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父母必修课:让孩子爱上读书 是我们送给孩子一生的财富!

父母必修课:让孩子爱上读书 是我们送给孩子一生的财富!

时间:2019-07-27 18:33:43

相关推荐

父母必修课:让孩子爱上读书 是我们送给孩子一生的财富!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品格、健全人格;读书可以给孩子提供拼搏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读书可以让孩子懂得爱自己、爱他人、爱生命、爱世界。

古往今来,这个世界从来都没有亏待过爱读书的孩子。

阅读养成的关键期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正如朱永新所说: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其阅读史。对于孩子而言,即使他成绩平平,但有良好习惯,将来仍是潜力巨大。培养阅读能力,14岁以前是关键

孩子对阅读的“精神饥饿感”形成于14岁之前,“父母是否在小孩5岁以前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影响着孩子今后阅读技巧的形成。同时,人在14岁以前的阅读体验,对孩子的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

事实上,孩子长大以后,是用在14岁以前所阅读的东西、所体验的东西、所经历的东西、从书本当中获得的基本价值观,用感恩、友爱等这些最伟大的观念和知识在建设。

如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的形成可以有两种基本的途径:

一是强制,结果是习惯形成了,同时强烈的反叛心理或过度的奴性心理也形成了,这是一朵娇艳恶毒的罂粟花;

二是暗示,可以养成习惯,还能对暗示源产生亲近感。

英国着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他写过《女巫》《玛蒂尔达》等许多好看的书。他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却非常之差,而且还十分厌恶自己的学校。

偶然的机会,一位康娜太太走进了达尔的学校,每次来的时候,她都拿来一本书大声读给孩子们听,她对书的热爱深深地感染了达尔,一年之后,达尔就变成了一个贪得无厌的小书虫了。

阅读的习惯是需要放养的,在不经意间成就习惯,成就一生。阅读的习惯可以有很多,简单说主要就是乐意阅读、有效阅读、享受阅读

要让孩子形成这样的阅读习惯,可以像康娜太太那样坚持为孩子们大声朗读,最好是朗读有故事情节的、有一定厚度和深度的文学作品。

也可以组织孩子进行持续默读,简单的讲就是在一段持续的时间内,一般为10至15分钟,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或报纸独立默读

关于孩子阅读的几点建议

不要把陪孩子一起读书仅仅局限在睡前时间。对于小孩子而言,给他读书讲故事,有助于睡个舒服的午觉;对于大孩子而言,在他放学回家后,和他一起读书,也是一种让孩子放松的方式。

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他们看到你在阅读。孩子是最善于模仿的,相比一遍又一遍的说教,不如自己做个示范。

手头上总是放上一两本书。这样你就可以在那些碎片化的时间,给孩子讲个故事,而不是让孩子玩手机。

不要把读书,视作对孩子的一种惩罚方式。要让孩子明白,读书是一种自律,他们既不是总是快乐的,也不是总是痛苦的。

经常带孩子去家附近的图书馆或者书店,让孩子在书的海洋中自由选择。

给孩子读书的时候,要有一些肢体动作。不要担心自己动作过于夸张,大声读出来,扮演角色、模仿主人公的语调,这些都会让孩子更加喜欢上听你读书。

选择那些能激起孩子共鸣的书。比如书的主题和孩子的生活比较接近,或者选择孩子最喜欢的话题。

没有必要把整个故事或者章节讲完。留点悬念不仅仅是电视剧的专利,也同样适用于小孩子,他们会迫切想知道接去发生什么。

确保孩子可以很容易的拿到家里的藏书。把书放在较低的位置,在各个角落里都散放一些,这样孩子可以随时随地的读书。

选择一些孩子最喜欢的角色相关的书。如果孩子喜欢米奇,那就找一本米奇是主角的故事书。让孩子开心进入读书状态,是最主要的。

有人说,教育做不到的,就交给阅读。阅读,可以柔软孩子的内心;阅读,可以燃起孩子的行动力。

人际关系、友谊、挫折、自我与梦想,这些课本没涉及、家庭也少谈论的,在阅读中就能找到答案。所以,让孩子爱上读书,是父母最值得炫耀的功力。

声明:本公众号尊重原创,素材来源于网络,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博文广记(爱读书6-9岁)

学习大量快速记忆方法,让孩子轻轻松松爱上阅读。

新北禾速读速记(9-15岁)

1分钟读1万字,10分钟读一本书,让孩子学会高效阅读、海量记忆。

品悟畅写大语文(2-6年级)

品百家经典 悟人生哲理 畅读好文章 写高分作文。

规范书写(6-12岁)

教给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及方法,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让孩子写好字,做好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