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300字范文 > 世界其他古代文明中断了 为何中华文明能够上下五千年源流不断?

世界其他古代文明中断了 为何中华文明能够上下五千年源流不断?

时间:2020-03-30 16:45:29

相关推荐

世界其他古代文明中断了 为何中华文明能够上下五千年源流不断?

世界五大文明发源地,古埃及文明中断了,剩下的只是狮身人头与金字塔的辉煌;巴比伦文明消失后,留下的是多灾多难的伊拉克和叙利亚两河民族;古印度文明,本是佛祖的发祥地,现在连当年古籍的翻译也无人担纲;古希腊文明被基督教取代后,留下的是断壁残墙古建筑,唯一幸运的是奥运精神的火种,上世纪重新点燃;唯我中华文明连绵上下五千年,生生不息,源远流长!这种奇特的历史现象,其中蕴含哪些内因和外因的机缘呢?中华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普世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文明的灵魂。以老子哲学、孔子思想等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其价值超越时空,至今仍具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文明的中枢和源泉。

01老子哲学源于《易》而高于《易》,老子是古代唯物辩证哲学的鼻祖

揭示万物“阴阳对立统一”的规律,为宇宙第一法则。《易》的“阴、阳”论,经老子的传承与创新,揭示了万事万物均由“阴、阳”架构而成,并处在“对冲而为和”的相对平衡状态,这是人类社会发现宇宙的第一大法则与规律。

老子开创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哲学体系。老子是人类社会揭示“天道不仁”本质的第一人。老子说,“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这是老子对“福祸”之间对立统一,而又相互运动、轮回变化的生动描述,老子开创了唯物主义和辩证哲学。

老子提出了“万物负阴而抱阳,对冲以为和”,不但揭示了万事万物“阴、阳”架构及其相对平衡的本质特征,而且极富生命关爱的情怀。“负阴而抱阳”,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而言,不正是一种“向阳花木早迎春”的情怀和社会正能量吗!

老子的哲学思想,意在“天人合一”,旨在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世界。而在时隔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当人类把生态环境破坏到己威胁到自己的生存时,老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追求与共识,这是历史最真实的结论! 历史的实践证明,老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找到了答案和出路。

老子的哲学成就享誉当今世界。据美国《纽约时报》统计,老子的《道德经》,在世界出版史上,不但版本有上千种之多,而且是印刷数量超群的书籍,创古今中外出版界之最。同时该报在评选世界人类十大名人之时,将老子列为十大名人之首,可见老子的哲学思想对世界的影响之深远,并为当今世界所认同,说其超越时空,实不为过。02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宝库,是塑造“人伦道德”的熔炉与殿堂

孔子通过编《六经》,集上古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创立儒学。儒学思想体系,是中华文化人文科学的百科全书,是塑造人伦道德的熔炉与殿堂。儒学思想的主要特征体现在:

“仁、义、礼、知、信、忠、孝、慈”是儒学的核心思想。而“仁、义”又是核心中的核心。“仁”意在“扬善仰恶”,“义”旨在对社会应尽的社会“道义”、“奉献"与“坦当”,仁与义是相辅相成的,仁是慈悲为怀,义是是非分明,勇于为正义作奉献;人若“失仁”,则恶乱生,与妖魔无异:人若“失义”,则是非混淆,人人自危,乱象丛生。

孔子说:“仁者爱人”,孔子的“仁道”本义几近于与当今“人道主义”本质。“仁”,既是构成人的灵魂的要素,也是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同时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构件和前提,客观上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孔子提倡“和而不同”。是对《易》“阴、阳”对立统一理论在人文科学中的延伸。故孔子的“和而不同”,深含哲理,即使是在今天,其生命之花,仍在大放异彩!

儒学不但是开放的,而且有着“海纳百川”的胸襟。儒学既承认客观事物的多样性,又彰显“有容为大”的宽容;而且善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体现了包容与兼蓄的双重特性。

例如佛教传入中国后,儒学吸其精华,并与之相融,形成了“中国禅”——中国特色的佛教。可见儒学是在继承中发展、充实和流通的,儒学并非固化和教条的,而是坚守“其命维新”的使命与话力。

儒学是“凡俗”的学问,贫富适用,老少咸仁,下通“格物、致知、修身、齐家”之责,上达“治国平天下”之义。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道德情怀,充满了“仁者爱人”的道德操守,指明了实践“仁、义”观的途径和方法,比西方人的“人道主义”观,更具行动力和立体感。

儒学提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道德观。前者是指一般百姓应具的道德底线,后者是指富人和达官应具的道德操守。不同阶层的人群,有不同的道德底线,这是儒学实事求是的一大本色。

孔子提出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比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学说整整早了两千多年。今天孔子学院遍布世界,成为中华文明传播的使者,绝非偶然。孔子同样也被《纽约时报》列入世界十大名人前列,足显儒学的魅力与价值。

当今人类社会丛林法则盛行,导致世界混浊不堪。重温儒家倡导的“大道之行”,如同给人们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催生了中国对世界发出了最强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不正是孔子思想价值,超越时空的印证吗?03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人文科学体系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人文科学体系。除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和孔子的儒学体系之外,在军事理论、外交学说、医药学等各方面也卓有建树,不但对中华文明作出过极大的贡献,而且至今仍然在影响着世界。

孙子兵法集中华古兵法之精华,是一部古今中外,世界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无论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战略,还是“三十六计”的战术思想,至今世上尚无人能出其右。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早已把孙子兵法引进课堂,足显其对世界现代军事理论的价值。“不战而屈入之兵”是孙子兵法的最高境界,“兵强必老”是中华兵法的辩证法,符合“物极必反”的规律。

中医药学从《黄帝内经》、神农尝百草,到经络针灸学、中草药、中医学,标本兼治,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独创,至今还充满着生机活力,造福人类。

春秋战国纵横家们开创的“合纵连横”战略思想,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外交的主旋律,无论大国和小国,弱国和强国,概莫能外。知识无国界,越是民族的,便是世界的。

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上下五千年源流不断?是由它内在的价值因素所决定的——其价值不仅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乃至是未来的;其价值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普世的!文化信仰,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继往开来,源远流长

何谓“信仰”?信仰是心灵的产物,是一种爱与关爱的情感。其最核心的内容,是围绕人生的“三大”疑题:“人从哪里来?人活着的价值何在?人死后往哪里去?”去寻找答案。从而寄托希望,消除恐惧。信仰是人类心灵的终极关怀。

以当今世界盛行的基督教和佛教等宗教为例,它们对上述人生的“三大”疑题,都分别作出了各自显明的回答,对信众是一种心灵的终极关怀,既寻找到希望,又消除了恐惧,故信之者众。

那么,为什么说,中华民族的信仰是“文化信仰”呢?因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同样为人生的“三大”疑题找到了答案,从而获得了心灵的终极关怀。可谓是百川归海,殊途同归。

为了更直观地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文化信仰”的本质特征,让我们将自己的“文化信仰”,与上述宗教信仰,以及现代科学对人生上述“三大”疑题的答案放在一起,进行相互对照,当会泾渭分明:01关于“人从哪里来?”

(1)宗教:神创造人;圣主(天使)代表上帝旨意拯救人类;(2)中华文化:父母所生,先祖遗传,但无法刨根穷尽; (3)科学:进化论,亦无法刨根穷尽。

02关于人活着的意义与价值

(1)宗教:扬善止恶,救赎自己。今生的善行与恶作,将决定来生或上天堂,或下地狱;(2)中华文化:“仁”为善德,“义”为奉献。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视为信条;(3)科学:个人离不开社会而独存。故个人与社会存在依存与道义、索取与贡献的利义关系。提倡个人对社会多作奉献,才能体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03关于人死后往何处去?

(1)宗教:善者上天堂,恶者入地狱,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轮回;(2)中华文化:人死如灯灭,子嗣是来生的延续和希望(子曰:“不孝有三,无嗣为大”);(3)科学:死是新陈代谢的自然现象。

从以上对人生“三大”疑题的三类答案对比中,我们起码可以获得如下共识:

第一,信仰具多样性,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同样旗帜鲜明地回答了“人生”的“三大”疑题,消除了恐惧,给人生寄予希望。与宗教相比,其功能和目的是一样的。

第二,中华民族“文化信仰”与宗教信仰的主要区别是: 一是中华“文化信仰”属无神论者; 二是“文化信仰”没有独立的组织,而是“政文合一”,“俗文一体”; 三是传承的形式与宗教固有形式不同,而是偶于国家教育和民俗民风之中,细水长流,润物无声;四是宗教信仰,有诚则灵,而文化信仰,则看得见、摸得着。

第三,中华文化信仰,独具开放性和包容性,提倡和而不同,博采众长,不具排他性。而且令人惊奇的是:对人生上述“三大”疑题的解释,更接近科学的释义。

都说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当今世界,有西方学者妄称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民族。其本意是指中国大多数人没有宗教信仰,据上对比分析,其论实属偏见和谬误。

与偏见和谬误相反,中华民族大多数人,把传统文化视为自己的精神信仰,才崇拜天地,感恩先祖;在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时,提倡和而不同,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由于把子女视为来生的延续,故中华民族人丁兴旺,充满希望。

中华民族视中华传统文化为信仰,是历史的筛选、沉淀和选择。正因为文化信仰,使中华文化基因融化在民风民俗之中,溶在血液和灵魂之中,从而促使中华文明千秋万代,继往开来,源远流长。国风民俗,“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纽带

宗教维系信仰,是通过诵经和祈祷的特定功课与仪式,来进行灵魂洗礼,持之以恒。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对比之下,中华文化信仰的维系,则通过更广泛而多样的形式,贯穿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01教育方面

国家层面,自汉以来,把儒学视为“国学”,特别自隋唐实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以来,“经义诗赋”和《四书五经》成为主考命题,从而使中华文化传承增添了“加压站”;在民间层面,“私塾”教肓盛行,家教家风和乡规民俗内涵传统文化的底蕴,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操守,从而形成政民一体,上下相连,儒俗相融,举国共建的文化信仰体系,语音虽不同,心灵却相通。

02文艺作品方面

史学和诗、词、论、戏曲等各类优秀作品,在宣传中华文化的价值方面,有着无法估量的功德。当人们读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文章时,其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令人肃然起敬;当人们读到爱国诗人陆游家书中那首“王师北定中原日,祭奠忘告老翁”的诗句时,无不为卫边将士伟大的家国情怀潸然泪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03包容与兼蓄并得,传承与发展同行

由于儒学提倡“和而不同”,独具包容的胸襟;由于儒学崇尚“格物,致知”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故善于向他人学习,借鉴兼蓄。最典型的是:儒学吸收外来的佛教思想,儒佛相融,创建了“中国禅”。这是中华文化在历史上“洋为中用”、“土洋结合”的典范,既丰富了自己文化的内涵,又保持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谈到儒学“传承与发展同行”的特性,最典型的例子是孟子。孟子与孔子相隔一个世纪之久,但孟子在继承和发展儒学方面,却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故后人称儒学为“孔孟之道”。

海纳百川,有容为大。中华传统文化正因为有着开放、包容、兼蓄和发展的特性,才能川流不息,源远流传。当今时代,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中,既包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又具中华崛起和现代化进程的色彩,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相结合的独特性。04“慎终追远”的民风民俗,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另一重要纽带

“慎终追远”,不但体现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而且要求言与行的一致性。《论语》说:“慎终追远,民德厚矣”。意指慎办父母的丧事,虔诚祭祀远代的先祖。其本质意义是通过祭祀的活动,感恩父母和先祖,并延伸到追念前贤和英烈,感恩天地对人类的恩施。追思和感恩,既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生命的一种终极关怀。

教育方面。除了学生在课堂正规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智育和德育之外,更多的是通过家庭和社会民间民俗的各种节日活动和礼仪形式,来实现言传身教的。《易》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因果报应论,在中华文明史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字记载。

内容与形式方面。(1)国家公祭:祭天地——敬畏天地,求风调雨顺,即追求“天人合一”;祭黄帝——民族共同始祖;祭先贤——孔子、屈原及英烈;(2)编写族谱及乡祭(社火)活动;(3)家祭:厚葬父母的传统,是对父母养育之劳的感恩,也是一种终极的关怀。清明扫墓、农历七月十四过“鬼节”、逢年过节拜宗祠等等,都是家祭的形式之一。

家,是个人幸福的港湾;国,是家庭幸福港湾。家国情怀融为一体,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之魂的升华。“慎终追远”,既是中华民族祭祀的活动和礼仪,也是民族的一种集体传承、习惯和记忆,属民风民俗的常态现象。几千年来,已成为国家、民族、家庭继往开来和提高民族凝聚力的纽带。

一棵大树,根深才能叶茂。水无源不流,源不流则腐。中华文明把“慎终追远”视为感恩先祖的“孝道”和德行,寻根问祖已植入我们的基因内和血液中,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动力和保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