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真如之眼——记上海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及地下空间工程

真如之眼——记上海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及地下空间工程

时间:2019-05-11 23:57:46

相关推荐

真如之眼——记上海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及地下空间工程

上海西站是上海铁路客运站“四主三辅”客运系统中的辅助客运站之一。上海西站枢纽位于京沪发展带上,是沪宁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是上海与长三角经济圈协作发展,连接长三角的西北门户。建设好上海西站枢纽是提升上海服务长江三角一体化的重要举措,是促进长江三角大都市交通圈的重要举措,是上海市建设真如副中心的重要举措。

上海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南广场及地下空间工程位于普陀区中部,规划为真如城市副中心北部核心区的首期实施区域。工程位于桃浦路北侧,上海铁路西站站南侧,毗邻轨道交通11、15号线、21号线换乘枢纽,北侧地下接穿越铁路站场的南北通道综合工程,东侧地面衔接西站站前广场工程。上海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将形成国铁、轨道交通、公交、出租车、公共停车、人行通道等有机换乘的A类综合交通枢纽。该项目获得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项目二等奖。

(摄影:罗茜)

一、创作沿革

城建总院作为11号线的总体设计单位,从7月开始以11号线上海西站站站位比选为契机,开始对区域规划进行前期研究。与市规划院、中铁四院组成联合体,完成西站地区调整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由我院徐正良总工领衔的设计团队提出的调整轨道交通换乘方式,增建跨站场的南北地下南北通道,地下交通一体化等策略对西站地区的规划优化和落地实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在业主单位“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的大力支持下,这个总体规划的思路一直得到贯彻落实至今。

~我院陆续完成南广场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的研究和设计工作;~完成了东侧站前广场的设计工作。整个设计过程中,我院充分发挥了综合院的优势,设计团队精诚合作,克服了反复多、时间紧等重重困难,得到了业主的充分认可,并保证了底11号线上海西站站是顺利的开通、6月沪宁城际铁路上海西站枢纽的顺利启用和底西站综合交通枢纽的顺利完工等重大节点。在时间中,方案曾发生多次重大的调整,全院上下给予了巨大的支撑,充分体现了城建总院的技术实力和服务态度。特别是在工程12月开工建设后5年施工时间内,工程团队以特有的“城建院式”耐心和用心进行了旷日持久的现场服务,保证了工程的顺利推进和最终完成,业主专门送来感谢信和锦旗以示嘉奖。

二、 工程特色

1、塑造了真如城市副中心的标志性形象

改造前的上海西站地区站房老旧,站场南北不通,两侧城市被铁路割裂。铁路北侧主要是大量仓储用房,铁路南侧周边区域以棚户住宅和铁路用房为主,交通混乱,城市形象不佳,公共设施极其缺乏,极大地影响了真如城市副中心的形象。

西站改造前

上海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及地下空间工程设计以“真如之眼”为设计理念,寓意是使西站交通枢纽成为真如副中心看世界和世界看真如副中心的眼睛,突出真如城市副中心的地缘优势。在设计构思阶段,针对项目所在地“普陀”、“真如”浓郁的佛教色彩,作为交通门户的核心景观,下沉广场应体现“圆融”和“空”、“无” 的佛学意匠,通过延续区域文脉来塑造标志性形象。设计以下沉广场组织地下空间,直径35米的下沉广场进行了空间的多次精心推敲,并克服各种困难实现其椭圆形的形态完整、圆融。下沉广场中,我院曾经做个数个标志物方案,业主也曾邀请世博会的“空气树”的西班牙团队进行设计咨询,并组织设计竞赛征集方案,但竟然没有一个方案得到各方的认可。目前的广场没有任何的高耸建、构筑物,阳光被掬成一个金色的光环,随着时间在下沉广场中缓缓的移动。朝向南北通道有一面锈蚀钢板刻着“真”字的水墙,水流和时间一并静静的流淌,给人以空灵和圆满的感受。未来,设想通过光电的手段,在下沉广场中形成一个虚拟的标志物,成为区域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形象。此外,作为真如副中心的视觉LOGO的“真”字型标志,也不断体现在铺地、灯光、导向标识等装饰元素中,形成突出的视觉元素。

最早的方案设计草图

2、造福百姓,实现多种交通形式地下无缝换乘

西站南广场及站前广场交通枢纽工程总用地面积约3.4万平方米,地下2层(局部设夹层),地下建筑面积3.3万㎡,地上建筑面积730㎡。地下主要功能为出租车上下客、300个停车位和多种交通方式的换乘通道。地面为1.1万㎡景观绿化、市民广场、站前广场和公交车上下客岛、出入口等,打造了区域的新形象,并为周边百姓提供了活动的场地和游憩的场所。西站地下南北通道工程总建筑面积2.7万㎡,地下一层为82m宽、130m宽南通道综合大厅及15号线站厅层,地下二、三层为15号线设备层、站台层。西站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的建成,不但打破了西站地区长期站场南北人行隔离、通行不便的状况,同时实现了国铁地下出站、轨道交通11和15号线进出站、地下出租车上下客、地下社会停车、地下人行的无缝换乘,有力的推进了真如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改善了区域百姓的交通基础设施,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

3、基坑工程确保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

本工程北侧与已经建成的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工程中的上海西站站相邻,东侧部分与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15号线上海西站站相接。主体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其中北侧围护结构利用已有11号线上海西站站的地下连续墙,东侧部分结合15号线上海西站站的围护结构。基坑开挖深度约为13.25m。轨道交通11号线12月份需通车运营,西站南广场部分地面广场7月需要满足沪宁城际通车要求投入使用。为满足以上重大节点的需求,并考虑减少基坑的施工对11号线上海西站站的位移和沉降的影响,距离11号线车站一侧约17.5m设置一道临时封堵墙,整个基坑分南北两个区域。北侧区域基坑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待北侧基坑回筑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实施南侧区域基坑工程,由于南侧基坑面积较大,基坑不规则,且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场地紧张、难度高。综合上述几点因素且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采用全逆筑法进行施工。

4、以绿色技术为特色的“绿色低碳交通枢纽”

7月,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依托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开展课题“上海西站——绿色低碳交通枢纽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的研究和实施工作。由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及同济大学上联合编制了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并通过了科委的专家验收。根据这一研究成果,本工程体现在5个方面。

一、率先引入了BIM技术,指导设计和建设;

二、引入管道式日光照明系统,增加“光导管”29套,将阳光照明引入地下空间,以减少电力照明的消耗、提高光照质量,预计每年可节约的用电量为16200度电;

三、引入光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2号车库出入口顶增加光伏太阳能系统一处,共设置单晶硅电池板84块预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6.8万吨,节约传统能源108吨标准煤;

四、积极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地下设置60套充电桩设施,配置比例达到总停车数量的20%,有望成为上海市的示范工程;

五、在地下二层增加雨水调蓄池一处,在暴雨灾害条件下减少本工程下沉广场雨水排放对城市管网的冲击,暴雨时雨水进入调蓄池,起到削峰作用。本工程的雨水调蓄还设置了雨水回收功能,雨水经混凝反应器、石英砂过滤器、消毒加药装置以及回用泵组,最终接至室外广场地面冲洗用水。

三、展望

12月31,上海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及地下空间工程正式开通试运营。近5年来,上海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南广场工程作为驱动引擎,有力促进了真如副中心的发展。这个工程并没有结束,不久的将来,随着轨道交通15号线、21号线等工程的建成,南广场西侧核心地块的开发,西北处交通始末站的建设,以及桃浦路的拓展、辟通,区域地下人行通道的勾连完成,可以预期,随着时间的推进,西站交通枢纽的作用将会愈来愈突出,愈来愈重要,也将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中埋下一粒种子。

(来源:城市地下空间网·侵删)

>>会议推广<<

TOD产业创新共同体致力于促进城市间经验交流与共享,提供在一个开放的环境和共享协作平台,通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TOD)的试点与推广,为城市发展TOD行动方案提供技术建议,开展TOD城市间对话,TOD资讯、TOD诊断、TOD规划、TOD影响评估、TOD发展监测、TOD发展报告等相关活动。因地制宜探索tod综合开发实施策略,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寻找国际设计和投资运营合作伙伴,学习其先进的理念、设计、产业业态、营业模式、资金筹措方式等;让城市设计有品质、建筑形态有特色、商业业态有创新,建设运营可持续性,促进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