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养生文化】贴秋膘 是对秋天最好的致谢

【养生文化】贴秋膘 是对秋天最好的致谢

时间:2024-08-16 19:49:20

相关推荐

【养生文化】贴秋膘 是对秋天最好的致谢

◆◆◆ ◆◆

养生文化

贴秋膘,是对秋天最好的致谢

秋日渐深,天也渐渐冷了起来,出门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唯一能让我们忍不住裹着衣服出门的动力大概就是吃,增加一点营养,补偿补偿夏天的损失,北方人谓之“贴秋膘”。入秋之后,大家也就找到了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来大吃大喝,那可不就是要“贴秋膘”嘛~所谓“贴秋膘”,简单明了就是大口吃肉,以肉贴膘,正所谓“食欲之秋”。

1、红烧肉“贴秋膘”最家常的菜非红烧肉莫属了,毕竟,香浓软糯还Q弹的红烧肉真的是人间不可多得的终极美味!

刚出锅的红烧肉,带着诱人的酱油红,肉香扑鼻,夹起一大块,还没送入口就开始咽口水,颤颤悠悠的生怕掉下去。

一口送入,皮、瘦肉、肥肉,三重口感交织,一嚼,肉汁溢得满嘴都是肉香,这口红烧肉太值了。

2、酱猪蹄秋冬吃猪蹄在民间一直被认为是大补气血的食疗佳方。猪蹄富含丰富的大分子胶原蛋白质,常吃猪蹄对改善机体各脏器的生理功能和抗衰老都有一定的功效。

提到“贴秋膘”,怎能少得了猪蹄,它富含的胶原蛋白,既可以补钙,又能美容养颜,绝对是最佳选择!一大盆肉质饱满的酱猪蹄,每每看到都会分泌唾液,那个色泽,那个肉肉,直接上手啃了起来,太淋漓尽致了!

3、炖羊肉温补助阳的羊肉绝对秋天食补的最佳利器。无论是用来涮火锅、还是炖汤,或是做一碗热腾腾的炖羊肉或羊肉面,都能让我们吃个痛快。

盛满一碗浓厚纯白的羊汤,大口吃肉,大口喝汤,这才是秋天的正确打开方式!炖羊肉时,可先用羊腿骨、脊梁骨大火炖半小时,成奶白色汤后捞出汤骨,再将洗过的羊肉放入锅中,加入葱、姜小火炖制。羊肉加冬瓜、萝卜,不仅能润燥清火,平衡寒热,还有助去除膻味。

4、烤羊排烤羊排绝对是诱人的大餐,选一块肥瘦相间的优质羊排,烤出来的更是外焦里嫩,香气诱人,肥嫩多汁,有嚼劲,再配合秘制的酱料和孜然粉,吃起来就一个字—香!

天冷了,吃一块羊排,增加你体内的热量,帮助你抵御寒冷,让你感觉暖暖的

5、炖牛杂天渐冷,在路边遇上一大锅咕噜咕噜沸腾的牛杂,实在忍不住想要打包一碗带走。

一碗牛杂,一个故事,牛脆骨、牛腩、牛肚、牛百叶……浓郁的高汤里,煮着各种牛杂,一口汤汁,一口肉,吃到你过瘾。

6、番茄牛腩汤番茄一直是炖汤的好材料,和牛腩更是完美搭配,有荤有素,不仅营养互补,口味也恰到好处,既不肥腻也不会觉得清淡。

炖烂了的番茄融化在了汤里,肉汤被染成了浓重的橘红色,沸腾涌出的气泡不断破裂,香气绕满了整个厨房。香味浓郁,色泽鲜艳,口感微微酸甜,是让人喝一口就会爱上的美味靓汤。

看下来,是不是觉得贴秋膘实在是太满足啦~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贴秋膘的同时也要注意,千万别补过量了,如果今年贴的膘到明年秋天都还没减下去可就不好了。

散文欣赏

《贴 秋 膘 》

文|汪曾祺

人到夏天,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芝麻酱面(过水,抓一把黄瓜丝,浇点花椒油);烙两张葱花饼,熬点绿豆稀粥……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补偿夏天的损失,北方人谓之“贴秋膘”。北京人所谓“贴秋膘”有特殊的含意,即吃烤肉。烤肉大概源于少数民族的吃法。日本人称烤羊肉为“成吉思汗料理”(青木正《中华腌菜谱》里提到),似乎这是蒙古人的东西。但我看《元朝秘史》,并没有看到烤肉。成吉思汗当然是吃羊肉的,“秘史”里几次提到他到了一个什么地方,吃了一只“双母乳的羊羔”。羊羔而是“双母乳”(两只母羊喂奶)的,想必十分肥嫩。一顿吃一只羊羔,这食量是够可以的。但似乎只是白煮,即便是烤,也会是整只的烤,不会像北京的烤肉一样。如果是北京的烤肉,他吃起来大概也不耐烦,觉得不过瘾。我去过内蒙几次,也没有在草原上吃过烤肉。那么,这是不是蒙古料理,颇可存疑。北京卖烤肉的,都是回民馆子。“烤肉宛”原来有齐白石写的一块小匾,写得明白:“清真烤肉宛”,这块匾是写在宣纸上的,嵌在镜框里,字写得很好,后面还加了两行注脚:“诸书无烤字,应人所请自我作古。”我曾写信问过语言文字学家朱德熙,是不是古代没有“烤”字,德熙复信说古代字书上确实没有这个字。看来“烤”字是近代人造出来的字了。这是不是回民的吃法?我到过回民集中的兰州,到过新疆的乌鲁木齐、伊犁、吐鲁番,都没有见到如北京烤肉一样的烤肉。烤羊肉串是到处有的,但那是另外一种。北京的烤肉起源于何时,原是哪个民族的,已不可考。反正它已经在北京生根落户,成了北京“三烤”(烤肉,烤鸭,烤白薯)之一,是“北京吃儿”的代表作了。北京烤肉是在“炙子”上烤的。“炙子”是一根一根铁条钉成的圆板,下面烧着大块的劈材,松木或果木。羊肉切成薄片(也有烤牛肉的,少),由堂倌在大碗里拌好佐料——酱油,香油,料酒,大量的香菜,加一点水,交给顾客,由顾客用长筷子平摊在炙子上烤。“炙子”的铁条之间有小缝,下面的柴烟火气可以从缝隙中透上来,不但整个“炙子”受火均匀,而且使烤着的肉带柴木清香;上面的汤卤肉屑又可填入缝中,增加了烤炙的焦香。过去吃烤肉都是自己烤。因为炙子颇高,只能站着烤,或一只脚踩在长凳上。大火烤着,外面的衣裳穿不住,大都脱得只穿一件衬衫。足邓长凳,解衣磅礴,一边大口地吃肉,一边喝白酒,很有点剽悍豪霸之气。满屋子都是烤炙的肉香,这气氛就能使人增加三分胃口。平常食量,吃一斤烤肉,问题不大。吃斤半,二斤,二斤半的,有的是。自己烤,嫩一点,焦一点,可以随意。而且烤本身就是个乐趣。北京烤肉有名的三家:烤肉季,烤肉宛,烤肉刘。烤肉宛在宣武门里,我住在国会街时,几步就到了,常去。有时懒得去等炙子(因为顾客多,炙子常不得空),就派一个孩子带个饭盒烤一饭盒,买几个烧饼,一家子一顿饭,就解决了。烤肉宛去吃过的名人很多。除了齐白石写的一块匾,还有张大千写的一块。梅兰芳题了一首诗,记得第一句是“宛家烤肉旧驰名”,字和诗当然是许姬传代笔。烤肉季在什刹海,烤肉刘在虎坊桥。从前北京人有到野地里吃烤肉的风气。玉渊潭就是个吃烤肉的地方。一边看看野景,一边吃着烤肉,别是一番滋味。听玉渊潭附近的老住户说,过去一到秋天,老远就闻到烤肉香味。北京现在还能吃到烤肉,但都改成由服务员代烤了端上来,那就没劲了。我没有去过。内蒙也有“贴秋膘”的说法,我在呼和浩特就听到过。不过似乎只是汉族干部或说汉语的蒙族干部这样说。蒙语有没有这说法,不知道。呼市的干部很愿意秋天“下去”考察工作或调查材料。别人就会说:“哪里是去考察,调查,是去‘贴秋膘’去了。”选自《肉食者不鄙》====== END ======欢迎供稿邮箱:syswglj@注:文章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号:双鸭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官方平台,

是您最贴心的朋友。

如果您喜欢本文就请分享给朋友们,

如需获得授权请务必联系本公众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