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都人回面望军至 杜甫《悲陈陶》审美赏析

都人回面望军至 杜甫《悲陈陶》审美赏析

时间:2024-06-06 00:07:39

相关推荐

都人回面望军至 杜甫《悲陈陶》审美赏析

都人回面望军至

杜甫《悲陈陶》审美赏析

杜甫的《悲陈陶》是一首悼亡诗。诗题中的“陈陶”即地名,也就是陈陶斜,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冬,唐军(官军)与安史叛军在此交战,唐军四五万人几乎全军覆没。从历史的角度看,陈陶之战官军伤亡是惨重的;从诗歌的角度来看,杜甫表现了将士们英勇牺牲的悲壮之美。全诗如下: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诗歌首先写道:“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孟冬”指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十月。孟冬时节季候寒冷,诗人借此暗示了战场环境的凄凉,也预示着战争的悲惨结局。“十郡”指秦中各郡。“良家”在汉时指医生、巫师、商贾、百工以外的人家。也泛指老百姓。“良家子”即老百姓的子弟。这里指从百姓中征召的士兵。诗歌开始就写了这一场悲剧的时间、牺牲者的籍贯和身份。这样写,不但让读者知道死去将士们是哪里的人,什么人,而且显得更加庄重严肃,进而使读者对“十郡良家子”产生敬佩之意。接着第二句写道:“血作陈陶泽中水。”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说的是战争使“十郡良家子”血流成河,凄楚的惨状不言而喻。可以说,“血作陈陶泽中水”的景象叫人痛心,甚至叫人目不忍睹。诗人首先将唐军的惨死表现出来,更表现出极为沉重的心情。

接着写道:“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无战声”即战事已结束,旷野一片死寂。“义军”即官军。因其为国而牺牲,故称义军。意思就是说,战争之后,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天空显得那么清虚,天地间肃穆得连一点声息也没有,仿佛天地也在沉重哀悼同日死的四万义军。诗人在此竭力渲染了“天地同悲”的凄凉气氛,也写出了自己深重的心情。其中,诗人用了“四万”这个数量词,具体实在告诉人们为国捐躯将士们人数之多(实则是四五万人),而且“同日死”,诗人以此突出战争的惨状,将士们的英勇无畏的精神。可以说,这两句所描写的环境是惨烈的,所描写的氛围是凄凉的,所表现的将士们是的伟大。

在如此凄惨之中,诗人写道:“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群胡”即安史叛军。“血”有书上作“雪”(也就是照应了“孟冬”时节,本分析取“血”,照应“血作陈陶泽中水”一句)。“都市”指长安街市。这里,诗人写胡兵胜利后的情况,重点描绘出了叛军得胜而骄横之态。其中,上句中的“血洗箭”不但照应“血作陈陶泽中水”,也表现出胡兵的骄横野蛮与残忍。后一句中的“唱胡歌饮都市”更揭示出了胡兵失去人性之后的疯狂与丑态。这里,诗人通过对“群胡”取胜后的描写,不但表现了对“群胡”的愤恨,也暗示了对唐统治者的愤懑之情。

最后两句写道:“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都人”指长安的人民。“向北啼”,因为这时的唐肃宗驻守在灵武,也就是在长安之北,故都人向北而啼。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长安人民抑制不住心底的悲伤,他们向北而哭泣,向着陈陶战场,向着唐肃宗现在所居住的方向啼哭,日日夜夜盼望官军回归。这里的“回面向北啼”表现了人民希望官军收复长安的愿望,而“日夜更望官军至”更表现了对官军回归的期盼。特别要注意,诗人在人民的“哭”和“望”之间加了“更”字,不但在意义上层递,加深了人民的希望,更暗示了陈陶一战的惨烈后果,而且蕴含着诗题中的“哭”意,含蓄照应了诗题,并强化了诗人深沉的清楚情感。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描写战争的残酷,更有力地表现了将士们的勇敢。

其次,注重战争的真实,体现出杜甫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再次,景语情语的结合,渲染人民对将士们敬畏与伤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