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从陕西农村走出的美籍院士 物理天才 曾获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

从陕西农村走出的美籍院士 物理天才 曾获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

时间:2019-12-13 08:35:42

相关推荐

从陕西农村走出的美籍院士 物理天才 曾获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

出生于中国农村的他,在今年6月14日,斩获一年一度的“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成为35年来,第一个获得此奖的华人。

然而他的人生经历,比获得该世界性大奖还要令人震撼,令人钦佩。

中国贫穷的农村里,走出一位物理天才

1961年,王中林出生于陕西省高阳镇。那一年,恰逢“三年自然灾害”,田地干旱,所有人都很难吃得饱饭。而作为家里年纪最小的他,即便得到照顾,也也是饿得瘦弱无力。

尽管一家人常常为粮食而发愁,常常是上顿不接下顿,但父亲仍坚持送孩子去上学。

而王中林在那时候,竟也明白父亲的期望。于是他在读书期间,成绩基本上都是名列前茅。不过那时候,学校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工农,因此王中林的中学时期,大部分时间是在田地里度过的。

直到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王中林听到消息后积极备考,在第二年考上全国重点大学,西北电讯工程学物理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

1982年,王中林所在的大学得到三个赴美留学的名额,然而由于英语太差,他错过了这次机会。但他并不服输,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内,没日没夜地恶补英语。到了第二年,机会再次来临,补足英语短板的他,竟成了西北五省唯一被录取的学生。

不过尴尬的是,以他当时的成绩,可以直接报读哈佛大学,但因为消息闭塞,他自认为A开头的学校肯定是最好的,于是他错过哈佛来到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王中林是没想到自己误打正着,拜在考利导师门下,考利教授可是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的祖师级人物。就这样,王中林开始了他的科研之路。

走进纳米研究,给病毒称重量

在考利导师的带领下,王中林完成了多个研究课题,仅花四年时间,就拿到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创造了系里的记录。

1988年,王中林前往剑桥大学凯文迪许实验室,继续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5年,王中林被邀请到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担任副教授,开始了纳米科学研究之旅。但一开始,他没有专属实验室,想要实验只能借用他人的实验室。

然而在这样的条件下,王中林教授废寝忘食,仅花了3年的时间,就发表了八十多篇学术文章和写了一本学术著作《电子成像和衍射中的弹性和非弹性散射》。

1999年,王中林带领团队制造出“世界上最小的秤”的“纳米秤”,解决了生物学和医学研究领域称量单个病毒重量的难题。

站在世界的巅峰,为华人争光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电子设备在千家万户迅速普及,然而一些难题也随之而来——电池问题。而这时,王中林在国际科刊的一篇文章上,提出一个概念:自驱动。即电子产品不依靠电池,直接从环境中收集能量。

所有人认为这是“天方夜谭”,王中林没有反驳,而是默默地进行研究,直到,一次实验的误差,让他发现了“通过摩擦可以转换为电能”的可能,并且带领团队发明了“摩擦纳米发电机”。

,王中林因为在纳米技术做出的巨大贡献,荣获被誉为“能源界诺贝尔奖”的埃尼奖,而且还在今年6月获得“爱因斯坦科学奖”。令人惊叹的是,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这两个世界级大奖的华人!

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做贡献

王中林认为,用自己的知识来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最重要部分。

在过去里,王中林往返中美120多次,他培养了包括硕士、博士、交流生在内的200多名华人学生,其中有150多位中国优秀科研工作者。还和国内学者合作发表论文,帮助扩大中国科技在国际科学舞台的影响力。

,王中林成为中科院最年轻的外籍院士;,王中林受邀成为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

,王中林做出了决定,“回国!”。因为对比美国20多人的实验室,中科院为王中林提供了200人的团队。

总之,现在的中国,已经有能力、有实力为世界顶尖科学家提供世界一流的科研环境。所以,接下来肯定会有大批海外高端人才和像王中林一样的顶尖科学家选择回到祖国,用自己的知识为国效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