佛教思想。

此外,明、清时期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极盛时期。彩瓷得到巨大的发展,彩品种丰富多彩,器物造型繁多奇巧,图案纹饰精美流畅,寿文化装饰成为主流。明早期以“寿”字装饰为主,草书楷书多见,笔画较细,但不显单薄;明中期装饰手法逐渐多样化,除了“寿”字装饰,更多以八仙、寿星、麻姑等人物形象表现,多了份精致,少了份雅致;明后期随着社会的没落,官窑的生产也陷入衰败状态,并无创新。清初瓷器的发展多继承了明代,但到了康乾盛世有了较大的突破。这一时期,瓷器的器物品种多样,纹饰造型相较于明代画法更加工细精丽,整体给人以清新明秀,典雅宜人之感。[14]瓷器上的寿文化装饰成了这个时期又一鲜明的特点。

综上,从寿文化的起源到到形成,再到充分发展发展、鼎盛传承时期,历朝历代都带有自己的时代印记,千百年来人们把对“寿”的朴素期望与崇拜敬仰注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寿”成了生命力的象征。在不断寻求和发展寿文化的同时,也大大加快了文学、养生、医学、宗教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程,对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民,王建.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29.

[2]殷伟,殷斐然.中国寿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47.

[3]蒋见元,程俊英.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462.

[4](宋)朱熹撰,金良年今译.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14.

[5]李玉洁.先秦诸子思想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31.

[6]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624.

[7]刘孝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45-146.

[8](汉)班固撰,张传玺主编.文白对照汉书[M].西安:三秦出版社,:55.

[9]高成鸢.寿诞庆贺的由来和演变[J].寻根,1998(4):39-41.

[10](后晋)刘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325.

[11]苏克明.寿・寿礼・寿星・――中国民间祈寿习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

[12]唐圭璋撰,孔繁礼补辑.全宋词补籍[M].北京:中华书局,1977:1697.

[13]孟露芳.宋代寿词浅论[D].曲阜师范大学,:11.

[14]蓝虹.明清景德镇窑寿文化纹饰的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7

基金项目:河南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0476016

作者简介:候盼红(1995.1-),女,汉族,河南灵宝人,河南师范大学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读本科,从事文化产业管理研究;通讯作者:李长印(1960-),男,汉族,河南武陟人,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三农问题”研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