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辽宁北镇崇兴寺双塔

辽宁北镇崇兴寺双塔

时间:2021-01-03 05:32:08

相关推荐

辽宁北镇崇兴寺双塔

北镇崇宁寺双塔

9月4日早晨起来用过早餐,旅游大巴送我们到平壤火车站登上返回丹东的火车,下午2点25分火车到达朝鲜新义州,照例停车有朝鲜边防人员上车检查,收走朝鲜旅游证件。然而不知什么原因,火车一直停在新义州不动,直到4点50分才驶过鸭绿江大桥到达丹东火车站。出了火车站乘的士回到中联大酒店已是下午5点20分了。看看太阳还高,即驱车出城。为了抄近路,反而多绕了一段路,驶上鹤大高速﹙黑龙江鹤冈到辽宁大连﹚已是6点钟太阳快落山了。当晚驱车320公里到盘锦市速8快捷酒店住宿,已是晚上8点40分了。

第二天早晨起来,驱车走国道到北镇56公里,上午8点20分到达北镇市城北的十字路口,看到一座刚修复的鼓楼,通往鼓楼的街道在修路,便将汽车停在路边,步行前去照相。西安鼓楼下面是十字形通道,北镇鼓楼下面只有南北两个门,前后贯通。门上挂着大匾,上书“冀北岩疆”,台基上建有二层重檐歇山式楼阁,阁檐

下挂着“化险为夷”“大仙救民”“仙居雄楼”等横匾,颇有些迷信色彩。

从北镇的地名分析,历史上应是我国北方的战略要地,军事重镇。有史料记载,辽代9位皇帝有3位葬于医巫闾山,为保护帝王陵寝,置显州,属中京道;金灭辽后,天会元年﹙11﹚升辽显州为广宁府;元代置广宁路辖闾阳、望平二县;明代在广宁设辽东都指挥使司,是明朝在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朝后期辽东名将李成梁驻守广宁,威震辽东。在枫红飘扬的博客中看到,鼓楼不远处还有一座明代石坊,是明朝皇帝表彰李成梁守辽有功的记功坊;清康熙四年,府治移至锦州,从此广宁仅为县治。

在北镇鼓楼前照过相,回到车上,按导航仪指的路线朝着崇兴寺双塔前进。没有想到导航仪带我们走了一条老路,穿过小巷,又进入一片菜地。砂石路面仅够一辆汽车通过,对面来辆三轮车也要靠边避让。好在菜地位于双塔的南面,远远就能

看到高耸的双塔,不会迷失方向,也便于从远处摄下崇兴寺双塔的全景。

驶近崇兴寺,门前有场地可以停车。三间山门,雕梁画栋,虽已陈旧,还能看得出其精致,门前一对石狮,更是有些气势。山门旁边有道小门,门的两边墙上各镶有一块石碑,右边碑上刻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兴寺双塔”;左边碑上刻的是简介:崇兴寺双塔建于辽代,元明清历代有维修。两塔东西对峙,相距43米,均为砖塔,八角十三层密檐式。东塔高43.85米,西塔高42.63米。

塔北为崇兴寺,清代重建,现仅存大殿。

这样的辽塔曾在内蒙古宁城看见过,宁城大明镇原是辽中京,那座八角十三层密檐砖塔高达80.22米,几乎是崇兴寺双塔的一倍。而这里的塔虽矮了大一截,但两塔并立,也很有气势。

抬起头来仰望,八角形塔身,十三层迭涩式砖挑密檐,全封闭结构,以及直剌苍穹的钢鞭式塔刹,处处隐藏着古塔的神秘感。契丹人造塔有其独到之处,十分注意外观装饰。除了塔基和塔身上大量的砖雕及戗角铜铃外,塔的每一层都嵌有铜镜。虽然今天看到的铜镜因风雨侵蚀而发了黑,但仍可想象出当年的壮丽与辉煌。据说,几年前登塔维修时,考古工作者发现塔身镶嵌的铜镜不仅有唐代的海兽纹镜和葡萄纹镜,还有典型的方形宋镜,有些铜镜背面刻有湖州造字样。有人猜想这是当地的善男信女捐赠的,也有人认为这些铜镜是辽军南下时作为战利品抢掠来的,到底真相如何,有待专家考证。

经我国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实地考察,确认崇兴寺双塔为辽代所建,还从建筑学角度认定此塔为辽代晚期作品。辽塔断代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即密檐式砖塔采用平座上加莲花带以承塔身的做法,是辽道宗以后采用的造型。

欣赏过双塔造型,再走进崇兴寺山门参观,里面有前后二个大院。前院建有天王殿,绿色琉璃瓦歇山式屋顶,门前摆着一只铁香炉,看来香火还算旺盛。走过天

王殿,两座古塔就耸立在大院的左右两侧。向前走是后院,院门为悬山式琉璃瓦盖顶,恰也有几分精致。院门上挂有一付对联: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读来恰是消极避世的态度。院门旁边立有一块石碑,上刻

《重修崇兴寺碑记》,记载崇兴寺千百年来香火旺盛,“文革”中寺庙遭到毁坏,戊寅年﹙1998年﹚地方信众集资重修寺院,得以重振佛光。走进院内,有几幢青砖黛瓦的老房子,正面一幢硬山式建筑是大雄宝殿,两庑为僧房,显得有些寂寞。殿

前正有几位信徒进来烧香,三步一拜,非常虔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