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在菊花盛开的季节 我们怀念《秋天的怀念》

在菊花盛开的季节 我们怀念《秋天的怀念》

时间:2019-07-29 21:25:18

相关推荐

在菊花盛开的季节 我们怀念《秋天的怀念》

陈敏昭

1969年,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之一的史铁生先生,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在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中,主动到陕北延安插队。1972年,已经下乡三年多的他,双腿瘫痪,从此再也没能站起来,病痛几乎伴随了他后半生。后被安排回到北京,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失去了生龙活虎、绚丽多彩的青春年华、遭遇到生命的不幸,因而他的脾气变得阴郁无比、暴怒无常。而他的母亲此时肝病相当严重,常疼得整夜睡不着觉,可她将儿子瞒得紧紧的,仍鼓励儿子好好活着、好好地活着。母亲猝然离去后,史铁生写下了这篇朴素平实、却又真情深切的文章以纪念母亲。叙述了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对母爱的赞美,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以及对早先对母亲不解的懊悔,令人十分感动。当我初次阅读时,两眼含满了泪水、声音哽咽,几乎难以继续读下去。全文语言平淡、文字朴实,没有经过精心的编织与雕琢,但却句句情深,字字如金。《秋天的怀念》写于1981年,最初发表于当年《南风报》上。可以说,《秋天的怀念》是当代最佳悼念文章之一。

胡山林先生(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这样评价此文:”全文无一处、无一字提及母爱,但母爱渗透于每件事、每句话、每一表情动作,甚至每个字上;句句含情,字字如金,铸就一篇感人至深的经典美文。”(胡山林先生主编《史铁生散文精选》)

崔宝国先生(宁夏大学中文系教授)评语:”情真是散文的灵魂。情真与质朴是密不可分的。《秋天的怀念》是作者用心血写成的文字,它不同于一般作家体验生活、观察生活而得出的情思与颖悟。”(崔宝国评论集《看山集》)

李朝全先生(评论家,中国作协)在他编辑的《散文百年经典·1917-》中这样写道:”这种在菊花盛开季节中的怀念,是那样地苦涩、凄切而悲凉。”

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1981)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会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完)

主旨与艺术

写母爱的真挚、细腻、深沉、伟大。作者以去北海看菊花为中心,叙述病入膏肓的母亲忍受着巨大的病痛,隐瞒起病情,忘我地把爱全身心投入到不幸的儿子身上,直至自己生命最后一息的事,她对儿子的挚爱无微不至:理解、体谅、包容儿子的”暴怒无常”;用尽苦心想办法调整、改善儿子的心情(外出看花儿);尽量避免可能对儿子情绪产生负面影响的任何事情;临终时刻念念不忘有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全文表现出了母亲对子女真挚无私的爱,也表达了子女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我们能从作者对母亲的深爱里,看到他对生活、人生的这种认识与信念。正是这种厚重的意蕴,使它超越了一般怀念文章的悲悼、痛惜的情感而升华到一种崇高、壮美的境界。母爱是人类的天性,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伟大的感情。但远远不是任何一个承受母爱的儿女都能一样深切地感受到的。有多少心灵缺乏或是失去了爱与感受爱的功能,粗砺到近乎荒漠一片。不能感受爱的心灵一定不会去爱,能感受爱的心灵在感受的同时就是一种对爱的回报。史铁生正是以诉说母亲对自己的爱而诉说了自己对母亲的爱。

秋天本身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但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个悲伤、凄凉的季节。生活的信念来源有很多,但是自己必须有勇气地、坚强地面对生活。

就像那各色的菊花一般,人生也要活出各种色彩,让我们正视自己的世界,打开封闭的内心,接纳自己,接纳他人,勇敢地绽放自己,就像那五颜六色的菊花一般。虽然命运作祟,但仍要认清这个混沌的世界。

这篇不到千字的散文,尽管文字很朴实,但却是作者生活的真实体验,表露出真情实感。作者把对母亲无边的怀念,浓缩到短短的篇幅里,字字句句浸渗的是心血,却又平静得像一泓秋水。

“要好好儿活”,为了母亲的爱。是母亲教他爱生活,教他爱别人胜过爱自己。是这爱给了他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当然,不光是母亲,还有那闪烁在天上的”奶奶的星星”、那“遥远的清平湾”的乡亲们和《人间》所有给他爱的人(《奶奶的星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人间》是史铁生的小说前两篇曾分别获全国优秀小说奖)。生活使他认识到,历史要用许多不幸和错误去铺路,人类浩荡前行,在这条路上,不是靠的恨,而是靠的爱,“自打人类保留了火种,寒冷就不再可怕”。他终于从个人的不幸与悲哀中解脱,完成了一个强者的心路里程。

所以,在这里,我要告诉那些遭遇不幸的年轻人,人生的遭遇是每个人的学识、阅历等的必然反映,也是人的宝贵财富之一。除了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利益、社会利益之外,我们还应该珍惜那些经历,珍惜生命,珍爱生命,切莫轻易地抛弃生命。这是我在这个菊花盛开的季节,品读《秋天的怀念》。

11月3日星期日,上阳书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