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威宁自治县兔街镇新升村擀毡工艺建设

威宁自治县兔街镇新升村擀毡工艺建设

时间:2021-11-29 14:02:38

相关推荐

威宁自治县兔街镇新升村擀毡工艺建设

“毡”的历史非常悠久,《说文》中即有:“毡,撚毛也。撚毛者,蹂毛成毡也。”《考工记》中记载“毡之为物,无经无纬,文非织非衽”,指的是毡这一类织品并没有经过纺捻和编织加工的过程,而是利用羊毛纤维的毡化现象制成。由于技术相对简单,所以有学者认为“毡”的出现比纺织、针织品更早。即使是纺织技术高度成熟时期,“毡”也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10月,笔者随贵州民族大学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兔街镇民族文化资源调查队一道,对威宁自治县兔街镇新升村擀毡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调查。威宁自治县兔街镇新升村的擀毡工艺,即是云贵高原手工制毡技术的典型代表。

一、新升村李氏来源与擀毡工艺概况

新升村位于威宁自治县兔街镇西北部,从前是彝族聚居区,村里有一棵树龄几百年的古榉树,为本村安氏彝族祖先所种。新升村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觉乐块”教堂,名称也来源于彝语音译,本意为“有野鸡的湾子”。新升村李氏家族传说认为其家族源于古代的蔡国,蔡国被楚国灭国后,部分后裔流落至西南地区,擀毡工艺则在其家族中传承了两千多年。这一传说与相关的文献记载没有太大的出入,《黔南职方纪略》中便有“春秋时,蔡为楚所灭,俘其民迁之南徼,遂流为苗”一说。《李氏族谱》记载,其先祖蔡家子在明末迁徙至水西境内的织金一带,人口有三千多人。蔡家男子人人习武,英勇好战,在“吴王剿水西”一战中协助水西抵抗吴三桂,战败后分散在黔西北及云南各地区。《明实录》中也有记载证明,蔡家是水西安氏的重要助力。明朝天启六年十二月,贵州监军御史陆献明记述:“彼安酋罗鬼实繁有徒,且蔡、仲、羿子诸苗偏甘助虐,欲声罪深入即犯前车,欲出奇取胜又无从下手,此剿之不可即行也。”这一记载证明,李氏家族流传的清初“吴王剿水西”后水西蔡家分散各地,有一定的历史依据。李氏在新升村长期被称作“蔡彝”,足见以李氏为代表的蔡家,在历史上与水西地区的彝族有着密切关系。

《李氏族谱》记载,蔡家子有擀毡、种痘、行医“三大技艺”。族谱中还着重提出要将擀毡工艺“永远流传,发扬光大”。蔡家“三大技艺”中,尤以擀毡最具代表性,甚至成为其族群身份的重要标识。《安平县志》便记载“(蔡家)男子善擀毡,故一名擀毡蔡家,以毡为衣服”,可见擀毡工艺对于这一群体的重要性。李氏家族传说其技艺由汉代的苏武创制。传说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押近二十年,在北方的天寒地冻中摸索出了擀毡技术才幸免于难。这一典故是否属实已难以考证,但在赫章县、威宁自治县一带,普遍传说赶毡工艺源于苏武。从实地调查来看,羊毛毡十几年前在黔西北一带仍是随处可见的日用品,但威宁自治县目前仅有几户人家在传承。

新升村擀毡工艺以绵羊毛为主要原料,羊毛的质量则与草料、气候以及剪毛时间密切相关,其中又以在六月、九月剪的威宁自治县本地羊的羊毛质量最佳。擀毡工艺全程依靠手工制作,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弹,即用竹弓弹羊毛。具体做法类似于弹棉花,把羊毛弹蓬松、弹碎,使之不带颗粒。其次是把羊毛铺在竹帘上,按照要制作的产品形状将羊毛平铺在竹帘上,羊毛的铺设,按照产品的类型及大小来决定。羊毛铺好之后,要用开水来浇羊毛。开水的温度,视天气状况而定,冬季要用近100℃的开水,夏季由于天气比较炎热,70-80℃的热水即可。加开水后,把帘子卷起来,用绳子把帘子套好,放在平坦的门板上用脚蹬踩。整个制毡过程需洒3-4次开水,第一次洒开水的比例较高,根据羊毛重量按1:1的比例加开水,后面几次则是按照蹬、踩过程中羊毛收缩成型的情况适当加入开水,不同产品的长宽不同,羊毛需要收缩成型的时间和需要的水量也不同。在制毡过程中,开水是羊毛成型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添加剂,故地方俗语有“风吹马尾千条线,羊毛无水不成毡”之说。最后把成型的产品晾晒风干,最终定型制成毡片。毡帽、披毡等可以直接卷制成型,裙毡等较复杂的产品则需要不同大小的毡片拼接而成。

新升村李氏目前擀毡工艺产品以披毡、垫毡、裙毡的数量最多,还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来定制不同样式的产品。披毡不仅防雨、防晒、防荆棘刮蹭,而且能够防寒保暖,所以多在放牧时用。垫毡作为床垫使用,不仅能够防寒保暖,还对风湿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以前还有更为复杂的裙毡,由不同部件单独制毡,最后组合而成。裙毡需要四到五斤羊毛。垫毡由于体积较大,一般需要十斤羊毛以上。产品的价格根据需要羊毛的重量以及产品的大小来定,客户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多加羊毛,使产品变得更加厚重。就目前来看,披毡、裙毡主要在威宁自治县部分地区销售,因为这一带比较高寒,日常出行都需要披毡,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日用品。

二、擀毡工艺的社会历史渊源虽然擀毡工艺如今已经近乎绝迹,成为了历史文化遗产,但从历史上看,羊毛毡曾是黔西北乃至贵州全省均有出产的重要物资。羊毛毡的出现,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明代,羊毛毡就已经是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广志绎》记载:“辰州以西……其地步步行山中。又多蛇、雾、雨,十二时天地暗,间三五日中一晴霁耳,然方晴倏雨,又不可期,故土人每出必披毡衫,背蒻笠,手执竹枝,竹以驱蛇,笠以备雨也。”威宁自治县一带气候条件更为恶劣,《民国威宁县志·风土志·气候》记载:“威宁万山盘郁,林深箐密,且跨于南岭之脊,故气候与同纬度地方大相悬异,春季三月方暖,秋季九月间有降雪,冬季则坚冰凝冻,雪积数尺……夏季则甚温和,惟四时寒热无常,虽在五六月内有时亦可围炉衣裘,故昔人有句云:‘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冬。’夏秋两季每多阴雨,甚有弥月不止者,黔人所谓黔为漏天,乌撒尤漏,盖指此也。” 羊毛制成的毡衫正是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产物,气候恶劣是擀毡工艺至今在威宁自治县仍有遗存的重要原因。

充裕的原料是威宁自治县等地擀毡工艺得以传承的重要因素。黔西北一带,放养牲畜是人们一直以来重要的生计方式之一。《贵州图经新志》记载,弘治年间,乌撒仍以“牧羊为产”,这一带“土宜羊,土人皆牧以为生,岁两取其毛以为毡,而资贸易焉”。同书还记载了新添卫的蔡家,同样“以牧羊为生,每岁两取其毛为毡”。从田野调查来看,威宁自治县本地羊就是蔡家放牧的主要对象,按《威宁自治县志》中的记载,威宁绵羊属山谷型藏绵羊,分群管理,终年放牧。这种绵羊身体较圆,绒毛多,性温顺。毛粗且短,是织地毯、擀披毡、制毡袜、织绒帽的好原料。可见羊毛毡不仅为放牧等生产活动所需,也是羊毛等畜牧产品丰富使然。除了作为生活必需品以外,羊毛毡也是古代西南地区重要的军需品,更是西南土司进贡给朝廷的重要贡品。从文献中能找到大量关于使用羊毛毡以及将其作为贡品的记载。《元史》记载,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二月戊寅,播州安抚杨汉英进雨毡千。同年九月,金竹府知府扫闾贡马及雨毡。至元二十八年,中书省臣言,洞蛮岁进马五十匹,雨毡十被。等等。羊毛毡曾遍布全省,因其能够让人适应贵州的气候环境,同时也是畜牧经济的需要。如今仅在黔西北地区有少许遗存,显然与传统游牧畜牧经济分布范围逐渐缩小有很大关系。

三、擀毡工艺传承保护的启示传统工艺的现代发展困境,一般是传统工艺难以面对现代社会的冲击,威宁自治县新升村擀毡工艺是传统手工艺中的“活化石”,其发展困境比较复杂。一方面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市场上各种保暖、防湿的工业产品大量出现,羊毛毡的经济效益日渐缺乏竞争力,擀毡匠逐渐减少,绵羊的养殖户也渐渐消失。另一方面,由于威宁自治县等地区的地理环境对羊毛毡有着特定需求,擀毡产品的减少反而使得市场上出现了产品供不应求的现象。当前的主要问题,是擀毡原料紧缺,羊毛毡一时间难以扩大生产规模。从传承上来看,目前不乏主动学习擀毡工艺的年轻人,但是技艺与经验都有待提高。

针对上述困境,新升村擀毡工艺的未来发展,还需从原料供应、改进工艺、建造专业手工作坊等方面下功夫。原料供应方面,应注意有序扩大地方的绵羊养殖规模,保障羊毛毡产业原料需求。在工艺改进方面,由于当前擀毡产品相对粗糙,已经难以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品质要求,所以披毡、垫毡等产品的做工需要进一步精细化,并且努力创新发展羊毛毡手工艺产品,才能够扩大产品市场。但需要注意的是,无任何现代技艺添加的纯手工制作是擀毡工艺的灵魂,必须保证纯手工制作以保持产品的原生态状态,这是羊毛毡产品的主要竞争力来源。扩大生产规模并不是要实现机械化、流水线生产,而是应从建设专业手工作坊方面寻求突破。

从新升村擀毡工艺来看,传统工艺的生命力在于其能够不断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在对传统工艺进行传承保护的时候,我们不能就保护而保护,忽视传统工艺的现代发展潜力,更不能盲目追求工业化、产业化,而是要因时、因地制宜,激发传统工艺现代活力与发展潜力,更好地完善传统工艺传承与保护工作。 (作者系贵州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田野史学▼

与你分享历史的乐趣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